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策略分析

2021-04-14康俊利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化学

康俊利

摘 要: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推进,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受到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创新能力则是衡量现代化人才的重要指标。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必须积极响应新课程改革需求,充分发挥化学的学科优势,锻造学生创新思维,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全面发展。

关键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在新时期课程改革背景下,越来越多的高中化学教育者逐渐跻身于教学创新的行列,并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果。面对素质教育的切实需求,广大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深切意识到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对于人才终身发展的长远意义,在日常教学环节中夯实学生的理论基础,侧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确保学生成长为综合素养突出、创新意识完备的现代化人才。

二、 高中化学课堂教学现状

(一)课堂教学内容繁杂

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即将面临人生的第一道分水岭,所以整体学习任务相对比较繁杂,而且教学内容较多,但课时设置较少是现阶段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项问题,高中学校方面的教学管理工作短板也在这一问题上得到体现。诚然,和语、数、英等主要学科相比,化学科目在高考过程中占据的分值相对较少,但是其对于学生整体成绩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高中化学教师乃至学校方面应该对课程内容进行合理排布,避免学生因为课时设置问题而无法对知识内容进行完全消化吸收。

(二)教学观念较传统

虽然现阶段高等教育极度推崇素质教育改革,但是教育行业中一些历史遗留性问题却始终无法得到有效解决,仍旧有部分教师认为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更能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这也就直接导致日常课堂教学方式传统陈旧,无法激发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随着新时期课程改革标准的逐渐完善,已经有部分高中学校的化学教师展开新课程改革的积极探索,包括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生活化教学模式等一系列先进教学理念为现代化教学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但不排除仍旧存在部分教师否定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逐渐沦落为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客体,无法真正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要,导致高中化学教学改革工作停滞不前。

(三)教师队伍缺乏有效沟通

在组织开展高中化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学科教师往往会通过公开课的形式进行经验借鉴和方法交流,从而提高高中化学教学的整体工作水平。但是,现阶段高中学校在教师队伍培训方面的力度还有所欠缺,导致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参差不齐,无法在有效时间内对自己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缺陷问题进行弥补,高中化学学科的教学水平未曾得到有效提升。

(四)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

高中化学是一门对实践性要求比较高的一门学科,对教育工作者以及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较强需求。但是,在现代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试教育背景和传统教学理念残留直接导致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轨的教学现状,导致化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实践方面的教学比重被大幅度削减,理论知识的教学与实际操作之间的矛盾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不仅极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还极大地影响着学生自身创新意识、思维与能力发展的进程,否定了化学学科知识的实用价值。

三、 高中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策略

(一)高度重视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

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所以每一名任教的高中化学教师都应该从意识层次肯定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具体来说,化学学科领域所涉及的创新思维主要包括复合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二者对人才的素质培养各有千秋。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方案的过程中,务必不能厚此薄彼,而应该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综合塑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复合性思维,帮助学生掌握提升其创新能力发展的手段,确保教学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除此以外,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保证學生的思维性和独特性,引导学生习惯从不同的角度对化学问题展开思考,从而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思维广度。

比如说,考虑到学生对教学内容可能具有不同的见解,所以教师可以随机选取部分学生参与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中,结合学生的一些创意想法对方案进行优化调整,深入发掘推动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发展的关键性元素。以“水和钠的反应实验设计”为例,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对这两种基础物质的元素性质进行回顾反思,思考并推测两种物质反应是否会生成气体,生成何种气体,并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原理对这一推测进行验证。再比如说,在设计“二氧化碳制备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设计实验方案,并在实验室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组织学生对相应的方案进行实践操作,真正推动学生创新理念和实践能力的发展。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通过燃烧蜡烛的方式制备二氧化碳,而有的学生可能会提出分解碳酸氢铵来制备二氧化碳,那么教师可以尝试引领学生先对每种实验方案的注意事项展开思考,再对实验展开进一步验证,避免出现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情况。整体来说,高中化学教师必须切实提高对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重视程度,竭尽全力把握机会推广素质教育,在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学科兴趣和思维能力的形成。

(二)创设创新教学情境

被创新理念所环绕的教学氛围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发展意识,所以,高中化学教师务必要注意在保证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质量的同时为学生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创设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情境,从而全面展开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新时代教育工作。具体来说,教师首先可以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为学生设置探究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其次,教师要结合已有教学经验,对教学环节进行精细设计,确保从情境的导入到探究实验的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环环相扣,为学生营造自由平等而自然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如此一来,班级部分思维活跃的学生会积极大胆地提出自己的问题,并在与教师沟通交流的过程中探究问题解决方法,从而带动班级内良好教学氛围的形成,促使学生形成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观能动性。值得注意的是,由于高中阶段学生的化学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所以学生所思考并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可能是浅层次的,甚至是不具备可操作性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不能断然否决学生的一些思维想法,而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以及意志,并及时指正学生的一些知识性不足,推动学生开放性创新思维的形成。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培养策略高中化学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产品、优化布局,让传统主流媒体传播更具影响力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