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逻辑、特征与发展进路
2021-04-14吴文君王建新
吴文君 王建新
(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劳动教育肩负着培育时代新人、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使命。青年正处于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牢固树立热爱劳动的思想、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将受益终身。新时代背景下,理解和把握青年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鲜明特征和发展进路,对提高劳动教育的育人效果,助推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
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内在逻辑可以从历史、理论和实践等诸多层面展开。可以说,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是古今劳动思想智慧交锋碰撞、中外劳动教育经验互学互鉴、问题意识与时代使命交融互动的产物。
(一)历史逻辑:国内外青年劳动教育经验的交流互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劳动教育进行了长期艰辛的探索。早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就初步建构起了较为系统的劳动教育体系。社会主义建设初期,虽然劳动教育的思想教化色彩日渐浓厚,逐渐背离了正常发展的轨道,但曲折之处正孕育着强烈的改革诉求。改革开放后,我国确立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并重,兼顾劳动思想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的方针。站在新世纪的起点上,劳动教育开始呈现出日益开放和多元的特点。新时代开启了我国劳动教育的新篇章,特别是全国教育大会后,劳动教育的价值得到了澄清,地位得到了质的提升。由此可见,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有着深厚的历史土壤和丰富的经验参照。
国外劳动教育有可资借鉴的经验。例如,推动劳动教育时代化,积极适应时代变革,注重培养青年面向数字世界的劳动能力。推动劳动教育系统化,开发丰富多样的劳动教育课程,通过主题教育等形式整合多种课程资源,注重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推动劳动教育法治化,以法律法规的形式对劳动教育进行“硬规定”。推动劳动教育社会化,明晰家庭、学校、社区的劳动教育责任,建设内在一致、分工明确的劳动教育支持系统。长期以来,不同国家在反复的研究和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具有本国特色的劳动教育经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离不开对国外劳动教育经验的批判性借鉴和创造性转换。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我国优秀劳动文化的契合融通
马克思主义是深刻影响中国人民、改变中国社会面貌的科学理论,中国传统文化则是中国人民的精神支柱和中华民族的坚韧脊梁,它们共同构成了影响中国社会的两大传统。其中,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与我国优秀传统劳动文化的契合与融通,为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注入了源源不断的理论动力。
第一,马克思关于劳动是人的本源性活动的思想,与我国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传统文化相契合。一方面,劳动是维持人类肉体生命延续的基本方式。马克思认为:“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墨子也曾指出劳动对人类生存的本源意义,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强调人必须依靠自己的劳动才能生存。另一方面,劳动是健全人的意义世界的重要途径。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类丰富社会关系的基本途径,有助于人们摆脱意义世界的荒芜和生活价值的悬置。我国传统文化也强调劳动对修身齐家的重要性,例如,辛弃疾将“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作为人生信条,周公将“先知稼穑之艰难”作为教育子女的任务,曾国藩将“蔬、鱼、猪”列入“八字家规”。这些思想对引导青年自力更生、辛勤劳动、走出无意义的思想困境具有指导作用。
第二,马克思关于劳动人民是历史创造者的思想,与我国民为邦本、仁民爱物的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指出:“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2]从事物质生产的劳动者是历史的创造者,劳动是“真正的人民”参与历史活动的基本方式。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是源远流长的珍贵历史遗产之一。盘庚的“重民”、周公的“敬德保民”、孟子的“民贵君轻”、荀子的“君舟民水”、司马光的“爱民之政”,无不体现了我国古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对劳动人民生活的体察和对劳动人民力量的重视。这些思想对引导青年提高劳动主体意识、承担社会责任、尊重普通劳动者具有启发意义。
第三,马克思关于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正义的重要原则的思想,与我国公平分配、大同理想的传统文化相契合。马克思在构想未来社会的分配制度时谈到:“每一个生产者,在作了各项扣除以后,从社会领回的,正好是他给予社会的。他给予社会的,就是他个人的劳动量。”[3]我国传统文化同样抨击不劳而获的行为。例如,墨子认为“不与其劳获其实,已非其所有取之故”是社会动乱的根源。除此之外,均衡分配社会财富是我国古代重要的治国理想之一。例如,晏婴的“权有无,均贫富”、孔子的“不患寡而患不均”、丘濬的“人人各得其分,人人各遂其愿”等。虽然我国传统的分配思想带有浓厚的平均主义色彩,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对社会公平正义的朴素愿望,具有不可否认的进步意义。这些思想对引导青年辛勤劳动、诚实劳动,拒绝不劳而获、少劳多获具有警示意义。
(三)实践逻辑: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与时代重任的积极互动
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社会环境。当前,劳动教育在学校中弱化、在家庭中软化、在社会中淡化的现象已经引起了广泛共鸣,劳动教育事关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共识正在加速凝聚,但形成全社会协同共育的劳动教育格局还任重道远。然而,形形色色的劳动观已经穿透学校的“围墙”,涌入青年的头脑,进一步加剧了劳动教育环境的不确定性。学校为劳动教育负全责的陈旧思维必然会在实践中遭遇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困境。我国劳动教育本身还存在着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博弈、身心二元分离、人与自然相互疏离等问题,急需全社会各方力量共同出力,重构劳动教育的价值空间。
