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提升措施

2021-04-15葛玉琴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5期
关键词:提升措施劳动教育有效性

【摘要】劳动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为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劳动价值观念并锻炼学生创新能力,应为学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为在小学中高效推进劳动教育,就需要创建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实践方案,这样才能够真正发挥出劳动教育的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首先讲述了新时代下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又进一步提出了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提升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生  劳动教育  有效性  提升措施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5-0038-02

劳动教育作为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新型教育模式,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念、提高整体教育发展以及激发学生创造潜能,最终完成教育目的与实现自我价值。为了大力推进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就需要在实践过程中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劳动校本课程,进行社会劳动实践活动,依托家庭生活劳动,最终实现以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教育模式。除此以外,还需要创设保障性措施,促使劳动教育能够得到有效落实。

一、新时代下开展小学劳动教育的重要性

就目前情况而言,存在以下问题:小学生劳动意识不足,一些最基础的劳动生活技能都没有,甚至有一些学生出现了不劳而获的思想等问题,学校方面必须注重开展劳动教育,并把这一教育付诸于实践,真正发挥出劳动教育对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作用,促使学生都能够拥有健康的身体并拥有良好的创造精神[1]。首先,培养学生重视劳动教育的价值观念,拥有科学、合理的价值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们热爱、尊重以及创造劳动等素养,形成主动的劳动态度、优秀的劳动能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各种劳动技能;其次,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劳动教育作为“四育”的重要基础之一,是实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方法之一。只有让其真正的相互渗透、相互发展,这样才能够推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成长;最后,激发出学生勇于创造的精神,劳动教育模式既能够培养学生拥有不怕艰苦、敢于奋斗的精神,又能够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学习,促使学生的思想与行动在相互融合的过程中相互交替,自我感受以及不断完善,以此来进行创造性的处理问题,不断提高创新思想以及能力。

二、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正确认识并重视劳动教育

为有效提高小学生劳动教育的有效性,首先,应革新劳动教育理念,需高度重视劳动教育,全方位关注劳动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做法如下:首先,教育机构须改变劳动教育观念,劳动教育的主要落实场所是学校,也就是说,在劳动教育中,学校扮演着主导的角色。为此,教育机构应端正劳动教育态度,从自身角度高度重视素质教育与劳动教育,充分运用劳动教育有效践行素质教育。此外,教育机构应对劳动教育持正确的认识,要密切融合“劳”和“育”,紧密融合脑力和体力劳动;其次,除了教育机构以外,家长也应革新教育观念,想要高效落实劳动教育,除了需要学校和老师的努力,还离不开家长的配合,为此,家长也应该端正自身劳动教育态度,要改变以往将做家务等同于劳动教育的理念,应有效引导孩子做家务,比如,在做家务以前,应为孩子讲解做家务的原因以及必要性,然后通过引导的方式,家长同孩子一同做家务,在做家务中要给予孩子适度的赞许与认可,帮助孩子感受并体验劳动的快乐。与此同时,家长也应逐步丰富劳动教育的类型与方式,比如,可以带领孩子一同装扮房间、统计家庭收入与支出等等,形式多样的劳动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劳动兴趣与热情。另外,家长还应帮助孩子正视体力工作,引导孩子从小尊重从事体力劳动的人,让孩子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二)开创特色劳动教育校本课程体系

1.将劳动教育理念作为思想引领

劳动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当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学校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渗透劳动教育的意义,可以促使学生在劳动教育文化的熏陶下尊重劳动、积极劳动。例如,学校的校训可以是“生活即教育”,时刻让学生懂得生活与教育二者紧密相关,劳动和教育、生活都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培养他们拥有劳动思想;校歌当中也可以渗透劳动思想,发扬出创造精神,在唱校歌的时候逐渐渗透劳动教育;校园文化方面可以使用一些感人的事迹,大力宣传一些优秀劳动的代表人物,并从中评比出劳动之星,使学生长期滋润在校园劳动教育当中,无形之中滋养了学生的情感[2]。

