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DP与汇率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
2021-04-14汪天一
汪天一
摘 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GDP逐年迅猛增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进出口活动对国家的经济总量增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八个经济指标作为主要分析因素,对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且以2001年我国加入WTO为一个时间切点分成两个时间段进行研究, 通过建立的计量模型确定这些经济指标对中国进出口总额的量化影响,得出最终模型,并据此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中国进出口贸易;影响因素;多元线性回归;统计检验
一、引言
伴随贸易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强,加强多国之间的合作无疑成为每个国家快速发展的必经之路,中国也不例外,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开始了国家贸易新的转折点,让中国更快更好地融入了国际经济社会,进一步扩大了中国的出口贸易,更有利于引入外资。加入WTO成为了中国对外贸易进程中的重要节点,下图展示了我国1990年-2019年的进出口额以及GDP的发展变化,自从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进出口额增长的速度加快,每年增长幅度变大,GDP也一路迅猛发展,在2019年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全面小康社会建成在即。
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改善,中国对外贸易总额在全球贸易总额中的占比持续增长,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不断提高,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力不断增强。
二、文献综述
本文通过Eviews软件将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作为被解释变量,GDP、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关税收入、实际利用外资额、外汇储备这六个经济指标作为解释变量,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经济因素对于中国进出口额的影响。并且对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并将2001年作为一个经济节点来分析加入WTO是否对我国进出口总额有显著影响。
三、实证分析
1.引入变量
(1)被解释变量:进出口总额(亿元)
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国境的货物总金额,不仅包括实际进出口货物,还包括国家之间、国际组织之间相互赠送的货物,从保兑仓库提取但是在中国境内销售的商品等。进出口总额是观察一个国家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总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的良好指标。
(2)国内生产总值(GDP)(亿元)
GDP是指按国家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常被公认为是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依经济学理论可知,国民收入核算恒等式:
(3)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元)
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上升时,出口品价格相对上升,会促进進口,出口总额将下降。1994年国家实施汇率并轨,人民币大幅贬值对我国出口产生了巨大影响,1994年外贸依存度有了明显的上升,高达41.91%,汇率的变动对进出口总额起到了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也作为核心变量加入回归模型。
(4)实际利用外资额(万美元)
我国进出口额增量有很大比重是由外商投资企业特别是制造业实现的,只要外资继续向中国制造业投资的趋势不变, 我国的进出口总额就可以继续维持高增长的趋势,其也成为了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变量,因此将实际利用外资额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
(5)外汇储备(亿美元)
外汇储备指为了应付国际支付的需要,各国的中央银行及其他政府机构所集中掌握并可以随时兑换成外国货币的外汇资产。通常状态下,外汇储备的来源是贸易顺差和资本流入,集中到本国央行内形成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对于国家的进出口贸易有较大的影响。当一个国家的本币贬值时,外国大量抛售本国货币,此时利用外汇储备买入本国货币,有利于本币的升值,干预汇率使之趋于稳定,进而调节进出口,将外汇储备作为核心解释变量加入模型。汇率作为进出口总额与外汇储备的中介变量进行研究,研究外汇储备是否是通过影响汇率从而影响了进出口总额。
(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
固定资产的投入可以引起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国内企业竞争力,对对外贸易的总额有比较直接的影响,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
(7)关税(亿元)
关税是影响一个国家进出口总额的环境因素。关税税率的降低会引起进出口的货物增加,引起关税收入的提高,从而提高进出口总额。理论上,关税收入与进出口总额成正比例关系。将其作为解释变量加入模型。
(8)虚拟变量
D1=1(year≥2001),目的为研究中国加入WTO后,解释变量对被解释变量的影响机制是否有显著变化。
