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间烟火、流动争新

2021-04-15冯琦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2期
关键词:新变化统编教材流动

【摘要】本设计以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为主线和载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暗线和归宿,通过品、明、寻、探四个环节交织呼应,勾画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辽宋夏金元的历史风俗长卷。

【关键词】统编教材  宋朝  流动  新变化

【中图分类号】G633.51;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2-0149-03

一、教学立意

以“人间烟火,流动争新”赋予本课灵魂和纲领,以这一时期经济和社会的新变化为主线和载体,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为暗线和归宿,“画”说宋朝,带领学生“神入”历史,漫步东京。通过品、明、寻、探四个环节交织呼应,勾画出一幅绚丽多彩的辽宋夏金元的历史风俗长卷。引导学生认识到政权并立下的经济交流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认识到这一时期经济社会新发展在中国古代乃至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从而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

(1)运用时空定位、史料实证,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进步;知道此时经济重心南移的表现、原因、过程和对文化的影响;认识此时社会领域的新变化。(2)借助丰富的实物史料(照片)、文献材料等,通过分析、比较史料,解释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社会等方面相较于前代的巨大变化;理解农业发展与手工业和商业发展之间的关系;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分析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科举制度的影响;思考宋代经济发展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3)借助任务驱动,探究辽宋夏金元的社会变化,认识到经济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和决定因素,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4)体会辽宋夏金元时期,南方与北方、各民族共同推动着历史的发展,创造了多民族国家的灿烂物质文明。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的关键力量。

三、预习任务

(1)回顾初中教材相关的知识:①两宋时期经济的发展相关概念(占城稻、景德镇、坊市分离、市舶司);②经济重心南移的历程。(2)依据教材预习新课。

四、重点难点

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在经济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

难点: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以及社会变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通过《清明上河图》和《东京梦华录》中对宋代饮食文化的描绘导入新课,引出本课线索和主题——人间烟火,流动争新。

设计意图:设置情境引入新课,力求体现“凝神、点题”,激发学生对于这段历史的兴趣和探求,涵养家国情怀,由此进入课堂学习。

(一)第一部分  品城市风流

活动设计: “画”说宋朝,品城市风流

借助《清明上河图》的图片史料,引导学生“神入”历史,并结合材料和初中所学概括宋代城市相较于前代的新变化,从中了解宋代经济的典型特征。通过运用图片、文字等不同类型的细节,创设具有带入感、现场感的历史场景,带领学生“游览”东京的城市风景,让学生如临其境。通过引导学生归纳宋代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培养学生归纳信息和历史解释能力的提高。

设计意图:以智慧课堂为依托设计了“画”说宋朝环节,选取了《清明上河图》中具有典型特征的局部图片,引导学生从历史现象走近历史特征。在提问学生时,使用了随机抽取功能,起到了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

(二)第二部分  明经济之盛

活动设计:史料探究,概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新发展

1.农业之新

结合《宋代农作物产区分布图》,提出问题“以宋代为例,说明农业方面有哪些新变化”,引导学生通过提取地图信息归纳宋代农业耕种制度、经济作物种植、边疆农业开发等领域的发展,培养学生提取地图信息的能力。

2.手工业之新

自主阅读教材60、61页,完成手工业发展概况表格内容。出示宋代五大名窑,元代青花瓷、辽、夏、金政权的瓷器实物图片,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理解宋元制瓷业技术的新发展是民族交融、文化共融的结果。理解宋元瓷器凭借高超工艺,大量出口海外,成为继丝绸之后中华文明新的物质象征,涵养家国情怀。

3.商业之新

(1)出示宋代各級市场示意图、两宋时期榷场分布图,引导学生理解辽宋夏金时期商业市场的繁荣兴盛。(2)借助唐宋海外贸易路线图,结合唐宋时期海外贸易的范围、路线、出港口等比较,描绘宋元时期海外贸易活跃的状态。(3)借助两宋和元朝纸币拓片,解释纸币出现和推广与商业兴盛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由于初中对宋代农业、手工业成就学习较为详细,此处从简,借助表格、图片再认农业、手工业的成就。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商业的繁荣是建立在农业和手工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之上以及渗入民族交融、文化交融的主要观点。在商业新变化这一问题的教学中,教师以史料为依托,使用畅言智慧课堂的即时拍照展示功能,将学生从史料中分析得出的认识展示给全体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同时,借助录课功能,提供微课视频帮助学生在课后继续强化这部分的知识。

