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学专业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形式探究
2021-04-15刘玲
刘 玲
(大庆师范学院文学院,黑龙江 大庆 163712)
科研与教学是高等院校教师的基本任务,高校教师的科研与教学应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应用型院校,其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都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秘书学专业作为新办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问题就是应用型特色不明显,人才优势不突出。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秘书学专业教师应注重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一、提升秘书学专业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
秘书学专业作为应用性、实践性较强的专业,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实践应用,轻学术研究的问题。究其原因,一般来说,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的学术研究成果多是理论性的,或是对某一学术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很少有秘书学专业相关的高层次应用型科研成果。据统计,文科院校教师科研成果丰硕,但与秘书学专业相关的省部级以上的高层次科研项目较少。因此,提升秘书学专业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是秘书学专业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前提。秘书学专业教师应加强对专业理论知识的研究,利用秘书学专业应用性强的优势,积极申报各级别应用型项目,与地方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合作,注重项目研究的应用性。以项目牵引拉动,出版专著、发表论文、形成研究报告等项目成果。针对秘书学专业目前科研成果少,科研资源欠缺,科研能力薄弱的情况,秘书学专业教师应组建科研团队,围绕秘书学专业做相关科研论题。从发表论文、申报项目、出版专著入手,积累科研成果,提升本专业教师整体科研水平和实力,并注重将教师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可从理论研究层面和实践教学层面转化。
1.组建科研团队。从秘书学专业现有科研成果入手,围绕秘书学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能力培养、具体课程的研究与实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机制等秘书学专业相关的应用性科研课题,积极构建秘书学专业的科研团队。以系主任牵头,教师落实任务,会议筹划,小组研讨等方式快速选定科研内容,积极申报高层次科研项目。以项目牵引拉动,撰写相关科研论文,以政策激励方式将项目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如,主编教材、设计毕业论文选题、课程组模块化教学等。
2.拓展学术交流。借助学校、学院、学科等相关平台,积极邀请秘书学专业领军人物进行学术交流。学术交流对于启迪学术思想,拓展学术视野,提升学术水平有重要作用。特别是对于科研成果比较薄弱的秘书学专业来说,想要提升科研整体水平与实力,急需了解秘书学专业学术动态,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通过多种途径参加秘书学专业学术会议,参加秘书学专业技能培训,在拓展学术视野的同时,提升秘书学专业技能水平。
3.转化科研成果。科研与教学是相辅相成的,教师的科研学术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并为教学服务,同时高质量的教学又能促进学术研究。科研为教学服务,教学促进学术水平的提升应该是高校教师最理想的基本状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直接引用科研成果不是一件易事,特别是对于年轻教师来说,科研成果少,教学技能及教学水平也有待提高。秘书学专业大多年轻教师还处于科研起步状态,虽有一些研究成果,但存在如下问题:一是与秘书学专业相关成果少;二是应用型科研成果少;三是科研成果转化少。现有成果可以从编写教材、改变课堂模式、更新教案等方面入手,并积极思考、探索科研成果转化的多种形式。如,科研内容直接向教学内容转化,编入教案,拓宽学生的知识深度和广度。再如,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系主任刘春玲老师经过多年研究,将自己多年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秘书实务》教材,供学生上课使用。
二、秘书学专业科研成果转化教学资源的途径
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应考虑通过多种途径锻炼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1.课堂教学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最古老的教书育人形式,局限于知识的传递和不断的重复过程中,很难出现新的知识”[1]105,或是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对于科研成果仅仅是提及或粗略介绍,而未有经过实践印证且无深度理论知识的学生们并不能很好理解。因此,传统课程应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改革,采取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针对秘书学专业性质,实施应用性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如,秘书学概论、秘书实务、中国秘书史、现代秘书礼仪等课程,应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应用贯通。
