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2021-04-14徐天舒杨江勇
徐天舒 杨江勇
(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辽宁 沈阳 110122)
当代为了建设新型国家创新需求,促进就业带动经济,针对高职学生在开展创新创业的教育体系中,需要探寻出一条怎样的教学实践路线,全面提高高职学生综合素质以及创新创业水平,以适应当下高端行业对专业性人才的需求,推动社会创新,促进国家发展。
1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1.1 课程体系还有待规范
由于当下创新创业教育概念起步较晚,其相应的教育体系还未得到完善,从而导致大部分高职院校针对创新创业课程的设立以及教育学教育的基础设施的建设还不够完善。尽管当下许多高校已经将创新创业课程划分为大学必修课程,但是其实际的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式甚至学生的学习方法都还存在明显的缺陷,需要具体的规范化、标准化。
1.2 专业教师缺乏
由于创新创业在教育界的概念起步较晚。其对应的学校在转型方面还需要一定的过程。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的建设都相对匮乏,并且当下各种各样的创新创业教师培训机构,导致对应的课程体系存在太多的不确定性。而当下高职院校对于教师在培训创新创业方面主要是通过短时间集中式的培训,并且相应的培训内容也缺乏创新创业的实践。因此,当下高校需要以双师型来开展对应的创新创业课程,提高实践以及理论的教学强化现有的师资力量。
1.3 师生参与度不够高
当下,创新创业教育在大部分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师生参与度不高的现象,学生没有兴趣对相应的课程进行参与,并且老师在实际教学环境中也无法给予学生实际的教学指导。并且对应的创业项目还停留在实际的理论层次,缺乏对应的技术量以及实践的含金量。其具体的创业计划不具备可靠的实施性。
1.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建设不够完善
当下要完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对现有的实践课程进行改善,尤其是在针对实践平台建立等相关基础工作的开展,更需要进一步的落实。当下由于对应的创新创业课程还处于起步阶段,无法提供相应的实践教育平台,从而影响对应的教学工作有效地开展。
2 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
2.1 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共同发展
在当下的专业课程教学环节中,需要积极地将创新创业元素进行有效的融合,而如何将其进行平缓衔接则是重点。具体的培训方式可由学校、企业协同配合,通过学校专业知识的传授以及对专业创新创业的有效指导工作,以创新教育作为专业教育的出发主线,以企业实际的创新创业需求作为方针来开展对应的教学培育方式。同时,企业再辅以相应的实践工作指导,来落实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总的来说,当下在实际的教学环节中需要积极地将专业元素中存在的创新创业进行发掘,通过具体企业的指导来完善相应的教学内容搭建,从而达到有效的专业与双创的衔接工作。
2.2 创新创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当下在开创对应的课程体系依然需要以学生作为课程开设的根本。通常是采取普及教育以及精英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全方位的施行线上以及线下的高时效性教育,在教学环节中推行理论加实战的教学方针,通过选修加必修的课程则选来完善综合的课程体系构建工作。全面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相关的思维以及能力。在进行普及教育环节中,充分融入创新元素、管理元素等,以实践教学为主要来开展对应的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最基本的创新创业意识。
2.3 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要对学校类具有创新创意的师资队伍进行有效的建立工作。以注重实践教育为主,采取年轻活力化加年长经验化的师资团队结合方式,稳定创新创业师资团队的建设工作。积极地同企业开展合作,将更多的教师融入到企业的生产运作的环境中,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
2.4 创新创业实践平台搭建
创新创业在经过理论的培训以后,其最终都要落实到实践的运用环节,学校内创新创业实践平台的构建工作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向,第一,落实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区,其对应区域可以分为专用实训室、专业实训室,通过将各专业的特征进行有效融合来开创对应的教育方式。第二,设立创新创业办公区,为创新创业提供相应的服务保障。第三,设立创业孵化区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创新体验场地。
3 结束语
当下高职院校在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以及实践的环节中,要充分地融入各专业的元素,有效地制定相应的课程以及教学培训方针,因地制宜的开展符合本专业的创新创业实践教学模式。同时积极的构建相应的双师型师资团队,采取年轻活力加经验沉稳的师资组合,完善相应教育体系的构建。从而达到人才培育的基本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