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视角下高校学生转专业动因及对策探讨

2021-04-14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所学班级班主任

唐 颖 韩 静

(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常州 213000)

1 引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5年修订、颁布并实施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指出“学生可以按学校的规定申请转专业,学生转专业由所在学校批准。学校根据社会对人才需求情况的发展变化,经学生同意,必要时可以适当调整学生所学专业。”这条规定将学生转专业的权利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也给予了高校对转专业更大的自主权。而2017年教育部颁布了最新修订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了转专业的条件和程序要求。

近年来,各高校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纷纷出台转专业相关政策,学生转专业的申请人数逐年增多。但我们不难发现,存在部分学生盲目从众等非理性转专业的现象,这不仅给各学校教育管理增加成本负担,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高校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组织者,肩负育人管理的重要职责,在高校学生成长成才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如何正确看待学生转专业问题并正确引导,避免非理性转专业等现象是当前高校班主任应思考和重视的。

2 学生转专业的动因

学生转专业的动因很多,本文从学生个人自身与外部环境两方面分析:

1)学生自身动因。(1)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是大多数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因成绩或家长的想法等主客观因素,填报志愿的专业不是自己期望的,入学后发现无法产生兴趣;或对该专业了解得不够清楚,只是觉得所选专业就业好、很多人报考,入学后发现并不如原先所想、自己也不喜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代大学生自主意识增强,对所选专业不满意后自然会选择转专业。(2)学习能力无法胜任。大学教育与高中教育差别较大,大学生活更强调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创新能力,专业性更强,有些学生适用了高中老师指导式的高强度的基础知识学习,对大学的学习模式不适应;有的专业课程专业性很强,学生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思维方式;这都会导致成绩不理想、甚至挂科,故而学生会产生转专业的想法。(3)在校人际关系问题。现在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生活在父母的关爱中,入学后需要跟其他同学住一个宿舍,无法适应集体生活、无法融入班级;因共用浴室、卫生间等,相互间言语沟通不畅等,难免会有摩擦、矛盾。当学生无法处理人际关系的矛盾时,必然会试图选择申请换宿舍、换班级或者转专业逃避人际关系处理。(4)从众心理。转专业的队伍中不免会有少数因为从众心理而选择换专业的学生。这类学生开始没有转专业的想法,但因为宿舍同学、好朋友或恋人转专业而跟着转了;也有学生因为某“热门”专业,受到媒体舆论或者虚假宣传的影响,盲目选择了转专业。

2)外部因素。(1)就业前景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竞争非常激烈,专业的就业前景是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专业选择时考虑的重要因素。有的学生录取专业是调剂的,调剂专业不热门、就业前景没那么好;有的学生出于职业规划,比如想当老师;有的学生是所学专业竞争太激烈,考虑自身优势不足;又或者有的学生因家庭社会关系,可以安排相关工作等等。总之,这些学生都是出于就业考虑选择转专业。(2)专业设置影响。有的专业设置没有与市场对专业的需求同步,专业教学方式单一、老师上课照本宣科没有创新,专业设施设备陈旧老化,学生上课没有积极性久而久之产生厌倦并对本专业的前景悲观;又因某些新开设的专业没专业的师资、设备配备不足、不好,专业整体实力在同行业中不强,学生在就业市场同专业的学生中优势不足,故而学生转专业的想法强烈。(3)其他影响。大学生进入大学的学习生活容易受到老生的影响,有的老生因自己对所学的专业存在偏见或不满,向低年级学生传递了许多负面的信息比如对课程的教学方式、对某专业课老师的看法,从而使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看法改变;有的专业如艺术类学费比较高,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负担较重,为减轻负担学生会选择转到收费普通的专业。

3 班主任角度学生转专业的应对建议

学生转专业后设计学籍变动、学分转换、宿舍变动及学费增减,这必然给学校职能部门带来更多工作量;对于学生而言,需要重新适应班级、宿舍环境及新的人际关系处理,学生对新专业大多数需要补修专业课,为追赶班级同学的进度,学习负担变得更重,容易使学生产生自我怀疑的心理,丧失学习动力和信心。

高校班主任既是班级学生的管理者,也担负着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职责,更是学生正确世界观、价值的引领者。高校班主任在学生认识转专业的利弊和做出成熟决定的过程中应做好引导。

1)做好转专业政策宣传。在班级系统全面地介绍学校转专业政策、转专业的流程及官方渠道,让每个学生都能清楚了解所有信息;详细介绍相关可转的专业课程、考核及未来就业等信息,正确引导学生转专业的意愿,以减少学生因盲从或偏听而错过更适合的专业或做出错误的转专业决定。

2)帮助学生做好职业规划。结合学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学生客观及理性的了解所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专业的行业发展及未来就业前景,提升学生对本专业的自信度;帮助学生更好的认识自我、评估自己的职业能力、确定未来职业定位,从而理性的确定是否转专业并有的放矢的完成大学学业。同时,在班级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形成同学间相互帮助、相互鼓励、相互学习的班风学风。

3)深入了解每位学生转专业的原因。前面从学生个体及外部因素影响两方面探讨了学生转专业的动因,班主任应在学生提交转专业申请时,找学生谈话交流了解具体原因,帮助学生分析并加以引导。对盲目跟风的学生,帮助他们分析转专业的利弊,加深对本专业的认识及认可度,坚定专业方向;对因家庭困难而选择低学费的专业的学生,帮助其正确认识专业及职业规划外,在可行的条件下帮助其申请学费减免、寻找勤工俭学岗位等。

4)关注学生身心健康。有部分学生因人际关系处理不成熟等问题融入不了班集体而选择转专业,也有学生转专业后因学业压力等产生自暴自弃的厌学、焦虑等心理问题。因此,班主任应当在学生入学后经常深入学生宿舍,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衣食住行情况,关注学生身心健康,让他们感受到学校及师生对他们的关爱。正确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优势、潜力,鼓励学生参与班级活动,创造学生相处的环境和机会;关注转专业后学生的心理变化及学业进展,对有学业困难的联系专业老师给予专业指导,对有焦虑等心理的学生给予心理疏导,教会他们如何释放压力。

高校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者,在学生转专业上具有直接优势。班主任应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深入了解学校在转专业方面的政策、学校各类专业的师资等各类信息,在实践工作中善于针对不同学生转专业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经验,切实处理好学生转专业问题,帮助学生选择适合其自身的专业。

猜你喜欢

所学班级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班级“四小怪”
所学专业在工作岗位用不上咋办?
夸夸我的班主任
非所学
班主任
不称心的新班级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
提高复习教学的实效性
一道课本题 几点新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