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

2021-04-15刘三宝谢成宇

广西社会科学 2021年4期
关键词:协同政治思想

刘三宝,谢成宇

(1.华中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9;2.华中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0)

大数据正在引发一场技术性巨大变革,逐渐成为人们获得新认知、创造新价值的源泉。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1]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亟须促进大数据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因事而谋,因时而动,充分挖掘大数据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应用价值和理论基础,进一步明晰现实困境,不断探究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的实现路径。

一、大数据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中的应用价值

大数据既是一门处理数据的技术,更是一种方法论。大数据与传统意义上的“大量的数据”和“很大的数据”有本质区别,大数据不是简单的数据叠加,而是数据和数据处理方式的智能结合[2]。大数据这个数据集因其“容量大、速度快、多样化、价值高”的特点,成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动力和技术引擎。

(一)全样本画像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

由于技术所限,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常常采用抽样调查、个别访谈、局部分析的方法来把握受教育者的总体状况。这种“以局部分析整体”的模式生成的是受教育者宏观的笼统画像或少数群体的画像,已不能解决数据爆炸式增长所带来的各种问题,甚至可能会出现画像模糊或失真的情况。大数据扩展了数据的来源,“全量数据”较之传统的“样本数据”更具客观性和代表性。大数据的“样本=总体”的分析框架,实现了对所有受教育者活动轨迹的全记录、全挖掘,是对受教育者的“全样本画像”,这使得总体把握受教育者的整体状况成为现实[3]。通过大数据分析手段建立学生数据画像,挖掘学生群体的活动轨迹、潜在特征和共有行为特点,可以从教育的场景、流程、环节及结果等诸多方面更客观、更全面地反映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状况,探究思想政治教育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和规律性,实现对学生“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科学“系统画像”。

(二)预测性分析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

在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之前,思想政治工作的经验数据主要停留在一些文字性描述或片面性的抽样数据上,很难有全过程、各要素、大样本的数据,因此往往只能根据历史经验和样本分析作出定性判断。在大数据时代,教育者可以通过加工分析大量的碎片化信息,更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从而更有效地预测教育过程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极大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前瞻性、预判力及引领力。不仅是学生在教室、食堂、宿舍、体育馆、图书馆等主要活动场所活动的基础数据,甚至连学生的学分预警、晚归预警、违规违纪受处分情况等也可以从数据库中获取,真正实现让数据发声驱动思想政治教育,把握学生思想行为变化的轨迹和趋势,为科学预测和决策提供依据。

(三)跨时空互动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说教式”思想政治教育存在诸多缺陷,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规模的限制。大数据技术打破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与管理时间、空间的限制,学生获取信息更加全面、便捷。特别是运用5G技术,可以开拓很多教育场景,不再局限于课堂传授、实地参观和面对面的谈心谈话等形式。思想政治教育并没有因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不在场”而变得“不走心”。比如,可以创造传统课堂难以实现的红色教育纪念地、革命博物馆、校史馆等实地参观教学场景,实现超高清的全景直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生生互动、师生互动;还可以创新“慕课”“微课”“微电影”“云课堂”“翻转课堂”等网上思政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性、共享性、互动性的网络教育,将学生喜闻乐见的、寓意深刻的、集思想性教育性时代性于一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给学生,实现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对接。

二、大数据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理论基础

大数据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有其丰富的理论支撑。在此,从系统论、协同论、环境论维度,分析大数据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理论依据。

(一)系统论维度

系统论是由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立的。他认为,系统就是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部分的总体。系统论强调从事物的普遍联系和发展变化中研究事物,把所研究和处理的对象当作一个系统来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和变动的规律性。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作为一个系统存在,是社会系统及其人类活动的一部分。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将整个世界密切联系在一起。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创新研究,理应树立系统论的基本观点,运用系统论的基本知识,通过系统思维方式去审视、思考和处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运用大数据的关联性,从学生思想行为产生的海量数据中及时发现问题、把握规律,使整个系统各环节在运转过程中能够找到最佳施力点,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最大化。

(二)协同论维度

协同论认为系统的这种从无序到有序的质变,实际上都是外界的条件达到一定的阈值之后,才发生的从无序到有序的演变。其核心思想是“协同导致有序”,其主要贡献在于把不同学科共同存在的协同现象抽象出来,建立一种用统一观点去处理复杂系统的概念和方法[4]。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各个系统间都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合作的关系。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必须从全局的高度出发,上下联动,同频共振,利用大数据技术,精准采集、管理、分析、共享数据,既做到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协同,也做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的协同。当思想政治教育各子系统、各要素间的彼此渗透活动增强到某一临界点时,关联运动就会占主导地位,协同机制那只“看不见的手”就会形成一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组织作用,进而产生正效、高效和长效的协同效应。

