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省商品出口市场结构优化:实证及启示

2021-07-26马慧雯蔡一鸣

中国西部 2021年3期
关键词:份额增长率广东省

马慧雯 蔡一鸣 李 柠

一、引言

在现实中,进口国家或地区对进口品的需求增长率受到一系列因素的综合影响,而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比如,该国或地区内部的供需变化,各种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等等都可能影响其进口需求增长率。进口国或地区需求增长率波动的结果之一就是出口国的出口增长率也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根据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出口国或企业可以通过“有效的市场组合”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从而降低出口中的整体波动水平。然而,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充分、负的外部性以及协调成本过高等原因,很多企业在自由选择出口份额的过程中往往没有对市场进行有效组合,而是以扎堆的方式进入少数市场〔1-2〕,从而加剧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贸易中的整体波动水平。比如,广东省的出口份额主要集中于中国香港和美国两个市场。因此,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在广东省的实施显得尤为必要。

关于如何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或者如何优化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市场结构,很多文献限于定性分析〔3-6〕。在定量方面,大都借鉴美国金融学家Markowitz(1952,1959)所创立的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同时考虑出口市场中的“收益”变量及其波动风险〔7-8〕。Hirsch等(1971)较早使用欧洲企业的数据,定量分析出口市场多元化与出口稳定之间的经验关系〔9〕。到20世纪80年代后期,一些学者开始使用现代资产组合理论定量分析旅游行业的最优出口市场结构〔10-13〕。近几年,也有文献开始尝试使用Markowitz的方法分析能源行业进出口市场结构的优化问题〔14-16〕。2020年,Ma等使用相对方差衡量风险,并构造了静态市场组合模型〔17〕。与其他模型相比,该模型区分了增长前份额与增长后份额,但是该模型一步到位式的份额分配方案往往会因为调整幅度过大而失去可行性。

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使用现代计量方法为“广东省出口份额会显著影响一国或地区出口增长率”这一命题提供了支撑。根据实证结果,出口份额与出口增长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这意味着当出口份额不断增加且小于某一临界值时,出口增长率先呈现正向影响;当出口份额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出口增长率呈现负向影响。然后,本文进一步地将静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拓展为动态模型,该动态模型可用于求解出口增长率波动风险最小时的份额分配(即最优出口市场结构),这种最优份额分配具有“逐步优化”的优点。最后,本文使用动态模型为广东省出口市场结构的整体优化提供政策建议。本文剩下部分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检验关于广东省出口增长波动的“出口份额”假说;第三部分从“逐步优化”的视角,构建以稳定出口增长率为目标的动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第四部分使用动态模型计算广东省出口产品的最优市场结构;最后部分是主要结论及政策建议。

二、研究设计及计量检验

基于第一部分中的理论分析,本文可得到一个关于广东省出口增长率波动的“出口份额”假说:出口份额会显著影响出口增长率,二者呈现倒U型关系。本文利用广东省对其10大出口地区(1)这10大出口国家或地区是中国香港、美国、日本、印度、德国、韩国、英国、荷兰、墨西哥和“世界其他地区”。2008年至2019年期间的出口数据,检验这个假说。该假说的成立,是优化广东省出口份额的必要理论前提。

1.计量模型的设定

在解释进出口贸易的实证分析中,引力模型已经成为国内外众多学者构建计量模型的重要理论基础〔18-21〕,并较好地解释了双边贸易量的变动水平。这些研究大都将Tinbergen(1962)最初提出的引力模型进行了拓展,加入其他影响贸易量的诸多因素〔22〕。

本文将Tinbergen最初提出的引力模型求全导数,可得到双边贸易量、双边国家GDP的增长率之间的一个关系式(地理距离是常数,所以其增长率为0),即两国贸易量的增长率等于两国GDP增长率之和的a倍(a为引力模型中的常数)。

按照目前流行的做法,本文对该等式进行拓展,加入影响贸易增长率的其他因素。在下面的实证分析中,被解释变量是广东省对10大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的增长率,理论上双边实际汇率会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可以作为控制变量加入计量模型。另外,考虑到这10个出口市场对广东省出口产品需求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而呈现出波动性,广东省对各出口市场的出口份额可能并不是越多越好,或者越少越好。因此,从理论上讲,广东省所选择的出口份额对出口增长率的影响应该是非线性的。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构建如下计量模型:

2.变量与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exportit为广东省在2008年至2019年期间,对10个主要出口目的地出口金额的年度增长率,数据来源于各年《广东统计年鉴》。

