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施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措施研究

2021-04-15

卷宗 2021年22期
关键词:设施图书图书馆

王 文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图书与文化馆,山东 青岛 266071)

1 前言

在各高校进行素质教育工作过程中,关于如何开阔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学习意识以及学习能力,一直都是我国高校重点关注的问题。我国的图书馆主要的作用就是进行文化传递,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图书馆藏书的数量日益增长,图书馆空间管理和空间布局方面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以往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前图书馆建设发展的需求。同时,随着信息的高速膨胀以及人类思想观念的改变,相对应带来的就是知识的高速膨胀,传统管理方式下的图书馆已经无法满足存储的需求,我们需要改变现有的某些管理方法,来寻求一种更适合当今环境下图书馆空间管理的方法。在此背景下图书馆空间不足的问题逐渐成为图书馆发展局限性的因素,针对以上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所带来的问题,高校应及时的跟上时代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一条新的图书馆空间管理方案。

2 设施管理应用于图书馆空间管理的优势

设施管理最初起源于国外,其英文全称为Facility Management,设施管理最初的目的就是利用当前已经成熟的技术来改善、提升以及完备人类所现有的居住环境,它的存在是为了提高人类当前居住空间的高品质生活并且提高投资效益。设施管理发展到现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门集合了管理科学、建筑科学、行为科学和工程技术等多种学科理论的交叉学科,这些理论更好的支持了设施管理的发展。设施管理的概念简单点来说就是用于规划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从而达到图书馆整体空间和人员工作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协调管理作用。根据美国国会图书馆以及国际设施管理协会对设施管理的定义分析来看,可知设施管理是指“以最新的技术对图书馆管理进行有效整理、规划以及维护基础设备”。对于图书馆进行设施管理,不仅可以对于当前图书馆的设施进行保护,即使图书馆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完备,但仍存在一些出现问题的可能性,我们要在问题产生的前期就对其进行处理,否则当问题扩大化之后,将会产生无法估计的影响。对图书馆进行设施管理的同时还可以对图书馆有效的空间发挥出最大的利用率,从而达到最佳的投资回报。若能够对设施管理工作合理地进行开展,不仅可以对图书馆的整体空间进行科学性、美观性的布局,同时还能为高校的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5]。并且,合理地利用当前图书馆的整体空间,对于未来图书馆的维护以及重建能够起到更重要的作用。最后,无论是对当前还是对未来,设施管理对于图书馆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人员要紧贴时代发展,促进图书馆建设的工作的开展。

3 基于设施管理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措施研究

3.1 创新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模式

设施管理理论本身是具有创新性的,是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的主要支撑,设施管理是通过应用设施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对图书馆空间管理模式进行深度优化,从而来完善其管理的效果。实行设施管理措施,虽然会在前期投入较大的资源,但是会在未来对于整理图书馆空间以及规划图书馆发展方希节省极大的时间,同时还提升了图书馆的空间流程的最佳组织,实现了图书馆利用价值的最大化,能使图书馆挖掘出更深的潜力,让图书馆在原有的基础上创造更大的价值。所以,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趋势来规划,争取在信息化、集约化以及专业化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突破原有的管理模式进而寻找全新的发展道路。在创新空间管理模式的同时,也应尊重当前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不应脱离实际,只注重创新。在对高校图书馆管理建设发展中,要加强对图书馆管理的业务方面的拓展,同时重点针对图书馆空间规划的功能性进行延伸,由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促进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提高图书馆空间的利用率,首先需要充分地利用信息化技术。在当今信息社会,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其伴随着的就是各种先进系统的创造,这些由电脑程序控制的空间管理系统,相比于人工管理系统有着更快速更准确地处理效果,并且节省了更多的人工费用。积极引入先进的空间管理信息系统,通过信息数字化的管理模式来降低图书资料收集操作的缺点,例如人为查找、人为甄选等以及数据失控的问题[2]。此外还可以对其管理形式进行创新,通过学生的自主服务意识来组织维护小组,让其相互监督、审查图书馆管理的情况,不但节省了图书馆本身的资源,同时还发挥了读者的主人意识,让图书馆所需管理的方面尽量降低,加大学生所扮演的角色的比重,从而充分地发挥出图书管理的实效性,高校图书馆还可以根据目前的图书借阅以及分配的情况最为参考,制定出一个更加科学合理的图书存量,进而达到更有效的图书馆空间规划效果。只有创新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模式,才能突破当前图书馆业务发展的瓶颈,实现图书馆重新焕发活力的目标。在当今社会,图书馆只有不断创新管理模式,跟随时代发展,才能保持其活力。

