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学理基础
2021-04-15李彦
李彦
(中共深圳市委党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广东 深圳 518034)
文化发展带动着社会各方面全局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能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有利于实现现代化建设目标,是我国能够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基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复杂的工程,其内涵丰富、包罗万象,需要以辩证的眼光进行审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文化建设是其中的关键部分,健全文化体制具有联动效应,对推动生产生活各领域健康、持续、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在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新征程中,如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愿景,扩大对外开放,拓宽文化发展思路,坚定文化自信,推动文化发展各项体制机制改革,为文化创新扫除制度障碍,推动文化持续繁荣,是我国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与20世纪80年代开启的改革开放相伴而生,学界对文化体制的研究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践进展不断加深,从社会学、经济学、文化研究等跨学科视角研究文化体制建设,既包含了国家文化体制建设对于学术研究的创新要求,也体现了学界对于社会快速发展的理论回应。在中国,文化体制主要涉及的是党委系统、政府系统、文化企事业单位、文化市场及各文化主体的结构状况和相互关系。傅才武给出的概念界定为:文化体制是各种文化规范和制度的集合体,用于规范文化团体组织行为,引导其发展,在文化发展中自然形成,或是组织间和政府干预人为形成的体系,具有系统规范结构化的特征[2]。胡惠林将文化体制定义为“三位一体”的关系:“文化体制是一个国家关于文化、政治、经济的认识以及设计的系列制度规范,体现了一国执政者对于三者之间发展关系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和理论框架下制定的制度规范出台的文化政策。”[3]从国家、社会与公民文化权利关系的角度,谢武军提出:文化生产过程中各种文化生产关系制度化的输出形式就是文化体制,规定了公众、国家、社会等不同主体的文化权利义务,以及文化利益的分配方式[4]。从不同学者的定义和研究来看,学界一直重视对文化体制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可以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借鉴。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基础
与中国发展实际相结合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反映了文化理论、文明实践等优秀研究成果的发展,其吸收马克思主义中关于文化发展的研究成果,借鉴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人类文明发展成果的涵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奠定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
一个民族的发展不能没有理论思维的指导,中国共产党在百年进程中取得了诸多成就和胜利,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指导。马克思主义是在欧洲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之后发展起来的,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研究横跨多学科领域,纵贯思想史全过程,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包括哲学、文学、法学、人类学、数学、经济学等学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正是有了科学的生产力观,马克思才透过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深刻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在中国社会不断朝现代化、多元化、网络化发展的今天,同样需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提升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这是适应世界信息传播进入新科技时代、全球思想文化领域相互激荡演变大势的必然选择,是实现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崇高理想的最新文化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进入新时代后的实际应用,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彰显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通过认真学习,仔细研读,深刻领会,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包含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要运用这一思想及其基本方略指导实践、推进工作,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重在落实、重在实干。
(二)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新时代文化被赋予新的发展使命,必须要重视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担当起新时代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的历史使命,吸收借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走向世界的中国文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进程中,党和政府坚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中华民族旺盛的生命力,凝聚中华民族整体的向心力和合力,让中华民族的创新创造力不断迸发、充分涌流,促进中华民族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5]。
中华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滋养并铸就了特有的道德准则和思想观念,有重仁爱、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智慧,有自强不息、见义勇为、尊老爱幼等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引导和培育了一代代国人向上向善。在千年的历史变革中,中华民族始终能渡过诸多难关,其重要原因就是独具特色、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民族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生物学上的基因决定了生命体的基本遗传特征,中国人在创造文明的实践中形成的文化基因,定格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特征和性格,解释了中华文明五千年来魅力不减的基本原因。亘古至今,在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中,在民众的价值理念和处事风格中,在勇敢无畏、开拓创新的思想理念中,都富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锤炼了民族品格、培育了民族精神,为中华文化不断发展壮大、屹立于世界提供文化支撑[6]。
(三)拥抱人类共同文明成果
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始终承继、发展、弘扬中华文明,抓住对外交往的契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中华文化价值理念。中国始终坚持文化自信,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和保持中华文化自信的同时,对待世界各国文明的态度更加包容开放,主张积极主动走出去,开展同世界各国文化的交流互鉴;在认识到世界文化的璀璨多样,民族文化无优劣之分,各国处于平等地位,以尊重包容的态度对待其他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当今时代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整个人类世界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特征更加明显,不同文化之间愈益呈现出相互交流交融的局面,这为世界文化的和谐发展提供了直接动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依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结合中国所处历史方位及发展目标提出的,是理论上的创新,也是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最好见证。中国将一如既往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各国贡献中国智慧、共享中国方案,促进实现全人类共同繁荣发展。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的改革历程
从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来看,我们自信的源泉在于始终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制约文化发展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大致经历了初步展开、稳步推进和全面深化三个阶段。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初步展开阶段(1978—1992年)
