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中职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路径

2021-04-14车志明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素质计算机

车志明

(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职业教育中心,重庆 409900)

伴随着我国的信息技术和高新产业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与其息息相关,手机移动支付、通信卫星、电子缴费、军事科研,随处可见社会信息化所带来的影响。在中职教育阶段,计算机基本知识是每一位学生都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能够熟练地运用计算机设备更是为学生们带来了极大方便。当前,中等职业院校的计算机教学模式仍有改进的空间和余地。为满足信息化社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的时需要制定合理的计划,明确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最终有效解决本校的计算机课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与此同时,希望本文提到的这些对策能够帮助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学科提高整体教学有效性。

1 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其实对于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是很强的,平时也会接触很多电子设备,但是一旦上升到理论知识就会失去兴趣,缺乏自主学习的意识,甚至拒绝配合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由于中职院校的教育教学主要是围绕就业开展的,一部分学生并不在乎自己的学习成绩,课堂学习氛围不浓厚,课上睡觉、玩手机等的不良行为极有可能影响其他有学习欲望的学生。还有一部分学生由于缺少实践,对计算机的学习较为吃力,逐渐变主动为被动,直至彻底失去学习兴趣。

1.2 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

目前计算机课程教学依然存在教师的教学手段单一、教学方法陈旧的现象,有的教师仍使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理论部分的讲解所占的比重较大,虽然借助课件演示,讲解得非常透彻,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动手操作机会,往往还是印象不深、不知所措,久而久之,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同时,传统教学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是被动的学习,不利于学生协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1.3 中职计算机实践教学比重偏少

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中职学校应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的实践能力方面。但是就实际的发展状况来看,很多学校由于硬件设施配备不够完善,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计算机实践教学的比重偏少,基础的理论知识教学比重偏多,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受到遏制。学生实践时间少,专业能力的提升受到相应的影响。

2 培养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素质的可行策略

2.1 建立教学管理课程,做好理论奠基

部分教师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是服务于从业岗位的重要素质,是影响实践活动的第一因素,所以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实践活动入手。在这种教育理念下,学生对职业素质的定义、职业素质的价值缺乏了解,当教师提出相应的职业素质培养任务之后,不同的职业素质互相干预,反而成为沉重的教学负担。为了全面落实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教师必须帮助学生掌握职业素质与职业技能的价值和定位,引导学生在了解相关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要落实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工作。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星期为周期,抽调相应的时间对学生发起职业素质培养工作。一方面,教师可以结合专业知识做好理论教育,依靠扎实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文化积累水平,确保学生完全掌握相关计算机技能和计算机理论;另一方面,教师可以针对有关教学活动、社会用人需求发起宣传教育,对计算机岗位的用人需求、人才调用需求进行调查,依靠社会岗位提出的硬性条件做好铺垫,培养学生的危机意识。

2.2 完善计算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

近几年,很多有远见的家长都开始让孩子从小就学习计算机、机器人、编程等课程,这也为他们今后更加系统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足以看出,计算机课程早已不再是一门可有可无的辅修课目了。要想提高中职院校的计算机教学的水平,使学生掌握实用的计算机技能,必须要明确计算机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教师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练习和探究时间,将书本理论与实践技术紧密融合。此外,充足且先进的计算机设备也是必不可少的,学校应当满足日常教学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及时检查和更新有问题的设备,保证教师能够安心地开展计算机教学。针对学生的日后就业而言,学校也应该为学生推荐更多优质的实习工作机会,可以选择与企业进行联合培养,让学生的能力在社会工作中得到真正的锻炼。

2.3 重视学生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一个人一生获得的知识,只有少部分是由学校里的教师教授的,其余的大部分都是靠自学获取的。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每个人只有不断地提升自我,接受终身教育,才能生存和发展。而是否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是其中的关键。特别是计算机专业,其课程内容更新换代较快,仅仅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所以,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应该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他们主动地去学习。教师应培养学生多渠道的自学能力,正确引导和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观念,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生活中能够迅速获取新知识,掌握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其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职计算机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多样化的创新教学手段来引导、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

2.4 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做好就业准备

教师如果仅依靠理论开展职业素质培养工作,是无法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水平的。因为在重复记录理论知识的情况下,职业素质对于学生来说只是单调的文字。针对这一特点,教师应将实践活动与理论教学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了解用人岗位对人才的从业要求,为职业素质的培养工作创造良好条件。另外,教师应及时向学校反馈,为学生提供接触工作环境、了解工作要求的机会。如在教学环节,教师可以结合相关岗位的教学要求,开展模拟技能训练工作,依靠情境教学将学生引入不同的工作岗位,要求学生结合所学技能整理该岗位的从业要求,以便学生从主观意识的角度出发,接受职业素质教育。

3 结束语

职业素质是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必须具备的重要素养,也是检验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因此,在培养学生职业素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理论教育、技能教育等活动与职业素养培养工作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不同环境中锻炼学生个人的专业技能,不断提升学生的服务意识。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素质计算机
计算机操作系统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职业高中计算机专业教学改革浅析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