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视听资源的运用
2021-04-14徐海龙王重建
徐海龙 王重建
摘 要 视听资源是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突破教学疑难、激活课堂氛围的重要载体。在打磨鲁教版《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一课时,发现一线教师运用视听资源存在数量不均、质量不齐、拿捏不准、处理不当等问题。依循整体性、有序性、实用性、启发性等原则,建议:以“模拟流水地貌发育”实验为主线,采用演示实验法;以“澜沧江—湄公河”河流为主线,采用读图指导法;以“(原创)河流之歌”为主线,采用合作探究法。
关键词 高中地理 课堂教学 视听资源 运用原则 运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类多媒体电子设备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广泛应用,各类视听资源,包括图表、图像、视频等大量涌入课堂。丰富的地理视听资源不仅可以充实地理教学内容,更好地展示地理过程、解释地理现象、揭示地理原理;而且可以增强地理课堂的趣味性,极大调动学生课堂参与度,让学生通过视觉、听觉置身学习情境之中,感受地理知识的真实与价值。视听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已不可或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大量应用了“示意图”“图表”“图像”“视频”等关键词来陈述内容要求,而且教学建议也指出,“可以采用文字、地图、图像、图表、模型等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生动、直观、富有启发性的学习材料,丰富他们说明和分析地理问题的手段”[1]。笔者组织丹阳市三位地理骨干教师(以下简称甲、乙、丙)打磨新鲁教版必修一《探秘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的河流地貌》(以下简称《河流地貌》)一课。三位老师在磨课前均有依托视听资源进行教学的尝试,其中暴露了一些问题,我们对此群策群力进行了探讨和改进。
一、运用视听资源的主要问题
在集中备课前,三位教师得到的通知是准备好PPT课件,进行资源呈现,反映教学思路和教学意图,在集中打磨时借助PPT进行说课。笔者将三位教师《河流地貌》一课中使用的PPT课件所涉视听资源进行了分类统计,分析数据见表1。
1.数量不均,存在极左极右现象
由表1可知,三位教师使用视听资源的数量存在明显差异。有过度使用的问题,一个PPT页面上同时呈现五六幅图像,课堂呈现出资源堆砌现象;也有数量明显不足的问题,PPT画面是纯文本呈现,画面缺乏美感。
2.质量不齐,存在粗制滥造现象
三位教师使用的视听资源有来自课本图片的手机翻拍图;有来自网络搜索下载的图片,有些图片还带有网站的宣传Logo;有来自海外的英文版图片、视频;有自己拍摄的模拟实验视频等。有些圖片分辨率低,放大后模糊不清;有的视频冗长,并伴有录制时的噪音。
3.拿捏不准,存在盲目使用现象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来教学视听资源的海量增长,考验教师资源选择的能力。三位教师均有一些资源遴选使用的问题,如同一PPT课件页面出现两个或多个地理信息叠加甚至是地理原理相左的图片,导致视听资源的呈现时间、顺序等影响了教学环节的推进。
4.处理不当,存在浮于浅表现象
视听资源可以较为直观甚至是动态呈现地理景观、地理原理。但视听资源的信息量大,呈现的关键信息,往往需要教师加以提点。三位教师都出现了只呈现资源,但分析讲解不够、原理解释不透的情况。有的视听资源可以较为系统地反映河流上、中、下游不同区域的地貌景观,但教师仅局部地、静态地使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率不高,不能深挖资源,对学生的资源分析能力培养不够。
二、运用视听资源进行教学的原则
高中地理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依托各类图文声像资源,揭示地理景观的内在机理,解释地理现象的运动规律,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素养,探寻人类在处理人地关系过程中出现问题的解决办法,提升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塑造学生的人地协调观。视听资源的使用应服务课堂教学需要,《河流地貌》一课中的视听资源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地图是地理的第二语言,地理课堂中的视听资源服务于揭示整节课的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是一个整体的话语体系。视听资源应紧扣河流这一教学主线加以呈现,体现流水作用对河流地貌上、中、下游的整体塑造。在不同河段地貌观察及特征描述时,应统一整合静态图像与动态图像、影音视频等,从地形、地势、水量等综合作用的角度加以整体分析。
2.有序性原则
《河流地貌》一课内容编排,依循河水从源头青藏高原流经不同河段、不同地形区,最终注入南海,进行图文整编,既符合自然现象的发生发展规律,又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发展规律。运用视听资源进行课堂教学,也应遵循课本陈述逻辑,遵循自然地理原理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