3.2 支持空间管理核心业务升级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课外学习吸收知识的重要场合,阅读氛围很重要,因此高校图书馆空间的规划服务不应该只限于图书的借阅率和阅读量,而是积极地与学生一起创造一个良好的图书阅读环境,让学生能够有效的深入图书馆。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大部分图书馆而言,它所指代的并不是安静的环境,它还指代着完备的配套措施,只有解决了学生最基础的阅读环境问题,学生与图书馆才能实现良性循环。所以对于传统图书馆,我们应抓紧时间对其进行改造,使图书馆不被信息化的洪流所淹没,焕发出往日的活力,同时图书馆应该发展网络无法达到的功能,使其加大在阅读方式以及资料查询等功能的权重。近年来,随着学生图书阅读需求的提高,对高校的图书馆的空间规划服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图书馆只有不断地对其服务方向和服务形式进行改革升级,才可以更好地满足当代高校学生的图书阅读需求[6]。而对于图书馆空间的规划服务,首先,高校图书馆可以建立一个图书阅读的互动空间,让学生可以在这个空间里进行小组间的讨论。这样传统的交流空间的体验是读者无法在网络中达到的,网络空间虽然能够实现交流意见的功能,但是对比传统交流方式仍然有着不方便的缺点,无法更好的表达出自己的真实感觉。由此促进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的提高,从而更好地为高校学生阅读的质量以及阅读的收获满满积累的支持[1]。同时存在无法现实交流的情况,这时我们应充分结合以及利用当今的互联网技术,可以根据网络信息化的优势来建立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利用新媒体的功能定期的在平台上进行图书馆图书的更新情况。即使当前无法在图书馆,但仍然能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资源。进而为高校学生提供一个信息互动的良好发展的阅读氛围。

3.3 贯彻以人为本的空间服务理念

各地方高校的图书馆是高等学校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学校的文献情报中心。图书馆日常开放所面对的人群最多的是学生,所以我们应该充分考虑以学生为主体的需求,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读者的阅读体验,只有先将读者中的主体人群先解决好它们的需要,才能一步步改善整体图书馆的现有状况。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图书阅读需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为了满足当下学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必须紧贴着学生的实际需求入手,根据学生的阅读以及研究需要进行空间管理规划,才可以更好地朝着现代化图书馆建设发展。因此图书馆的空间布局、日常规划以及提供的资源都应以学生的需求为标准[4]。此外,在设施管理理念下,高校的图书馆优质的空间管理定义不仅仅是单纯的图书借阅等内容,设施管理是规划图书馆的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除了有限的物理空间同时还有更加开放性的虚拟空间,在当今计算机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我们可以利用广阔的互联网资源,在合法且合理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更好的阅读服务以及阅读体验。在这开放性更高的综合性服务内容中,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对科技、经济以及文化等众多专业领域进行求知探索的本质需求[3]。一旦人们对于图书馆的需求逐步增加,就能促进图书馆更好的发展,这是一种互赢,不仅给图书馆带来了流量,同时读者也收获到了他所需要的知识或者物质。所以,图书并不是当下时代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的核心内容,学生在其图书馆中的阅读质量才是。所以基于这一前提出发,所以图书馆所能提供的阅读质量越高,学生所能在图书馆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物质的可能性就越高,学生对于图书馆的利用率就越高,就会带来学生与图书馆的双向发展。只有坚持以读者为本出发,以读者的角度来对高校图书馆进行管理规划以及创新。最后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要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服务模式,才能使的高校图书馆空间管理的规划合理。

4 总结

综上述可知,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图书馆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之一,在社会生活中对人们也越来越重要。图书馆的建设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空间管理成为当前个高校不得不重视的一个问题,随着图书馆的藏书数量日益增长,书籍储藏空间有限从而限制了图书馆的建设发展,面临这种问题情况下,图书馆空间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成为当下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对于目前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我们不能忽视,要结合时代的因素,积极地与时代挂钩,使图书馆能够紧跟时代潮流,不断完善自身的架构。随着学生对图书阅读的需求,高校应做好图书馆的空间管理工作,有效地提升自身空间的利用价值,由此满足社会需求的发展,满足学生不同人群的实际要求,从而促进新时代图书馆空间管理建设的发展。

猜你喜欢

设施图书图书馆
民生设施非“摆设”
图书推荐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