(3)控制变量。gdgdpt和exgdpit分别为广东省和出口目的地GDP年度增长率。其中,广东省的数据来自各年《广东统计年鉴》;出口目的地的数据来自IMF数据库。erit为中国与出口目的地之间的双边实际汇率(直接标价法)。其中,中国与中国香港等九地的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数据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编制的世界表10.0版;双边价格水平为GDP平减指数,数据来自世界银行数据库。中国与“世界其他市场”之间的汇率采用人民币兑美元的名义汇率(直接标价法)。

3.计量方法与回归结果

表1 回归结果

在第5列中,为了检验上述回归结果的稳健性,用出口增长率的波动程度替代出口增长率,这样可以直接估计出口份额对出口增长波动的影响。出口增长率的波动程度使用年度出口增长率与平均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偏差衡量。实证结果显示,出口份额对出口增长率的波动程度存在显著性影响并且二者仍然呈现倒U型关系,即模型的回归结果具有稳定性。基于以上分析,影响广东省出口增长率的“出口份额”假说得到了经验数据的支持。

三、动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的构建

为了降低一个国家或者地区在某个预期出口增长率下的总体波动水平,每个出口市场是否存在最优的出口份额,从而存在最优的出口市场结构呢?答案是肯定的。本文沿着现代资产组合理论、静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的思路,构建动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为“逐步优化”广东省出口市场结构提供一个新的定量分析工具。

2008年以来,广东省出口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具有明显波动性的增长趋势。因此,广东省面临的出口风险其实仅仅来自其出口增长率的波动,而不是全部出口量的波动。本文根据出口增长率而不是出口总量的波动来测量风险;进一步地,“出口增长率”可以作为广东省的预期“收益”变量。考虑到广东省各出口市场平均出口增长率之间的差异较大,在衡量各市场的波动风险方面,相对方差〔22〕比绝对方差更有优势。基于以上多方面的考虑,本文构建了一个基于“逐步优化”视角且以稳定出口增长率为目标的动态市场组合模型:

Rpt+1=Rpt+at+1

在上述模型中,Mp代表在出口国或地区的N个市场上,未来M期所面临的波动风险总和,而每一期的风险就是出口国或地区在N个市场上出口增长率加权和的相对方差,这意味着出口国或地区对出口市场结构的调整可在多期内完成,而不需要一步到位。

四、广东省出口市场结构的三阶段优化

本文使用第三部分中的动态模型求解广东省对10个出口市场的最优份额。因此,为了使动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的最优解更具有参考意义,本文选择2008年至2019年的出口数据作为样本。在这期间,10个出口市场的出口增长率均至少经历了一个波动周期。与静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相比,动态模型基于逐步调整视角进行求解,使其最优解更具有现实性。但是,其逐步调整的“步数”不宜过多,否则政策建议会过于僵硬而失去灵活性和可行性。在下面的分析中,动态模型中M的期数被设定为三期或者三阶段。

上述10个出口市场的规模有大有小,对广东省出口份额的承受能力也有大有小。因此,这10个市场的最优出口份额施加合理的约束无疑有助于提高其可行性。本文将所有市场出口份额的下限统一设定为零。出口份额的上限(即动态模型中的C值)则按照如下标准设定:根据中国香港、美国和“世界其他”三个市场的成熟度以及历史份额,将其份额的上限设置为历史最高份额的1.5倍;根据日本、德国、韩国、英国和荷兰5个国家的市场规模以及历史份额的变化趋势,将其份额的上限设置为历史最高份额的2倍;根据印度和墨西哥这两个市场规模以及未来可能的成长性,将其份额的上限设置为历史最高份额的5倍。

考虑到广东出口额总体上呈现上升趋势,本文将未来三期之间的预期增长率增幅(即动态模型中的a值)按照两个标准设定:0.5%和1%(如果超过1%,模型没有有效解)。另外,本文还对未来三期与2019年之间的份额调整设置了约束(即动态模型中的b值),分为两种情况:一方面根据中国香港、美国和“世界其他”三个市场在样本期内的历史份额以及相邻两年之间的调整额度,将其a值设定为10%,即未来第一期各市场与2019年之间的份额调整、第二期与第一期之间的份额调整、第三期与第二期之间的份额调整,均不超过10个百分点;另外一方面根据其他7个市场在样本期内的历史份额以及相邻两年之间的调整额度,将其a值设定为5%。