3.实用性原则
当前,网络上关于河流视听资源的类型、数量较多,在选择使用时,实用性是关键。视听资源的类型确定,呈现方式与呈现的时刻点、时间长度等,均取决于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需要。运用视听资源,方便学生从直观形象的图片、视频中获取有效信息,较快、较好地化解疑难点,激活学生学习思维,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4.启发性原则
《河流地貌》一课中所介绍的各类地貌景观,对高中生而言可谓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多少会有一些片段式接触,陌生则是因为不太可能系统接触过。视听资源的运用,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熟悉的基础进行探究分析,另一方面要能帮助学生透过陌生的景观,在了解其成因的基础上学会特征的描述。要能利用河流地貌上呈现或者未能呈现的人类活动来启发学生思考原因,探索人类活动与地貌景观的关系。
三、有效运用视听资源教学的策略
《河流地貌》一课教学中,三位教师运用的教学法主要有演示实验法、指导读图法、合作探究法等。这些教学法的设计使用,均有结合具体的视听资源来展开。经过集中研讨,就具体视听资源的使用,达成了以下优化策略。
1.演示实验法
应用实验法进行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概念、规律、原理、现象等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创造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更有利于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2]。本课运用演示实验法,以“模拟流水地貌发育”实验为主线。澜沧江-湄公河流程长,流域范围广,流水作用发育的地貌非常典型,非常适合运用演示实验,从河流地貌发育的整体性角度加以研究,指导学生观察流水的作用并分析地貌特征。
(1)实验器材及处置安排
准备金属水槽、软沙、水壶、着色的水等实验材料。如图1布局设置,水槽右高左低(确保水从右向左流)。
(2)实验步骤与教学目的
第一步:持续从进水口注水状态,请同学描述甲、乙、丙河段水流对沙子的作用。指导观察流水的侵蚀、搬运与堆积作用,理解流水对地貌塑造的方式和影响。
第二步:持续从进水口注水状态,请学生观察在A、B两地流水对沙子的作用。指导对比观察凹岸、凸岸地貌的演变差异。
第三步:调节从进水口注水的量,观察不同水量状况下的流水地貌演变差异。指导学生比较、分析水量对地貌塑造的影响。
第四步:调节水槽的倾斜程度,观察流水在不同地势状况下的作用差异。指导学生比较不同地势对河流地貌塑造的影响差异。
(3)实验结论应用
结合澜沧江-湄公河不同河段水量、地势的特点,对应模拟实验中甲、乙、丙河段及A、B两地,分析澜沧江源头宽浅河谷、上游峡谷与出山口冲积扇、中下游曲流及下游湄公河平原、三角洲等地貌的形成,帮助学生在初步了解形成原因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河流地貌的特征、成因及演变过程。
(4)实验的拓展研究
在图1的丁处慢慢倒水,可以在甲处河段较好呈现冲积扇的形成;但在模拟实验中多次尝试均未能成功塑造牛轭湖。可以就这些现象进行深入探究,指导学生从整体发育、动态演变的视角加深对河流地貌特征的认知,提升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素养;同时,对实验的科学性进行批判,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严谨的科学精神。
2.指导读图法
指导读图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地图或教学补充图像、获取有效信息、解释地理现象,揭示地理原理与规律的教学方法。《河流地貌》一课对应的新课程标准内容要求是“通过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识别3~4种地貌,描述其景观的主要特点”。从课标要求及鲁教版教材内容编排看,选择指导读图法进行课堂教学,以“澜沧江-湄公河”河流为主线。
(1)主要地图的选择及处理
选取课本提供的“澜沧江-湄公河及其流域范围”图作为主线图,对图像进行简要加工,标注上六个字母点的景观信息(图2)。
(2)主要教学步骤与设计意图
第一步:读图名图例,根据图例判别地势高低,判定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向及流域内地形地势的总体状况。
第二步:引导学生根据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所处海陆位置、地势状况及流域范围等,推测河流的流向、不同河段的河流水量、流速等水文特征。
第三步:结合课本提供的关于图2中选定各研究地点(A~F)的地貌景观图,指导学生分析地貌特征,并思考流量、地势(流速)等因素对塑造河流地貌的具体影响。
第四步:指导同学在分析各研究点河流地貌的特征及形成原因基础上,从澜沧江-湄公河的流域整体性的视角出发,思考河流上中下游地貌发育演变的内在关联。
(3)教学主题图的作用分析
