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装富产业链”现象的另类正义实践
——“上海名媛群”的空间社会学观察

2021-04-14

当代青年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名媛婚恋时空

温 欣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青年婚恋问题不仅关系着青年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家庭福利水平,也是影响国家青年发展战略的制定、中国家庭结构和人口结构稳定和社会整合的重要因素。当代青年婚恋观念和行为深深打上了市场化、个体化和网络化的时代烙印。近年来,随着个人主义、消费主义的盛行,婚姻社会空间日益分化和失耦,婚恋市场中出现的以流水线方式生产“上海名媛”和“朋友圈高富帅”的“装富产业链”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并引发激烈的讨论。以《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为代表的文章更是激起了社会各界的热议。随后半月谈刊文《一群“名媛”,两个时代》,当代青年“拜金”“物质主义”“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批判性话语遍及网络。这反映了消费社会中青年在婚恋中的迫切需要和青年婚恋市场中存在的亟需回应的现实问题。《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指出,要加强青年婚恋观、家庭观教育和引导并切实服务青年婚恋交友。[1]研究以“上海名媛群”为代表的青年婚恋现象的社会根源与生产机制,对理解青年婚恋问题,构建消费社会背景下的青年婚恋社会空间理论,加强青年思想引领和促进青年婚恋服务与政策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献述评

国内对此类现象的研究多从社会分层等宏观结构层面和消费等日常生活世界等个体选择层面从结构、成因和治理策略上展开分析。婚姻匹配是研究社会分层的重要研究内容。婚姻匹配过程是社会结构再生产重要环节,内婚制是阻止下层社会成员“高攀行为”,进而维持现有社会结构的重要机制。李煜从社会开放性角度分析并揭示不平等结构代际传递强化的事实。[2]李春玲批判性地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学界对社会分层的研究趋于单一性和对互联网对分层影响的新趋势关注不足等导致研究滞后性问题。[3]在个体消费行为层面,从工具主义范式将炫耀性消费视为个人实现社会性目的的手段,将此目的性消费视为社会分层的结果。[4]消费主义将炫耀斗富、奢靡浪费视为“富裕失范”,富裕的赋权功能让人们形成一种能力强大的虚假信念。[5]城乡二元结构、功利性婚恋观等社会结构和文化因素也是对类似此类现象的归因。[6]从策略上侧重于主体行动策略研究,如婚姻货币化下“子代找对象,父代承担婚恋消费”[7],“通过自主客体化的策略,女性利用传统的性别角色提升相亲收益”[8]等个体行动策略和社会层面加强制度构建策略 等。

在研究问题上,多数研究将消费和婚姻匹配作为研究中相互分割的研究对象,对消费和婚姻匹配交叉领域的青年热点社会现象关注不足;从理论视角选择上,多是基于性别社会学、消费社会学的传统理论,分析中割裂了“社会结构”与“个体能动性”之间的互动关系,从个体能动性与社会结构的互动过程和行动逻辑层面解释不足。与消费社会深度互构的青年婚恋现象,是社会的产物。社会空间理论为理解作为社会产物的青年婚恋问题提供了启发,对理解社会空间不平等的再生产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

古典社会学研究中已经开始关注时空的相对性及其对社会事实的影响。空间差异性最早由涂尔干提出并进行了“社会时间”和“社会空间”划分。[9]齐美尔从社会关系角度区分了物理空间和心灵空间,并指出空间的流动性特征。[10]但在传统社会学中将物理学作为空间研究的基础,将空间视为外在存在物,并没有受到主流的足够重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工业生产的持续扩大,大众消费主义、个人主义盛行,人们逐渐意识到空间的重要性。现代性理论以现象学和实践论为知识基础,展开对时空的论述。“在当代语境里,空间藏匿各种社会后果,消除空间的神秘色彩是认清时代的关键。”[11]福柯从对另类空间的研究中,将空间视为权力运作的组成部分,并论述了权力空间化的过程和机制。[12]列斐伏尔对福柯的评论中指出,“福柯将知识视为一种空间”,从话语建构了主客体的空间位置,但是却没有对空间进行清晰的界定。[13]吉登斯用“在场”“共同在场”和“缺场”勾连其微观社会行动和社会系统层面,强调两者时空秩序的内在关联性,并将时空的分离和脱域机制视为现代性的动力机制。[14]马克思对社会时空相互转化的论述,阐明了时间的现时性和未来性,认为人在实践中创造自由时间,是为了自己开辟新的发展空间。[15]以列斐伏尔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将(社会)空间定义为社会的产物,包含了社会关系及其再生产,具体表现为空间的实践、空间的表征和表征的空间的三重关系。[16]列斐伏尔在分析时空关系时指出,空间包含着时间,时间通过空间被生产出来,是一种社会时间,在这个过程中符号的重要性不断增加。[17]列斐伏尔认为,现代世界正处于“时间空间化”和“空间时间化”的进程中。[18]戴维·哈维把正义与空间研究结合起来,从阶级政治的角度把握“空间正义”,从“城市空间的权利”角度把握空间正义。[19]景天魁在此基础上总结现代社会经历着延伸、压缩和超越三种结构变化。[20]约翰·厄里从陌生人社会的角度,分析陌生状态取代了共同在场的社交生活的空间特征。[21]曼纽尔·卡斯特在综合了现象学和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了“网络社会”的到来。他更加强调了资本和阶级对空间的影响,并提出了网络社会结构——流动空间和地方空间的划分。曼纽尔·卡斯特认为,精英群体有意识地同大众保持距离,建立空间之间的屏障。他认为,空间是共享时间的社会实践的物质基础。[22]空间社会学理论构建多基于西方城市化问题展开,展现出了极大的理论解释力。翟学伟基于韦伯理想类型从时空的关系向度分析婚姻关系[23]对本文具有启发性,但现有空间理论对青年婚恋空间失衡关注不足。

