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查公报看长三角地区人口发展特征与趋势
2021-04-15课题组
□ 课题组
|长三角地区人口总量及分布特征
(一)总量大密度高,每6 个中国人就有1 个住在长三角地区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测算,2020年末,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总量达2.35 亿人,比2019年居世界第5 位的巴基斯坦人口(2.17 亿人)还要多,占全国大陆人口的比重由2010年的16.1%升至16.7%。以陆域面积计,人口密度达656 人/ 平方公里,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5 倍。
(二)人口数量激增,相当于多出一座新一线城市的人口
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比2010年增加1961 万人,年均增长0.87%,增幅远大于全国平均水平(0.53%)。10年前,北京市常住人口为1961 万,长三角地区10年来增加的人口与此相当。
(三)江苏人口规模稳居第一,浙江人口增量最大
三省一市常住人口中,江苏居第一,浙江反超安徽居第二。10年来,浙江和江苏分别增加1014 万人和609 万人,占长三角地区人口总增量的51.7%和31.0%,其中,浙江人口年均增速为1.72%,远高于上海、江苏和安徽。安徽人口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表1)
表1 全国和长三角地区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单位:万人,%)
(四)流动更趋活跃,浙江外来人口数量最庞大
普查数据显示,三省一市常住人口中,浙江流动人口最多,达2556万人,10年增长37.3%,其中6 成多来自外省(1619 万人)。上海常住人口中,外省来沪人口达1048 万,占42.1%。江苏有流动人口2366 万人,10年增长51.1%,其中4 成多来自外省(1031 万人)。安徽流动人口规模(1387 万人)为三省一市中最小,但增速最快,10年增长144.6%,其中88.8%为省内流动。
(五)城镇化水平快速提升,安徽城镇化水平仍不高
据普查公报数据测算,三省一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突破1.67 亿人,10年来增加3959万人,年均增长2.15%,远高于三省一市常住人口年均增速(0.87%)。三省一市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比重为70.8%,比2010年提升11.9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63.9%)高6.9 个百分点,其中上海、江苏、浙江分别达89.3%、73.4%和72.2%,而安徽城镇化率为58.3%,尽管提升较快,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六)人口向都市圈核心区域高度集聚,杭州跻身千万级行列
从长三角地区41 个地级及以上市的常住人口规模看,上海、苏州、杭州超过1000 万人级,位居前三,温州、宁波、合肥、南京、徐州紧随其后,均超过900 万人,前8 个市合计占长三角地区人口总量的4 成以上,逐步呈“一核多副”城市格局。18 个市的人口规模超过500 万人级,其中江苏7 席、浙江7 席、安徽3 席,与2010年相比,增加常州、嘉兴和绍兴3 个市。杭州人口规模反超温州升至前三,跻身千万级行列,宁波、合肥反超南京和徐州升至前六。(表2)
表2 按不同规模常住人口分组的41 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数量变动情况
(七)41 市人口增减继续分化,空间分布的非均衡程度显化
核心区域人口规模大,增幅也较大,外围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小,而增幅也相对小。从表3 可知,41市中,常住人口增加的有28 个市,其中人口增量超过100 万的有杭州、苏州、合肥、上海等8 个市,这8个市常住人口规模合计达9216 万人,10年共增加人口1518 万,年均增长1.82%,远高于长三角地区平均增速(0.87%),增量合计占长三角地区人口增量的77%,增量最多的杭州,10年增加323 万人,年均增长3.21%。有22 个市的人口增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13 个市为负增长,主要位于长三角地区的外围区域。
表3 长三角地区41 个地级及以上市按常住人口10年增量分组
|长三角地区人口结构与质量特征
(一)在全国持平的背景下三省一市的人口性别比均上升,因人口流入影响浙江和上海性别比较高
全国的总人口性别比为105.07(男性相对于女性的比率,女性=100),与2010年基本持平,而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人口性别比均在上升,其中浙江(109.04)和上海(107.33)人口性别比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长三角地区平均水平。41 个地级及以上市中,人口性别比高于107 的有10 个市,分别为上海、江苏苏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舟山和台州8 个市。安徽各市的性别比均低于107,但合肥较高(106.02)。(表4)
表4 全国和长三角地区人口性别比变化情况
上述经济较活跃地区的人口性别比相对较高,究其原因,与省外流入人口男性占比高有关。如浙江,常住人口性别比(109.04)明显高于公安部门2020年末户籍人口性别比101的水平,浙江的省外流入人口中,男性占将近6 成,男性对女性的比例达141,拉高了全省常住人口的性别比。
(二)年龄结构呈“少老双升、老化加剧”态势
1.少儿人口占比上升,安徽少儿系数高于全国平均。随着生育政策的宽松和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条件的放宽,0-14 岁人口占比持续下降的态势在逐步发生扭转。2020年,长三角地区三省一市的0-14 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均比2010年上升,其中江苏上升幅度最大,浙江上升幅度最小。从绝对水平看,上海少儿系数最低,而安徽则高于全国平均。
2.老年人口占比延续上升态势,上海老龄化速度最快。普查数据显示,无论从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还是从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比看,上海远高于其他三省,而浙江低于其他三省,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0年相比,三省一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老龄化程度最高的上海,其上升幅度最大。
3.劳动力资源丰富,浙江劳动年龄人口占比最高。据普查公报数据测算,长三角地区地区劳动力资源总量仍充足,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保持在1.52 亿以上,略低于2010年的1.53 亿,占总人口的64.5%,比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其中,浙江的劳动年龄人口比重最高,为67.9%,比全国平均水平高4.5 个百分点,列全国第3 位,比上海、江苏、安徽分别高1.1 个、4.9 和5.9 个百分点。41市中,有半数市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比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杭州比重达70.1%,居41 市之首。