(三)环境论维度

人创造了环境,环境也创造了人。“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环境被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要素,同主体、客体、介体一起界定;同时又被理解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外部条件,与人类社会的变迁相衔接”[5]。新时代,我们面对的是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快速发展的全球化环境。一方面,社会转型期人的思想、文化、观念和认知能力的形成离不开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人之于环境而言也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一个主观能动的实践过程。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使得思想政治教育从时间和空间上得以更广泛地延伸,环境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性、开放性和渗透性影响变得更加全方位、多层次和宽领域。

三、大数据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的现实困境

(一)思维困境:协同的理念和环境尚未形成

就育人理念而言,人人事事时时处处皆育人。目前,已构建和正在探索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存在的突出问题在于缺乏合力育人机制的战略构想和顶层设计,造成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定位不准、教育主体职责不明、教育客体认可度不高。就育人环境而言,具有社会环境日趋复杂、家庭环境差异悬殊、学校环境改变维艰、网络环境复杂易变的特点,特别是思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知识碎片化现象,容易导致群体教育出现群体极化现象。部分学生群体因为长期接受同质化、片面化的教育内容而形成“群体茧房”,对周围其他的教育信息逐渐产生“免疫”,甚至“油盐不进”。这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机制的构建提出了严峻挑战。

(二)管理困境:协同的内容和方式亟须改进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式习惯于为大学生提供各类“预设式”“假定式”的教育平台,看似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渠道和学习选择,实质上是将学生的个性与需求框定在提前设置好的空间内。当前,大学生成长具有鲜明的特点和规律,他们不仅渴望自己被尊重、被理解、被信任、被认可,而且普遍具有较强的主体意识、法律意识和对新事物的好奇心。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的主体需求,激发学生的主体创造性。但是有部分大学生和思想政治工作者反映,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能与时代发展“合拍”,内容供给不足,文化品位不高,参与性不强。单向灌输的教育方式将学生作为接受知识和价值观的“容器”,不但忽略了学生作为受教育者的主观能动性,也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辨别能力和独立判断能力。

(三)数据困境: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有待挖掘

构建大数据信息系统,必须首先梳理整合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内部信息,打通数据壁垒。当前,由于“用数据说话”的数据思维在高校尚未形成,大数据分析在高校决策管理和思想政治工作中还未充分发挥效能与优势。加之高校对大数据分析在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能方面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导致高校数据平台存在“数据孤岛”现象,可供规范分析的校园数据占总体数据的少数。高校各部门涉及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的数据存在多头收集、重复收集、不充分收集、信息不兼容等问题。如何从深度和广度上探索数据分析路径缺少新思路,施教者普遍缺乏“数据意识”,存在“本领恐慌”,“不会用、不敢用、不屑用”的情况在很多高校普遍存在。针对大数据的采集、存储、开发、使用、分析等,尚无专门立法或监管立法,保障大数据发展的法律框架、监管模式和治理体系尚不完善。

(四)话语困境:话语的主体和方式面临挑战

伴随着网络和科技进步成长起来的新一代,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多元,知识面更广,眼界更宽,对来自外部有目的、有意识“输送”的信息,接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会本能降低。海量信息的共享造成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削弱,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模式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其话语主导权弱化、话语主体泛化、话语空间复杂化。最突出的是主导权理念的顶层设计与青年需求的不对称,话语发出者模式化、僵硬化、命令式的灌输行为,造成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渗透率低、逆反性强、实效性差。这不仅使思想政治工作违背了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的教育原则,而且造成教育主体与教育对象发生割裂[6]。如何“对症下药”,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的调控力和吸引力任重而道远。

(五)伦理困境:信息的保密和使用有待规范

寻求学生个人隐私保护程度和高校安全事务管理力度的平衡是高校安全管理中不可避免的问题。随着大数据的开发和运用不断深入,数据安全维护和学生隐私保护面临的挑战越来越大。由于目前的技术和制度还不够完善,在有关隐私权的问题上需要不断审视。有人质疑学校和相关人员是否有权掌握学生的信息数据,且在法律视角下如果学校未经学生本人允许分析和使用其数据,是否构成对学生隐私权的侵犯。学生隐私保护面临一系列伦理挑战。如何把控好每一个功能模块、平台监管,完善管理者的身份认证体系,防范大学生个人隐私数据泄露或被不法分子盗窃、贩卖,还需从体制、技术、方法等多个层面建章立制,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四、基于大数据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协同实践路径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铸魂育人的系统工程,实现若干个子系统及其所处环境的协同,要立足互联网影响下的学生特点,用大数据思维创新系统结构内部各要素的关联协作,力求实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效果。