二、装富产业链:作为一种重构中的表征空间

表征的空间是指包含着复杂的象征,与社会生活相关的社会空间。空间的表征是一种空间的秩序与知识、符号关联在一起,是被概念化的空间。空间的概念是一种被设计出来的符号体系。[24]从这个意义来说,本研究中的婚姻市场“装富产业链”现象是具有一系列符号集合的分化和重构的社会空间。

(一)青年婚恋市场:可视的分化社会空间

婚姻匹配过程是社会不平等结构的自我复制与再生产过程。[25]婚恋市场货币化和阶层分化,以先赋性条件为基础的婚恋逻辑在青年婚恋匹配中占据重要位置,固化了婚恋市场阶层并形成婚恋市场隐性的空间隔离,空间隔离的消费符号表征借由互联网的迅速传播使婚恋市场的空间可视化、透明化,扩大婚恋市场分化的空间感知,实现了分化婚恋社会空间的再生产。婚恋市场的空间分化是阶层固化的空间表征,是宏观社会分化在青年婚恋市场的展现。从宏观层面看,我国青年婚恋市场不平衡,并通过空间的城乡、地域间中心—边缘阶层差异展现,且这种空间不平等有扩大化趋势。近年来,我国婚姻领域出现的农村“大龄未婚男青年”和城镇“大龄未婚女青年”共存的现象。[26]文强等人的研究显示,基于经济理性的“门当户对”的正向匹配婚姻能够提高生活总体满意度。[27]正向匹配导致的马太效应会加大家庭间收入差距进而导致阶层固化。[28]空间分化的符号表征通过互联网终端在虚拟社会公共空间显现出来,扩大了阶层间心理空间的阶层分化的透明度。消费能力是生活方式表现形式,不同的社会圈子生活方式具有差异性。[29]上层社会的生活方式的消费符号通过时空的压缩,以浓缩和定格了时空的“朋友圈”的方式,借由网络在社会空间中扩散。在网络空间中,婚恋市场资源的意义符号充斥在分化的空间中,试图在婚恋市场中向上流动的青年通过上层社会生活方式的消费符号生产参与着分化的表征空间的生产,以获得上层社会的身份符号。你无须真的花费很长时间去某一个地方度假、消费或喝下午茶,你只需要去过并且留存影像或者定位。某种形式上说,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将婚恋市场的分化空间透明化和可视化,生成了具有新的时空秩序的分化的表征空间,它既是主体实践的社会空间,也生产着新表征空间。

(二)“装富产业链”:重构中的表征空间

科技发展实现阶层分化可视化的同时,也使婚恋市场信息呈现不均衡性和隐蔽性的特征。网络空间信息失真,产生大量“无时间的时间”[30],使以“装富产业链”为代表的失耦的婚恋社会空间生产成为可能。当代青年婚恋市场作为表征的空间,在其中各个主体展开空间的实践,在空间生产过程中获取婚恋资源,也生产出新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上海名媛”“拼单高富帅”是该空间的符号表征。

1.时空压缩:作为符号空间的“装富产业链”生产机制

戴维·哈维用“时空压缩”描述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转化。[31]分化的婚恋社会空间,借由现代时空压缩技术,通过一系列的包装和宣传,将流行的消费符号以压缩了时空的照片、短视频等方式呈现出来,其过程生产了新的表征空间——“装富产业链”。空间生产的主体不以占有物质、消费为主要目的,甚至是不能占有物质,而是仅仅占有包含具有象征意义的消费符号且具有时间时效的物质空间。同时,这个生产出来且具有符号象征意义的空间,是具有生产性的和脱离时间性的空间。青年通过参与空间表征的符号生产,迅速在婚恋市场中获得与其符号相匹配的并自身现实条件更好的对象的关注和青睐,进而发展婚恋关系,实现分化社会空间的重构。