(三)第三部分  寻南北易位

活动设计:看图说史,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素养

(1)出示《宋代经济分布图》,提问:“宋元时期农业主产区、手工业发达区和商业城市的分布呈现什么特点”,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和读图能力。(2)出示《宋代南北方人口变化图》、与宋代经济发展政策相关的材料、《元代运河、海运路线图》,提问“结合材料,思考经济重心南移有哪些原因和表现”,培养学生分析史料,归纳概括解释历史问题的能力。

设计意图:地图是历史教学中的基本素材之一,引导高一学生运用恰当方法观察地图,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认知能力和地图解读能力,并能够在观察中获得发现,启迪思考。在这一目教学中,教师以史料为依托,师生共同读图,掌握正确的读图方法。利用平板推送材料,设计了学生抢答活动和同屏讲解。同时,利用平板发送互动练习,回收答案。通过平板统计的正误率,评价学生的学习达成效果,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查漏补缺,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四)第四部分  探社会变迁

活动设计:利用问题串和辅助材料,引导学生共同探讨“宋朝的社会变迁”。通过比较,体会宋元时期社会观念的变化在众多领域的具体表現,拓展学生视野,向学生展现更为立体多面的宋代画卷。

(1)出示《北宋各期南北方官员数量分析表》,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理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科举制度的影响。通过学生投票、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多角度、辩证看待历史问题的意识和方法。(2)出示唐宋科举制的比较材料,提问:“唐宋的科举制有何差异?这一差异对于唐宋社会、阶层关系的发展意味着什么?”(3)出示唐宋时期奴婢地位比较的材料,提问“比较唐宋奴婢法律地位,思考宋代有哪些社会变化?”(4)出示宋朝土地契约残片和材料,提问“土地买卖的重要步骤什么?这说明宋代政府对社会的管控有何特点?”

设计意图:文化水平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经济重心的南移带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科举录取人数是地区文化水平的集中体现。运用数据史料,化繁为简,对学生理解文化重心南移有直观的帮助。在这一目的教学中,教师利用了智慧课堂功能设计了一个投票环节,针对司马光和欧阳修“逐路取人”和“凭才取人”之争,学生进行讨论、投票并且自由发言,意在深化学生的历史理解,并能在结合现实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见解。整个活动学生的参与度非常高,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本位的智慧课堂教学优化。

(五)第五部分  主题深化与小结

试分析“经济与社会变化之间的联系”这一问题,帮助学生梳理本课内容,引导学生从唯物史观角度理解经济变革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多民族共同推动了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并且创造了灿烂的物质文明。理解历史的发展是一股合力,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课后探究

出示材料:宋朝究竟是“积贫积弱”亦或是“造极之世”?请结合本课所学,并于课后搜集资料,谈谈你的认识。

设计意图:如何评价宋朝的历史地位,是宋史学者必须回答的一项基本问题;而这一评判的标准,在于两宋的社会形态和时代特征。提到宋朝,多数国人马上想到的是“积贫积弱”,这往往是由于其在与少数民族政权长期对峙中的国势不振。而在西方许多史学著述中却给予宋代历史极高评价,甚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这种巨大的反差究竟缘于哪些因素?我们又该如何认识?这一探究活动利用宋代政治与经济文化社会的相悖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认识不同的历史解释,并从来源、目的和史家所处的时代际遇等多方面,说明导致这些不同解释的原因并加以评析,进而尝试提出自己的想法或见解,可以让学生对宋朝的认识更加全面、丰满和理性。

2.教有所思

(1)学科核心素养是新课标历史教学的核心诉求。本课从教学立意、教学目标的拟定,教学环节的设计都注重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借助榷场、水陆交通和人口南迁等历史地图展现商业繁荣和经济重心的南移,意在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实作出合理解释。”使用文字、图片等多样化的细节史料,展现宋朝科举、婚姻观、社会管控等方面的变化,则是期望学生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等等。(2)本节课在教学中采用了“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帮助教师实现对教材的优化处理和多种教学手段的交叉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以后的“智慧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如何把科技与人文更好地结合,完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努力做到“教有智慧,学有智慧”。

参考文献:

[1]漆侠,《宋代经济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2]王曾瑜,《辽宋西夏金社会生活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作者简介:

冯琦(1982年-),女,汉族,安徽蚌埠人,本科学历,中教一级,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

猜你喜欢

新变化统编教材流动
流动的光
流动的画
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初中历史统编教材中的人文主义精神
基于作文视角的统编教材运用
浅谈俄罗斯“茶”文化及其在俄语中的反映
大数据时代新闻的新变化探究
为什么海水会流动
论现代汉语外来词的汉化及新变化
亚投行成立与国际关系局势新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