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与培养机制分析

2021-04-14孙赫蔓张晓佳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辅导员

孙赫蔓 张晓佳 魏 乐

(吉林大学汽车工程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在新的社会发展背景下,对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地提升人才的培养质量,才能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的人才,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而研究生培养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随着选择深造学习的本科毕业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多新的要求,高校必须要从实际情况出发,不断地改进和提高研究生的教育以及管理质量,以便为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研究生人才。

1 新时期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面临的挑战

1)研究生辅导员的分配不合理。随着教育新时期的到来,教育部对高校研究生辅导员的分配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要做到辅导员的合理分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有效加强对每个学生的教育和指导,但是实际上,目前我国多数高校研究生的辅导员数量都比较少,无法达到合理分配的要求,甚至有的高校并没有为研究生配置专业的辅导员,导致研究生管理的难度也随之加大[1]。

2)教学科研与教育管理脱节。目前高校研究生的教育工作,一般都是以导师为主,以辅导员为辅的方式,而研究生的学习重点则主要集中在学术研究方面,然而多数的辅导员一般都是政治专业出身,难以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专业的理论指导,导致教学教研与教学管理出现了分离的情况。

3)研究生群体的复杂性。研究生群体的主要特点就是复杂性高,研究生在生源、年龄、思维、心理、独立性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异,再加上学习动机的不同,直接给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增加了较大的难度。

4)管理人员的能力不足。如今高校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管理人员的压力以及工作量也随之增多,同时对管理人员的能力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目前在负责研究生管理人员的筛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这就导致管理人员的专业能力以及思想水平存在不足,也就难以加强对研究生的有效管理。

2 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有效措施

1)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众所周知,高校研究生教育属于更高层次的教育,而且到了研究生这一层次,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以及科研能力,也就是说,传统的填鸭式的教育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在新的教育时期,高校在研究生教育管理方面,也应该积极地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树立现代化的教育管理理念,并通过学术氛围来潜移默化的影响研究生的学习态度以及言行举止;同时,也应该站在研究生的角度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对话,从而让研究生深刻地认识到为人服务的管理理念,以便无形中提高学生的自我提升意识和能力[2]。

2)完善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在加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保证对学生学习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这是研究生得到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为此,高校应该对研究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不断地改进和完善,同时还应该不断地强化以及突出导师的作用,构建学生与导师之间有效的沟通机制,以便更好的加强对学生的指导。除此之外,研究生的导师还应该加强对学生的定期考察,对其学业情况以及论文研究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保证能够充分地发挥出研究生导师的作用,进而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效果。

3)加强具有科研创新能力教师团队的建设。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中,教师团队的能力对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有很大影响。在新的教育背景下,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过程中,还需要教师不断地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指导,才能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从而提高研究生主动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目标。为此,高校就需要积极加强具有科研能力以及创新能力教师团队的建设,鼓励教师要树立开放长远的眼光,做到与时俱进,加强对各个领域新知识、新技术、新变化的关注和研究,不断地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掌握更多前沿知识,夯实专业基础,为科技创新奠定良好基础。

3 高校研究生的培养机制

1)培养方式多样化。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研究生培养规模在不断地扩大,与此同时研究生的培养方式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样的情况下,高校应该积极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情况,为其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培养方案,并制定完善的研究生质量保证体系,从而有效地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高校应该结合研究生的专业,制定多样化的培养方式,实现导师指导与自学的充分结合锻炼研究生的进取精神以及独立操作能力。同时将研究生培养与学科建设进行有机结合,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工作中,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为其发展创造更大的空间[3]。

2)培养形式网络化。在高校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还应该不断地推进培养形式的网络化发展。首先可以按照院、系基本单位,建立完善的研究生数据信息库,保证能够有效地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和管理;并为研究生建立完善学术交流平台,为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提供高效路径;其次,构建完善的研究生就业信息网络平台,积极加强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干预,为研究生提供丰富的就业资源,有效地推动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养模式的创新,从而更好地促进高校研究生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

3)培养模式制度化。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对于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所以还需要制定科学完善的研究生培养制度和机制,这就需要建立学校与研究生之间的沟通协调机制,保证学校学院以及导师之间做到合理的分配,明确其自身的职责,避免出现权责重复的情况,为管理信息的顺利传达提供重要保证,避免出现信息断层情况,这不仅能够推动研究生培养的制度化发展进程,而且也能为高校研究生网络化管理的实施提供重要保证[4]。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同时高校研究生规模也随之扩大。为了能够更好地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养工作,目前高校研究生在教育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结合时代的发展趋势,对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以及培养机制进行改革和创新,并使用有效手段加强对研究生的教育管理,不断地提高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水平以及培养质量,进而为社会发展输送更多的研究生人才,使其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而服务。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辅导员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V eraW an g
导师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研究生“逃课”需标本兼治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