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专业性
2021-04-14陈文艳
陈文艳 文 凤
(万江中心幼儿园,广东 东莞 523000)
1 现状及存在问题
1.1 现状
近年来,“课程游戏化”成为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如何更好地进行幼儿园课程改革探索,落实“课程游戏化”是每所幼儿园和每位幼教工作者的必要任务,而自主游戏就是其中的重要一环。现在教师队伍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给自主游戏的有效开展增加了一定的难度。
1.2 存在问题
1)教师的专业知识薄弱。什么是自主游戏,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发展要求和目标是什么,如何有效地开展自主游戏和教师的支持策略等专业知识,很多教师在还没学习相关专业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前就开始自主游戏,而且自主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强,很多时候会导致自主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得不到很好地解决,盲目地进行游戏,幼儿在游戏过程中也得不到相应的发展。2)包办代替、按部就班。在自主游戏过程中,有的教师喜欢包办代替,把游戏中的所有环节都给幼儿安排好,让幼儿按照教师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进行游戏,甚至把材料的玩法规定下来,不允许幼儿出错,严重阻碍了幼儿的创新思想和创作行为,幼儿很快就会对这种游戏产生厌倦,不利于他们的全面发展。3)教师自身在幼儿自主游戏中的定位不明确。部分教师对于自主游戏的开展只是简单地履行职责,没有清晰地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只是充当了游戏材料投放者,随意投放材料,并没有积极地参与到幼儿的游戏中,充当游戏的观察者和指导者。
2 教师的自我认知
2.1 科学的教育观念
教师应当树立科学和正确的儿童观、游戏观和教师观。1)儿童观。幼儿为本,尊重并爱护幼儿,他们是一个完整的人,不能把自己当做幼儿操控者,凌驾于幼儿之上。每个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2)游戏观。现代游戏理论提到,游戏是儿童认识客体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学习行为,是对成人世界的模仿和实践活动,是幼儿学习与成长的必要途径。3)教师观。教师应该是幼儿学习过程中的参与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而不是中心和操控者,教师也不一定是施教者,也可以是学习者。
2.2 调整观念和态度
1)更新观念,从“包办”到“解放双手”。幼儿,才是自主游戏中的主体和主导者。幼儿有他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大胆的创意,不要害怕幼儿出错,没有错误就不会发现问题,也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学会大胆地解放双手,创新游戏把游戏还给幼。开放的自主游戏才能够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培养独立自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他们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2)建立自主学习和持续学习的态度。知识永远都不会从天而降,就像在书店里购买的新书,如果只是买回来放在书柜上而不去主动阅读,就永远都学习不到书中的知识。时代在不断地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节奏。自主游戏的趋向也在不断地更新,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新观念,要有奉献和钻研的精神,多看论文多研究,多实践,充实自己,紧跟潮流。
2.3 对自主游戏的认识
自主游戏即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发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这一过程也是幼儿兴趣需要得到满足。自主游戏还分为室内自主游戏和户外自主游戏。教师的自主支持行为离不开教师对自主游戏的认识,应当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性体验,将游戏自主精神内化于心,教师要认识到幼儿有自己的游戏兴趣和需要。在自主游戏的每个环节都应该体现幼儿的自主性,如材料的选择和玩法,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理智和耐心,不能剥夺了幼儿的自主探索、自我体验、自主创造的权。
2.4 教师的角色重新定位
自主游戏中教师的知道是具有多重性的,并且这是有利于自主游戏有效开展[1]。教师的角色定位在游戏中是不一样的,不同角色的转变,考验了教师自身对游戏的观察和灵活性,需要教师具备一定的掌控能力。在游戏开始前,教师是游戏材料的投放者;幼儿在游戏中遇到问题,教师是引导者和援助者;当幼儿需要别人来进行游戏时,教师是参与者;幼儿游戏开展顺利时,教师是游戏的观察者;当幼儿总结分享游戏经验时,教师是提问者和记录者。
3 教师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
3.1 理论知识学习
只有脑袋里装有知识,有结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基础,才能知道怎么着手去开展自主游戏,更好地运用知识和发挥技能。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是每位幼师必须学习和掌握的重要知识内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幼儿教育中五大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则详细阐述了3-6岁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五大领域学习与发展的水平,并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建议。还有《儿童游戏通论》也是对认识和理解幼儿游戏有重要帮助的书籍,是试图把儿童游戏置于社会文化、儿童发展和教育学的多维视野下,综合运用人类学、哲学、心理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观点,多角度、多层面地探讨儿童游戏的意义、特点、价值和功能,揭示儿童游戏和社会文化、儿童游戏和儿童发展、儿童游戏和学前教育之间复杂的关系,以期建立一个视野比较广阔、内容比较全面、既注重理论研究、又关注教育实践的儿童游戏理论新体系[2]。教师在日常学习中也要不断钻研和更新知识,紧跟现代游戏发展的趋势。
3.2 专业技能提升
1)材料的运用。材料的运用需要教师有队各种材料灵活运用的专业技能。自主游戏的材料除了采购之外,也可以自己制作或者收集日常生活中可以利用的材料如纸箱、纸巾筒、等等。在丰富材料的同时也能够做到变废为宝,保护环境。在选择材料的时候,要考虑材料的材质和结构,投放时的密度和高低结构的混合,要根据幼儿人数的多少、场地和材料的大小等决定投放材料的数量。2)安全性管理。“将幼儿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是保证幼儿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在自主游戏过程中难免会有意外的发生。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减少意外发生的概率,确保幼儿能够开心安全的进行游戏。在游戏开始前要提前做好材料、器械、场地等检查,如发现器械有损坏及时修补整理。还要提前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教导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如有受伤立即告诉老师,提高他们自我保护的意识。如在游戏过程中发现个别幼儿的危险行为,要及时阻止和引导,在游戏结束总结时也要重新提醒幼儿。教师也要掌握必要的应急急救技能,如流鼻血、皮外伤等处理方法,还要定期关注幼儿的出汗情况,以免感冒。
随着快乐学习的理念不断深化和落实,幼儿园就更加需要倡导快乐游戏。而自主游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愉快地健康全面成长,教师也需要在开展自主游戏中不断学习和提升,真正与孩子一起做到边玩边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