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一体”党建工作引领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路径探讨
2021-04-14韩徽
韩 徽
(安徽省六安市中医院,安徽 六安 237000)
2018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公立医院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这是中共中央第一次就公立医院加强党建工作做出最为系统而全面的要求,同时它也是公立医院改革发展进程中的一项重要政策,对全面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工作方针、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指导公立医院沿着科学管理的轨道高质量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新时代公立医院加强党建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贯彻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作为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党的领导必须是整体的、全面的,体现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个领域,体现在党和国家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无论哪个领域、哪个方面、哪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削弱党的领导。公立医院是党领导下的中国卫生健康战线的主力军,肩负着向人民群众提供医疗服务的重任,是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主阵地。因此,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增强公立医院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严肃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强化党内制度约束,“推动管党治党不断从‘宽松软’走向‘严实硬’”,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是深化医改、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政治保障。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深化改革,关键在党;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同样关键在党。随着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实施,深化医改的步伐加快了,而党建工作是公立医院开展各项工作的政治保障,是推进公立医院科学管理、高质量发展的指路航标。扎实做好党建工作,将党建工作融入到医改进程中,这将加快推动“公立医院实现从规模扩张型转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方式,从粗放的行政化管理转向精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1]。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不断发挥公立医院党建的效力,将会让党建工作在公立医院的改革与发展进程中发挥出更好地推动作用。
3)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可增强其队伍凝聚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促进医院健康、协调发展。人是需要点精神的,精神凝聚人心。通过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发挥其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可使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升政治觉悟及思想素养,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同时,榜样行为也可凝聚人心,鼓舞员工士气,齐心协力全情投入医疗卫生服务事业,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从而构建、营造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也可造就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全方位人才,从而促进公立医院各项事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
2 公立医院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
2.1 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融合难
受市场经济的冲击,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变化,一些公立医院的党建与业务工作存在相脱离的“两张皮”现象,重业务、轻政治;重行政、轻党建,在医院文化建设过程中,不能有效发挥党的领导作用,且一些医院的党建工作仍停留在传统的工作模式上,缺乏创新性与开拓性,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2.2 医院领导对党建育人的引领作用认识不到位
有些医院领导对党建工作重要性、必要性认识不够,认为党建工作是软任务、软指标,而医院的主业是医疗卫生服务,所以,考核工作只看重业务发展情况。干部职工队伍有无问题,也常常以业务工作情况好坏为标准,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及党的建设在立德育人、思想引领、凝聚人心等方面的效用。
2.3 干部职工参与度不高,职业荣誉感缺失
现今时代公立医院的职工大多过于看重个人的业务技能及专业技术成就,对医院党的建设与发展极少关注,以致于医院党建工作举步维艰。再者,面对日益复杂的社会环境,部分员工易受不良风气与思想的影响与侵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易发生偏差,无医者救死扶伤的职业荣誉感,只视其职业为养家糊口或赚钱的工具。且有些医院忽视对先进典型的关心与爱护,未能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与引领作用。
3 加强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
“医院文化是一个医院的精神旗帜,是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未来医院间的竞争,最终将演变为医院文化的竞争”[2]。而党建又是医院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引领着医院文化的发展与繁荣。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核心引领作用,把公立医院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努力建设患者放心、人民满意的公立医院。
3.1 加强政治建设,引领发展方向
依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当前公立医院党建方面仍存在薄弱环节,这就迫切要求医院党委要坚持以政治建设为核心,加强公立医院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医院领导班子,强化管党治党意识,把准政治方向,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实现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医院发展高质量。
3.2 加强思想建设,汲取发展的精神动力
思想凝聚人心、提振士气。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与公益性决定其干部职工必须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就要求医院党组织要切实加强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医疗服务活动实践,为公立医院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滋养。把开展向先进典型学习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起来,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建设活动,激励医务人员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和工作热情,使党建文化建设与医院业务工作逐渐融合,持续渗透,产生良好的效力与强烈的感召力,从而构建和谐融洽的医患关系,为医院的健康发展提供精神“源动力”。
3.3 加强作风建设,夯实发展根基
“作风建设是公立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外化,是展示与传播医院文化的重要途径”[3]。加强作风建设是公立医院党建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公立医院健康发展的坚实根基。因此,公立医院要全面加强作风建设,持之以恒正风肃纪。首先,要加强党组织领导,切实履行好党委主体责任和领导干部“一岗双责”,切实做到明责履责,考责问责,把压力层层传导做到,保证“两个责任”落到实处。切实提升党委管党治党能力,全面加强公立医院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不断推动党建业务工作的相互促进,共同提升。其次,要通过不同形式持续深入地开展全覆盖式作风警示教育,用“身边事”警醒“身边人”。再者,要不断强化源头治理,全力开展医药购销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商务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九部门联合发布了《2020年纠正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工作要点》,为医药购销领域和医疗服务划清行为红线。因此,要加强重点岗位人员和关键环节监督,密切关注不正之风新动向、新问题。严肃查处过度检查、过度治疗、过度用药、违规收费等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持续不断正风肃纪,营造风清气正的医疗环境,为医院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
3.4 加强业务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立医院也面临着转型升级。坚持以党建为引领,探索党建工作与医疗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是公立医院党组织工作的重头戏。首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是公立医院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深入研究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和医改政策措施,将党的方针政策与医院发展规划有机结合,将“党建工作与医院发展目标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确保医院发展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政策要求。”[4]其次,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实施“人才强院”。在不断创新与提高医疗技术水平和医疗质量的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科技为先导,紧跟科技前沿,夯实科技基础,通过科技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掌握现代医学知识和技能的医疗技术队伍,提高医疗技术整体水平,实现科技兴院。创新医疗服务新模式,不断优化医疗服务流程,增强为民服务能力。
3.5 加强制度建设,保证工作落到实处
党建引领医院文化建设,只有用制度的力量才能有效推动并保证公立医院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首先,健全规范科学的制度体系。公立医院要建立科学的党委领导体制,进一步发挥党委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促改革、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同时加强党组织制度建设,健全完善主题党日活动、“三会一课”、民主评议党员、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制度。其次,强化制度的执行与落实。当前,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已进入攻坚期,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利益格局调整更加复杂。基层公立医院面临新机遇、新挑战,必须将医院党建文化纳入各党支部、科室单元的年度目标任务中,推行项目化管理,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员、时间进度,建立评价和考核机制,定期开展党建文化建设的动态评估工作,准确把握党建文化建设的总体进展,形成比学赶超、共同进步的良好氛围。使医院党建文化成为引领发展、凝聚人心、激励干劲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助力医院蓬勃发展的强劲动力。制度建设体系品质的不断提升使管理理念转化为一个又一个可以考核和评价的具体行为,从而促进理念的落实与管理水平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