新时代以来,中央和教育部的一系列指导性文件有力地推动了劳动教育的健康发展。从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到全国教育大会上将劳动教育纳入全面育人体系,再到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和《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不仅从顶层设计的高度阐明了劳动教育在我国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还从微观操作层面规定了劳动教育的基本遵循和具体要求。国家一系列“重拳出击”标志着我国劳动教育迈上了加速度、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劳动教育是育时代新人和树时代新风的重要一环。面对劳动与教育的双重变革,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要以更高的立意和站位去迎接机遇和挑战。尤其是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社会在产业结构、经济增长模式、社会分工体系等诸多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迫切需要对劳动教育进行与时俱进的探索。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来看,人工智能必将成为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人类社会正在酝酿一场前所未有的工作革命和生活革命。在此趋势下,积极开展青年劳动教育不仅是回应“智能排斥人”的客观需要,也是抢占人工智能高地和引导青年适应“智能化生存”的重要途径。
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鲜明特征
青年劳动教育是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现实针对性的。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以全社会协同共育为保障机制,在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以劳动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内容
不同国家开展劳动教育的“初心”不同。例如,美国、英国、德国的劳动教育更加凸显劳动的工具性价值,旨在为学生的职业生活奠基。相较而言,我国劳动教育则强调育人价值和工具价值相统一,引导青年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作为自觉的价值追求和行动指南。当前,受一些严重侵蚀精神世界、误导劳动价值观的活跃思潮的影响,在青年中出现了不珍惜劳动成果、不想劳动、不会劳动的现象。对此,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以坚决捍卫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己任,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一,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劳动与科技的关系,树立劳动光荣、创造伟大的价值观念。现代科学技术呈现出指数级的发展趋势,推动了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的调整。在生产领域,一些标准化、机械性、重复性的劳动开始被机器取代,劳动力市场上出现了短期的结构性失业问题。在生活领域,诸如扫地机器人等智能家居开始走进千家万户,分担了一部分的家务劳动。在“唯技术论”的影响下,一些青年深受“劳动过时论”和“劳动无用论”的误导,陷入生存焦虑和意义失落的思想困境中。对此,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引导青年积极乐观地看待“技术的社会主义使用”,鼓励青年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自觉成长为在时代洪流中乘风破浪的创新型劳动者。
第二,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劳动与消费的关系,树立辛勤劳动、合理消费的价值观念。改革开放以来,物质产品的丰富、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等,为“消费革命”席卷中国奠定了物质和制度基础。消费主义思潮以极具隐蔽性和蛊惑性的姿态持续地向青年输送不劳而获、贪图享乐等观念,青年面临着劳动价值观萎缩和意义世界异化的危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不会从天降,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4]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应大力弘扬劳动幸福观,引导青年在劳动教育中提高创造幸福和感受幸福的能力,培养勤俭、奋斗的劳动精神,帮助青年养成积极健康、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第三,引导青年正确认识劳动与资本的关系,树立热爱劳动、热爱人民的价值观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最大的难题是处理好劳动与资本的关系。资本固然有其伟大的文明作用,但缺乏规范和引导的资本不仅会吞噬人们的劳动果实,还会迷惑人们走上思想“邪路”。在劳动教育中,“为谁劳动”是最为根本也是最为关键的问题。新时代劳动教育要引导青年克服资本化思维方式的影响,摆脱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泥淖;帮助青年认识到人民性才是资本在中国赖以生存的根基,资本为劳动人民服务是中国道路的特色;指引青年在劳动中拓展人生舞台,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中实现人生价值。
(二)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根基
实现每个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学说的终极理想,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价值旨归。从“人的依赖”到“物的依赖”再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阶段,劳动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回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我国劳动教育的发展轨迹,之所以劳动教育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异化、窄化和矮化的问题,归根结底源于我国劳动教育的价值取向不稳定。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坚持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根基,引导青年在劳动中体现价值、展现风采、感受快乐。
