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史为本:湖南省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性融合策略

2021-04-15姬广礼

中国西部 2021年3期
关键词:爱国爱国主义党史

姬广礼 刘 珊

中国的发展不能忘记历史,更不能忘怀中国共产党的辉煌历史。2021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通知》,强调“组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对于传承红色基因、牢记初心使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一本党史就是一部红色资源集,党史学习对开展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大作用和特殊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大力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因此,应紧跟时代发展,将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同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创新性融合。高校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新时代背景下对他们进行以党史为基础的爱国主义教育,意义深远,责任重大。湖南素有“伟人故里”“将帅之乡”“革命圣地”“红色摇篮”之称,区域内红色资源有深刻的政治、历史、文化、教育价值,蕴含丰富的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思想,应充分利用湖南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将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性融合,加强大学生的历史观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创新精神培养和民族精神培养〔1-2〕。

一、爱国主义及其重要性

2019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明确指出“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精神财富,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1)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http://www.gov.cn/zhengce/2019-11/12/content-5451352.htm。。爱国是一项最基本的责任和义务,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能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中华民族团结,新时代的大学生,只有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未来才可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借助党史学习教育,将红色资源创造性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对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有重要现实意义。

1.高校完成“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的必然要求

高校的使命是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校大学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正处在价值观和人生观确定的关键时期,即将步入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他们的未来,决定他们今后的人生之路。爱国主义教育可增进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自豪感,让他们在校期间更加团结,更加努力学习。一个拥有高尚爱国主义情怀的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才能均衡发展,才能成为党的有用之人,国家栋梁之才。

2.增进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

新时代要求高校把爱国主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大学生将来为国家做贡献,首先要爱国,要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主义是一条纽带,能够将大学生的爱国情怀联系在一起。高校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应充分利用革命先烈英勇事迹等红色文化资源,通过党史学习教育,使他们了解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坚定理想信念,积极投入到国家建设中去。

3.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爱国主义教育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对国家发展稳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民族伟大复兴。利用好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让大学生充分了解党的历史,从而成为他们奋发图强,报效祖国的精神源泉,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主动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助力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的密切关系

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在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所形成的伟大革命精神及其载体〔3〕。湖南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策源地,中国革命与建设道路的探索地,红色资源丰富,内涵厚重,广泛流传着“断肠将军”陈树湘的故事,留下了“半床被子”鱼水深情的佳话,以湖南红色资源为例研究其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具有一定代表性。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利用,多次讲述“半条被子的温暖”“军需处长的棉衣”等生动红色故事。利用好湖南特色红色资源,有利于更好促进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爱国主义是知与行,不仅要思想上爱国,更要付诸行动。红色资源也是爱国主义的精神财富,是党史学习教育的主要内容和鲜活教材。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密不可分,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就是学习红色资源中饱含的爱国主义精神。红色资源对爱国主义教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文化给养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党史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向红色历史学习,方能不忘初心。利用湖南红色资源激发大学生爱国主义热情,为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提供文化给养。一是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史,就是一部营养丰富的红色史。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险阻,带领全国人民赢取了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构成一部辉煌的党史,深入挖掘红色资源的应用价值,有助于大学生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培育正确价值观念〔4〕,为大学生提供精神食粮。二是将湖南红色资源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能够增进大学生的“四个自信”,增强大学生民族自豪感,鼓励大学生团结友爱,努力学习,报效祖国。三是爱国主义教育的素材多样,但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的底色。红色资源能有效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锤炼大学生钢铁般的意志,为大学生源源不断的提供精神养分。

2.为爱国主义教育搭建重要平台

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湖南红色资源能为爱国主义教育建立重要的实践平台。一是高校大学生在校内学习爱国主义思想和英雄事迹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尚不能对他们产生心灵的震撼,为树立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需要借助具体的红色资源,搭建爱国主义教育平台。二是利用湖南特色的红色资源平台,定期分批次带领大学生到红色教育基地现场接受熏陶和洗礼, 故居如毛泽东、杨开慧故居,徐特立故居、罗荣桓故居、陈赓故居等,纪念馆如韶山毛泽东纪念馆、刘少奇纪念馆、彭德怀纪念馆、湘南学联纪念馆以及革命遗址、陵园等,这些红色资源都是开展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三是红色资源真实、直观的展现出中国共产党人革命故事,蕴含强大的精神动力,大学生近距离接触红色资源,给他们心灵的震撼,对促进爱国主义教育的开展有重要现实意义。

