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市政道路透水沥青混凝土施工工艺

2021-04-15程晓鹏牛炳灿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透水性摊铺骨料

程晓鹏 牛炳灿

(河南锦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平顶山 467300)

为治理城市排水问题,我国提出了“海绵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建设理念,在海绵城市建设中,要求采用新型透水性路面代替传统的普通混凝土路面。作为一种功能性路面,透水性路面是一种内部存在空隙的混凝土路面,当雨水自然下落时,通过透水性路面雨水可迅速渗入土壤,并在水的蒸发作用下,快速吸收路面表层热量,一定程度上可达到降低路表温度,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

1 透水性路面的作用

伴随我国城镇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工厂和车辆产生的热量日益增多,同时,居民的生活用能也随之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城市“热岛效应”。基于城市文明建设需求,原本裸露的自然土壤被人工混凝土路面硬化,阻碍了雨水下渗,甚至导致城市积水问题严重,当每年雨季来临之时,时常听到“城市看海”的新名词。透水性路面具有良好的透水性能,能够快速消除道路、广场积水问题。将透水沥青混凝土铺筑于城市道路,可起到以下作用:

1)雨水渗透作用。通过透水性路面可保证自然下落的雨水直接下渗到地表,缓解城市排水系统的压力。

2)减小热岛效应。水的比热容相对较大,在蒸发过程中,水将会吸收大量热量,同时,也会将部分路面表层的热量带走。夏季高温时节,相比传统沥青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温度更低。

3)降低路面径流污染。一般情况下,透水路面都会与海绵生态植草沟等一起设置,当径流水从其流过时,很大程度上将大幅降低路面径流污染,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

2 影响透水混凝土路面材料强度的因素

1)骨料粒径。当透水性混凝土中含有的较多的大孔隙时,材料透水性良好。但是多孔隙会导致材料的密度降低,强度也会相应降低。当孔隙少且骨料粒径小时,孔隙之间连通的通道就会变少,材料结构骨架内相接触的骨料颗粒也会增多,因此路面材料的密度会有所提高,强度增强。

2)硅灰对透水混凝土强度的影响。据相关研究表明,加入一定量的硅灰时,较未加入硅灰试件的抗压强度更高。这是由于在透水混凝土的制备中,硅灰的密度小,在混凝土路面材料中所占的体积大,能够填补较大的孔隙,因此加入硅灰能够使水泥浆体与骨料的结面质量更好,增强材料强度。

3)胶合层强度。用传统方法制备的道路材料,水泥浆层薄,其与骨料间的缝隙大,因此胶合强度低。胶合强度对材料强度影响较大,会导致材料结构骨架不稳定、骨料颗粒易脱落等情况。当采用手段来改变水泥浆层与骨料间接面的性质,可增强胶合层强度,提高透水混凝土路面的抗压强度。

4)成型方式。不同成型方式导致水泥浆体与骨料间的结合度不同,因此得到的混凝土材料的透水性和强度也不相同。目前两种常用的成型方式为插捣和振捣,在透水性混凝土制造时,插捣成型常因插捣不充分导致胶合层强度低,材料强度不达标,而振捣导致水泥浆体与骨料间结合太过紧密,材料透水性无法达标。透水性混凝土的浇筑不应使用普通混凝土插捣和振捣的成型方式。因此对于透水混凝土应采用低震后加压成型的方法,通常加压1.5MPa,经试验证明这样的成型方法可以有效改善材料强度。

3 工程概况

某市年降水量在1200~1900mm,雨季多集中在6~8月份,据实际情况调查发现,雨季过程中城市内涝现象频发,路面积水问题严重。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为了综合利用与存储雨水,走良性水循环发展之路,决定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采用透水性沥青路面。

4 市政道路透水性沥青路面施工工艺

1)拌和。直投式、预拌式是透水性沥青路面拌和的两种不同工艺,其中直投式施工也被称为高黏度添加剂(HVA)“干法”工艺,是指采用普通基质沥青,在拌和施工中,单独掺加外加改性剂用于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使用。HVA一般为毫米级的固体颗粒,该工艺的应用,HVA投放后可迅速熔融分散,起到良好的改性效果。

