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经验与展望*
2021-04-15刘志昌
刘志昌
内容提要: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等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文章从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暨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社会发展价值导向等方面,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了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提出了新时代社会建设应该把握的重点和方向。
一、问题的提出
1917年,孙中山在《民权初步》一文中最早提到社会建设这一概念,西方话语中类似的有社会发展、社会整合、社会控制、社会服务等概念。在孙中山那里,社会建设是总的政治设计的基础部分。1935年,孙本文在《社会学原理》中从社会学视角探讨了社会建设的概念,即“依社会环境的需要与人民的愿望而从事的各种社会事业”(1)孙本文:《社会学原理》(下),北京:商务印书馆,1935年,第244页。。同一时期,晏阳初等一批知识分子发起了乡村社会建设运动。
新中国成立后,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我国也开始推进社会建设,但直到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才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在社会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中,既有广义和狭义的“社会”,也有广义和狭义的“社会建设”。有学者还在广义和狭义分类基础上增加了“中义社会”(2)郑杭生:《中国社会建设的六大艰巨任务》,人民网·人民论坛,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1126/c112851-19699458.html。。
社会建设研究既有“大”社会建设研究,也有“小”社会建设研究。由于社会学研究更多是借鉴了西方理论,当前仍处于本土化的进程之中。中国的社会建设研究,既有基于西方理论和话语解释、研究中国社会问题的研究,也有基于中国实践力图构建中国理论、话语的研究。同时,由于理论研究和政府的关注点不同,中国社会建设的研究既有基于中央文件的社会建设研究,也有基于社会学或者西方社会学的社会发展研究。中央文件中“社会建设主要指向的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而学者们认为,社会建设还包括社会结构的调整与建构等内容”(3)陆学艺:《社会建设蓝皮书》,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第194页。。在社会建设的实践中,对社会建设的认识和理解也各不相同。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有哪些,社会如何建设?这些问题涉及对中国社会建设发展历程的认识理解和经验总结。以史为鉴,方明未来。系统梳理社会建设的基本历程,正确认识社会建设的基本脉络和逻辑,分析总结社会建设的主要进展与经验,对于准确领会中央关于社会建设的总体部署,把握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和方向,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文明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并取得重要进展:社会建设成为总体布局中的重要方面;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走向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从非均衡走向均等化;社会建设理念从传统社会管理走向现代社会治理;社会治理格局从国家一元管理走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从效率优先到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
(一)社会建设的重要地位:社会建设成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
新中国成立后,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我国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赶超战略。改革开放后,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经济社会发展方针。随着经济和社会建设形势的变化,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首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目标之一,为新时期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开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新局面”(4)《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人民日报》2005年10月19日。并单列一章,这是党的重要文件首次明确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根据社会建设进展和面临的形势任务目标,党的十七大明确将社会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明确了新时期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从内列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之中到把社会建设单独列出,从提出社会建设到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明确将社会建设作为“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方面,我们党对社会建设的认识不断深化,理论不断发展,实践不断推进。
(二)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从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到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逐步提出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建设文明社会,明确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中长期目标。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保障等制度,推进社会建设。随着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以建立独立于企业事业单位之外、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为目标,我国开始改革传统社会保障制度。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5)《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1993年11月17日。,强调了社会保障对于保障改革、维护社会稳定、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意义,也明确了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以维护社会稳定的社会建设基本目标。
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首次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目标之一,并将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改善等作为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命题;(6)《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24页。2006年正式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单列一篇,从人口、人民生活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公共卫生、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等方面部署加强和谐社会建设;在此基础上,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对构建和谐社会作出具体部署,将就业、教育、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作为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7)《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6年10月19日。
