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2021-04-14陈天赐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图书师生图书馆

陈天赐

(惠州工程职业学院,广东 惠州 516023)

随着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各个行业都有了飞速发展,一系列图书管理系统、平台等也涌现出来,推动着高校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当前高校图书管理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人工借书、人工阅读模式了,图书馆数字化建设、智能化建设已经屡见不鲜,满足了师生的个性化需求,也促进了图书馆职能的发挥。不过因为技术是处于不断进步与革新过程中的,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也永无止境,只有不断探索与改革,才能够满足师生的多样化需求,这就要求高校要加强创新,做好对新技术的探索。

1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图书馆跟随时代潮流的重要体现,不仅对于图书馆本身而言、对于高校师生而言是有利的,而且对于高校整体的长远发展也十分有利。其意义如下:

1)提升图书馆的服务质量与效率。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指的是对图书馆各项服务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革,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推动图书馆服务水平的提升,为师生提供更大的便利。在传统模式下,高校图书馆采用人工服务的方式,学生借阅书籍需要到图书管理员处登记,且所阅读和观看的图书也往往是纸质版图书,查询图书的过程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而信息化建设背景下,通过在图书馆中引入新技术,能够将传统纸质版图书改为数字版图书,且系统附带图书的简介,学生对图书的查找、阅读等都更为便利,不仅能够节省时间,而且还能够提升阅读效率,使图书馆的职能作用得到更为有效地发挥。此外,在信息化技术下,图书馆还可以筛选师生的图书需求,并提供针对性的推送服务,这也能够促进服务质量的提升。

2)提升师生对图书馆的粘性。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包含的内容较多,图书馆已经不再仅仅是阅读图书的地方,也是师生查找最新学习资源,与外部院校图书馆、社会图书馆等衔接与沟通的重要地方,还是钻研探索的地方,师生可以通过图书馆的系统在全国更大范围内查找自己所需要的资源,并与更多的人员进行联系,满足自己的学习需要,因此师生对图书馆的粘性也会不断提升。

3)带动高校整体的信息化发展。图书馆是高校知识的汇聚地,也是高校中的重要部分,彰显着高校的实力,通过对图书馆进行信息化建设,能够引领高校整体的信息化发展,使高校进入到发展的新层面。高校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在国家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高校的信息化建设较为滞后,难以跟上国家的发展步伐,那么就难以为国家培养更为高端的人才,因此高校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而图书馆作为高校中的重要部分,其内部系统与高校多个环节相连接,通过对其开展信息化建设,能够带动高校其它环节的信息化建设,因此具有较大的现实意义。

2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

1)基础设施薄弱。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基础设施,其中软件和硬件设施是前提,当前虽然我国很多高校都提升了图书馆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但是依然存在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如缺乏先进的图书管理系统,在现实管理中仅仅是运用基础系统进行管理,将原有的手工管理机械性移动到计算机中,甚至还有一些高校运用原始手工作业。部分高校虽然引入了信息化图书管理系统,但是这些系统并不能与其它系统兼容,且与实践工作脱节,尤其是在数据库建立上,局限性、重复性比比皆是,缺乏科学的标准,难以达到信息共享,影响了图书管理的有效性。

2)信息化技术滞后。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离不开先进的技术做支撑,而当前很多高校都存在信息化技术滞后的问题,难以及时根据现实发展需要引入高端技术,导致图书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不高。详细而言,信息化技术是一个综合性的说法,其涵盖了很多技术,包括大数据技术、数字化技术以及云计算技术等,高校要想对图书管理开展信息化建设,需要对这些技术进行全方位运用,切实结合现实情况对技术进行引入,而根据笔者的了解发现,大多数高校都存在信息化技术滞后的问题,无法对多种先进的技术进行综合运用,在图书管理方面的信息化建设上还存在诸多薄弱的地方。

3)高端信息化人才欠缺。高端信息化人才是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只有拥有先进的信息化人才,才能够对高校图书管理过程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升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性。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面临着高端信息化人才欠缺的问题,在图书管理过程中,现有人才无法做到全面性分析,导致信息化图书管理面临着缺陷。

3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1)加强基础建设。高校要注重图书管理有关的基础建设,在这方面投入更多的资金,切实结合自身图书管理的现实情况引入信息化系统,逐步推动图书管理数字化建设水平的提升。如可以与其它高校进行合作,相互之间签订合作协议,成立联盟组织,这些联盟高校可以对自身的数字化资源进行共享,或者运用同一个信息化管理平台,从系统和资源上达到互补与共享。各个高校还可以安排专门的人员组成技术联盟,对自身的技术优势进行运用,通过相互之间合作与努力研发能够被图书馆所运用的个性化管理平台,后期共同对平台进行维护,如此能够促进平台研发效率的提升。如果高校的资金充足,也可以自主构建系统平台,并推动自身平台与其它院校图书馆平台的互通,实现资源共享。

2)加强技术建设。第一,高校图书管理者要加强技术创新,借助于先进的技术构建特色化的文献数据信息库,对文献知识进行有机整合,实现各种知识的连接,使读者更好地对资源进行访问;第二,要对技术进行钻研,通过先进的技术为读者提供更为高端的服务。如可以构建数字化图书馆,使读者通过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对资源进行检索、查询等。图书管理者还可以借助于大数据技术对不同读者的需求进行筛选和分析,结合读者的需求、偏好等为其推送信息,引导读者开展阅读。第三,运用先进的技术对现有的图书馆资源进行扫描,将纸质资源转化为电子版资源,使读者更好地运用电子技术对资源进行搜集、查找。还可以运用科学技术构建图书馆APP,师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登录系统,随时随地对图书馆资源进行查找和运用。

3)加强人才建设。第一,对现有的图书管理者进行培训。如可以从外部聘请经验丰富的图书管理专家,由其为高校图书管理者传递新知识,帮助图书管理者提升技能,更好地对图书资源进行管理。第二,把好招聘关。高校在招聘图书管理者的过程中,要设定好标准,并对应聘者进行全面考核,尽量招聘经验丰富、信息化技能高的人员,以此带动自身图书管理团队人员信息化水平的提升。第三,鼓励图书管理者加强信息化技能学习,并构建激励措施,营造良好的信息化技术学习氛围。

4 结束语

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大趋势,虽然当前我国一些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建设还面临问题,但相信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技术的进步,高校图书管理信息化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猜你喜欢

图书师生图书馆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