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以前,计划经济时代的文化体制改革为推动新中国各项文化事业发展,曾经发挥过重要的历史作用。在计划经济时代,文化供给基本由国家包办,文化部门及下属的文化企事业单位无疑是具有最多政治资本、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的生产主体,在文化生产场域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的文化体制改革是对传统文化体制尝试进行局部改革探索的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果是确立了“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扭转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问题,改变了以往浓厚的阶级斗争色彩,转而发展生产力,促进经济建设。这一时期,我国文化领域最为显著、最为深刻的变化,就是把长期以来对我国思想文化战线影响深远的文艺为政治服务、文化为经济服务的文化建设传统观念,适时转向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文化建设新思路,把“以人为本”作为党在新历史阶段宣传文化工作的根本目的,将党的宣传工作和国家文化建设目标适时调整到“执政为民”的新运行轨道之上,这是文化体制改革的鲜明特点。随着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城乡文化生活逐渐活跃,文化事业逐步复苏、发展,出版发行体制改革开始起步;广告业和文化娱乐业蓬勃兴起,广播电视构建起全国“四级办广播、四级办电视、四级混合覆盖”的事业体制;国家财政对文化事业单位的投资机制也开始转变。随着国家改革的全面深入,文化体制改革在中国整体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开始不断上升。
(二)文化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阶段(1992—2012年)
1992年,党的十四大之后各地的市场化实践和理论研究开始涉及文化领域。党的十四大通过《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明确经济、文化体制改革方向主要围绕我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谈判、深化文化事业单位改革展开,明确提出“发展文化及相关产业”,为此后实行分类改革奠定了理论和政策基础。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文化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开展,我国大力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是因为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文化事业相比于经济发展显得极为滞后,缺乏满足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产品,表现在文化种类少、结构不协调,公益性质的文化服务远远落后于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2004年,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增强党的执政能力,改革现行文化体制,解放文化发展思想,提升文化发展能力,将文化发展放到了重要地位,首次提出“发展文化生产力”的说法。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标志着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2010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研究问题进行集体学习,提出政府要积极牵头,引导企业及社会各界加大资金投入,加快文化惠民工程建设进度,实现文化公共服务的共享。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必须牢固树立并持续巩固民众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总之,该阶段的文化体制改革由点到面逐步推开,开始提速发展。
(三)文化体制改革的全面深化阶段(2012年至今)
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我国所处的历史方位,指出了我国迈入社会主义发展的新征程。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将其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部署,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促进文化发展的组合拳,同时提出加快文化设施建设、完善文化管理制度、健全文化建设体系、创新文化服务方式、加强文化对外合作交流等系列举措。中央宣布成立文化体制改革专项小组,对推进文化体制机制创新作出新的重大发展部署。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为新时期以来文化领域的改革发展现实把脉。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作出了关于文化发展的重要论述,提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文化管理体制,加快构建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体制机制[7]。2019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繁荣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制度,巩固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文化体制改革某种意义上比其他领域的改革要更艰难、更复杂,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需要以更大的勇气、更高的智慧去破解难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40多年的经验表明,党中央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始终如一地带领全国人民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任务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非常重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围绕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以及如何更好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包括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等多维度视角,这些论述成为指导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遵循。
(一)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
长期以来,文化事业一直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和主阵地。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文化事业单位的种种问题开始暴露,改革势在必行。20世纪以后,发展文化产业,打造文化软实力,成为促进文化发展的新的推动力。随着改革的深入,文化事业单位被赋予新的职能,逐渐由单一事业性公共职能向公益性、社会性、产业性等多重职能转变。
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事业性质影响了文化市场的竞争力,不能形成竞争充分、充满活力、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伴随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政府财力的极大扩展,2002年党的十六大以来,作为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方面与具体举措,公共文化服务单位的职能不断得到拓展。2005年党中央提出要逐步形成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并对如何构建这一体系提出了更为明确的要求。2007年党的十七大强调完善公益文化事业,2010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重点推动文化惠民工程。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推进现代化、网络化的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2017年党的十九大之后更加注重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精准供给”,改变了此前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内容单一、供给缺乏弹性等问题,各级政府切实履行了在民生领域、公共文化领域的服务职能,利用现代化手段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完善文化服务体系,着力补齐文化民生短板,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当前我国的公共文化设施设备到产品都迈上了新台阶,设施种类多样,产品数目繁多。博物馆、图书馆、文化展览馆的数目大幅提升,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已取得显著成果。
(二)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经过社会各界的长期共同努力,我国逐渐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文化产业整体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逐渐提高。此外,相较于传统产业,文化产业具有能耗低、污染低、创新性强、科技含量高的特点,符合产业转型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绿色环保产业。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不断提升,对经济增长拉动明显,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及成果说明,在推动产业转型、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中,文化发展是重要力量。此外,随着互联网等高新技术的升级,文化与其他产业的跨界融合已成为文化产业发展最突出的特点。相比西方发达国家,我国具有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但低端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缺乏持续的创新力,在国际文化市场上竞争力不足,这与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地位形成了明显反差。西方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通常超过8%,部分西方国家依靠创新创意与科技相结合形成的产业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甚至在国家产业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如美英日等国[8]。反观我国,文化产业只占到GDP的4%。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构建和完善面临着新的挑战,包括法律体系不健全、缺乏富有创新创造力的人才队伍等问题,迫切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的全方位改革,深刻把握国情变化,顺应文化产业变革的趋势,充分激发文化领域的发展潜力和竞争活力。