(一)理念层面:更新观念,聚焦环境思政

思想政治教育协同理念的形成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引导。这种引导是使人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方式朝着社会发展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在潜移默化中、循序渐进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一是充分发挥环境的导向功能。始终将“以学生为本”“立德树人”育人理念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始终,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着力发挥思想政治引领的“联排效应”“示范效应”。“以学生为本”就是要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和为了学生的一切发展”作为高校育人的出发点和归宿;“立德树人”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通过立德、立业达到立人。二是充分发挥环境的凝聚功能。整合高校内部各种教育资源,深入挖掘管理和服务领域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要素,坚持做到“三个相结合”,即坚持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价值引导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努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认同感和归属感,实现由一维管理向多维管理的转型。三是充分发挥环境的激励功能。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各时期教育对象的发展与诉求,无不与环境紧密联系,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和激励作用,做到教育人、引导人、鞭策人与尊重人、理解人、帮助人并重,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对人的思想品德和价值观形成的激励和示范效应,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深入、更细致、更形象、更生动地潜入学生头脑,内化为他们的认知。

(二)数据层面:提升技术,聚焦科学思政

高校缺乏的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基础数据,缺的是对数据的精准收集、科学分析和联通融合。对此,可从如下方面提升技术:一是强化数据内涵。没有大数据,就无法精准画像。大数据的价值不在于数据之大,而在于数据分析、融合所产生的效应;大数据建设的关注点不应完全放在数据的“海量”,而是要更多地关注数据的“质量”。要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对数据进行准确提炼,从中筛选、挖掘出有效的价值数据。要把教学过程、教学载体、学生生活上的这些海量的、多维度的数据整合起来加以分析,构成学生网上网下、课内课外的思想行为表现,只有通过数据描绘、刻画“学生图像”,才能使这些看似冰冷的数据“醒过来”。二是优化数据共享。在“共享发展”理念的指引下,高校与政府部门之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部门之间、思想政治工作者之间,都需要实现数据共享,打破相互间的资源壁垒,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转换得到一个全新的数据库集合,将学生思想行为数据与不同组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进而开阔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挖掘数据的潜在价值。三是加强数据保密。每个人都有受到隐私保护的权利,对大学生而言,个人隐私保护的需求更为强烈。这就需要在工作过程中明确谁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样的环节上、什么样的时间范围内、用什么样的方法、有什么样的权限等级,妥善把控好大数据安全预警的力度、数据采集使用的范围、数据平台的监管,防范不法分子入侵,尊重并保护大学生的隐私权。

(三)方法层面:创新渠道,聚焦精准思政

大数据开启了信息时代的重大变革,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工作、思维和发展方式,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和学习的方式,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和时空观,从而促进了方法的转变和创新。一是精准定位。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是开展精准思政的必要前提。教育者要借助学生第一课堂相关数据、奖优助学情况数据、第二课堂活动数据、校园消费记录数据等,实时、动态、全程监测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从整体动态上把握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思想态度、行为特点,精准把握大学生需求什么、需求多少的问题,掌握教育先机,及时发现问题,拟定针对性教育方案。二是精准供给。教育供给侧改革的核心内容是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要通过大数据掌握学生疑点、社会热点、教学盲点、管理难点,针对不同受众进行有效覆盖,将分散的数据资源进行分析、归纳、整合,分门别类地“输送”各类资源,延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广度和深度。三是精准评价。提升精准思政各环节的精细化和准确化,关键要发挥精准评价的指挥棒作用。要解决好谁来评价、评价什么、评价结果如何运用的问题。精准思政不仅仅是思政队伍的事,专业课教师、管理人员等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的学业情况、思想动态、行为趋势进行诊断,打破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组织等“十大育人”平台间的壁垒,建立更加全面、多元、科学的评价体系,深耕学生大数据,为教育评价提供长期的数据支撑。

(四)机制层面:优化运行,聚焦协同思政

大数据时代不仅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转变思维、创新方法,更需要优化管理模式。一是强化组织协同。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格局的形成需要多部门参与、多角度介入、全方位展开。高校党委要落实主体责任,着力推进整体规划和系统设计,形成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和闭合完整、全面覆盖的管理链条,确保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内的各要素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中增强育人合力,提高育人实效[7]。要建立起不同部门协同议事的组织框架,搭建融学生教育、管理、服务于一体的信息平台,以加强跨部门间的协作。重点应放在教务与学工战线协同,日常行为管理与思政主渠道协同,学校教育与家庭、社会教育协同等方面,实现校内各部门之间、校内校外之间各种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高度协作与相互作用。二是强化队伍协同。高校教育工作者人人都有育人职责,既要做“经师”,也要做“人师”,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做到“传道”“示范”。要着力建设一支全员参与、结构合理、专兼结合、功能互补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重点加强大数据技术、分析和教育三支队伍建设,培养应用大数据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新理念。要激发思政工作队伍的内生动力,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职级晋升、职称评定、待遇保障和工作经费等问题。三是强化制度协同。可从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协同机制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机制的制度体系,加强对机构设置、队伍建设、工作流程、运作模式、激励保障等各方面的科学分析,不断健全工作制度、细化工作标准、完善考评机制,破除条块分割、互不联系、互不买账的管理模式,逐步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联动模式,切实推动思想政治教育向创新化、科学化、专业化、智慧化的转型。

猜你喜欢

协同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