2.创建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学校可以根据各个年级学生设计出不同主题的劳动活动,例如,栽树、亲自感受湿地建设与湿地保护等等,在各个科目知识整合的情况下掌握湿地文化,并理解有关湿地的知识,进一步探究湿地生物的丰富多样性,为保护湿地付出一份爱心。学生在学习校本知识的时候,可以将自身的体会、发现以及收集的资料等等填入到劳动记录卡当中,记录卡可以当成是进行活动评比的主要依据。当湿地校本课程结束以后,可以借助所学的音乐、信息技术或者语文科目等等的知识展现出收获。校本课程在对各个学科知识进行整合时,能够展现出各个学科在湿地课程当中的劳动教育价值,促使学生亲身感受,设计丰富多样的评价模式,引发出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性以及探索的欲望,促使他们能够扎实掌握劳动知识并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三)家校合作作为劳动教育的有力抓手

1.优化学生父母的劳动教育意識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不仅仅受学校教育的影响,家庭教育也具有很大的影响。学校应当积极利用家长会、多媒体技术以及讲座等方式来及时优化学生父母的教学思想。新时代教育模式不仅需要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还需要时刻注重学生的德智体美劳整体发展[3]。尽最大的努力优化家长的教育思想,促使学生父母能够意识到劳动教育是人类生活的基础技能,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对未来的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学生父母需要经过自身的榜样作用,在家庭教育当中创建劳动教育思想,从不劳而获的思想当中脱离出来,养成终身热爱劳动的意识。

2.多元融合,大力支持家庭劳动教育

如果学校与学生父母在劳动教育方面上形成一致意见,全方位角度融合,就能够形成非常密切的关系。比如,在今年的疫情期间,学校就可以组织以“停课不停学”的教育活动,教师、学生、家长一起制作出一道菜,可以包饺子、炒菜,也可以做蛋糕等等,经过线上互动与展示,学生就可以在做中学、学中做,这样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增进教师与学生、家长的情谊,从而获得一致好评[4]。从最开始的单向教育优化成双向合作,促使劳动教育合力,让学生父母对劳动教育思想层面发生根本上的改变,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不应单一地引导学生做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更加需要培养他们积极参与、亲自动手的劳动思想。要最大化发挥出多媒体教学模式的作用,促使线上、线下一起推进家庭劳动教育,全力支持劳动教育的顺利推进。

(四)社会实践作为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

社会当中具有丰富多样的教育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出这些资源的作用,为劳动教育提供保障。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社会当中进行以“乐学”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学生感受制茶、采茶以及品茶的活动,只有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活动当中才可以体会到劳动的快乐;还可以在学校附近的植物园进行探秘的活动,各个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努力完成重重难关,最后实现探秘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活动,需要运用多姿多彩的评价,促使学生体会到劳动教育的历程,只有经过自己动手、互相帮助以及永不放弃的精神,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这些精神正是社会当中所需要的[5]。只有让学生动手实践才能够学习到其中的知识,他们也才能够形成“社会靠大家”的劳动思想。这种类型的社会公益活动,不仅仅为学生创造了劳动机会,还让他们真正地参与到社会、服务于社会,也会让学生感受到经过劳动带来的快乐。在這一过程中不断收获自信心以及获得成就感,与此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劳动意识,锻炼了他们劳动意志,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劳动价值观以及社会观。

三、结语

经过以上内容的讲解,从中可以发现,在新时代背景下,劳动教育不再是孤立无援的教学形式,想要真正的实现劳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以及家庭的有机融合,形成一个整体,创造出具有特色的学校劳动教育思想,不断完善与丰富劳动教育的内涵,使“劳动最光荣”的教学思想不断深入学生的内心当中。

参考文献:

[1]张晓宇.家庭劳动塑造小学生良好品德的重要性与实践措施[J].家长,2021(26):42-43.

[2]秦海东.新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问题及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1(34):15.

[3]高林福.荣昌区劳动教育实践工作室:创新模式,让劳动教育成为“五育融合”的有力支点[J].课堂内外(高中版),2021(32):42-47.

[4]李军霞.新媒介时代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1(9):4.

[5]李印臣,刘亚平.新时代小学劳动教育研究探析 ——基于2018—2020年CNKI期刊样本文献的梳理与分析[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1,37(8):72-77.

作者简介:

葛玉琴(1976年8月-),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部编版小学语文。

猜你喜欢

提升措施劳动教育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以文化自信助推文化强国建设
区域物流业发展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刍议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立意为先,谋篇布局,揣摩细节
关于提升财政补助资金使用效率的思考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