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研究*
2021-04-15胡晓阳
韩 鹏,胡晓阳,付 强,李 冀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又称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血清免疫球蛋白E(IgE)介导的鼻粘膜Ⅰ型变态反应性疾病,鼻塞、阵发性喷嚏、鼻痒和流涕等为其主要临床表现,严重时可诱发咳嗽、哮喘等疾病[1]。现今社会由于自然环境的改变,部分地区经常出现雾霾天气,空气中漂浮大量尘霾等对呼吸道造成极大的刺激,增加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而鼻腔粘膜作为第一道呼吸道防线会首先接触尘霾等有害物质,使得AR发病率增高。目前全球AR的发病率高达10%~25%且呈增长趋势[2],因其并发症较多、极易复发等特性,使之成为临床难治性疾病之一,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严重受损,加重社会经济负担[3]。
现代医学针对AR主要采用避免与变应原接触结合使用H1受体阻滞剂、皮质类固醇、鼻用减充血剂和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等药物进行对症治疗,虽取得一定临床疗效,但均存在一定局限性[4]。
笔者对108名AR患者采用揿针、针刺蝶腭神经节及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进行治疗,以血清总IgE水平、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Rhinocoujunctivitis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aire,RQLQ)及鼻炎症状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探讨其临床疗效,为AR的临床治疗探索新的有效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病例均来自2017年6月—2018年6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针灸科门诊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揿针组36例,针刺蝶腭神经节组(针刺组)36例和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联合组)36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2015年颁布的《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5]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鼻鼽”中相关诊断标准[6]。①临床症状以阵发性鼻痒、连续喷嚏、清涕和鼻塞等症状出现2项或2项以上,每天症状持续或累计在1 h以上,多在晨起或者夜晚或接触过敏原后立刻发作,可伴有眼痒、咽痒和耳痒;②体征常见于鼻黏膜苍白、双下甲水肿和水样分泌物;③常因接触烟尘、花粉、化学气体和冷空气等致敏物质而诱发;④确诊AR需临床表现、病史与皮肤点刺实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侧结果相符。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近2周内未接受治疗者;③自愿接受本方案治疗并签订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有先天鼻部畸形,接受过鼻部手术者;②对镍、镉等不锈钢成分过敏者;③不能按要求治疗及随访者。
1.5 治疗方法
1.5.1 揿针组 针具:揿针(规格:0.2 mm×0.6 mm,清铃株式会社生产,批号:20162271259);选穴:迎香(双侧)、印堂、肺俞穴(双侧)。操作方法:患者取坐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用镊子拆下一次性揿针,将针尖准确揿入穴位皮肤内,缓缓按压保证圆环周围粘附在皮肤上,每4 h按压约1 min,每次按压产生酸胀感为效果最佳,每日按压3~4次,留针2 d,间隔1 d,如此反复,共治疗30 d。为保持手法的一致性,均为同一医者进行操作。
1.5.2 针刺组 针刺蝶腭神经节采用“安迪牌”无菌针灸针(规格 0.35 mm×60 mm,贵州安迪药械有限公司,产品标准:GB2024-94)。操作方法:医者与患者均取坐位,取颧骨弓的下沿与下颌骨冠突之间的间隙为进针点,常规消毒后,向进针点内上方缓慢进针,穿过咀嚼肌肌群,刺入上颌骨后缘与蝶骨外翼板围合成的翼上颌裂,进针深度约为55 mm,达到深度后连续向深部刺动,针尖无任何阻力,患者立感面部麻胀或出现放电感时,证明是刺在了翼腭窝内即为针刺得气,得气后出针,用棉球压紧针孔约2~3 min,以免局部血肿,7 d治疗1次,每次针刺单侧,左右侧交替进行,共治疗4次。
1.5.3 联合组 采用揿针与针刺蝶腭神经节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揿针操作方法与揿针组一致,针刺蝶腭神经节操作方法与针刺组一致。
1.6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1.6.1 血清总IgE水平 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第2日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8 mL,置于无菌试管内,常规抗凝离心静置后取上清液,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总IgE水平。
1.6.2 RQLQ评分量表 包括鼻部症状、非鼻部症状、眼部症状、睡眠、活动、实际问题和情绪维度等7个方面,28个项目,每小项评分为0~6分,最后总分反映患者生活质量的高低,总分越低生活质量越高[7]。
1.6.3 鼻炎症状评分 鼻炎4个相关症状即喷嚏、擤鼻、鼻塞和鼻痒进行评分,按体征轻重程度分别计为1、2和3分,分数越高AR越严重[8]。
1.6.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的改善率进行评定。改善率=[(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改善率≥66%为显效;改善率26%~65%为有效;改善率≤25%为无效。
1.7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内前后对比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有序分类资料(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无序分类资料采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水平比较
治疗前,3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3组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组均可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方面联合组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见表2。
表2 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总IgE检测比较