(三)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文化的发展与国家的未来紧密相连,各国政府有着不同的文化管理及文化政策,推动着文化走向不同的方向。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约瑟夫·奈的“软实力”理论等体现了美国构建“文化帝国主义”的理论依据。中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法国提出“文化例外”等,彰显了文化在国家治理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地位。文化体制建设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推动国家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基础,在习近平关于发展中国文化相关理论的指引下,中国坚持文化“走出去”的发展策略,同其他国家积极开展文化交流互鉴,在文化思想的碰撞中让世界了解中国文化,中国的世界文化形象更加立体真实,文化成为中国同世界各国相互沟通的载体[9]。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0]。文明交流互鉴思想不断丰富,推动了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走向世界,也为构建国际公平开放的新秩序贡献了中国智慧、提供了中国方案。“一带一路”倡议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成功实践,体现了“睦邻、安邻、惠邻”的诚意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友善,是承贯古今、连接中外的重要使命[11]。“一带一路”倡议非常重视构建中国同沿线国家民心相通的工作,这一目标需要依靠文化建设实现。为此,要坚持经济合作和人文交流共同推进,注重在人文领域精耕细作,尊重各国人民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加强同沿线国家人民的友好往来,为“一带一路”建设打下广泛的社会基础[12]。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的独特优势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具有的独特优势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这三方面的独特优势共同助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制度优势
国家机构改革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这是改革的前提和重要遵循,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也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保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是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13]。近十几年来,党和国家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形成了一整套改革发展新理念,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战略目标体系,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与欧美发达国家“重市场、轻政府”的文化体制不同,在中国的文化体制机制中,文化行政机构承担了多种职能,这意味着党的领导对文化体制建设的重要意义,也表明党的领导对文化体制改革具有极大的制度优势。
中国文化行政机构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职能。一是政治职能。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服务于政治大局需要,体现国家统治阶级的意志,维护国家政治秩序的稳定,不使文化活动与基本政治制度相冲突,是文化的重要政治功能。二是文化职能。国家行政职能机关对文化活动负有管理的职能,包括对影视、广播、文学、艺术、新闻、出版、文物保护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直接管理,实施国家文化方针政策,制定文化发展的战略规划,开展公共文化活动等。三是经济职能。中国政府系统的文化组织机构以及其他直属企事业单位,其行政职能是政府管理职能的延伸,其直接或间接地承担着部分文化行政管理职能。各级文化机构都必须接受党的领导,在树立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的同时,我们党始终牢固树立文化前进的正确方向、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着力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
(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
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工作思路,是确保当前和今后继续以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走正路、接地气、结硕果的根本保障。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新世纪、新阶段、新时代党和国家的宣传文化工作、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起点和落脚点,进一步聚焦于“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聚焦于实现中国梦的总目标。这是在深刻反思历史、冷静观察世界、高瞻远瞩中国未来的基础上,对中国共产党在思想文化领域总的指导方针的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理论创新,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时俱进的丰富和发展。在文化体制改革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旨在进一步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真正做到文化建设依靠人民、为了人民,文化成果由人民共享。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最新文化实践,也是适应世界信息传播进入新科技时代、全球思想文化领域相互激荡演变大势的必然选择,更是对毛泽东关于“文艺为工农兵服务”,邓小平关于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习近平关于中国梦、关于文艺要“以人民为中心”等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不同时期文化工作指导思想的重大发展。这些指导思想的发展,直接引领了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深刻变革,有效地促进了文化建设实践全局性创新格局的形成,也将指导21世纪中国文化建设、文化改革与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并催生更多、更优秀的成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人文精神基础,文化传统与科学精神、人文精神的融合,对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和社会进步有积极的作用。与西方宗教传统文化不同的是,中国人文精神的传统内涵是指以礼乐为教化天下之本的理念,由此建立起来的人伦有序的社会,在西周已经奠定了中国文化人文精神的特点。当今时代,中国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现代人文精神来改造传统文化,大力培育和发展了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人文精神,不断提升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适应文化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现代科技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存方式,但在道德层面,价值和意义的问题不能完全靠理性和科学来解决。如何把科学技术创造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引向对人类有利或者对人类长久发展有利的方向,这就需要人文精神的指引。具备浓厚中国色彩的人文精神根植于中国共产党人塑造的精神谱系,其中的精神榜样,是中国共产党在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历程中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展现的精神风貌,不断积淀而形成的深沉持久的精神丰碑蕴含着崇高的精神境界,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与灵魂[14]。因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人文精神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命运早已同中国共产党的命运、中国人民的命运、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它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检验,它的人民性和实践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贯彻,它的开放性和时代性在中国得到了充分彰显[15]。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就是要充分汲取中华文明精华,赋予其现代意义,把它们融入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成为指导我们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财富。未来各国竞争比拼的不仅仅是政治能力、经济实力,也是文化思想、价值观念,我们不仅要推动社会的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也要推动文化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