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七大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8)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43页。;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9)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第40页。,强调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党的十九大要求“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提出到2035年“现代社会治理格局基本形成,社会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到本世纪中叶“社会文明将全面提升”的中长期社会建设目标。(10)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第1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11)《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19年11月6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围绕民生建设和社会治理对社会建设作出总体部署。(12)《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人民日报》2020年11月4日。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提出了建设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等“大”社会建设目标,也提出了建设和谐有序文明社会等“小”社会建设目标。在提出小康社会与和谐社会建设目标时,也将社会保险、就业、教育等民生建设作为重要内容。社会建设目标从维护社会稳定到建设和谐有序的文明社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建设重点内容和社会建设规律的准确把握。
从社会建设实践来看,随着中央提出社会建设这一概念并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成为政府职能中的两项重要职能。2002年,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005年初新修订的《国务院工作规则》提出,国务院及各部门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随着政府职能调整,社会建设各项部署和措施陆续出台并落实,和谐社会建设提上重要议程,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快速发展,社会治理格局不断完善,社会建设理念逐步革新,社会发展价值导向逐步明确,社会建设步入快车道。
(三)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从非均衡走向均等化
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基本公共服务是指为满足社会成员基本生存和发展需要而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是公共服务中的基础和核心组成部分,是最基本的民生。新中国成立以来,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经历了从非均衡发展走向均等化的发展历程。
城乡二元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体制的形成。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农村先后建立以个体经济和集体经济为基础,以农民家庭保障为主体,辅之以社会救助、合作医疗等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城市逐步建立以国有、集体经济为基础,以国家财政为保障,以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劳动者为保障对象,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社会保险为主体,包括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等内容的传统型社会保障制度。同时,政府也开始提供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交通等基本公共服务。应当指出,城乡二元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体制的“二元”主要是就社会保险等少数基本公共服务项目以及城乡基本公共服务的制度差别而言。至于有些服务领域和项目,如优抚、救灾救济等,尽管其实施对象在农村和城市有所不同,但制度本身并无本质差异,因而不存在“二元”化倾向。“农民有土地,工人有保险”,尽管城乡社会保险等民生保障存在差别,但总体上都是低水平的基本保障,是相对公平的制度安排。
非均衡发展路径的延续和发展。改革开放后,城乡二元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体制延续并继续发展。家庭承包制的实行使农村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因缺乏集体经济的支撑而基本瓦解,如农村合作医疗解体,农民回归传统家庭保障。城市社会保障改革受“为国有企业改革配套和经济发展服务”思路的影响,开始对城镇企业职工社会保险进行社会化改革,而机关事业单位则保留原有的制度和待遇,其结果是拉大了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员工社会保险待遇差距。同时,随着城乡、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城乡、区域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在服务设施、项目和标准上的差距也逐步扩大,呈明显的非均衡发展态势。这一时期,基本公共服务的非均衡性主要表现在基本公共服务的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群体差距上。(13)刘志昌:《中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变迁与逻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年;刘志昌:《基本养老保险的群体比较》,《理论月刊》2014年第10期。
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的均等化。随着我国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增多,游离在基本社会保险等基本公共服务体制外人员不断增多,为这些人员及其家人提供基本社会保险、基础教育、基本公共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成为一项紧迫的任务。同时,经济发展也为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奠定了物质基础。此外,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中部崛起等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也有利于缩小基本公共服务的区域差距。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原则,加大国家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均等化提上日程并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14)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3页。,党的十八大和十九大将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建设作为社会建设的两大重点任务之一,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15)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这一时期,随着政府对社会建设的日益重视和政府职能的调整,社会建设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民生建设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抓手,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不断完善。2017年1月,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规划》,规划以附件形式同时出台《“十三五”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明确了44类80项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及国家标准,系统提出基本民生领域的顶层设计和制度安排,与教育、社会保险等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共同构建起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制度体系。随着政府公共服务财政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服务设施不断改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项目和标准得到全面落实,基本公共服务等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高,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16)中国社会科学院公共服务蓝皮书课题组调查数据显示:2011年以来,全国38个主要城市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得分总体呈上升趋势。详细调查数据参见刘志昌、刘须宽:《中国城市基本公共服务力评价(2020)》,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1年,第23页。
