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途径分析
2021-04-14孟兆霞
孟兆霞
(蘑菇气镇中心校,内蒙古 呼伦贝尔 162673)
数学核心素养是核心素养的基本组成内容,其是通过数学教学的形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往往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形式有限,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数学活动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能够改善传统数学教学中的不足,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可能,促进学生素养的形成,从而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1 数学活动的内涵
数学活动是将数学知识学习和活动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学习。数学本身就是一门生活性和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数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凸显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1]。另外,数学活动的开展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形成。
2 数学活动的特征
2.1 实践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过分关注数学理论知识的讲解,使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不利于学生数学知识应用能力的形成。数学活动能够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通过学生的实践和探索,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除此之外,数学活动是针对具体问题设计的活动,学生需要在数学活动中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思考,有效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2.2 目的性
任何活动的开展都是有目的的,数学活动也不例外。数学活动本身就是为了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教学而开展的活动,因此数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目的性。数学活动的开展为小学课堂提供了新的教学方式,推动小学数学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2.3 互动性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所采取的教学形式严重缺乏互动性,师生之间的互动十分少见,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也十分少有。一方面,在数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活动引导,提高了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和其他学生进行协同作战,学生之间必须进行交流和沟通才能完成活动任务。
3 核心素养下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应用
3.1 明确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活动开展的基础和前提,其对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开展重要的指导作用。在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明确对学生进行核心素养培养的活动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开展活动。教师需要对活动的目的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将宏观的目标转化为具体的目标[2]。在目标的设计过程中,教师需要遵从层次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原则。从层次性这一方面来说,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水平是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潜能,将活动目标进行分层和细化,满足不同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需求,逐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针对性方面来说,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针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薄弱环节进行活动目标设计,促进学生学习水平的提升。从操纵性方面来说,学习目标必须具有实现的可能,才能发挥出指导作用。教师需要基于学生的学情和活动开展的有效性,设计具有操纵性的活动目标,在小学课堂数学活动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3.2 设计活动任务
活动任务是影响活动开展效率的关键因素,教师需要在小学课堂中设计活动任务,促进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高效开展,从而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活动目标。活动任务是活动目标的具体表现形式,其针对的对象是学生,让学生能够带着目的进行学习,提高学生在活动中的学习质量。教师可以构建探究性的活动任务,让学生能够带着任务参与到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自主进行探究,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究,实现对数学知识的吸收。在小学课堂数学活动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并结合数学知识中的思维逻辑,设计思维型的活动任务,让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另外,教师还可以根据数学知识的原理,设计数学知识探究活动,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例如,在小学数学五年级《三角形的面积》内容学习中,教师可以开展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探究活动,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3]。
3.3 丰富活动形式
活动形式是小学课堂数学活动中的基础内容,教师可以丰富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的形式,提高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小学课堂数学活动开展的高效化,最大程度发挥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作用[4]。教师可以利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开展数学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探讨共同完成活动任务。学生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能够发现自身的不足,并学习其他学生的方法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还可以开展竞争性的小学课堂数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让学生能够自发性的进行学习,还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将小学课堂数学活动生活化,利用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设计生活化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生活性和实用性。例如,在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认识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校园,让学生认识到校园中各种事物的形状,促进学生对图形知识的理解[5]。
4 总结
综上所述,数学活动对小学数学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认识到数学活动的内涵和特征,积极将数学活动应用到小学课堂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