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政策下“议题式”学案导学课堂模式的探究

2021-04-15魏晓芳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议题双减

魏晓芳

【摘要】“议题式”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是在“双减”背景下摸索的课堂模式,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负担,构建高质量课堂和引导高质量学习。以学案为载体,以议题为主线,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培育为目标的“议题式”学案导学课堂模式,要求教师要以议题导学,以议题激趣,以议题生疑,以议题引申,通过议题引领,真正实现议中学、议中悟、议中行。

【关键词】双减  议题式学案导学  议题

【课题项目】本文系福建省宁德市中学教育科学研究2020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道德与法治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课题编号:FJNDKY20-315)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142-02

2021年7月24日 “双减”政策全面落地,引导教育回归“立德树人”的初心。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主阵地、学生成长的摇篮,满足学生对教育的全部需求。学校如何转变观念和职能、创新思路,将直接关系到“双减”政策实施的效果。教师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要着力提高教学效率,推进分类、分层教学,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学校。 “双减”是一道“”减法题“”也是一道“加法题”。减的是“负”,增的是“质”。如何做好这道算数题,需要每一位育人者承担起责任。“议题式”学案导学课堂模式正是在“双减”背景下摸索的课堂模式,力求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习负担。该模式要根据议题导学提示,围绕议题和学科知识,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科核心素养,从而构建高质量课堂和引导高质量学习。

一、以“学案”为载体——“议题式”学案的编写

在教学上,我们把“”学案”通俗的称为“导学案”。导学案就是路线图,要备课详尽,确定目标,引领学习方向。议题式导学案是议题式学习活动方案,是指引学生自主、高效开展议题式导学的路线图,具有“导学、导思、导议、导做”的功能。

专题“厉行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导学案

【学习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培养节约意识和责任。

能力目标:以实际行动节约资源,把节约意识落实到行动上。培养节约的习惯和能力。

知识目标:中国餐饮浪费现象、原因;制止餐饮浪费现象的意义;节约粮食具体做法。

【知识导图】

【议题导学】

核心议题:公共参与:如何看待餐饮浪费现象?

子议题1:为什么中国的餐桌上会有大量浪费现象?

子议题2:如今中国,粮食丰收,物质生活丰富,浪费一点有什么关系?

子议题3:给餐桌上的行为立法,是不是有必要?

【探究训练】

1.(2021福建省中考节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4月29日通过并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食品浪费法》,为反食品浪费提供了法律规范。这意味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不再仅仅是倡导和号召。

(1)结合资料链接,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出台反食品浪费法的必要性。(6分)

“厉行节约  反对餐饮浪费”导学案由四个模块构成

——学习目标、知识导图、议题导学和探究训练。导学案以“核心素养”和“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知识导学”进行综合分析、整理归纳,形成完整知识体系。“议题导学”是导学案的关键和核心,起到“以议题导学,以议题激趣,以议题生疑,以议题引申,通过议题引领”的作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具有积极意义。“探究训练”即作业设计,资源来自历年中考题、质检题为主,这些题型紧扣时代脉搏,关注社会发展,凸显学科特色,着眼能力提升,培养学生素养,助力“双减”要求的高质量作业。

二、以“议题”为主线——议题的拟定

拟好议题是实现议题式教学的关键。何为议题? “议题,既包含学科课程的具体内容,又展示价值判断的基本观点”。

例如:

议题是承载学科内容,展示价值判断,培育学科素养的问题。议题是议与题的教学融合。其中“题”是承载学科内容的话题,“议”是课围绕问题开展的课堂形态。“公共参与:如何看待餐饮浪费现象?”这个核心议题中,引入“餐饮浪费现象”这一时事话题,担当起联结学生经验与课程知识内容的使命。“如何看待”的问题设置,是议题的主要呈现方式,在师生、生生的商议、讨论中形成价值判断和培育核心素养。

再如,

这个议题不同于上一议题,它是以陈述句的方式呈现,但仍然体现议题的三要素。以“粮食丰收”的时事话题为情境,“有什么关系”的问题引发学生从国际、国内大视野展开讨论,得出“厉行节约是个人品德,粮食安全却关系国泰民安。一粥一饭不仅不易,而且关系重大”。 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和道德定力,提高辩证思维能力。