(四)社会建设理念: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化和社会建设的推进,社会建设理念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社会建设概念和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社会治理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建立健全社会管理格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1998年《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的说明》在谈到政府职能转变时首次提出社会管理的概念,明确提出“要把政府职能切实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来”。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完善政府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明确将社会管理作为政府四项主要职能之一。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角度提出“完善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17)《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3年10月22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18)《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人民日报》2004年9月27日。,首次提出社会管理格局的概念。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将“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完善”作为“2020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主要任务”之一,这是我们党首次提出社会管理体系这一概念。(19)《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的目标要求,在再次强调构建社会管理格局的同时,提出“要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新要求。2012年,党的十八大提出“在改善民生和创新管理中加强社会建设”,“围绕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加快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20)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40页。在社会管理体制中增加“法治保障”,体现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提出加快形成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现代社会组织体制、社会管理机制,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开始从社会管理格局向社会管理体系的转变。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单列一章,从社会治理方式、社会组织等方面部署创新社会治理,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命题,开始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转变。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是全新的改革理念的升华,强调的是政府与人民和社会双向的互动、平等的合作治理。(21)周红云:《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概念、逻辑、原则与路径》,《团结》2014年第1期。党的十九大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2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23)《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社会治理体系中增加“民主协商”、“科技支撑”,进一步丰富了社会治理体系的内涵和要求。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从社会管理走向社会治理,我国社会治理理念在改革创新中不断发展,推动着社会治理格局和体制的发展和完善。
(五)社会治理格局:从国家一元管理走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
狭义的社会治理涉及国家、市场和社会三分框架中后者的自治及其与前两者尤其是政府的关系等问题。社会治理格局反映了一定治理场域下,各个治理主体之间的相互位势、权力关系、资源占比与互动方式的集合,(24)王思斌:《社会工作在构建共建共享社会治理格局中的作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其本质是治理主体间结构化的社会关系。
随着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社会治理格局也从国家一元管理走向多元主体共建共治共享。具体来说,社会治理宏观主体从国家一元主体走向国家、市场、社会等多元主体,社会治理基本单元从单位走向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单位等多类单元;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从社会管理为主走向社会治理为主;社会治理形态从单位社会向后单位社会转型。
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各级政权的同时,通过党政双重力量对社会逐步实现新的整合,建立以党为领导核心的国家社会一体化的结构体制以及统一的工资制度、普遍就业制度等。(25)田毅鹏、刘杰:《“单位社会”历史地位的再评价》,《学习与探索》2010年第4期。随着“一五”计划完成,计划经济体制建立,城市单位体制基本确立。农村建立了类单位的人民公社制度。在国家社会一体化体制下,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是国家治理的主体,各种类型的单位是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这一时期,国家通过单位为个体供给资源,实现社会组织与社会管理。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立在计划经济基础之上的单位体制走向解体,社会治理形态从单位社会向后单位社会转型,政府角色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全能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服务型政府转型。为推动社会治理转型,政府在推进政企分开、政社分开和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培育发展社会组织。政府、社会、市场组织包括人民群众逐步成为社会治理的主体,社会治理基本单元从单位(类单位)转变为城乡社区、社会组织、单位等多类单元。
城乡社区建设全面推进。1991年5月,民政部首次提出社区建设这一概念。九届全国人大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把社区建设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上海、青岛、南京、杭州等城市率先开始进行社区建设的探索。2000年1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中办发〔2000〕23号文件),明确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要求加强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建设,拓展社区服务,加强社区管理,在全国全面推广城市社区建设。在总结城市社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社区建设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步开始向农村全面推进。2007年,民政部在全国确定了304个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县(市、区)。2009年3月,民政部印发通知,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全覆盖”创建活动。随着农村社区建设的持续推进,农村社区建设逐渐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建成了一批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示范型农村社区。(26)胡映兰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292页。截至2020年底,全国共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62.2万个,其中村委会50.9万个,居委会11.3万个。(27)数据来源于《2020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
社会组织逐步发展壮大。改革开放初期,在体制推动下出现自上而下结社的活跃局面,逐渐形成了初具规模的社会组织体系。1989年10月,国务院颁布《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确立了社团由业务主管部门审批,在民政部登记后,业务主管部门对社团进行业务指导和日常管理,即“双重管理体制”。《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办法》与《外国商会管理暂行规定》三个法规初步形成了我国社会组织管理的法律框架。1988年社会组织开始依法登记注册。1997年召开的党的十五大提出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并以此作为促进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1998年,国务院批准民政部成立民间组织管理局,并发布《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和修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自1998年开始,社会组织进入蓬勃发展阶段,社会组织管理走上规范化、正常化轨道。2004年3月,国务院公布《基金会管理条例》,基金会从社会团体中独立出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健全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28)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第663页。。党的十八大指出要“强化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在社会管理和服务中的职责,引导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社会组织发展体制的改善,带来了社会组织的大发展。截至2020年底,全国登记社会组织89.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37.5万个、社会服务机构(民办非企业单位)51.1万个、基金会8385个,(29)数据来源于《2020年4季度民政统计数据》。基本形成了结构合理、功能完善、竞争有序、诚信自律、充满活力的社会组织发展格局。