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作为教学主题图,将所研究的河流地貌景观图依序落到主题图上对应的地点,便于指导学生将微观尺度地貌置于宏观尺度的空间场域中认知,培养学生地理认知的尺度思维意识;掌握整体与局部相结合,通过整体研究局部,通过局部分析理解整体的地理研究方法。
(4)基于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图的拓展研究
澜沧江的源头地区,从分层设色图上可以读出海拔高、高差小、地形较平坦等信息。源头水流小、落差小,所以,河流流速慢、向下的侵蚀能力弱,河谷呈宽浅状。这些地理信息可以通过课本提供的“图3-3-3澜沧江源头”景观图加以验证。由此处读得的河流地貌发育与地形地势、河流水流的关系是研究整个流域地貌发育的基础,其他不同研究点河流地貌的发育都可以结合景观图,从类似的视角切入并加以分析。相关研究侧重培养了学生的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素养。
3.合作探究法
本课运用合作探究法,以“河流地貌之歌”为主线。《河流地貌之歌》原作者为和晓田[3],创作借用了歌曲《宁夏》的曲调,歌词主要呈现的是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河流地貌》相关内容。原作不仅唱出了流水侵蝕、堆积地貌的发育过程,而且将河流地貌的发育机制,包括流水下蚀、侧蚀及溯源侵蚀,河流出山口的冲积扇连接在一起就形成洪积-冲积平原等,都纳入其中,这与现行课程标准的要求是不吻合的。所以,结合新课标要求和新教材内容,笔者建议对此视听资源作优化,具体操作与教学应用设计如下。
(1)“河流地貌之歌”整体改编
整体撰写歌词:(第一节)澜沧江发源,青海省唐古拉山。源区在青藏高原,向下侵蚀较弱,水少形成宽浅河谷。高地落差大水流急,向下侵蚀作用强形成V型谷。(第二节)河流出山口,摆脱了侧向约束,泥沙堆成冲积扇,土深厚宜农作;吸引人们来此集聚,成为山区宜居地带。(第三节)河流出山进入坡度较缓区域,向下侵蚀减,侧向侵蚀增。弯曲的曲流,一般情况下,凹岸被侵蚀,凸岸来堆积,凹岸河床深,适宜筑港口;凸岸多浅滩,凸岸堆积河床浅,曲流发展到某时,自动裁弯取直,废弃弯道变牛轭湖,裁弯取直利于泄洪,启发我们学大自然抵御洪水。(第四节)河流它流到了下游,因为地势变得很平坦,上中游泥沙,就在此堆积,形成大平原。湄公河入海,水流非常慢,泥沙在此沉,形成三角洲,是最富庶区。
整合歌词、音乐及模型图片,编制“河流地貌之歌”MP4,效果见图3。
(2)围绕“河流地貌之歌”的探究活动设计
第一步:课前播放,创设研究情境,将学生带入河流地貌的探究场域。
第二步:播放“第一节”,对比宽浅河谷(教材图3-3-3)、“V”形峡谷(图3①或教材图3-3-4)的位置、特征,探究不同河谷形态与水流侵蚀方式直接的关系,引导分析河流水量、流速与河谷所在地形区、地势落差的关联。
第三步:播放“第二节”,引导探究冲积扇地貌的发育位置、地貌特征、发育成因及应用价值。引导探究开发过程中潜在的风险:山洪爆发导致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过渡开发导致退化、萎缩、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
第四步:播放“第三节”,结合图3②,对比分析曲流凹岸、凸岸的流水作用。引导探究曲流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指导分析教材图3-3-6牛轭湖的成因,说明牛轭湖形成对河流泄洪的影响。立足自然规律探究,举例(荆江段人工裁弯取直)说明人类可以应用自然规律服务生产生活。
第五步:播放“第四节”,指导学生分析在河流上中游地貌发育、演变的基础上,探究河流在下游、入海口的主要作用形式及对地貌塑造的影响。立足于此,把握平原、三角洲的地貌特征,理解湄公河平原、湄公河三角洲成为越南最富庶地区的自然原因(包括土壤肥沃、土层深厚、水热条件优越等)。
(3)“河流地貌之歌”的拓展探究
在探究澜沧江-湄公河沿线地貌特征时,可以有机融合教材活动题,如探究“在中上游建设水库调节水、沙,对下游三角洲的可能影响”,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流域的整体性开发意识;再如河流的自然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可以对比我国荆江的人工裁弯取直,凸显中华民族遵循自然规律、谋求人地协调的智慧创举,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鲁教版《河流地貌》一课教材内容编辑非常契合新课标对必修“地理1”的教学要求。课本提供了模型图、景观图、地形图等不同的视觉资源,教师在教学时还可按需补充多样化的视听资源。此次磨课的三位教师也是精心挑选、精心设计,为呈现一堂好课,在视听资源的应用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探索。通过打磨,我们达成以下共识:视听资源应用当服务地理原理揭示,服务教学环节推进,服务育人目标达成。当然,在视听资源的使用时间掌控、影音图像资源的内容整合、模型与实景有机协调等方面,还有值得進一步探讨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 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95.
[3] 和晓田.河流地貌之歌[DB/OL].https://haokan.baidu.com/v?vid=13247302496935525845.
【责任编辑 王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