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高专体育舞蹈课程开展的问题分析
2021-04-14谢章勇
王 莉 谢章勇
(江西生物科技职业学院,江西 南昌 330200)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社会和高校教育培养的新目标。高职高专的体育教学也随之进行了一些改变和突破,主要体现在教学模式和内容方面。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是大小球类、田径项目,这些项目对于学生的吸引力逐渐减少,而新增设的体育舞蹈相关课程相对解决了这个问题。体育舞蹈课程要想更好地落地于高职高专院校,还存在较多的问题需要解决,本文便根据该问题展开一些探讨。
1 体育舞蹈概述
体育舞蹈是由文艺舞蹈衍生出来的一种体育项目,隶属于文艺舞蹈。体育舞蹈具有文艺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体育舞蹈将艺术和体育以及音乐融合在一起,是一种健康与美丽的典范体育项目。对于锻炼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柔韧性以及身体灵敏度和反应能力都是很有帮助的。在高职高专院校开设体育舞蹈项目现在已经被较多院校采取,并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此外,根据数据证明,体育舞蹈对于促进学生的新陈代谢,改善心脑血管功能是很有帮助的,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并帮助学生进行社交,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2 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对高职高专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1)体育舞蹈课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体育舞蹈属于体育艺术类项目,具有团结合作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人合作完成学习任务。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学习到一些沟通的技巧,如在与舞蹈搭档的合作过程之中,需要交换舞蹈经验,一起共同理解音乐与舞蹈的动作完成。通过这一过程能够帮助学生们开阔自身的心胸,学会包容和理解,这些对于学生今后的生活是很有帮助的。同时,学习体育舞蹈能够提升学生的气质,学习一门舞蹈对于完善大学生的人格和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发展都存在一定的帮助。高职高专开设体育课程,初衷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在原本的体育课开展过程中,体育项目并未有效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在体育舞蹈的课程开设之后,学生的兴趣增加了,也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身体方面的素质,进而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2)体育舞蹈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1)锻炼学生体质。高职高校学生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体育舞蹈可以纠正学生肩、背、胸、腹、腿、足等部位的不良姿态,促使其肩背、脊柱、胸廓、骨盆、下肢等支持器官更趋完美,使身体更加端正挺拔、线条更加优美匀称[1]。现在由于网络的发达,高职高专学生沉迷于网络,极大地缺乏体育锻炼。因而学生的身体都处于亚健康状态,通过对体育舞蹈的学习,能够有效纠正学生身体的不良身资,也能够在不断地锻炼过程中增强自身的身体素质。(2)增强学生心理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社会上的竞争越来越大,学生们面对每年毕业时就业率的降低和以后生活的压力,心理素质不佳的学生可能会心理崩溃。因此学校应该对这个问题予以重视,积极采取一些措施来缓解学生的压力,增设体育舞蹈课程便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学生们能够抒发自己的情绪,感受到音乐和舞蹈结合的魅力,并学会沟通和团结,在舞蹈中重塑自身的自信。舞蹈是人们情绪宣泄的一种出口,在运动过程中能够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能力。(3)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的专业素质较高,在学校毕业后会进入社会工作,因而高职高校学生需要有一定的社交能力。体育舞蹈的课程以其灵动优美的特点,能够将一些对舞蹈感兴趣的同学聚集在一起,并彼此之间互相学习,交流经验。
3 高职高专体育舞蹈课程问题探析
1)体育舞蹈课程场地设备不完善。在高职高专学校,首先影响学生对于体育舞蹈学习的便是舞蹈课程场地的不足和设施的不完善。由于体育舞蹈课程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体育教学仍然较为稀少,因而学校并未开设专业的教室用于体育课的教学。因此学生在上课时只能在户外或者学校的各个角落,专业的舞蹈教室需要有镜子、木地板和音响,如果缺少了这些设施,对于教师的教学也会有一些不好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应该积极建设有多功能的体育馆,以满足学生的上课需求,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课程更加完善。
2)体育舞蹈教师的教学能力与职业素养。除了场地和设备的落实,阻碍体育舞蹈课程在高职院校开展还有一个因素是学校缺少专业的体育舞蹈教师。体育舞蹈这个专业需要拥有专业能力的体育教师进行教学,但是学校并未招收或安排这一类教师,或者一些舞蹈老师并不愿意去教体育。因此在课程开展过程中,经常出现教师和学生的矛盾,老师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上课效果不佳,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舞蹈能力,满足学校的体育教学要求。
4 改善以上问题的措施
1)完善高职院校的场地设施,购入相关的教学设备。为了使得高职院校的体育舞蹈课程更好地开展,高职院校应该完善学校的设施,并配备音箱、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得教师在进行舞蹈教学时能够更好地开展教学内容,为教师提供相关的便利,使得该项教学方式很好地落地高职院校。学校在规划舞蹈教室和购入设施时,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既要考虑经济因素,也要考虑实用性,并购入时下先进的教学设备。
2)创设新颖的教学方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高校教育也搭载上了智能技术的快车道。现如今电媒体技术已经是平时老师上课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持。在新课改要求下用情感融合教育,那么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制作一些有意思的课件,诸如其他学校的舞蹈教学视频。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模仿课件中的内容,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鼓励并引导每一个学生舞动身体。在引起学生注意的同时还应该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和对音乐的理解等等,在活泼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中使学生们学习舞蹈技巧的同时感受音乐的魅力。
3)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在高职院校,学校应该对此引起重视,积极引进专业素质较高的舞蹈教师。同时,教师应该具备良好的品德和优良的教学素养。在进行教学时,应该了解学生们的喜好,从学生的兴趣入手创设出新颖的教学方式,使得学生能够对体育舞蹈产生兴趣,并积极开始学习。特别是在对于新兴教学方式的运用上,教师应该积极参与相关讲座和课程的学习,以适应时下的教学方式和习惯。同时,还要加强与学生的接触,深入了解他们的习惯和喜好,创设出满足高职院校学生学习习惯的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进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高职院校的不断发展,各院校也加大了校园的基础建设,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也愈加重视。在体育教学方面,体育舞蹈课程的课设因其灵动、优雅的特点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气质,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但是在落地于高校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如学校的场地和设备不足、教师素质不高等。因此学校应该积极构建舞蹈教室,并加强对于教师队伍的培养,使得教师具备更高的素质和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身心[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