2.实践教学。近年来,实践教学对学生应用能力水平提高的显著作用已经逐步被各大高校所认可。但如何开展切实有效的实践教学,始终困扰着文科高校。大庆师范学院近年来依托学校转型,秘书学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已与企业、政府、法院等机关部门逐步对接,学生在这些机关单位进行文秘工作实践,可以更快、更准确地了解和熟悉企事业单位对秘书业务的需求。实践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应用型科研成果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企业开展深度的实质性工作,积极探索有效的转化方式。另外,毕业论文作为实践教学的一部分,是教师应用型科研成果向教学资源转化的重要途径。教师的科研成果可以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形成毕业论文选题,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多样化的认知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指导毕业设计的过程中,教师结合自己的科研经历,鼓励学生查阅文献,学习已经成熟的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改进现有技术,制定自己的研究方案。”[2]66通过教师的指导,提升学生分析和处理文献资料的能力,在完成毕业论文撰写过程中,掌握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教育部大力倡导高校大学生申报创新创业项目,学生通过组建项目小组的形式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项目研究。对于秘书学专业教师的应用性科研成果来说,这无疑是个好的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目前,秘书学专业学生培养科研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及结题工作。从最终的效果来看,积极认真完成创新项目工作的同学的科研素养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尤其是在毕业论文的撰写过程中,相较其他同学来说,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学生在刚开始参加科研活动时可能会感到生疏,感觉无从下手,这时就需要指导老师及时地、系统地、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培训和指导。”[2]67
三、探究培养学生科研素养的途径
学生的应用能力和科研素养应从进入大学就开始培养,“通过较长时间的训练和培养,使学生在长期的耳濡目染和实际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形成良好的科研习惯”,[1]107从而也养成良好的应用能力。秘书学专业教师在做科研课题时,可以征求学生报名,让学生参与到教师的科研项目中来,从查阅资料入手,慢慢形成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教学也应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设计问题,重视实践训练,以企业秘书实际工作模拟任务驱动,以秘书职业经典案例启发学生。一味的灌输,对于学生培养创新性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都是十分不利的。
1.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目前,大庆师范学院秘书学专业学生培养科研素养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申报及结题工作。从最终的效果来看,相较其他同学来说,这些同学初步具有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意识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对于提升秘书学专业学生的科研素养是行之有效的方式和途径。科学研究主要是重视思考或讨论,这对于大多数本科生来说是欠缺的。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由于课时、教学计划等因素,教师以讲授、情景模拟、实践训练为主,学生虽有主动地参与意识,但更多的是被动地接受,缺乏深层次思考问题的思维训练。要提高秘书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组建学生科研团队,建立本科生导师制度,定期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创建不同内容和能力培养的课题,积极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主动、独立的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会讨论、思考、研究,最终形成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
2.设置适合学生的科研课题。学生申报科研课题的主要途径是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分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除此之外,秘书学专业应积极设置一些科研课题,组织学生申报。如,给学生分组,规定每个小组在学年内都要完成一项科研项目,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科研课题分解成若干子课题,或者是根据课程内容安排一些课题,与学生进行双向选择。学生选择课题后,查阅资料,分析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可行性,制定研究内容,落实小组人员任务安排,最终完成该课题。“学生在完成主要课程学习的同时,参与各种形式的创新性实验,由过去的被动灌输知识转变为积极主动探索与学习知识,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激发了其科研潜力。”[3]65学生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通过查阅文献,可以掌握分析资料与处理资料的能力,通过课题方案设计,可以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项目组成员之间分工合作,最终完成项目,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3.学科竞赛。“学科竞赛是面向高校本科生在课余时间所开展的学术研究、创新创业的竞赛活动。目的在于激励学生的创造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在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3]67近几年,秘书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院校秘书职业技能创新大赛,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此外,还应积极拓展其他技能大赛,通过竞赛的形式,锻炼学生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如,可利用秘书实训室开展秘书会务工作实训竞赛、秘书礼仪实训、工作情景实训等训练。教师可将自己的应用型科研课题成果转化为秘书学专业学生的实务训练。秘书学专业某些科研成果应用性强,适于以实训的形式充实到课程的教学之中,进而以竞赛的形式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
“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实现其顺利转化必须克服人、财、物管理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制约”,[4]建立秘书学专业实训室,组建科研团队,设计应用型项目,鼓励学生组建科研小组,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等方式,形成秘书专业科研资源反哺教学的良好态势,培养创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