1.最优出口市场结构

根据上述设定,动态模型在a值等于0.5%和1%的情况下,各得到一个最优解。当a值等于0.5%时,未来第一期的预期出口增长率为6.1%,风险值为5.327;当a值等于1%时,未来第一期的预期出口增长率为5.8%,风险值为5.25;这两个最优解对应着不同的出口市场结构。不过,各出口市场的调整方向比较类似。

比较广东省10个出口市场的最优出口份额与历史份额,本文发现这些市场可归为两大类:一是份额增加型,这类市场为印度、韩国、日本、墨西哥、荷兰和“世界其他”;二是稳定对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和德国四个市场较高的出口总量。同类市场可以使用相同的政策工具去引导众多出口企业调整出口地理方向。

2.可行性分析

在“十三五”规划中,中国政府明确提出要“提高新兴市场比重,巩固传统市场份额”;在刚刚颁布的“十四五”规划中,又提出要“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这就意味着,大幅度减少中国香港和美国等市场的出口份额,并不具有可行性。

考虑到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和德国四个市场占广东省商品出口份额之和非常高;同时,基于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大背景以及美、英、德三个市场的成熟性,对广东省而言,更为可取的出口政策应该是维持对这四个市场较高的出口额。

目前,广东省的出口商品几乎全为制成品,其占比已超过99%(2)资料来源:《广东统计年鉴2020》。。世界银行的统计数据显示,在全球范围内,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落后国家的进口商品结构,制成品的比重均超过了60%(3)资料来源:世界银行WDI数据库,https://data.worldbank.org/。。这意味着广东省制成品在全球广大地区都具有市场机会。特别是,从要素禀赋理论的角度,广东省与自然资源非常丰裕的非洲和拉美地区之间存在广阔的互补贸易空间。

2019年广东省对这10个市场出口最多的两大类产品完全相同,均为HS编码中的第16类(机器、机械器具、电气设备及其零件等)和第20类(杂项制品)。这两大类商品在10个市场上的出口份额均超过55%,其中,在印度市场最高,达到75%。这意味着这两大类产品在全球范围内也应该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可以作为广东省出口市场转移的“突破口”。

五、结论及启示

理论上,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所呈现的总体波动水平,一部分来自国际宏观环境的变化,一部分来自于众多出口企业对出口份额的自由分配。本文基于广东省2008年至2019年出口数据的实证分析表明:出口份额与出口增长率之间呈现倒U型关系。

基于广东省出口贸易在增长趋势、份额分配等方面的特点,本文构建了动态出口市场组合模型,利用2008至2019年的广东出口贸易数据,发现广东省现有的出口市场结构与最优市场结构之间的差异较大。根据动态模型的最优解以及各种现实条件,广东省的10个出口市场可以进一步分为两大类:出口份额增加型(印度、韩国、日本、墨西哥、荷兰和“世界其他”)和出口量稳定型(中国香港、美国、英国和德国)。对于不同类型的出口市场,可以使用不同的出口政策工具引导出口企业转换市场。

对份额增加型市场的政策启示。根据世界贸易组织《农产品协议》对农产品国内支持方面的相关规定,利用URAA(乌拉圭回合农业协议)体制下的“绿箱”措施,增加其出口份额。比如,广东省应向出口企业发布潜在出口市场的风险信息,减少出口企业在选择出口目的地时的盲目性;对出口到这类市场的产品,有倾向性地提供机场、港口和其他运输等方面的便利服务;应以政府担保的方式(比如官方出口保险)引导出口企业转换目标市场;还应利用政府领导人的出访和交流机会,积极地推广广东省产品。对于此类市场,要特别注意实时监控政策落实的情况,确保市场份额调整的可控性。

对出口量稳定型市场的政策启示。对于这类市场,总体上可以“无为而治”,即不需要予以特别干预。但是,当出口量太少时应该采取第一类市场中的政策,而出口量过多时则可以采取稳定措施。

最后,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是一个市场化程度越来越高的经济体。广东省对出口市场结构的干预,只能采取各种间接手段去引导众多出口企业转换市场。另外,根据动态模型所计算的最优市场结构主要取决于各出口市场在样本期间的平均出口增长率、方差以及协方差,因此动态模型的最优结果并不是终局性的,也就是说,当出口市场的供需情况发生了系统性变化,就需要再次使用动态模型,然后根据新的信息和数据提供新的市场调整方案。

猜你喜欢

份额增长率广东省
2020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2019年河北省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增长率
广东省海域使用统计分析
货币供应量同比增长率
资源误配置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
1万亿美元——广东省预计2013年GDP
分级基金的折算机制研究
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下降机理分析——垄断租金对竞争性要素收入份额的侵害
广东省10年将投1187亿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