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2021-04-14罗春玲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德育中职技能

罗春玲

(梅州市职业技术学校,广东 梅州 514017)

时代的发展改变了社会对于人才的态度,除了需要人才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外,对于他们的职业素养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于中职院校来讲,要在做好技术培训的同时,积极开展德育教学,以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1 提高中职德育教学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学生社会适应力和学习能力。社会适应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体现,所以在进行中职教育的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学生的交际、自我调整等方面的能力,以便全面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同时,学生在正式参加工作后,不仅要具备较强理论和技能,较强的学习能力对于尽快的适应工作要求更为的重要。只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工作期间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各项技能,而且在结合了理论和技能后,可成为一名具备高素质的职业人才。

2)能够提高学生的创新水平。如今的社会正在高速发展,企业面临着比以往更大的竞争压力,因此特别需要创新性人才来带动企业的发展。所以学生正式参加工作后,要在具备技术能力的基础上,充分满足企业对于创新人才的要求。学生要意识到,只有具备了创新的意识和能力,才能够为企业开辟出更多的发展渠道和空间,进而为企业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收益。所以在中职教育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可以改善学生的心理状态。中职学校招生渠道宽泛,但是学生的学习基础普遍不高,学习水平和素养也都存在明显的差异,在心理层面多少有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中主要表现在学习成绩不理想而产生厌学心理;家庭条件不理想而产生自卑感;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力;社会的复杂性导致学生没有树立健康的价值观等。所以中职院校应重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等,使他们具有乐观向上、吃苦耐劳等方面的精神,这样一来就会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

2 面向社会需求探索中职德育教育模式

1)号召教职员工一同参与德育工作。除了教师以为,中职学校还应召集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比如建立以校领导为核心,集班主任、任课教师为一体的德育教育体系,全面展现出各教职员工的能力和特点,以此构件一个完善的“人人都是德育教育专家”的全新中职教育理念。(1)整合道德教育资源,由班主任或辅导员开展心理道德教育。德育教育主要针对的是学生,而若想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德育知识,就一定要在生活和学习当中对他们倍加关怀,多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经常和他们进行交流,对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教师要通过耐心地引导予以解决,而且还要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等。(2)各专业教师在为学生讲授技能课期间,应充分灌输德育内容,来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同时在专业培训中还要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3)作为校领导,要根据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创建心理辅导部门,用以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尽量选用富有德育、心理教育工作经历的教师加入心理辅导部门。例如:进行心理辅导教育时,学校要根据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各学科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有针对的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创建心理健康档案,并为其打造管理系统。同时还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并进行认真的记录。若发现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要马上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

2)利用互联网进行网络道德教育。中职学生处于人生关键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当前学生普遍是利用网络来认识事物,进而形成自己的一套价值观,不过以他们的阅历还无法对这个社会的事物做出合理的判断。所以中职学校要加大对于局域网的监管力度,避免不健康的有害信息混进校园网当中,以此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环境。而且学校还要通过网络为学生开展道德教育,指导他们如何正确的使用网络,使学生可以真正通过网络来充实自己的头脑,增长见识,丰富社会阅历,从而加强自身的职业素养。

另外,还要针对学生的爱好,利用网络来对学生开展道德教育。同时也可利用网络打造出一个班级德育网,通过班级间的自评、互评来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如利用网络让学生参加以班为单位的“优秀团干部”、“文明宿舍”等评选活动;举办“校园文明”活动赛,树立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注意文明行为的意识,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和思想;学校还可安排有关“文明健康”的征文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进而不断加强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思想道德水准。

3)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以往的道德教学方式比较枯燥,因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中职学校的道德教育质量和效率始终无法达到理想的要求。而伴随信息化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得到了普及应用。作为中职学校来讲,应紧跟时代发展的脚步,积极采用网络技术来开展德育教学工作。比如教师可以对网络中所报道的时下热点进行收集,并制作成图片、视频等,然后用多媒体技术展现出来,使学生确切地体验到时下热点对于社会的影响,而且还要安排学生进行积极的讨论。这种以网络技术为主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加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从热点当中充分的了解社会现状,从而可为加强学生的道德素养提供有价值的依据。此外还可以把一些展现学生道德缺失的实例,利用多媒体技术呈现在学生面前。虽然这只能被当作是个别案例,不过侧面所表现出的德育问题则是一个非常好的教育素材,非常值得学生去进行分析和反思。

3 中职德育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开展的要求和建议

1)从社会需求角度革新德育内容。中职学校在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德育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站在社会需求的层面上来对教学内容和方式进行改革,不能仅是单纯的对内容进行完善,和追求内容的“实效性”,而是要以此为基础,体现出内容“实用性”的特点,让学生在接受完教育后可以深入地掌握社会实际情况,从而规范自身的日常行为,全面提升自身的素养。不过这也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教师要充分掌握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当下的社会风气,然后针对性的调整德育教学内容,这样一来就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灌输更多有价值的德育内容。

2)开展校企合作的模式。为了能够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各大高校均启用了校企合作模式,不过这种模式只能针对专业课,加强的是学生的技能和理论能力。在面向社会需求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学校可让企业富有工作经验且道德水准高的人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将学生安排到企业当中去亲身体验工作气氛,以保证中职学校的德育内容能够和社会发展接轨。

4 结束语

社会的发展使企业改变了选定人才的标准,不仅要在技能水平上符合标准,而且还要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以满足企业创新性发展的要求,为此中职学校要在培养学生技能的同时,加大德育教育的力度,以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具备较高职业素养的人才。

猜你喜欢

德育中职技能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画唇技能轻松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