三、以“导学”为方法——议题的引入、引导、讨论

议题式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以“导”为主线,“议”为主体,学生在学案指导下自主学习。通过议题的引入、引导和讨论,使教学在乐议、善议的氛围中进行。

1.议题的引入。议题的引入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情境是议题引入的媒介。在引入核心议题时,创设了三个情境——“干饭人”网络热词、“节约粮食”名言、“餐饮浪费”图片,教师有目的的情境铺垫后引入议题,学生能迅速明确任务,提高课堂效率,学习活动更有意义。

2.议题的引导。强调的是议题的导向性作用。议题为实现课程价值服务,承载着课程的育人功能。国际国内视野,培养科学精神。“国际国内粮食安全现状”大讨论、“国际国内制止餐饮浪费做法”大展示,立足中国国情,拓展国际视野,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取向,培养科学精神;梯度议题设置,培养公共参与。以核心议题“如何看待餐饮浪费?”为统领,下设三个子议题:“为什么中国的餐桌上会有大量的浪费现象?”“如今中国,粮食丰收,物质生活丰富,浪费一点有什么关系。”“给餐桌上的行为立法,是不是有必要?”核心议题和子议题之间是总和分的关系,子议题之间又层层递进,互为因果。学生在讨论、辨析的过程中看现象、析原因、明意义、谈做法,彰显主人翁意识,体现公共参与;思辨议题讨论,涵养法治精神。“给餐桌上的行为立法,是不是有必要?”学生有的答“有必要”,有的答“没必要”,敢于与其他同学形成不同观点的交锋。最后同学们在“立法怎么立”的问题上各抒己见,增强法治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维护者。

3.议题的讨论。议题式教学是对传统单向传递教学的摈弃,追求更高的教学思维,即思辨和质疑。对议题的讨论体现议题的可议性。比如,筆者在开展议题“给餐桌上的行为立法,是不是有必要?”教学时,学生进行了如下议论:

生:有必要,而且很及时。浪费会助长社会不良风气,大家都浪费粮食,我国粮食安全会受到极大威胁。

生:有必要,法律更具威慑力、强制性,更好约束人们的行为。

生:没必要,法律立下来了,可实际执行起来却很难。比如:食品浪费了,谁来管?谁去举报?

师:这位同学已经想到的不仅是立法的问题了,而且还想到了法律如何执行的问题了。

生:立法当然非常必要,但是制止餐饮浪费还要多提高人们的素质、改变观念,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才能真正起到作用。比如,把浪费视为行为不端,列入“失信名单”。

生:对食品浪费,不是一开始就惩罚,法律是最后的惩戒手段。就餐前,就应该要提醒,把提醒的责任交给服务员和餐馆。

师:立法的目的不是为了惩罚,而是为了引导。

……

可以“议”起来的议题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在教学中指引学生融入“餐饮浪费立法必要性”情境中,依托“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全民守法”学科内容,参与议题探究,与其他同学形成“有必要”和“没必要”、“道德”和“法治”观点的辩论和交锋。在交锋中,得出理性结论,正确的价值观念。

“议题式”学案导学课堂模式以学案为载体,以议题为主线,以导学为方法,以学生为中心,以素养培育为目标,要求教师要以议题导学,以议题激趣,以议题生疑,以议题引申,通过议题引领,真正实现议中学、议中悟、议中行。

参考文献:

[1]王小娜.哲学课的议题引入[J].思想政治课教学,2020(08).

[2]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

[3]李晓东.议题式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几个关键问题[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19(1).

[4]李洪亮.何谓议题?议题何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视角[J].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1).

猜你喜欢

议题双减
21世纪以来中国歌剧批评若干重要议题述论
“双减”重构义务教育格局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科学议题欢迎君子之争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议题一:自行车所面临的变革与挑战
API China & PHARMPACK & SINOPHEX关注制药企业环保议题
例谈群文阅读教学的议题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