2.2 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RQLQ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RQLQ 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组均可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RQLQ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提示在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方面联合组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见表3。
表3 3组患者治疗前后RQLQ评分比较
2.3 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比较
治疗前,3组鼻炎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治疗前具有可比性。治疗后,3组鼻炎症状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3组均可改善AR患者鼻炎症状。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鼻炎症状评分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在改善AR患者鼻炎症状方面联合组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见表4。
表4 3组患者治疗前后鼻炎症状评分比较
2.4 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揿针组总有效率为77.8%,针刺组为75.0%,联合组为94.4%。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见表5。
表5 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AR属中医学“鼻鼽”范畴,其病位主要在肺,与脾、肾密切相关,本病内因为本,外因为标,内、外因共同作用所致,病机多与脏腑功能失调、外感六淫和情志失调等相关。根据其临床表现多辨证为肺气虚损,不能固摄或正邪相争、宣降失司[9],治疗多以宣通鼻窍治标,补肺、健脾和温肾治本[10]。
揿针是一种特殊的针刺方法,又称为图钉型皮内针,将揿针埋入皮下后,通过持续且稳定的刺激皮肤和络脉,使经络气血运行通畅,经络脏腑功能得到调整,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1]。揿针具有安全性高、痛感微弱、针感持续和患者依从性高等特点[11],不伤及脏腑及其他组织,且在皮下组织中不会发生滞针、晕针等问题,同时因针体细小,长时间的留针于皮下,并不会对患者的正常生活产生影响,故而相比传统针刺患者接受度更佳。揿针治疗疾病的理论基础可溯源于《黄帝内经》中“十二皮部理论”。《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善治者,治皮毛”。皮部又称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之气散布之处,具有卫外护内[12]及反应证候之功[13]。鼻鼽归责于肺,而肺系病变的症状经外合皮毛现于皮部,揿针可激发卫气、鼓邪外出,邪去则病安;通过长时间留针可候气、调气使气血阴阳平衡。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揿针是经真皮层刺激传导至神经末梢,再通过相应的神经通路达到对神经系统的调节[14]。
揿针取穴以调和气血、宣通鼻窍为治则。迎香穴位于鼻旁,为近部取穴,主治鼻鼽不利、窒洞气塞,可疏风散邪、宣通鼻窍;能够改善鼻组织血液循环,增高局部组织通透性,消除水肿和炎症,利于鼻分泌物的排出。印堂穴位于两眉之间鼻根上方,是督脉之穴,具有明目通鼻、宁心安神的功效,是治疗头、目和鼻疾的常用穴,因其属督脉,督脉为诸阳之会,可鼓舞阳气,从而祛邪外出、通鼻开窍。肺俞为背俞穴,其功效为宣肺平喘、理气止咳,乃肺气输注之处,故为肺系病证的要穴,可调节肺脏经气,因鼻鼽主责于肺,故选此穴。上述穴位相配伍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共奏疏通气血、祛风散邪和宣通鼻窍之功。
针刺蝶腭神经节疗法是李新吾医生通过中西医结合理论与多年临床实践总结出的特殊针法,主要用于治疗鼻系疾病[15]。蝶腭神经节是调节鼻腔血管收缩和腺体分泌的重要神经节点,其包含感觉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纤维及副交感神经纤维),交感神经兴奋可收缩血管减少海绵体血流量,使腺体分泌物减少;而副交感神经兴奋可舒张血管能使海绵体充血、鼻黏膜膨大和腺体分泌物增加[16]。在正常的机体状态下,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相互制约,而AR可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鼻黏膜水肿、分泌物增多等症状,即副交感神经过于兴奋,交感神经受到抑制。研究发现,通过针刺给予蝶腭神经节刺激,可双向调节植物神经状态,使紊乱的神经系统功能调整恢复平衡,兴奋交感神经,使血管收缩进而缓解海绵体充血,减少腺体分泌物,从而改善AR患者鼻塞、多涕等症状[17]。有研究[18]通过观察健康青年针刺蝶腭神经节后鼻腔分泌物中神经递质的波动,发现神经肽Y浓度在针刺后升高,提示可兴奋交感神经收缩血管,使鼻炎症状缓解。张鹏等[19]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方法观察针刺蝶腭神经节前后的AR患者的症状评分,有效率超过80%,且在治疗过程中222例患者仅出现1例不良反应并在干预后缓解,证明此法具备有效性及安全性。侯芳等[20]通过临床研究证实,针刺蝶腭神经节对鼻阻力、鼻内镜症状、嗜酸性粒细胞(EOS)、IgE和鼻部症状评分均有改善,具有起效快、疗程短的优势。
揿针与针刺蝶腭神经节两种针法均具有安全性高、治疗成本低和疗效佳等特点,但揿针针感持续、远期效果较好,针刺蝶腭神经节起效快、近期效果较好,本研究观察两种针法治疗AR的临床疗效,总结两者是否可起到协同作用。
IgE在AR的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AR患者的IgE比正常人群明显增高,与AR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21],其主要原因为当机体受到过敏原刺激后,体内的T细胞亚群选择性激活,使机体产生IgE,并在过敏原进入人体时产生交联,引起肥大细胞和嗜酸粒细胞脱颗粒,释放大量活性物质,进而刺激机体产生喷嚏、鼻痒和流涕等症状,导致AR发生[22-23]。
本研究运用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治疗AR,结果显示治疗后,揿针组、针刺组和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明显降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明显降低,提示3组均能通过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发挥免疫调节作用、减轻过敏反应,其中联合组作用更优。治疗后,与揿针组和针刺组比较,联合组RQLQ评分和鼻炎症状评分均明显降低,提示在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鼻炎症状方面,联合组均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通过临床疗效比较,揿针组和针刺组总有效率明显低于联合组,提示联合组的临床疗效优于揿针组和针刺组。
综上,揿针联合针刺蝶腭神经节起到了较好的协同作用,可显著降低AR患者血清总IgE水平、改善AR患者生活质量和临床鼻炎症状并提高临床疗效,优于单一疗法,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