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大健康视域的高校学生健康教育体系构建探讨

2021-04-14

卷宗 2021年2期
关键词:视域课程内容高校学生

陈 功

(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四川 广汉 618307)

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各个时期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当代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做好健康知识宣传与健康教育,引导学生找到健康的学习与生活模式,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与习惯,有利于学生未来个人发展。在大健康视域下,做好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让更多学生关注个人健康问题,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参与。

1 打造高校健康教育良好环境

打造具有丰富健康元素的校园人文氛围,对健康教育的落实具有奠基作用。师生的共同参与是健康教育环境灵魂起来的重要前提。教师重视健康教育,用个人重视唤醒学生对健康的关注,形成有关于“健康”的共识,才能在之后的健康知识学习与健康活动参与中展现出个人热情。高校要呼吁每一位教师、每一位学生参与到健康教育环境的营造中出,将环境的打造视为健康教育体系构建的重要环节。力求师生理解健康教育的真谛,客观评价个人健康状态与健康需求,是追求健康的前提。

首先,明确健康守则。规章制度的建立,是行为落实的首要条件。在创设健康教育环境的初始环节,要针对高校师生的实际健康情况与行为情况,建立健康守则。大家具有同样的目标,有同样的健康追求,便要在确立了班级、年级、学校健康守则之后,严格遵守,相互监督。其次,提升健康活动参与度。健康活动的组织,是为服务每一位参与者。教师要起好带头作用,与学生一起参加健康活动。像学校的广播操、体育课、运动会等,寻找一切机会共同参与,一起加强身体锻炼与个人体能展示,让追求健康成为大家共同的目标,并从打造健康身体的实践活动中找到新的动力。

2 融合高校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中,课程内容的开发与整合是关键。利用具有指向性的课程教学内容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帮助到学生。在之前的健康教育内容中,有许多内容具有重复性,且衔接不够紧密。高校要优化健康教育的工作中,要突破传统课程模式的限制,将对学生最有帮助的健康知识作为课程内容,帮助学生解决现存健康问题,找到健康锻炼与调节的方式。

首先,关注多学科健康知识的整合。体育是提升当代大学生体制水平的重要学科。学生通过参与教师组织的多种体育项目活动,丰富个人身体机能锻炼经验与锻炼经验。在大健康视域下构建健康教育体系,要关注生物、化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知识对学生健康的影响。根据高校学生所在专业涉及的学科,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做好健康知识渗透。健康教育负责者,更要作为多面手,认真学习与健康相关的多学科知识,将其整合到健康教育内容之中。

其次,关注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两个方面。在健康教育中,身体健康一直作为重头戏,受到教师与学生的重视。近几年来,与心理相关的问题不断出现,心理教育内容已经成为健康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影响着其个人行为与个人价值观念选择。做好心理引导,是完成健康教育目标的关键。特别是在互联网社会中,网络就像一把双刃剑,丰富着学生的见识,同时注入了良莠不齐的思想,让社会经验不尽充足的高校学生对不良观念有所依赖。在心理健康方面,健康教育工作者要关注多方面心理引导。像人际交往、学习压力处理、职业规划、家庭矛盾梳理、网络应用行为、消费心理指导等,都是近些年来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以人际交往为例,很多当代大学生过于依赖网络,使其面对面沟通的能力与欲望大幅度下降,个人真实生活中的交往问题频出。一些学生在网络上十分健谈,在生活中则默默无语,不愿意交朋友,成为大家眼中的“怪胎”。长期生活在他人异样的眼光下,让学生越发交不到朋友,逐渐自闭或者厌世。将人际交往心理纳入健康教育内容体系中,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人际交往的重要性,了解不同的性格特点与交往原则等。让大学生们学会相互尊重,接受不同的个体。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人际交往中遇到的麻烦,像不知道如何交朋友,不懂得怎么维系友谊等。用成体系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走出心理困境,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

3 开展丰富健康教育实践活动

在大健康视域下构建健康教育体系,需要关注健康教育活动的丰富化。组织活动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头等大事。整合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模式,让健康教育以多姿多彩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主动参加,才能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

首先,开展固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固化的健康教育活动,是学生在校学习中必然要参加的活动。在以往的高校教育中,并没有固定下来的健康活动,大多为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在整合了多个学科的教学资源后,学校要通过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与目标的明确,引导全体师生参与到学校制度中的健康实践活动。比如,每天春天,开展一次全校范围的运动会。全校学生、教师共同参与,报名不同的项目,成为赛场上的运动健儿。每年年中,开展一次健康锻炼与生活相关的知识竞赛,通过奖项的设置,给师生提供参与动力。还可以开展像体育宣传设计大赛活动,让学生们针对自己对体育的理解,设计体育宣传标语、图画,具有平面设计特长的学生,还能从健康教育活动中收获其它成就感。

其次,开设固化的健康教育组织。每一项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组织,一个集中地。在高校健康教育体系构建中,重视健康教育机构的建立,有利于健康教育作用的持久化。在以往的健康教育宣传中,利用某一个宣传日宣传体育知识、心理知识,所起作用时效相对较短。只有那特定的一段时间,师生会格外关注健康问题,活动之后,遗忘的速度过快。结合当代高校学生的健康发展需求,学校应当积极设立一些长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的组织。像体质评估与体育锻炼指导中心,为学生提供体质测评服务,为学生打造个性化的锻炼计划,让学生真正参与到个人体育锻炼中。还要针对心理健康,开设心理中心,安排专业的心理医生或者心理学者坐阵,向学生敞开心理咨询的大门。切实重视学生的心理倾向,关注与关爱每一位走进心理中心的学生,不敷衍,真帮助,不让心理教育流于形式。用组织的建立,丰富健康活动形式,加强健康指导落实,才能让健康教育出 效果。

4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丰富多样的健康教育活动,推进学生个人生活行为的改变,才能实现其健康水平提高的目的。在构建高校健康教育体系时,关注环境的营造,课程内容的丰富与资源的合理融合、利用,提升各类活动的最终效果。强化学生的健康知识,丰富健康知识,落实健康行为,才能改变学生的健康意识,成为身心健康之人。

猜你喜欢

视域课程内容高校学生
对戊戍维新派思想家心路历程的思考——以“启蒙自我循环”为视域
基于“课程内容六要素”的绘本文本解读路径探析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一带一路”视域下我国冰球赛事提升与塑造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
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内容的构建
依标明辨 巧用萃取——谈如何将文本内容萃取成课程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