随着社会治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我国逐步形成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和社会组织体制,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机制日益完善,现代社会治理格局逐步形成。习近平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治理和管理一字之差,体现的是系统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综合施策。”新时代社会治理是“在共产党领导下,由政府组织主导,社会组织、市场组织和公民等多方面治理主体参与,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的治理活动”(30)刘志昌:《加快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为例》,《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2020年第2期。。市场组织参与社会治理更多地体现在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中的市场作用,通过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引入市场机制,建立公私伙伴关系,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同时,我国的社会治理还包含社会自治,在社会自治的组织和体制结构中,党和政府是社会治理的领导和指导者,而基层社会的公民则是社会治理的具体运行主体。(31)王浦劬:《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含义及其相互关系》,《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4年第3期。在社会治理中,既要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又要发挥人民的主体作用。
(六)社会发展价值导向:从效率优先到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公平
中国一直努力在公平与效率之间寻找着动态平衡。中国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经历了从追求公平、效率优先到兼顾效率和公平,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的发展历程。中国对公平与效率的权衡,主要体现在收入分配以及基本公共服务等公共资源的再分配上。在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完成后,我们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但在实践中,也存在吃大锅饭等平均主义现象和弊端。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确立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克服平均主义”。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扩大工资差距,拉开档次,以充分体现奖勤罚懒、奖优罚劣”,“让一部分地区、企业和一部分人通过勤奋劳动先富起来,带动更多的人走向富裕”,逐步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党的十三大提出“在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新的分配原则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收入差距的扩大。
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我们党逐步注重效率和公平的平衡。党的十六大在强调“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同时,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再分配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2005年,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更加注重社会公平”;2006年,《十一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旨在通过再分配调节收入差距;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32)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39页。,强调了公平原则在再分配中的重要性;党的十八大在强调十七大分配原则的同时,提出要“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注重通过再分配促进社会公平。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完善按要素分配的体制机制,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履行好政府再分配调节职能,加快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缩小收入分配差距”(33)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出既要增强收入分配的合理性、合法性、有序性,又要通过政府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
邓小平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共同富裕。从中国社会发展价值导向看,公平原则没有放弃,共同富裕目标始终坚持。改革开放后的效率优先,体现的是按劳动数量、质量和贡献的公平分配,旨在克服平均主义和政府机制下的低效率;先富带后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选择,旨在探索更现实可行的致富道路;新时代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旨在克服市场机制下的分配失衡和贫富分化,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
三、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建设取得了一系列进展和成就,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对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统筹协调好人民的利益关系,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水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群众工作路线,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相结合,制定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战略。从新中国成立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工业化赶超战略到改革开放后的沿海沿边开放、区域非均衡发展战略、先富带后富的共同富裕道路,再到城乡一体化、区域协调发展、共同富裕道路的推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现代化国家呈现光明前景。
(二)坚持在党的领导下推进改革创新,不断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在社会建设中,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抓住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一主线,以社会治理现代化为目标,积极探索中国特色社会治理道路。中国始终坚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巩固党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地位,注重发挥党在社会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持改革创新,科学划分政府和社会组织权责,不断完善社会建设法律法规,逐步确立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理念和制度体系;逐步完善民主决策协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社会治理机制;逐步形成政府主导、覆盖城乡、可持续、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社会和市场组织协同、人民群众参与的社会治理组织结构,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日益完善,在增强社会活力的同时,保持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三)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立足中国国情,以保障适度为原则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
