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及生态修复措施分析

2021-04-14宋卫民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护岸防洪河流

宋卫民

(烟台市蓬莱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山东 烟台 265600)

中小型河道治理需要结合实际自然环境与社会需求来进行开展,在河道治理过程中对治理计划进行全面规划,同时充分考虑到河流的自然恢复与排水排洪的社会需求。通过全方位的治理实现中小河流的河道整治,提升当地的河流生态系统与经济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中小型河流河道整理力度的重视程度与生态系统修复措施作出分析,为今后中小河流治理效果的提升提供参考。

1 中小型河流河道的整治现状

1)河流规划不周全。我国目前的中小河流河道治理过程中,还存在有前期规划合理性不足的问题,对于中小河流也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导致了河流河道的治理目标跟治理任务也不明确。这也就导致了前期规范治理目标跟任务已经难以充分满足目前中小河流河道的治理需求,对于治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也就造成了非常大的限制 在河流管理期间,我国更注重大江大河的管理,而对中小河流的管理似乎不太注重,规划也相对不严谨、不周全。我国已在黄河、长江等地修建堤坝等水利工程,以实现分洪泄洪之目的,并对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设立,以有效防治水资源污染。对于中小河流,这些河流很少被纳入国家重点治理的范围。因此,中小河流存在着水资源利用率低、防洪措施不到位、水资源污染严峻、水土流失严峻等问题。引发这些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不仅有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还有人类活动的破坏。

2)对河流系统性功能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在中小河流管理期间,忽略了河流的系统功能。然而,在实际中小河流管理期间,对自然演变规律必须要一直遵循,与此同时,还要对河道的水流结构和形态实施各种各样的设计,尽可能地采用复式断面,通过科学地处理植物根系的锚固,切实建设一个与沿河动植物生长相适应的场所,也可以提供一定的基础平台为河流系统间的能量流动,进而对河流水质的自然净化进行更好地保障。

3)河流地质条件比较复杂导致治理困难。我国大部分的中小河流都是出于一些位置偏远并且交通不方便的区域,这也就为中小河流河道的治理工作带来了有非常多的问题。在这些山区或者城镇中因为局域经济不够发达,使得中小河流河道的治理工作难以得到足够多的资金支持,相关的治理工程也无法得到有序地开展。此外部分中小河流流域还存在有地质条件过于复杂的问题,泥石流以及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频发生,也就直接制约了中小河流治理工程的顺利开展,这也是我国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作中所需要面临的一个重要难题。

4)防洪基础设施过于薄弱。大部分中小河流还具备有源短流急的特点,其洪水也是暴涨暴落,一旦爆发对于周边农田以及建筑物也会造成非常大的危害。但是我国许多中小河流沿岸的城镇以及粮食生产基地还存在有防洪体系不够完善、防洪设施过于落后的问题,部分区域甚至还处于不设防的状态,这样在洪水发生之后也无法进行及时的处理,从而造成非常严重的洪涝灾害。此外部分中小河流流域还存在有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外加上违章建筑以及不合理采砂行为等多种人为因素的干扰,使得河道出现了严重的萎缩情况,其行洪能力大幅度降低,也就直接威胁到所在区域的防洪安全性。

2 中小河流河道生态治理环境修复的基本原则

首先,对中小河流河道生态环境的治理应当建立在不影响河道正常的防洪、排涝、引水、交通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科学合理的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进行河道的治理和修复,促进河流的生态修复、水质的提高、生态景观的构建。同时,也要重视城市河流文化建设和市民亲水活动的需求。所以遵循治理的综合性原则是十分必要的。其次,坚持协调性原则要求在开展河道治理之前进行科学细致的规划设计,重视中小河流河道治理修复与周边环境的生态环境、区域发展特点、城市建设风貌、生态景观的协调,促进城市河流功能的发挥,避免与周边人文、自然环境的割裂。再次,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和修复的自然性原则要重视对水体自净能力修复、对水体污染源进行治理;重视生物多样性的修复,提升中小河流河道的服务价值和生态稳定性,更好地发挥调节城市生态环境、局部小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等作用。

3 河道整治措施

1)贯彻综合治理体系。为了避免河道生态问题的进一步扩大,各个城市应该积极采用综合性治理体系,能够针对河道当前存在的生态问题进行统一全面的治理。这也需要相关人员能够在平时的时候积极调查河道生态情况,同时也要具备较好的生态环境修养,能够基于当前存在的生态问题采取针对性的治理对策,最终形成河道综合环境治理体系。

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在进行中小河流河道治理过程中,还需要在结合河流特点以及防洪保护需求的基础上来进行,并在根据现有中小河流防洪中存在主要问题的基础上,对裁弯取直以及理顺河势两者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处理,在此基础上进行治理措施的制定。在具体治理工程中,要求相关部门能够在结合当地防洪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进行重点治理河段、关键环节以及薄弱部位的明确,对于最突出的问题需要优先解决,借此来获得良好的治理效益。

4 生态修复措施

1)构建水文生态系统。想要充分发挥河道的生态功能,就应该立足于河道来构建水文生态系统,并充分构建人工湿地体系。人工湿地的建立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河道的水资源调节能力和利用效率,同时也可以改善区域气候,提高水体中的生物多样性。特别是当前我国各个城市地区的现代化建设速度不断加快,城市湿地面积也显著降低,因此更有必要构建人工湿地项目。在具体建设中,城市地方部门可以通过人工河道治理的整体方式,并通过水陆过渡带等途径来隔离污染水,并修建各个湿地项目。

2)建议建设生态护岸。采取植物或有效结合植物与土木工程的方式,在良好生态及自然环境的保护及创造基础上,防护河道坡面的一种新型护岸型式,即生态护岸。生态护岸将防洪功能、生态功能、景观功能、自净功能融为一体,成为护岸技术的必然发展趋势。在建设生态河岸中,以植物措施为主,工程措施为辅,使用自然结构和形式来顺应自然过程。

5 总结

通过从分析河道治理中的问题以及建设河道治理综合系统、提升生态系统改善手段提升治理效果。河流河道整治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自然环境的重要措施,要发动人民群众的力量、结合创新的科学技术、完善产业化结构。从根本上推动中小型河流河道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顺利开展。

猜你喜欢

护岸防洪河流
夏季防洪防汛
公益宣传(防洪进行时)
2019年河南省防洪除涝保护统计汇总表(本年达到)
河流
联锁式生态护坡砖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
中小型河道新型护岸结构治理规划探讨
牤牛河护岸治理工程拦河泄洪闸稳定计算
波浪作用下护岸三维稳定试验研究
静静的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