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读服务研究

2021-04-14林珍花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助残盲文人士

林珍花

(虎门图书馆,广东 东莞 523900)

国务院发表《平等、参与、共享:新中国残疾人权益保障70年》白皮书指出,截至2018年,城乡持证残疾人就业人数达到948.4万人[1]。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总数8296万人,占全国总人口6.34%;视力残疾1233万,占残疾人总数14.86%;听力残疾2004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4.16%;言语残疾127万人,占残疾人总数1.53%;肢体残疾2412万人,占残疾人总数29.07%,人数最多[2]。残障人士在中国是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也需要社会给予充分的关注。平等的权利和进行基本的社会活动一直都是残障人士渴望获得的基本生活需要,而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应成为越来越多的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所在。

1 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阅读的必要性

1.1 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阅读的制度依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共图书馆宣言》1949年公共图书馆宣言首度问世,1972年、1994年进行了修订,明确了公共图书馆的性质、作用、使命、建设和服务。“公共图书馆必须向那些因任何原故不能获得正常服务和资料的用户提供特别服务,例如讲少数民族语言的用户、残疾人、住院病人或狱中囚犯,必须向其提供特殊服务和资料”[3]。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成员国,也积极保障残障人士基本阅读权利。根据我国《公共图书馆法》规定,应当考虑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特点,积极创造条件,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文献信息、无障碍设施设备和服务等。因此,积极保障残障人士的基本阅读权利和满足残障人士的基本阅读需要已成为国际共识,也是公共图书馆的基本职能之一。

1.2 为残障人士提供无障碍阅读的现实依据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残疾人总数8296万人,残障人士数量之多和当下能够提供无障碍阅读的图书馆数量存在的极大的不均衡。自《公共图书馆法》实施以来,越来越多的公共公共图书馆积极开展设施服务的无障碍,主要表现在配备残障人士出行实施,以设施建设的方式实现对残障人士权利的保障。但仅仅实现建筑设施的无障碍根本无法实现残障人士的阅读无障碍。所以在公共图书馆内,几乎无法见到残障人士阅读的身影,而这些为便利残障人士阅读的建筑设施也被普通读者所占用或者是废弃。

建立无障碍的图书馆,尽力消除残障群体获取信息和阅读学习的障碍,让他们和普通人一样可以便捷、高效地获取信息,平等地认识世界和获取知识,具备现实意义。

2 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的建议

2.1 增设无障碍阅读设施,保障残障人士阅读权利

我国港台地区关于残疾人的法律法规较为完善,充分保障残疾人获取均等化的公共文化服务。港台地区公共图书馆的无障碍设施建设充分考虑了不同类型残疾人的需求,数字化资源和无障碍网页等新型技术推广程度较高。我国港台地区公共图书馆无障碍设施建设、无障碍设备、文献和服务、无障碍网页配备充足完善[4],为我国大陆地区的公共图书馆无障碍阅读设施的建设提供有效的借鉴经验。公共图书馆在完善无障碍阅读工作时,应注重无障碍阅读服务的差异性。视障人士和听障人士的阅读需求是截然不同的,因此公共图书馆不仅需要配备盲文图书,也需要配备助听辅助设备。而身体残障人士可以与普通读者一样阅读图书,这就需要公共图书馆完善残障出行设施,便利残障人阅读。辽宁省图书馆在完善无障碍阅读积累了许多可借鉴可复制的经验,辽宁省图书馆新馆设立了特殊群体服务中心,其名称充分体现出对残疾人心理的尊重。服务中心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有盲文图书、大字本图书、听书机等资源。配备助视器、电子阅读器、点显器、盲文打字机、刻印机、语音地图等设备。设置了传统阅读区、数字阅读区、无障碍阅读区、无障碍观影室、盲文编辑刻印区、培训室、志愿者工作站、咨询服务区7大功能区[5]。基层公共图书馆可以以建立无障碍阅读阅览室便利残障人士阅读,规模虽小但基本的设施可以保证完备,开展合理的阅读分区,阅览室工作人员提前熟练设施运用,为残障读者提供器械使用指导。

2.2 构建专业的志愿者队伍,辅助残障人士阅读

开展无障碍阅读服务,另一难点在于难以配备专业的辅助人员。图书管理员一般并不具备专业的助残知识,招任专业的助残人员任职图书管理员不具有现实的普适性,这一问题可以以招任助残志愿者的方式解决。在志愿者培训方面,可以增加助残的专业知识,将现有的志愿者调动起来,转换成既可以服务读者也能在助残阅览室辅助无障碍阅读的志愿者。

此外,公共图书馆也应积极组织公益助残活动。一方面为宣传保护残障人士的合法权利提供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了解残障人士的生活,共同参与无障碍图书馆的建设,另一方面也为残障人士融入社会,享受阅读提供机会。而公益助残活动的举办,从策划到执行都需要耗费人力物力,志愿者们能在保证活动举行发挥积极的作用。盘活志愿力量,调动志愿者的积极性,将有利于公共图书馆更好推行无障碍阅读。

在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正在为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阅读保驾护航,也为公共图书馆提供无障碍阅读服务提供了可能。公共图书馆在建设无障碍社会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充分考虑到残障人士获取知识和阅读的需要和场景,利用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助残设备等技术,为越来越多的残障人士打开阅读的大门。

猜你喜欢

助残盲文人士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加强盲文出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研究
“智慧谷”搭建海外人士创新创业“新”桥梁
制作盲文书籍,点亮黑暗世界
Making Braille children
贾茹 爱心助残 彰显民企风采
WHEELS IN MOTION
福建助残福利事业拓新局
桃源路上绽奇葩 助残扶残人人夸
大溪地诺丽 集善助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