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中的问题

2021-04-15

卷宗 2021年10期
关键词:馆舍人防馆藏

李 洋

(四川博物院,四川 成都 610072)

一般而言,博物馆收藏的各类文物均具备重要的历史文化、科研及教育价值,而展开对文物安全的保护也是博物馆不可推卸的责任。在文物安全工作的展开中,要在基于文物安全事故的零起点前提下,严守文物安全红线,对文物安全的主体责任予以明确,加大排查力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整改,以为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质量奠定扎实的基础。

1 博物馆文物安全问题

1)馆舍结构安全。在开展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时,要对文物的安全进行排查,并予以针对性的整治,而首先就要加大对博物馆馆舍结构安全问题的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很多博物馆建成年代久远,一些馆舍和房屋结构已符合危房标准,如若馆舍有漏雨情况,就会导致坍塌事件的发生,从而严重毁坏陈列的文物,造成的损伤不可估量。在基于馆舍结构安全问题下来说,其主要体现于木质楼层结构及抗震设计两方面,前者是早期修建的博物馆,大多使用的是木质结构,受木材品质差异的影响,就极易出现腐蚀或断裂,从而一些木质阁楼就会有开裂、漏水等表现,且在博物馆文物数量加大及规模扩展的前提下,原有楼层数量已无法满足博物馆的实际发展需求,故就要展开返修、增加楼层,这一过程如若没有严格进行安全质量控制,也会对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造成威胁;抗震设计问题主要与以往技术水平的制约有一定关系,如若博物馆施工设计缺乏抗震设计,那么就会为文物安全埋下隐患。2)消防安全。针对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而言,消防安全是该项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直接影响整体安全质量。同时,由于各地很多博物馆都修建于20世纪八九十年代,那时消防安全标准还较低,无法与当前消防安全的高标准相比,从而就留下了较大的消防安全隐患,如若发生火灾等险情,就会对文物造成非常严重的毁坏。在基于博物馆消防安全问题的前提下来说,主要体现于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缺乏,目前仍然有很多博物馆还未制定完善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应急疏散制度等,加之消防设备配置不全,抑或是没有及时更新设备,从而就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博物馆消防工作的顺利展开,影响了安全质量。另外,一些博物馆室内使用的配电箱也存在未满足消防安全标准的情况,如电线裸露,抑或是线路老化等,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1]。3)文物安防。在博物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中,文物安防是重要且关键的内容,但一些博物馆在执行文物安全工作时,往往将重点放在了消防安全上,存在错误认知,认为从内部杜绝文物安全隐患因素就行,没有重视文物盗窃的威胁。同时,很多博物馆周边的报警系统也未及时更新、升级,存在严重老化问题,加之视频监控系统缺乏先进性,从而就导致博物馆的安全布防及监督工作无法充分发挥自身作用,不利于文物安全工作的有效进行。4)文物人防安全。博物馆在开展文物安全保护工作时,最为关键的三点内容就是技防、安防及人防,均具备不可或缺的特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博物馆在文物安全工作中,仍然存在严重的人防安全问题,人员队伍建设力度不强,一些安保人员由于文物保护意识较差,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无法冷静、有效地解决,没有将文物安全放在首位,这就会增加文物遭受破坏的可能性。另外,一些博物馆安保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素质往往没有满足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要求,加之责任意识的缺乏,就会做出违反规范的行为,从而降低了文物安全保护工作的质量。

2 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管理对策

1)落实对博物馆馆舍结构的改造。一般而言,想要严格落实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就需在基于博物馆安全问题的前提下,展开针对性的整治。一方面,要对危旧房屋进行改造,增加相应资金的投入,以为博物馆馆舍的翻修提供支撑,并聘请专业的施工设计人员落实对博物馆房屋的评估,以达到全方位加固及改造的目的。另一面,针对木质结构的馆舍,就需做好防潮及防蛀虫工作,在加高楼层期间,要贯穿抗震设计理念,改造结束后由消防部门展开验收工作,以为文物安全提供保障。2)完善博物馆文物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博物馆开展文物安全工作中,就要重视对消防管理值班制度、应急疏散制度、消防安全培训制度等进行完善,加大博物馆消防巡查力度,特别是重要的文物陈列,安全专项检查至少每月展开一次。同时,还需进一步管理消防设备、器材,合理应用,对于老旧的设备、器材要及时更换,并严格落实消防设施的保养,对于重要文物展馆,可在墙面落实防火处理,在基于石膏板应用的前提下予以分隔,这可促进耐火极限的提高。另外,还需严格检查博物馆内部的电气设备及电源线路,发现问题及时整治,确保馆内用电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规范进行,确保所有应急照明设施均能正常运转[2]。3)积极引进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在现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也需做到与时俱进,积极引入更多的技术元素,如建立文物数字化保护系统、完善基础设施等。值得注意的是,博物馆担负着存储保护文物的重要职责,其馆内的温湿度管理控制,抑或是文物陈列布局设计等,均需科学的展开设计,故就需积极引进西方发达国家的先进保护技术。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信息数据库,进一步收集确认馆藏文物的基本资料,并合理应用激光扫描、近景拍摄等方式,实现对文物全景的准确记录还原,并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前提下,整合博物馆馆藏文物,有利于社会公众更加方便的了解馆藏文物[3]。另外,针对不方便公开展示的文物,也可通过对互联网平台的利用,采用3D技术呈现出来,这就可进一步降低对馆藏文物的破坏及影响。此外,博物馆也要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改善馆藏文物的展览环境,尽可能的规避外部环境因素对文物的影响,以确保文物的安全。4)加大博物馆文物安防。博物馆应根据实际情况,增加资金来设置智能警报系统,在基于高清晰度电子监控的前提下,合理、科学的布防及监控博物馆。同时,对于老旧的监控设备要及时予以更换处理,并设置警报装置,将监控系统与应急广播系统进行结合,构建多功能信息平台,以确保能够及时地发现危险因素,及时的通知并预防,尽可能的避免博物馆文物安全受到威胁。5)构建高素质人防工作队伍。在开展博物馆文物安全工作时,博物馆不仅要重视对技防、安防制度的完善,还需落实对人防的管理,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断强化其文物安全保护意识,确保构建一支高素质的人防队伍。同时,还需对安保人员的岗位职责予以明确,各层级管理人员要充分起到带头作用,合理的展开的文物保护工作,避免人员出现违规操作等行为,以尽可能地规避人为因素对文物保护的干扰[4]。

3 结语

综上,博物馆开展文物安全工作,主要是保护人类珍贵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常见安全问题的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可进一步确保馆藏文物的安全。

猜你喜欢

馆舍人防馆藏
馆藏
建筑设计中的人防工程设计
基于北斗三号的人防警报控制系统及应用
人防结构设计疏漏的思考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5月13日起去浙江图书馆不用再线上预约
博物馆的生存之道:馆藏能否变卖?
江西省图书馆新馆2019年开放藏书千万册
知还印馆藏印选——古印篇
抢抓政策机遇加强组织协调有序推进县市综合档案馆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