3.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精神动力

借助湖南红色资源对新时代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可增强他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为大学生提供爱国爱党的精神动力。一是让大学生全面了解湖南发生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故事,可利用湖南红色资源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和毅力,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使命。二是增进大学生爱国信心,红色资源具有强大的精神鼓舞作用,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学习、了解,激发他们奋进学习斗志。湖南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自身也能得以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把湖南红色资源有效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之中,可充分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的地方特色。三是把红色资源利用好,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感染力,还可促进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的体验,从初知红色资源到深度了解红色资源,之后升华,将从中获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内在的学习动力,指引自己的前进方向〔5〕,促进大学生志愿报效祖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三、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创新性策略

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应结合时代特点和需要,体现时代性。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爱国思想和爱国行为的统一〔6〕。目前,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举国上下开展党史学习活动,在红色故事里学爱国就具有新时代意义,借此可充分发掘湖南特色的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红色资源本身也是党史独特资源,在把红色资源融入到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理应注重与党史学习有机结合,强调爱国情感的培养,爱国思想的生成和爱国行为的转化。

1.以史为本,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党史学习之中,注重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党史饱含丰富的红色资源,具有强大的爱国主义教育作用。在大学生中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把党史学习作为爱国主义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具体策略有:一是在高校全面开展党史学习活动,把党史纳入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实现对大学生党史教育的全覆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在学习领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7〕。通过学习党史,大学生可了解新中国历史的基本脉络,对党史中的红色故事、英雄人物如数家珍,从红色资源汲取营养,给予大学生心灵触动,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增强责任感和使命。二是遵循《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的要求,按照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原则逐步开展,重点培养新时代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让大学生在党史学习中了解红色资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三是把党史中的红色资源融入到爱国主义教育中,将红色资源一辈辈传承,将爱国主义教育一代代推进,让红色基因融入大学生血液中,让他们持续学习党史成为常态,爱国成为自觉。

2.以史为鉴,筑牢爱国主义思想,打造特色化爱国主义教育名片

红色资源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党史中饱含的红色资源就像一面镜子,能帮助大学生对照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筑牢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首先,健全利用党史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机制,确保红色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发挥红色资源独特价值,增进大学生的爱国信念。让大学生向革命先辈和时代英雄看齐、致敬,促进他们有意识地参与到爱国主义行动之中。其次,为提升爱国主义教育效果,应根据形式和内容对当地的红色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出适合大学生群体的红色资源。注意就近取材,分清主次,精心策划,打造特色的红色资源教育名片。以湖南省衡阳市为例,在安排大学生实地参观红色教育基地时应首先考虑衡阳地区的红色资源,如罗荣桓故居和纪念馆、夏明翰故居、湘南学联纪念馆等都是重要的红色教育资源。最后,还应把红色资源蕴含的精神传承好、发扬好,注重传承与保护有机结合。保护红色资源,尊重历史,爱护中国共产党人用鲜血换来的革命成果。

3.以史为力,创新融合模式,把精神转化为行动,营造爱国主义氛围

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发挥党史蕴含的精神动力,注重创新融合模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党史为根本遵循和动力之源,做到知行合一。具体方式有:一是探索“课堂—科技”融合模式,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除课堂上学习党史外,还应借助高科技将红色资源进行收集整理,以电子形式立体化呈现,回到当时波澜壮阔的场景,让大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二是借助众多的革命遗迹、博物馆、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以更加生动的方式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心灵的洗礼。将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转化为行动,帮助大学生从红色资源中学到的爱国之情,转化为爱国之行,自发热爱祖国,报效祖国。三是爱国主义教育要避免流于形式,要以结果为导向,注重大学生爱国主义的实践教育,将红色资源融入大学生的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新一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8〕,积极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氛围。

四、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爱国主义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开展党史学习,将湖南红色资源融入高校爱国主义教育中正当其时。湖南红色资源融入爱国主义教育时,要以史为本,在党史中寻找红色资源,把学党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部分。利用红色资源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也有助于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红色资源是爱国主义的宝贵资源,应善于挖掘更多的湖南红色资源,并传承好、保护好,将红色资源转化为爱国的动力,创新红色资源与爱国主义教育融合模式,争取人人都参与到爱国主义教育中,积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气氛。

猜你喜欢

爱国爱国主义党史
爱国拥军矢志不渝 扶危济困不遗余力
第一次学党史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爱国学·晒佳作
爱国是心中唱不完的歌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