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比较法提高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方法分析

2021-04-14林丽萍

考试周刊 2021年23期
关键词:比较法小学音乐有效性

林丽萍

摘 要: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可以使小学生更具有感性认知,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和道德品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音乐各要素的特点、规律或内在联系,使音乐的个性特点更加突出,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思考力、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比较法;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

音乐教学中的比较法指的是通过对音乐作品的聆听和思考,对音乐作品创作和演奏过程中的音乐要素进行对比和分析,增强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分辨能力和感知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力和感受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使用比较法引导学生发现音乐各要素的特点、规律或内在联系,使音乐的个性特点更加突出,帮助学生学习音乐了解音乐,提高音乐思考力、感受力、鉴赏力和表现力。

一、 对音乐基本要素进行的比较

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是音乐的基本要素。由这些基本要素相互结合,就有了音乐的节拍、节奏、曲调、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等。

(一)对音乐节奏和节拍进行比较

音乐的节奏就像是音乐的脉搏,不同的音乐节奏会表现出不同的音乐风格。

音乐节奏的速度是音乐诠释情绪、情感的关键,不同的节奏速度表现出的音乐情绪不同。同一首歌曲用不同的速度演唱出的效果也截然不同。如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歌曲《法国号》的教学中,用稍快和较慢的两种速度进行演唱后,感受到的情绪不同。用稍快的速度唱出来是调皮、轻快的情绪;用稍慢的速度唱出来,情绪就变得优雅、恬静。

力度上的变化显示出来声音的强弱和抑扬顿挫表现出人们情绪上的变化。在人教版四上《匈牙利舞曲第五号》的教学中,通过对比主题音乐力度强弱的变化,感受到男舞者的热烈、奔放,女舞者含蓄内敛和匈牙利舞曲的特点。又如在人教版四上歌曲《那达慕之歌》的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给每一个乐句演唱力度进行处理,学生一致认为四个乐句的力度分别为:“f p f p”并且在第二乐句的第四小节到第六小节“1 1.3|2 3 5 6|1 1 0|”要有一个渐强的处理。理由是:这样能体现人们参加那达慕的热情与场面的热烈。如果将四个乐句强弱排序换成“p f p f”则体现不出人们参加赛马的激情和那达慕场面的热烈。

所有的节奏都是通过节拍表现出来,每一种节拍都有各自的特点。2/4拍的歌(乐)曲较紧凑明快,大多数是欢快类型的歌曲,如小朋友们都会唱的《卖报歌》《小螺号》,很多进行曲也都是2/4拍的,因为强弱分明、有行进感,如《义勇军进行曲》《玩具兵进行曲》等;3/4拍的音乐节奏重音突出,且具有流动感、旋转性,又称为“圆舞曲”。如乐曲《蓝色多瑙河》《杜鹃圆舞曲》;而4/4是最经典的平稳节奏型,特点是第一拍的重音和第三拍的次重音在鼓点上很清晰,比如我们挂在嘴边的锣鼓经:洞次大次,“次”是两个相同的弱拍,“洞”是重音,“大”是次重音。很多比較优美抒情的歌曲乐曲用的是这种节拍,如古诗歌曲《村晚》、双簧管独奏曲《牧羊姑娘》。在教学中,通常是让学生先区别2/4和3/4拍的曲子,然后再去感受 3/4 或2/4与4/4拍歌(乐)曲的区别。

(二)对音高进行比较

音高取决于发声物发出声音频率的高低和响度,是一种人耳对声音调子高低的主观感觉。通常情况下频率低的声音给人以低沉、厚实、粗犷的感觉;频率高的声音给人以亮丽、明亮、尖刻的感觉。教学中,可以通过对比聆听方式区别两个音的高低。如人教版四上《田野在召唤》这首歌曲的第一乐句和第二乐句在结构上完全一样,只在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上有变化,第一乐句的结束音是“1-”,而第二乐句的结束音是“3-”,在学生没看到乐谱时,让学生仔细聆听,找到两个乐句的不同,这样既可以训练学生的听力,又可以提高学生聆听、判断的能力。又如人教版二下的《乒乓变奏曲》让学生聆听第二遍和第三遍变奏的区别在哪,第二遍是中钢琴的哪个音区,而第三遍是在哪个音区演奏的,通过这样的对比,同学们很容易就能得出两次变奏是音高上的变化。

(三)对音色进行比较

发音方法、发声体和发音条件不同,都会形成不同的音色。对音色的对比通常可以在欣赏课中进行,如对不同乐器的音色进行比较、对不同人声的音乐进行比较等。在比较时我们通过将同类进行比较,弦乐器进行比较:小提琴和大提琴进行比较、二胡和京胡进行比较;管乐器的比较:双簧管和单簧管进行比较、芦笙和葫芦丝进行比较;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进行比较:小提琴与二胡、长笛与竹笛等。人声的比较通常是区别男声女声或者童声,男高音女高音等,对人声的比较相对容易。通过对不同音色的比较,感受音乐作品不同风格、不同情感以及创作者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情感。

二、 对音乐表现形式进行比较

歌(乐)曲情感的表达最终都会通过演唱(奏)形式展现出来,演唱(奏)形式不同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也不相同。演唱形式通常会根据音乐的体裁、题材和表现情绪来决定,正确的演唱形式可以产生很好的烘托效果,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演唱形式有很多种,包括独唱、齐唱、轮唱、合唱、对唱、重唱、小组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产生不同的音乐效果。比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义勇军进行曲》等适合用齐唱演唱出来,《祖国颂》《保卫黄河》等就适合用合唱展现出来……齐唱形式上比较简单,气势比较大,但是比较单调,合唱则是比较富有层次感,高、中、低音都包含了。

三、 对音乐形象进行比较

音乐形象就是音乐的意境,通过音乐把人们的思绪带到某种情境中,结合自身的情感体验,产生出形象的联想和想象。以《茉莉花》为主题做个比较:江苏民歌《茉莉花》曲调婉转流畅,具有明显的江南民歌的特点,宛如一幅清新雅致水墨画;东北民歌《茉莉花》直接爽快,给人一种泼辣、豪放又淳朴的感觉;河北南皮《茉莉花》则旋律进行委婉,速度缓慢,从河北的民间戏曲中汲取素材丰富唱腔,有戏曲的味道。

猜你喜欢

比较法小学音乐有效性
比较法:立法的视角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比较法学习Co和Co2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管窥“浮沉比较法”在脉诊中的应用
比较法在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