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
2021-04-14张丽文
张丽文
(安徽省砀山县周寨镇张屯初级中学,安徽 宿州 235314)
初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不仅能够解释很多自然现象,还能解决生活中的疑问。初中物理教学具有其独特性,课程内容也为学生们深入学习物理奠定了基础。因此,开设物理课程不仅能够提升学生们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1 初中物理课堂的特点
课堂教学作为课程的主战场,在物理课堂上不仅要教授相关知识,更要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科学精神。第一,初中学生在初中二年级开始系统学习物理,作为新的学科,学生们的会产生新的兴趣,但随着中学阶段学生学习课程增多,难度加大,学生对于学习物理的兴趣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第二,物理课堂上教师的教学形式具有多样性,物理课程会涉及和内容相关的实验,在教学过程中呈现出理论讲授、趣味实验、学用结合等方法,不断提高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第三,初中物理课作为升学必考课程,思维方式和方法,问题分析技巧,综合强化训练等也是课堂中不可缺少的环节。
2 初中物理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遇到的困难的产生与初中生自身的特点以及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的。初中物理课程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培养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因此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从传统教学到研究性学习转变困难。在教学过程中,传统教学比较注重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掌握,更强调对于各类型题目的熟练掌握。“传统教案强调的是‘教’的目标,忽视‘学’的目标”[1]。由此,形成了教师讲,学生听的普遍传统教学模式,这类灌输型的模式,导致了学生对于教师的依赖,使学生的自主能力、创造能力等削弱。从传统教学到研究性转学习转变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单一,探究性较弱,趋向于尽早得到结果,而忽视过程当中的变化或存在的可能性。同时,创新意识薄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只从一个角度出发,容易钻牛角尖。所以当传统教学向研究性学习的转变过程中,会出现一部分学生无法积极参或不愿积极与到课堂当中去,班级人数较多时,教师更难将学习积极性较弱的同学及时拉回课堂,产生班级中对于物理学习兴趣分化的现象。
2)物理教学课时不能适应具体的教学状况。初中物理课堂课时有限,在规定的课时内不仅需要完成理论知识的讲授,还要完成实验教学,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巧。因此,把握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往往会与实验教学产生时间上的冲突。一方面,教师要将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讲述清楚,另一方面,又要将实验穿插其中帮助学生理解,所以在相应的课时当中教学任务难以完成。第二,部分学校虽然设有物理实验室,但是使用率较低,大多都是教师将部分器材带入课堂,教师演示实验,找部分学生进行操作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时间。第三,初中生受到升学率的影响,大部分学校教师更愿意提供的是做题方法,用大量的题目来代替实验教学,考试考什么,课堂开展是什么。
3)物理课堂对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过度依赖。由于现代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也逐渐进入传统课堂,已成为现代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普遍手段。第一,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运用会对学生的注意力有一定的影响,一方面,课件过于华丽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另一方面,课件过于简单也会使得课堂出现枯燥乏味的状况。教师过于依赖课件或多媒体技术会忽视教材的重点,以及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第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物理实验是物理学习过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一种能力,但是在现代媒体技术的发展可以将很多实验通过动画的形式表现出来,由此代替具体的实验操作,使学生失去通过自己进行实验得到数据的乐趣。
3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对策
课堂教学需要与时俱进,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也需要不断改革,不仅要通过各种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式。
1)设置教学情境,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设置情境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规律,因此将物理课堂教学贴近生活。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以及教学重点,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例如乘坐汽车时,若急刹车会有惯性产生。通过融入生活情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够使学生主动提出生活遇到的问题,用物理学的知识解释。打造开放式的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将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作为研究对象,例如电路图,来解释家中的电灯有不同的开关。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让学生认识到,学习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同时,让学生从过去对老师的依赖,逐步转变为自主研究性学习。“在情景教学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老师设置的教学情景中体验和感知教学过程获取经验。”[2]
2)强化课堂效率,提升教学质量。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诱导作用非常重要,教师在课堂上不能“一言堂”,更不能完全不控制课堂。首先,在教学中要以简单,易行的方式指导学生学习。初中学生是首次系统接触物理学科,所以急于求成,要循序渐进,重难点突出,教学内容要明确,抽象概念与具体实验结合,强化课堂效益。其次,要了解学生们的真实感受,教师要与学生建立积极的情感联系,以饱满的热情投入物理教学,对学生产生影响,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困难,提高克服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勇气,保持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保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3)运用网络资源,优化物理课堂教学。对于物理学科而言,具有较为丰富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应用于教育领域的信息技术通常有视听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电视广播技术、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网络技术和虚拟技术等。”[3]由于多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大量运用多媒体技术,但是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要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第一,网络资源和技术的使用,不能完全代替课堂中的实验,但是有些物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例如实验视频或者动画形式,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实验的结果,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深刻体会较为抽象的物理概念。第二,对于初中生来讲,还应充分考虑中学生的身心特点,教材中的案例毕竟是有限的,在网络中搜集一些与时代相关的,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以知识拓展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索能力,使物理课堂与时俱进,常学常新。第三,教师要有运用多媒体技术的能力,能够较好地运用网络和技术,也能较好地管控课堂,不仅适应课堂教学改革的潮流,也能优化课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