预拌式施工也叫做“湿法”工艺,是指一系列加工工艺,如溶胀、高速剪切、胶体磨等,将一定比例的聚合物改性剂和沥青混溶,制备获取高黏的改性沥青。由于沥青结合料质量均匀性、稳定性不足,如采用直投式工艺极易出现飞散等问题,因此,目前,在排水沥青路面质量改善方面预拌式工艺应用较多。

为此,本工程采用预拌式拌和工艺,在正式拌和前,需进行配合比的确定,保证最佳沥青用量和混合料质量指标满足设计要求。若与要求不符,需及时调整,并再次进行试拌。待最终配合比确定后,生产制拌过程中,需做好温度控制,一般为170~185℃,并通过试拌准确确定拌和时间。排水沥青的生产需随拌随用,不得过多,造成浪费。在整个生产施工中,需定期取样检测各个台班产品的质量,并对混合料矿料级配、沥青用量等进行检测。

2)运输。出厂时,需对透水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温度等进行逐车检测,并做好出厂时间记录。运输前,需清理干净运料车,避免对产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运输过程中,需做好保温工作,车顶覆盖篷布,保证混合料温度在摊铺时不会小于165℃,若在165℃以下,混合料不得用于使用。

3)摊铺。摊铺前,需先检验基层或下卧沥青层的质量,待验收合格后采用进行施工。若下卧层被污染,则需及时清洗,或铣刨处理。为保证透水性沥青混合料面层和下卧沥青层之间黏结性能良好,黏结层可采用阳离子喷洒型改性乳化沥青PCR,并做防水封层处理,同时撒铺量可控制在1.0L/㎡以上。可按规范要求进行防水黏结封层施工。

为有效处理施工接缝部位的显著缝迹,可进行全幅摊铺。若摊铺机宽度不够,选择两台摊铺机进行平行施工即可。调整拌和机生产率及摊铺机行走速度,保证运料车充足,运能满足连续摊铺需求,尽可能减少施工接缝数量。一般可在2.5~3m/min之间控制摊铺速度,摊铺温度为165~175℃。

4)碾压。碾压施工时,一般分为三个步骤,即初压、复压、终压。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初压及复压时,均可采用滚筒式压路机(10~12t重)初压时碾压速度控制在2~2.5km/h,温度在140~160℃之间,复压时碾压速度控制在2.5~3.0km/h。终压则采用胶轮压路机(8~15t重),碾压速度控制在2.0~2.5km/h,温度不得低于70℃。碾压施工中,不得选择振动碾压法,应采用静压施工工艺,碾压施工中,必须紧跟摊铺机进行施工,压路机和摊铺机之间的距离可控制在20m以内。

5)养护及交通管制。待碾压成型后,必须做好交通管制,严禁车辆通行,可在终压施工后4h,或表面温度在50℃以下,待路面强度满足要求后,即可开放交通。随着交通开放,透水性沥青路面的空隙率将被二次压密,或出现空隙被泥沙杂物堵塞等现象,将逐渐减小空隙,造成排水、降噪、抗滑、降温等功能下降。为此,必须做好路面养护工作,提高养护力度。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城市内涝问题严峻,很多道路排水不畅,无法迅速排出积水,影响交通通行服务质量和路面行驶安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的基础上,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因其优异的性能得到了广泛应用。作为城市透水性铺装,透水沥青路面的渗透性能、抗滑能力相比普通混凝土路面较为优越,且可达到降噪,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作用,因此,透水沥青混凝土路面具有巨大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透水性摊铺骨料
低品质再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
环氧水磨石湿法摊铺与干法摊铺的对比
砖混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应用技术指标系统化研究
CONTENTS
透水性铺装在城市绿地中的应用初探
混凝土碱骨料反应及其控制技术探讨
轻骨料混凝土的破坏面模型
TF非接触平衡梁在沥青路面上面层摊铺中的应用
透水性混凝土路面性能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