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税收征管电子档案可行性研究

2021-04-14金永锋

卷宗 2021年17期
关键词:办税征管纸质

金永锋

(国家税务总局温州市税务局,浙江 温州 325000)

现阶段,税收征管档案资料数量越来越多且类型繁杂,如何实现对档案资料的有效管理,成为研究的重点。采取电子档案管理的办法,适应当前的发展形势和情况,促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优化,提高档案资料利用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1 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现状分析

根据当前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实践分析,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电子档案为互联网+税务的短板部分。目前,为提升税务服务水平,各地区积极探索互联网+税务的模式,围绕税务登记和纳税申报等业务进行信息化建设。在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影响着档案价值的发挥。2)档案的价值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目前,税务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各类软件被广泛的开发和应用。不过受到系统多且功能分散等的影响,使得档案数据信息未能有效互联互通与共享,使得数据的应用价值尚未实现。3)档案信息不完善,未能满足实际需求。从税收征管电子档案资料的来源分析,主要为税收征收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利用与保存价值的数据信息,能够为税收管理提供支持。然而档案资料收集不完整,使得电子档案没有及时跟进,散落在各个部门,难以为管理工作提供支持。

2 互联网+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的探索

1)案例概述。以某国税局为例,基于税管改革任务,积极转变税收管理理念,探索税收管理新方法,强化事中与事后管理,围绕制度建设和系统集成以及便民办税等,进行了系列探索与实践,获得了不错的成效。现结合其在互联网+税务管理方面的做法,进行具体的分析。2)完善基础。无论是从推进税务管理优化,还是强化电子档案管理的角度来说,完善基础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实践中的集成征管、纳税与审批等制度规范,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税收征管岗位责任体系和业务规范。按照全国税收征管规范和行政审批改革要求,对自身原来征管业务进行优化分析,确定了458项业务规范,并且调整了征管系统,打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经过改革和业务优化,获得了不错的成效,为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支持。具体如下:1)整合归并各类规范要求,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齐全性,做到相互咬合。2)升级征管规范,积极吸收各类规范要求,进行表征单书的调整。3)经过业务改革,促使征管职责更加清晰,优化了征管流程,强化了风险管控。3)集成核心征管,实名办税与电子档案。从互联网+税务管理的角度分析,实现三位一体化,夯实了征管基础。随着审批制度和商事制度改革的有效推进,市场主体显著增加,很多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信息登记注册企业,虚开发票之后迅速走逃情况比较常见,增加了税收征管的难度。为了有效解决此难题,利用互联网+,打造三位一体化工作平台,实行实名办税。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1)搭建数据平台。结合业务需求,研发实名办税系统,并且嵌入到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系统,同金税三期核心征管系统实现无缝对接。采集办税人员等五类人员信息,搭建实名办税数据库,同时和征管系统的数据同步。当前,已经将发票票种核心和发票领购等总计14项存在很大涉税风险点的业务,全部纳入实名办税。(2)编制完善的制度。面向社会发布实名办税的公告,并且制定实名办税、征管电子档案推行实施方案等制度规范。使用的实名办税系统,支持自动化读取办税人员的身份芯片信息,并且能够判定证件的真伪。除此之外,可以对身份证件信息以及办税人员面部图像进行对比,判定办税人是否能够办理业务。(3)部门联动。通过签订税警联动协议,设置联动办公室,若发现假证或者其他违法行为,能够立即联系派出所。实名办税实施的首月,全区域总计发现753个办税人员借用他人身份办理涉税业务,向公安机关报案总计317起。(4)明确税务机关和税务人员以及办税人员的权利义务,促使基础登记信息得到夯实,威慑了涉税违法行为。除此之外,实现服务提速增效。4)搭建大数据平台。围绕业务全过程和全方面,积极采集数据信息,形成电子档案,为后续的管理工作提供支持。通过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实现一个途径提取同类全部数据的功能,同时利用发票数据信息,可核实收入和成本以及费用等的真实性,有力破解企业所得税管理的重难点问题[1]。

3 互联网+税收征管电子档案模式的构建策略

1)推进一网贯通。从实践的角度分析,搭建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平台,坚持一体化基本原则,为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公共支撑环境,为各类档案的统一采集和管理以及查询等,搭建高水平的平台。需要注意的是,要做好全部整合。税收征管电子档案要采取有序开放式管理与利用,不可以简单的为了存档而建设[2]。加强税务系统内外网的有效衔接,积极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系统、税务云等的应用优势,同时和网上税务局、移动办税以及金税三期等实现有机的整合,将电子档案管理工作与各项税收业务处理融合,嵌入到业务全流程,使得档案价值得到保障和有效发挥。坚持全流程原则,将税收征收管理工作的具体流程,纳入电子档案管理实践,例如税务稽查需要强化一手资料信息化归档,对于重大案件则要从网上审理。实现全面覆盖,提升业务水平[3]。2)做好两库的协调。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要有效处理电子档案数据仓库和纸质档案库之间的关系。采取互联网+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的模式,确定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的基本原则。未来,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的数量必然会超过纸质档案。在整个征管环节,哪种纸质材料需归档必须明确。对于纸质归档的档案,必须要制作相应的电子文件,系统中没有电子文件的要求扫描采集,实现两种档案的有效对应。对于部分数据信息,并非都需要配套的纸质档案,也不必须进行纸质扫描。精准定位以后,实施及时归档制度。积极转变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理念,面向互联网+税务管理新形势,探索有效的管理办法[4]。3)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互联网+税收征管电子档案模式下,档案管理工作方式方法产生了很大的变化,若想实现对档案的有效采集和整理以及利用,则需要做好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业务素质水平,使其能够高质量的落实基础工作。采取业务培训的方式,对工作人员围绕理论知识与技能等内容,展开相应的业务提升培训,促使其能够高质量的开展和落实此项工作,促使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水平得到提高[5]。

4 结语

综上所述,税收征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化,要面向互联网+税务管理实际,积极管理办法的探索与创新,促使档案管理工作高质量的开展与落实。实践中要推进一网贯通、做好两库的协调、提升人员的业务素质水平,提高电子档案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办税征管纸质
当前个人所得税征管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建议
拓展非接触式办税的基层实践与设想
洞察全球数字税征管体系
环境保护税征管模式还需进一步完善——基于《环境保护税(草案)》征管模式的思考
河北国税开设“云办税厅”助力“营改增”
纸质书与《北京是个好地方》
纸质读物的困境与出路
独立书店浪漫的纸质生活
个人房屋租赁税收征管的实践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