第一,劳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根基,超越了原子个人主义和社会整体主义的对立。当前,形形色色的非社会主义思潮极力煽动劳动目的从“为公”向“为私”转变,劳动意义从“崇高”向“世俗”转变,根本目的在于削弱青年一代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拥护。在价值取向多元的社会现实面前,劳动教育如果片面地强调个体对社会的单向服从和绝对义务,很容易陷入解释力不足、说服力弱化、实效性不强的困境中。这不仅限制了我国劳动教育的作用力和生命力,还违背了我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需求与理想愿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人的发展才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中心环节和最高目标。我国虽然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已经在实践中逐渐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的现实。劳动教育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不容动摇的价值追求,促进个人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第二,劳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根基,兼顾了劳动教育的独特价值和综合价值。新时代,劳动教育既是五育并举的重要方面,也是五育融合的关键一环。从独特育人价值来看,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致力于促进青年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的整体性发展。在风云际会、英雄辈出的新时代,劳动教育尤其注重培养青年对整个生产过程的掌控力、应对生产力发展的适应力、勇于克服“卡脖子”问题的创造力等。从综合育人价值来看,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激发个体的生命潜能,使其得到自由、充分、全面、和谐和可持续的发展。[5]通过劳动教育,青年学生不仅在劳动价值观方面得到了淬炼和升华,还能够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克服知识学习中抽象性、符号化的弊端,在出力流汗的劳动中强健体魄,在创造美好生活的劳动中诗意而居。
(三)以全社会协同共育为保障机制
第一,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是“双向”而非“单向”的。从社会的教育责任来看,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不仅要发挥教育系统内部的教育作用力,还要发挥教育系统外部的教育影响力。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要积极吸引社会各界力量的广泛参与,充分挖掘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资源,将教育基地深入到农村、企业、社区一线,引导青年学生在走出校门、服务社会中深化劳动认识、端正劳动态度,与普通劳动者形成情感共鸣。从教育的社会责任来看,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要走出“自留地”,走向“大舞台”,积极充当社会生产力变革的先导,为社会输送热爱劳动、善于创造的“弄潮儿”。
第二,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是“融合”而非“割裂”的。自全国教育大会以来,社会支持对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得到了重视。有学者认为,劳动教育本质上属于社会教育领域。[6]事实上,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一种全社会教育,全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不是并列关系,而是包含关系。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力军,提供系统连贯的劳动教育。家庭在劳动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家风是规范学生劳动态度的“无字之书”。社会是劳动教育的“大后方”,崇尚劳动的社会风尚是劳动教育的保护伞。只有当家校社三方秉持共同的目标、基于一致的诉求时,才能有效规避劳动教育中互不理解、相互羁绊等问题,从而搭建起有效衔接、资源共享、互通有无的协同育人体系。
第三,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是“嵌入”而非“悬浮”的。真正让劳动教育成为伴随青年一生成长的活动,必须将其嵌入生活、嵌入自然、嵌入社会。一方面,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既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立足当下,劳动是一种谋生手段和生活方式。面向未来,劳动将发展为生活的第一需要。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立生活之基、解生活之惑、明生活所向的。在用好日常生活这本“活教材”时,可以积极发扬陶行知关于“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思想,充分挖掘其内在的思想价值和时代镜鉴。另一方面,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是嵌入自然的。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中介,天然地架起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7]现代科学技术在为人类生活创造极大便利的同时,无情地削弱了人与自然之间休戚与共的联系。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不仅将土地、山林、草场等作为劳动教育的物质资源,更将其作为宝贵的文化资源。概言之,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鲜明特征还体现在引导青年体会劳动人民的辛勤付出和家国情怀,传承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上。
三、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发展进路
(一)坚定中国立场,推动青年劳动教育本土化发展
推动劳动教育本土化发展是贯彻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青年劳动教育尤其要处理好他山之石与此山之玉的关系,既要做吸收和借鉴西方劳动教育经验的“取经者”,又要做积极贡献中国劳动教育智慧的“传经者”。为此,要在互学互鉴的交流过程中树立三种意识。
第一,要树立独立意识,拒绝“跟跑”。我国劳动教育史上存在一个“跟跑期”,按照苏联的教育思想、制度和发展模式,确立了劳动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为国民经济发展服务的目的[8]。在摸索起步阶段,模仿和依赖他国的劳动教育经验有其必要性。但是,更重要的是总结我国劳动教育的本土经验,努力打造劳动教育的“中国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9]新时代尤其需要独立探索和批判反思,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和青年成长需要,量身定制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
