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探究

2021-04-14王玉庆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史料初中生核心

王玉庆

(南京市科利华中学,江苏 南京 210009)

1 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以及原因

部分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学方式多采用语言教学的形式,且并未及时进行知识拓展,同时一些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有限。同时,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及历史地图,这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但是学生对历史地图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教师的指导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认为历史地图知识单纯的为了占据篇幅,学生的历史素养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的学习应该更加侧重于考据论证,但是学生历史观念受到网络等其他方式的干扰,并且学生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历史观念不正确。此外,长时间的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不到提升,历史从来都是需要不断深入地解析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把结论直接了当地摆出来。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对时代的了解不足,这也就导致对历史的作用以及内涵了解有限,这同样也是无法提高其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

2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史料教学

2.1 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脉络

连续多年的初中历史教学,使我觉得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缺乏必备的时空观念,例如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连中国古代史朝代顺序也茫然无知,对于同一时期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进程更是模糊不清,而历史的五大核心素养之一就是时空观念。在历史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这一素养,个人觉得最主要也是最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要给学生构建知识网络,把握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历史来讲最重要的因素是时间,如果没有时间的概念,那历史就不能称其为历史。任何一个历史事件的发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一背景就是一个时间概念。了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就可以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概况,从而了解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分析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掌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初中历史教材采用纵向的时间顺序编写,在每一册,每一单元内部,时序性是很强的,这对于初中阶段的孩子来说是比较有利于学习的。但通过多年的教学发现,初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显得尤为“单纯”,都是孤立的知识点的记忆,没有系统的时间概念。那有什么有效的学习方法来梳理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呢?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画“年代尺”,即学生自主或在教师指导下整理知识、将课本中所涉及的历史事件编成大事年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把历史事件加以梳理整合,这样看似凌乱杂而无序的知识点就织成了一张知识网。每一册,每一单元,甚至小到每一课都可以画“年代尺”。九年级复习时也可以用这种方法把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按照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这样大的线索构建学生的时空观念。每复习一册,首先让学生看课本的目录,根据目录先大体掌握本册要复习的是哪一段历史,大致的时间范围。而后再根据单元主题分解每课的知识点,这样学生对于历史的线索就会非常清晰地构建于头脑中。

2.2 凸显“家国情怀”,找准历史与现实契合点

以往的历史教学以学生升学考高分为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注重的是基础知识的讲解,学生被动地进行知识的接收和记忆。现行的课程标准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意识、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历史教学不能只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目的,而更应该着力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能力,使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能够真正做到以古知今、以史为鉴。历史课程的首要作用是培育有“正能量”情感的学生,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找准历史与现实的契合点,凸显历史教育的“家国情怀”功能,这是我们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在讲授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时很多教学内容都可以联系到南京这座见证了近代中国沧桑历史的古城。

2.3 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史料

部分初中历史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只是对教材中的知识点进行详细的讲解,很难促进初中生对历史知识深刻的理解。在应用史料促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没有将历史理论知识和史料有机地结合。这样不仅削弱了历史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也削弱了史料本身的应用价值。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以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选择史料,有效地促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史料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使初中生更好地掌握历史知识。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有些历史结论比较枯燥,由于没有史料的支撑,初中生在学习、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因此,为了丰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收集图片、视频形式的史料,对这些历史结论进行解释,并引导初中生细嚼慢咽地分析这些史料,更加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博。与抽象、枯燥的历史教材中的内容相比,以图片、视频形式呈现的史料既有趣又生动,不仅可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使初中生更加坚信历史,有助于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

2.4 深入挖掘史料的育人价值

史料是对已经发生的事情的真实原始记录,实效性较强。史料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是否可以促进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与史料的选择是否合理具有直接关系。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以初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主要课堂教学目的,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内容,紧紧围绕本课时的课堂教学内容合理地选择史料。为了进一步充分发挥史料的价值,教师应深入挖掘史料的育人价值,对初中生实施德育和美育,以此促使初中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并有效地初中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促使初中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3 结束语

历史学科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有着独特的优势,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历史学科的教学优势,对学生们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

猜你喜欢

史料初中生核心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