APP下载

体验匮乏让教育机械呆板,应多让孩子直面社会生活

2021-04-15伍里川

南方周末 2021-04-15
关键词:教育法课间体验式

伍里川

与其强逼孩子对着书本发呆,不如大开渠道,多让孩子们直面社会生活,与之对话,以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

上初二的小男孩厌学,父亲带其到杭州临安一处工地搬砖。当身上粘满泥沙,瘫坐在地上的儿子被问“读书好还是干活好”时,小男孩的回答是“读书好”。这条视频不出意外地火了,在抖音上,这段视频有上百万的点击,评论无数,表示要有样学样的大有人在,可见天下受困于孩子厌学的父母之多。

稍作留意,就能发现,目下,这种“体验式教育法”有多流行。“父亲开房车带14岁厌学儿子旅行54天,结局令人惊喜”就是一例。上二年级的女儿不爱学习,怎么说也不听,什么招都用了,实在没辙,妈妈带她去捡垃圾,孩子受苦之后崩溃大哭,立志考前三,亦是顿悟式成长之一例。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几天前,我在快手上看过一名外卖大叔凌晨时分发出的视频,大意是让年轻人以他为例,体悟知识改变命运之重要,莫要在该学之年纪虚度光阴。无论这是不是一种营销手段抑或表演方式,总不失以我为诫、催人上进的益处。

上小学的时候,独自走在田埂上,有村里叔辈之人与我搭话,嘱我好好上学才有出路,不要像他一样“老大徒伤悲”,只能笨拙地讨生活。他与我并不熟稔,这番没来由的劝告,还是系于一种在命运无法挽回之后的痛悔,正如搬砖男孩的父亲的心声:经常想到自己当年因为没好好听父亲的话,没能好好读书,所以成年后能选择的工作机会就少很多,感觉很吃亏。

这种体验式教育意识,不仅是向外的,也是向内的。

旧日与今时,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体验式教育法”的初衷和内涵、价值,还保持着。而且,竞争压力越大,失落的心情越突出,“体验式教育法”越有存在的空间。这不能不让人与当下一种僵硬的教育模式相联系。

近日《半月谈》有则报道提及:不知何时,课间跳绳、跳房子、踢毽子、打弹珠等儿童游戏在校园内消失了,除了体育课,操场上看不到学生跑跳的身影,不少学校课间10分钟鸦雀无声。

这样的“发现”自然让人大吃一惊。如今很多孩子,本来就缺乏体验社会生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这种“课间圈养”加剧了孩子们与外界的隔绝,贻害无穷。

此景不过是孩子们“体验匮乏”的一个缩影。探及根源,未免忧心。校内教育存在这样的认知误区:照本宣科、丝毫不作“逾越”,“安全”至上,学生成绩就是一切。由此,家庭教育往往被视为学校教育的附庸:听学校和老师的指令做就行。

但这种教育思路显然是画地为牢,效果存疑。就以解决厌学症为例,且不说有的学校和教师未必注意到厌学者的存在,就算注意到了,那种我说你听式、灌汤式、圈养式的批评引导也并没有表现出良好的效果,有时反而适得其反。

强调社会体验的家庭教育“出奇制胜”、春风化雨的事实充分说明,教育哪有那么复杂神秘,教育哪能那样机械呆板?与其僵硬保守,不如开明开放;与其强逼孩子对着书本发呆,不如大开渠道,多让孩子们直面社会生活,与之对话,以对世界有更多的了解。其实,“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描述的不仅是爱情,也是教育。

背扛重物,手牵儿子,十年扛出一套房的重庆“棒棒”冉光辉,被儿子引以为傲,我相信,这个例子已经很好地说明了孩子的体验意义。

这一届父母是比较难做的。孩子们不再信息闭塞、缺乏主见,“父母之命”的权威性眼见着减弱不少。管吧,怕孩子不听,不管吧,怕孩子走弯路,将来后悔。于是,要么放任其完全按照自我心性行事,要么强逼其钻研于课本。这两种态度都要不得。

学校和家长都该从“带儿搬砖”“带女拾荒”的故事里顿然发现,好的教育,一定是多方配合、多措并举、寓教于“行”的,而不是墨守成规、故步自封、刚愎自用。

当然,凡事有利有弊。“体验式教育法”虽令人为之一振,却并不能全然照搬。孩子的性格千差万别,不一定都吃这一套。且这种教育方式,以某种“低等劳动”“弱势生存方式”作为对比样本,不经意间显示出一种眼光的狭窄和对某种生存方式的轻视。这同样是应该注意到的地方。

(作者系媒体人)

猜你喜欢

教育法课间体验式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职业教育法大突破:取消普职分流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职业教育法》修订进入“倒计时”
色彩健康教育法在老年消化内科护理中的应用
课间10分钟
课间10分钟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
教育信息化写入《教育法》
快乐课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