第二,要树立创新意识,杜绝“拿来”。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切脱离中国国情、违背教育规律的研究和实践,终将遭遇水土不服、南橘北枳的困境。因此,在借鉴和吸收国外劳动教育经验时,要做到扎根中国大地、梳理沿革历史、进行调查研究、注重创造转化,牢牢站稳中国立场。其中,特别是要重视挖掘我国劳动教育的本土文化基因,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汲取养分,凸显劳动教育的中国个性。
第三,要树立开放意识,避免“封闭”。发展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不等于完全“去西方化”。当今世界正处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本土文化和异域文化的交锋日益频繁,碰撞日趋激烈,一切严防死守、固步自封、退守一隅的空想都将化作泡沫。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西方思潮对青年劳动价值观的影响已是防不胜防,关键在于有效的疏导和治理。同时,国外劳动教育经验中确有值得借鉴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深层逻辑和现实张力,在锤炼中国特色的同时彰显中国魅力。
(二)体现中国水平,推动青年劳动教育专业化发展
办好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关键在教师。目前,我国劳动教育在师资方面还存在着分散、被动、闲置等问题,这与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劳动教育定位不清、内涵不明有关。新时代劳动教育作为五育并举的重要部分和五育融合的关键环节,迫切需要专业的师资力量,切实地解决好“劳”“育”二分的问题。
第一,提高专职劳动教育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新时代,要在建立劳动教育教师专业标准、规范劳动教育教师资格认定、完善劳动教育教师系统培训等方面精准发力。在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待遇保障等方面缓解劳动教育教师的后顾之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劳动教育教师后备军建设。为此,可以先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建立试点劳动教育师范专业,培养系统地掌握劳动教育规律和劳动素养发展规律的后备师资,为青年劳动教育输送专业的师资力量。
第二,将劳动素养纳入师德师风建设。在教育系统内部,要让教育者先受教育,加强对科任教师、辅导员、团学骨干、行政教辅等人员的劳动教育。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和能力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劳动素养。一个积极分享知识、思想和爱的教师,一个以塑造灵魂、生命和人为己任的教师,必然散发着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人格魅力。
第三,推动劳动教育队伍的跨界融合。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作为一种“全社会教育”,要注重提高社会各界的劳动教育责任意识。当前,提高劳动教育师资力量要尤其注重挖掘教育系统外部的社会资源,让劳动模范、大国工匠、创新先锋现身说法,让基层社区单位、高新技术企业、社会福利组织为青年学生敞开大门。也要注意到,劳动教育不仅要劳动,更要教育。社会力量在展现劳动技能、分享劳动经验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在劳动价值观教育方面往往表现欠佳,学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制度化优势,精心设计劳动教育过程,弥补社会力量在劳动教育中的薄弱之处。
(三)彰显中国优势,推动青年劳动教育制度化发展
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的具体开展不仅要靠思想教育、社会实践、主体自律,还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持。试想,在一个劳动安全得不到保障、劳动权益得不到维护、劳动者得不到尊重的社会中,劳动教育必然如浮萍般根基不稳。因此,应当将劳动精神深嵌入我国制度建设中,发挥社会主义制度对青年劳动价值观的引导和规范作用,从而为劳动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坚强有力的后盾。
第一,讲好制度故事。制度不是抽象的,人们可以真切地感受到制度对日常生活的全局性影响。我国自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起,就要求将劳动精神嵌入整个制度设计、制度供给和制度运行中。例如,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制度对劳动主体地位的捍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劳动人民意志和愿望的尊重,全面从严治党制度对窃取人民劳动果实的严厉打击等。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正是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历史的辉煌;也正因为劳动创造,我们拥有了今天的成就。”[10]可以说,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本身就是最直观、最深刻、最打动人心的劳动教育。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要讲好我国的制度故事,引导青年坚定制度自信。
第二,织密制度网络。科学规范的制度可以保证劳动教育有序、高效的开展。要加快构建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制度体系。推动劳动教育入法入规,为劳动教育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要在劳动教育的责任划分、资源配置、师资建设、评价考核等方面建立严格、规范的制度,确保劳动教育有章可循。进一步健全我国在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就业创业、舆论宣传等方面的配套制度,为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提供全方位的制度支持。
第三,用好法律武器。法律是最强有力的制度,法律法规是弘扬劳动精神的重要保证。我国宪法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的光荣的职责”。我国《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一系列劳动法律也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方面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刑法》《社会保障法》等多部法律也对尊重劳动者及其劳动成果进行了法律规制。发展新时代青年劳动教育要进一步将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上升为具体的法律规定。除此之外,要加强对青年的劳动法律法规与政策宣传教育,充分发挥法律武器在规范和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等方面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