四、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初步建立与估计
以1990年为基期,将数据都除以1990年的数据,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
五、模型检验及修正
1.多重共线性检验及修正
首先,计算六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矩阵:
得到:多个变量之间的相关系数大于0.8,变量之间有很高的相关性,因此多重共线性存在。
利用逐步回归法进行修正:设置p值为0.05,将取了对数的GDP、汇率作为固定的vip变量,剩余变量作为待选变量。
结果显示,留下了x2、x3、x5三个解释变量,再用方差膨胀因子法检验,发现不再存在多重共线性。
2.平稳性检验
X2与X5为非平稳,再通过ADF检验得知:lnX2与X7的p值分别为1.0000与0.9546,因此,均为不平稳。X3的p值为0.0001,为平稳序列。
因此, LnX2、X5为一阶单整序列,即:
3.异方差检验及修正
怀特检验:
从结果看出其nR2=10.43966,在α=0.05时,对应的p值为0.3161>0.05,不拒绝原假设(同方差),因此不能认为存在异方差问题。
ARCH检验:
结果p值=0.8587>0.05,不拒绝原假设,不存在异方差问题,两个结果相同。因此,模型不存在异方差的问题。
4.自相关检验及修正
B-G检验:
选定残差滞后阶数为2,检验结果发现残差的一阶滞后项系数显著(p值=0.0042),证明存在一阶自相关。
D-W检验:
由B-G检验得知:扰动项存在一阶自相关,且模型中不含进出口总额的一阶滞后项、数据无缺失、解释变量为非随机变量、数据完整,因此,可以用D-W检验。根据回归结果,D-W统计量值为0.964456,根据DW分布表DW<1.214,因此,回归方程扰动项存在一阶自相关。
修正:
将模型进一步修正:利用C-O迭代进行自相关的修正,修正结果如下:修正后,发现在显著性水平为0.05时,各变量仍然显著(解释变量X5为控制变量,不要求显著)。且
再检验经过C-O迭代后的模型是否存在自相关,发现不再存在自相关。
5.协整检验
利用EG-ADF检验残差的平稳性,观察残差大致围绕零点上下起伏,再进一步对其做无趋势无截距的ADF检验:
经检验t统计量的值为-3.670186,经查表得知:临界值大于t统计量,因此,存在协整关系。
6.总结
六、经济意义
七、误差修正模型
1.模型建立
2.经济意义
et-1前面的系数为-0.09,此系数的含义为,当上一期进出口总额偏离长期均衡进出口总额时,每年会以9%的速度进行修正。
八、加入虚拟变量模型
在2001年之后,进出口总额与GDP的增长幅度都变大,2008年到2009年,进出口总额下降了29273.41亿元,GDP的增速放缓,因此加入虚拟变量。
以2001年为分界点:
在加入虚拟变量后,仅选取lnX2作为解释变量,研究2001年前后的进出口总额是否有较大变化,建立回归模型:
截距和斜率差异系数在统计意义下均为显著的,说明在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的GDP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机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在2001年之后,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GDP每增加1%,平均来说,进出口总额比2001年之前多增长1003.658亿元。
九、结论分析与政策建议
1.主要结论
(1)国内生产总值
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发达,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越大,从而增大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加大国际间的贸易来往与合作,结果使得这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大。
(2)汇率
人民币汇率上升后,会促进进口、抑制出口。人民币汇率降低以后,会引发国内资本外流的情况,通过扩大出口的方式提高外币购买力,从而促使国际贸易顺差扩大。对于进出口总额来说,当汇率提高时,导致进口额的上升值大于出口额的减少值时,进出口总额会升高,在此回归模型中,看出在GDP、外汇储备与关税收入固定时,汇率对进出口总额的影响符合此种情况。
除此之外,通过虚拟变量回归得知:以2001年为节点,GDP对进出口的影响有所改变,加入WTO后,平均来说,进出口总额明显比加入WTO后高。
2.政策建议
(1)坚持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政策
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指一国货币当局按照本国经济利益的需要,不时地干预外汇市场,以使本国货币汇率升降朝有利于本国的方向发展的汇率制度。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下,汇率在货币当局确定的区间内波动,一旦汇率浮动超过规定的幅度,货币当局就会进入市场买卖外汇,维持汇率的合理和相对稳定。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优点是避免了汇率的过分波动,进而避免了我国的进出口总额的过分波动。
(2)维持国内经济增长
GDP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经济水平与能力,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越发达,它的国内生产总值就越大,从而增大对国外商品的需求,加大國际间的贸易来往与合作,结果使得这个国家的进出口总额增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荀梓莹,蒋少华,曹桢,聂静.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景德镇学院学报,2019(2):1-3.
[2]田瑞秀.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相关因素的实证分析[J].现代经济信息,2019(5):2-3.
[3]张晓静.我国进出口总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中国市场,2016(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