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分析
2021-04-14袁晓妹
袁晓妹
(广东省台山市图书馆,广东 台山 529200)
互联网+战略,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在2015年提及的,倡导各行各业都能够积极与互联网实现深度融合,以步入到更加高质量的发展格局。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在实际数字化建设的历程中,也需要树立互联网意识,从而引导实际数字化建设朝着更加夯实的方向进展。
1 公共图书馆数字化服务趋势分析
对于国际社会上很多发达国家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案例进行归结,会发现其越发关注互联网思维的融入,希望依靠这样的方式引导数字化建设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以俄罗斯国力图书馆为例,在数字化服务创新方面,将焦点放在获取和访问之间的平衡上,希望读者可以在馆外能够访问对应的数字资源,确保电子信息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到,并且保证实际信息的高质量。欧罗巴那数字图书馆在制定发展战略的时候,提出要将发展目标放在:数据质量的提升上,资源的开放上,为合作结构创造价值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也开始进入到数字化建设的新征程,积极主动地实现数字化资源的优化,数字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数字化诉求的满足。
2 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策略分析
无论是从国际视野来看,还是从国内视野来看,公共图书馆在实现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都比较重视互联网意识的融入,并且倡导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在此方面的效能。在此过程中,需要正确看待两者之间的关系,确保形成交互机制,引导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步入佳境。详细来讲述,需要做好的工作主要有:
2.1 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确保读者体验不断提升
互联网经济中,用户体验和口碑是至关重要的,应该将其作为各项服务工作开展的基本性原则,这样才能够在互联网的世界中得以生存和发展。国内外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也高度重视用户意识和意愿,比如对于用户心理进行探讨,对于用户的使用行为模式进行研究,继而确保实际的用户优势能够不断转化为数字化建设的优势。在此过程中,需要高度重视用户的体验,确保用户地位能够不断提升,用户体验和需求可以得到更好地满足,并且建立良好的用户反馈机制,结合用户的实际意见和建议,来实现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的优化。从微观角度来看,在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将智能语音问答技术、大数据智能学习技术、图文影像转换技术等使用其中,确保用户在此环节有着更加多的权限,用户可以与数字资料之间进行更加好的交互,这样就可以获取更加完善的用户画像,数字图书馆也因此发挥着更加大的效能。
2.2 能够依靠科学算法,步入到大数据服务的格局中去
从当前互联网发展现状来看,信息供给过剩是十分普遍的现象,用户此时对于信息进行取舍模式发生了改变,他们更加希望可以在更加短的时间内获取到更加精准的信息内容,这样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学习,更快地做出决策。因此在此过程中,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建设,需要将算法推荐作为核心,对用户的人口属性进行研判,对于媒介使用习惯进行分析,对于场景位置数据进行判断,对应行为偏好进行全面归结。这样不同用户的媒介使用习惯,或者信息阅读习惯都可以被界定下来,进入到精准的状态,在此基础上再去进行内容生产和内容推荐,可以确保实际的操作步入到更加自动化的状态。
再者,还需要看到的是,在互联网的环境中,算法推荐可以使得信息过剩的问题得到解决,受众的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也不断缓解。尤其是在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的背景下,用户的搜索成本会不断降低,数字图书馆的资源也可以更快地送到读者面前。当然,图书馆数字化建设中注重使用算法推荐技术的时候,还需要坚持度量原则,可以依靠关联推荐的方式、反向推荐的方式、搜索历史推荐的方式来进行,这样用户需求才能够得到更好地满足,对应的知识结构优化的诉求,也会因此达到更加理想的状态。
2.3 确保可以使用先进技术,构建对应的阅读情境
公共图书馆在数字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要使用更加先进的技术,生成更加理想的阅读情境,确保读者可以更好地在对应阅读情境中,享受阅读,提升技能,增长见识。详细来讲述,在此历程中需要将关注点放在:
其一,设定数字图书馆体验区域,依靠多种新技术,确保实际媒体交互方案得以运行,比如将AR技术融入其中,用户可以便捷地依靠扫描,就可以去了解对应知识。比如关注的是中草药的知识,依靠AI技术,可以看到其实际样貌,见识其生长的过程,对于其整个生长历程有着更加全面的认知。通过视频资源、画面资源、声音资源和文字资源,构建虚拟化的场景,由此使得用户有着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自然有着更好的阅读体验,此时的体验是立体的,对应的感知也会由此步入到更加理想的状态。其二,积极与有实力的科技公司建立合作关系,确保生成对应合作框架,依靠这样的联合,确保将5G技术和图书数字化建设关联起来,信息存储的速度,数据传输的速度都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由此确保实际虚拟场景的有效性得以不断提升,这对于读者而言,是一大福音。
2.4 关注用户信息安全,确保用户隐私得到保护
需要看到的是处于互联网的背景下,用户的个人信息,用户的阅读信息等都会在对应的图书馆数字化平台上沉淀,与对应APP之间的交互越多,与实际平台之间的沟通越多,使用对应数字化功能阅读,实际信息的沉淀会更加丰富,由此可以更加精准了解用户。也就是说,可能公共图书馆的数字化平台更加了解读者,此时这些信息如果被其他不法分子所使用,就可能造成更加大的负面影响,这对于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持续发展而言,也是很不利的。因此要高度重视用户信息安全保障机制的构建,提升用户隐私保密层次,确保读者可以在更加放心的环境下去获取知识,去享受阅读。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背景下公共图书馆数字化建设需要树立互联网思维,懂得融入更加丰富的互联网资源,积极使用更加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形成对应的技术方案,生成安全性高的数字化建设平台,确保有着更加好的用户体验,引导用户与平台之间更好的交互,这样才能够在数字化建设中朝着更加理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