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中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的创新
2021-04-14刘京京
刘京京
(河南护理职业学院,河南 郑州 455000)
2006年我国首次提出“全民阅读”概念,自2014年始,“全民阅读”连续8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期间提出建设“书香社会”,还颁布《全民阅读促进条例(草案)》等等,透过这些进程不难看出阅读对于个人,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国家的重要性,而阅读推广活动是培养读者阅读兴趣的主要途径之一。近几年,新媒体高歌猛进,图书馆作为资源中心和传播中心,在阅读推广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应顺势利导,优化图书馆阅读推广的服务,满足读者的各类需求,以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
1 新媒体的特征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改变了我们的思想观念。新媒体最早是戈尔德马克于1967年提出来的,是指在数字技术的推动下,可满足人类交流需求的一种新的交流传播模式[1]。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内容;传播者和受众者间的身份是对等的[2];群体在交流的同时也可以个性化交流;交流双方可熟识可陌生,具有一定的隐匿性。新媒体的特征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上具体表现为降低了用户交流成本;传播信息速度增快;传播渠道拓宽[3];传播方式多样化。新媒体行业竞争激烈,主要表现在技术更新,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表现尤为突出。
2 新媒体对图书馆阅读推广的影响
1)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的特征。随着网络信息的飞跃发展,信息资源呈现的方式越来越多元化,图书馆由采购纸质图书为主向采购电子图书发展,这种改变迫使图书馆管理方式发生变化,加快图书馆数字化建设的进程。电子书符合现代读者的阅读行为习惯,使阅读行为不受空间的限制,变得高效便捷,促进了信息的流通。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设备更加智能,加载移动端图书管理系统,在手机等移动设备上就可以查询并获取图书馆馆藏信息。同时在大数据的支撑下可以后台了解用户偏好等信息,为个性化服务提供参考。新媒体为图书馆服务创新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2)新媒体环境对读者阅读行为的影响。根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的《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可以看到手机阅读和网络在线阅读是成年国民数字化阅读的主要方式,中老年群体在数字化阅读人群中的占比增高。新媒体环境改变了读者阅读纸质书籍的行为,以数字阅读模式为主,包括浅阅读、碎片化阅读;由于数字阅读不局限在一定的时空,媒介载体方便携带,使得数字阅读成为主流。但是数字阅读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信息的爆炸式增长,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增宽,但无法准确地甄别信息的真伪和效用。用户面对多元化的信息,眼花缭乱,很难沉下心去仔细推敲。
3)新媒体对图书馆传统阅读推广服务的冲击。目前,高校图书馆的阅读推广形式千馆一面,主要围绕在专家讲座、读后感征文、新书推荐、主题展等展开,缺乏新意,不重视活动本身形式的创新及内容的创新,主要依赖读者的主动性,很多阅读推广活动流于形式,失去举办的意义。新媒体技术的更新和迭代,使得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受到冲击。新媒体使资源类型数字化,读者阅读不再局限在固定的纸质媒介,阅读设备携带便捷,音频、视频、图片等资源可实现共建,VR或3D等模拟技术可使读者身临其境,打破时空的局限,可以充分满足各类读者的需求,倒逼图书馆创新阅读推广的服务[4]。
3 新媒体在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中的服务创新
1)新媒体融合推动阅读向纵深发展。2020年第十八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可以看出2020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和电子书阅读量较上年有所提升,深度阅读人群的规模持续扩大。新媒体的传播介质降低了用户沟通交流的成本,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使用户对信息的反馈速度加快[5]。新媒体与阅读推广活动融合将使实践活动产生的效果变大,推动阅读向纵深发展。利用网络导读功能,使读者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资源。常规的网络导读是在图书馆主页上完成的,而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导读服务可以迁移到移动终端,利用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实现阅读导向,摆脱阅读空间的束缚。
2)新媒体技术创新阅读推广的服务形式。传统的阅读推广服务主要以线下呈现,主要形式包括专家讲座、座谈会、阅读征文、推荐阅读书目等等,缺乏阅读推广形式的创新,使活动流于形式,大大削弱了用户阅读的主动性。进入新媒体时代,技术不断创新,使各种线上推广服务得以实现。新媒体环境下阅读推广更多地以“线下+线上”形式呈现,主要为线上服务。譬如利用微信打卡小程序,调动广大师生参与同一本书的阅读,分享阅读心得体会,由于新媒体用户的匿名性,用户可以畅所欲言,增加读者阅读的交互性。利用抖音、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可以拍摄图书馆的活动预告,扩大宣传效果。利用VR或3D技术制作视频动画宣传讲座知识,传递给更多用户实现知识的共享。将线上服务形式与线下服务结合起来,增加阅读推广活动的新颖性,调动读者的主观能动性,间接使用户增长相关方面的知识,使阅读推广活动的举行真正卓有成效。
3)新媒体创新阅读推广的服务内容。新媒体时代,读者信息的虚拟性和匿名性给予读者充分的话语权,读者的个人需求充分表达出来,不同类型读者具有不同需求,导致需求不断多元化,个性化、多元化诉求为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阅读推广活动中,利用大数据技术,充分挖掘用户借阅需求、阅读偏好、阅读习惯、用户特征等这些隐性信息,并基于这些信息预测用户的阅读需求,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介为用户推送精准的阅读资源,针对不同群体进行不同内容的推送,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阅读需求。在传统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加载新媒体,创新服务内容。举办线上线下“真人图书馆”应用;举办“一校一书”活动等打造自己的品牌推广活动[5]。
4)新媒体环境下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新媒体环境下,读者数字化阅读行为倾向明显,已经成为主要的阅读方式之一,所以图书馆在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研究中也要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在第18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70本,电子书阅读量为3.29本,每天手机接触时间最长,三成以上有听书习惯,传统纸质媒介的阅读时长均减少。0-17岁未成年人超七成接触过数字化阅读。各类数字化阅读媒介(手机阅读、互联网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Pad阅读)的阅读时长较2019年都有所增加。因此,图书馆通过多渠道推广数字资源,让读者了解我们的数字资源涵盖内容,提高数字资源的利用率。新媒体环境的成熟,为推广数字化阅读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撑,实现对传统流通服务模式的重构,拓宽了数字资源的传播渠道,使用户可以获取更多信息,满足精神需求[6]。
4 结语
新媒体的飞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阅读习惯等。高校图书馆作为教学与科研的辅助机构,阅读的资源中心,理应做好阅读推广活动。为更好地发挥图书馆教育职能,在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过程中,适应新媒体的特征已经成为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服务创新的趋势。图书馆要转变原有的服务理念,创新服务内容,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创新阅读推广活动的服务形式,积极推广数字化阅读,以用户为中心,真正提高阅读服务质量,以促进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的深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