(三)人口总抚养比上升,浙江人口红利优势明显
10年前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国各地的普遍现象是,随着总和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少儿抚养比持续下降,人口总抚养比下降,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种趋势发生转变(表6)。
表6 全国和长三角地区人口抚养比及变化情况(单位:%)
1.各地少儿抚养比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江苏和安徽上升幅度最大。至2020年,安徽少儿抚养比最高,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上海、浙江、江苏则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2.各地老年抚养比上升幅度均较大。上海和江苏上升幅度最大。浙江老年抚养比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明显低于上海、江苏和安徽。
3.人口总抚养比明显上升,总体仍低于50%。浙江、上海、江苏人口总抚养比小于50%,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安徽大于50%。有研究指出,人口总抚养比小于或等于50%,称为人口红利期,表示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有利于经济发展。若以此标准判断,长三角地区地区人口红利尚存。
表5 全国和长三角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情况(单位:%)
(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升但仍不均衡,上海人口学历水平远高于浙江和安徽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人口素质明显提升。2020年,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的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分别比2010年提升1.08年、0.89年、1.00年、1.07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提升幅度(0.83年)。三省一市每10 万人拥有大学文化程度人数(20701 人)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34 倍。但各地发展不均衡,上海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最高,达11.81年,居全国第2 位,江苏居全国第8 位,浙江、安徽则分别为第20 位和26 位。从41 个市看,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合肥等市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10.5年,而安徽的亳州、阜阳、六安、宣城、池州等市低于9年,江苏的盐城、宿迁、泰州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高学历人口主要集中在都市圈核心城市,非核心城市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
图2 全国和长三角地区15 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单位:年)
|促进长三角地区人口高质量均衡发展的思考
(一)人口不断集聚意味着承载压力的加大,需持续关注人口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
人口规模的快速扩大,一方面意味着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对人口的吸纳力增强,2020年,三省一市创造了全国24%的GDP、25%的消费和38.7%的出口,特别是浙江,经济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推行人才和创新强省等战略,良好的创业环境、招才引才举措吸引了大量省外人口。另一方面,也意味着人口承载压力的加大。与国际社会比较,长三角地区人均指标与经济体量的位次尚不匹配,江苏、浙江GDP 已分别超过2019年排名世界第13 位(澳大利亚)和17 位(荷兰)的经济体量,但江苏、浙江的人均GDP仅列在世界第50 位左右。人口快速增长不仅拉低人均指标,还会加重土地利用紧张、房价增涨、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如何统筹规划能源、交通、水利等各类设施,缓解人口压力与资源瓶颈,进一步推进可持续发展值得思考。
(二)区域人口增减分化明显,需持续关注产业与人口空间布局的优化
核心区域人口密度过大与外围区域人口相对稀疏的问题仍没有得到很好解决,江苏13 市常住人口“10增3 降”,下降的分别是淮安、泰州、盐城,安徽16 市中“6 增10 降”。核心区域人口规模大、增幅大、流动大、城镇化率高,而外围区域人口规模相对小、增幅小甚至下降、城镇化率相对低,人口吸纳能力不足。而人口吸纳能力与产业发展密切相关。如杭州人口增长居41 市之首,与其数字经济和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有关。苏州人口增量超过上海和南京,与上海、南京部分制造业的转移,以及苏州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先导产业蓬勃发展有关。合肥人口在41 市位次由2010年的第13位跃升至第6 位,与合肥推动工业化,制造业崛起和发展,培育企业和技术工人,吸引不少外来务工人员,技术人员回流有关。嘉兴人口位次在41 市上升最快,由2010年的第24 位升至第15 位,人口增加近90 万,与近年来嘉兴依托上海的溢出效应,产业发展迅速有关。可见,还需进一步根据区域功能定位,建立多中心的产业空间结构,形成合理的产业分工,提升周边区域的人口吸纳能力,缓解中心区域的承载压力。
(三)人口老龄化加剧是必然,需持续关注养老产业的建设与协同发展
普查数据显示,长三角地区地区每5 个常住人口中就有一个60 岁以上人口。尽管三省一市人口老龄化程度有差异,但老龄化日益加剧是必然趋势。因此,要因地制宜制定政策,应对老龄化带来的影响。一是积极引导培育养老产业,激发养老消费。二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障机制,加强养老服务进社区、进家庭。三是统筹长三角地区区域养老服务资源,推动区域养老产业联动,更充分、更均衡地满足广大老年人多元养老服务需求。
(四)人口数量红利终将消失,需持续关注人口质量红利的释放
普查数据显示,在全国劳动年龄人口10年减少4500 多万人的背景下,长三角地区劳动年龄人口仅减少100 多万,而浙江不减反增,增加400 多万,除安徽外,上海、江苏、浙江人口抚养比均小于50%,一定程度上说明长三角地区地区劳动力资源丰富,处于对经济发展十分有利的“黄金时期”。需要指出的是,遵循人口惯性规律,人口红利终将消失。目前三省一市的人口总抚养比均在上升,其中安徽人口总抚养比已高于50%。推动劳动力数量优势逐渐向质量优势转变,既可以提升产出效率,也可以延缓人口红利时间窗口的关闭。但是,普查数据显示,目前高学历人口主要集中在核心城市,周边区域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因此,一方面,继续加强教育投入,加强人力资源开发,另一方面,加强长三角地区人才要素一体化建设,如完善高端人才自由流动机制,推动核心区域与周边区域高端人才共享和互派交流,推动各区域人口质量的协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