在社会建设中,始终抓住保障和改善民生这一主题,坚持立足中国国情,把国际经验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保障适度为原则坚持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一方面,我们党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也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发展,使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相互促进,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保障和改善民生,既尽力而为避免保障不足,又量力而行避免福利陷阱。以保障群众基本生活为目标,保障好民生;以提升群众生活美好度为目标,不断改善民生。同时,以欧洲、拉美等地区福利发展的经验教训为镜鉴,在提高福利水平时,立足国情,着眼长远,以保基本、补短板为重点,推动民生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四)坚持公平正义的社会发展价值导向,把握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人类社会的共同价值追求。新中国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建设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为目标,在改革发展中探索,科学地平衡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逐步确立了“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原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从非均衡逐步走向均等化,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基本公共服务从低水平的平均、非均衡逐步走向均等化。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等目标的实现,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进一步提升。
(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重点突出全面推进,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从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正确认识和处理当前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发展的平衡和不平衡的关系,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逐步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关系,经历了从社会建设服务于经济建设走向经济社会建设协同发展、社会发展滞后于经济发展走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历程。改革开放以来,逐步形成“五位一体”、重点突出全面推进的总体布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建设水平不断提高,相互促进,推动着经济社会建设全面协调持续健康发展。
四、中国社会建设的未来展望
社会建设涉及多个方面,是一项非常复杂、艰巨、长期的系统工程。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明确了社会建设的重点内容,提出了社会建设的中长期目标,为新时代推进社会建设指明了方向。新时代的社会建设需从如下三个方面重点推进。
(一)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健全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体系
民生问题事关人民生活,是社会稳定和谐的基础。新时代,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暨民生保障体系,进一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一是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推动创业、创新政策细化落实,做好重点人群就业工作,健全技能培训等就业服务。二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以建设学习型社会为抓手,推进基本公共教育均等化,构建终身学习教育体系。三是完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基本社会保险制度,实现法定人群全覆盖;发展规范商业保险,健全社会救济、救助等基本社会服务,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四是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五是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和国民健康水平。
(二)以建成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完善社会治理体系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34)《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新时代,要进一步完善社会治理制度,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是以健全现代社会治理制度为目标,完善公共服务、公共安全、信访制度、社会信用、社会组织、基层社会治理等制度。二是以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格局为目标,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三是以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结构为目标,构建以政府组织为主导,以社会、市场组织和人民群众等为主体的社会治理组织结构。四是以建立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运行机制为目标,完善社会治理方式。以社会治理过程民主化、治理方式科学化为方向,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和社会治理各类人才队伍,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
(三)以建设现代社会文明为目标,健全社会文明建设体系
社会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重要目标和特征。党的十九大提出到本世纪中叶“社会文明将全面提升”的社会建设目标。社会建设目标中的社会文明,是既区别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又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狭义的社会文明,是指建立在现代社会制度基础之上,由社会个体、社会群体、社会组织等社会行为主体共同构建的文明的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关系,有序的社会秩序。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特点有:现代社会制度,现代素养的社会行为主体,公平正义、开放向上的文明社会环境,和谐的社会交往和互动关系,法治和德治规范下有序的社会秩序。新时代,推进社会文明建设,一是健全现代社会制度体系,强化社会文明建设制度保障,完善法律和制度、规范等正式和非正式制度组成的制度体系,夯实制度基础。二是依托“大社会”,构建“大文明”建设格局。现代社会文明是国家和社会走向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在宏观层面,要以建设小康社会、法治社会、和谐社会、平安中国、美丽中国为抓手,不断提升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社会文明水平,促进社会文明建设。三是开展全方位文明创建活动,夯实社会文明建设基础。从微观和中观层面,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文明社区、文明乡村、文明单位、文明街道、文明乡镇、文明城市创建,加强精神文明单位和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各级政府要加强社会文明建设的引导和管理,发挥政府部门和党员领导干部在社会文明创建活动中的引领和表率作用,加强对闯红灯、乱扔垃圾、不文明养狗等不文明行为的教育和处罚力度,推动全民共同努力建设社会文明。四是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培育现代国民。一个社会是否文明进步、安定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的文明素养。要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高国民文明素养,培育具有现代知识、技能、思想、道德等现代人格和品质的现代国民。
五、余论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发展,需要顺应世界和中国现代化发展趋势,根据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和社会建设需要,开展社会建设理论研究,推动中国特色社会建设实践。探讨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中国社会建设的基本经验,明晰中国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和方向,意在将实践需要和理论研究相结合。什么是社会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有哪些,社会如何建设?抓住社会建设的内容、重点和方向,也就把握住中国社会建设的主要问题。
理论界关于社会建设内涵和外延等多层面的含义探讨、多进路的理论研究,丰富了社会建设理论,推进了中国社会建设实践。我们在看到其积极意义的同时,也要看到社会建设理论和实践面临的任务:在社会建设多层面含义探讨、多进路理论研究之间,搭建对话平台,推进中国社会建设实践和理论发展;立足中国实践和中国国情,按照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研究和社会学的本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从中国社会建设理论与实践来看,坚持和开拓中国特色社会建设道路,推进中国社会建设研究的本土化,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及话语体系,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