在择偶中一般围绕着两个问题:一是谁来选择,这是衡量婚恋市场中的权力关系;二是谁被选择,即择偶的标准与择偶过程的解释。资源交换理论将择偶视为市场交换的过程,以本身所拥有的资源来换取价值相配的对象。社会阶层和成长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择偶范围,多数情况下人们从本阶层内相对自由地选择配偶。[32]现代社会是日益个体化和被象征符号浸润的社会,个体是符号的生产者也是符号的消费者。[33]资源以符号的形式出现在择偶过程中,“装富产业链”即是在婚恋社会空间进行着的作为择偶资源符号争夺的产物。在日常生活中,“装富产业链”以网络社群的方式存在,如“上海名媛群”和“精英朋友圈文案群”等微信群,有的也逐渐发展线下活动,形成产业链。

虽然在择偶中,历史惯习、性格、价值观和互动都是研究择偶中的重要因素,但消费主义大潮塑造下的正向匹配模式越来越成为婚恋选择的主流,物质财富在择偶要素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为了在婚恋市场中吸引到经济条件好的对象,青年男女通过符号的生产实践展现自己“超阶层”的特征。“名媛”、“高富帅”的人设成为“装富产业链”中的空间符号,以期能够匹配更优的婚恋对象。高端酒店的下午茶、入住打卡,奢侈品牌的手袋、饰品和全球网红景点的微信朋友圈定位和精修的照片成为表征空间中重要的象征符号。时空被“压缩”成为影像,生成符号。这些符号是生活品质和财务自由的符号象征,打造了“名媛”和“高富帅”人设,以此作为婚恋市场中的重要资源与其符号价值相配的对象匹配。

凡勃伦在《有闲阶级论》中揭示了上流社会的特征——有闲,即空闲时间的占有。[34]下午茶时间即象征了闲暇时光,是上层身份地位的“符号表征”。青年们无须真的在高级酒店花费一下午的时间,只需要通过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拼单共享”,花费十分之一甚至更少的金额,就可以拍出拥有各类消费符号的照片、短视频来获得该符号表征。通过影像对空间符号压缩、占有,形成了“装富产业链”空间景观。物质消费通过符号的方式呈现,其注重的不再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和所有权,而是其象征价值。高档酒店下午茶、奢侈品的丝袜、手袋和名牌跑车,彰显的是社会地位,“装富产业链”则超越消费活动本身,通过时空压缩技术迅速地制造了这些符号。

2.时空分延:作为空间隔离的“装富产业链”再生产机制

“装富产业链”所创造的空间是一个内部个体化和外部排他化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作为社会空间,依赖于以时空分延为核心的空间技术实现其空间再生产秩序。空间的生产决定了空间的秩序。[35]“装富产业链”作为社会空间,以自我价值认同和传统社会性别气质建构规定了空间隔离的秩序。

“装富产业链”所形成的空间具有以自我认同为基础的排他性。加入“上海名媛群”需要交纳一定的入会费或学费,一旦发现存在外来成员不符合“群价值”则会被踢除。进入这个圈子之后,可以通过共享的方式,购买、租借奢侈品,出入高档酒店、网红景点、娱乐场所等。空间通过两种机制实现对婚恋社会空间的隔离。一方面是外部排斥。“别人怎么样我管不着,我觉得安安稳稳才是生活,不用那么累,时间久了会疲倦的。(来自知乎网友评论)”另一方面是主动认同。“演着、演着连自己就信了(来自知乎网友评论)。”加入“装富产业链”的青年,在营造的人设符号中,逐渐建立起与之一致的“正义”认同。例如,在最近的上海名媛群中有人发声:“我觉得没什么,花自己的钱,不偷不抢。”“不违法感受好生活为何被指责?”[36]

以传统性别气质建构为核心的空间隔离。“装富产业链”根据社会性别化消费的差异,对空间进行了分隔。一般而言,在婚恋市场中,女性打造成“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肤白貌美”“具有高级生活品味”的名媛;男性打造成“事业有成”“身价不菲”的精英。“这些个男名媛比女的虚荣,女的好歹真金白银花了钱,男的全靠拿图”(来自知乎网友评论)。“共同在场”的社会特征是以身体的空间性为基础的。[37]从网络上评论看出,不同性别在“装富产业链”中具有差异性的需求。女性是以“在场”为基础形成的对时空片断的占有,而男性则是通过现代技术突破了“在场”的局限,以“不在场”方式参与婚恋社会空间实践中,在借助“分组”等技术,实现人为的婚恋社会空间隔离。男女形成自身性别身份的隐喻,塑造了在婚恋社会空间中符合传统性别气质类型的优质男性、女性形象的空间形象,不仅使该空间的异性相互区隔,更重要的是,使之与婚恋市场中在“装富产业链”外的竞争者区隔开来。根据齐美尔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对空间理解,“装富产业链”事实上作为一种被生产出来的表征空间,构建起高物质标准的“真名媛”与“真精英”和“伪名媛”与“伪精英”的婚配社会空间。这个空间隔绝了不以物质标准重视程度低的适龄男女,也需要区隔开“伪名媛”和“伪精英”。但是,事实上,空间隔离是相对的,“装富产业链”也存在失灵,如中青在线一篇题为《万一“拼单名媛”遇上“搭讪艺术家”呢?》就这样反问:“当PUA男遇到‘拼单名媛’,到底是他的朋友圈更高大上,还是她的照片更贵气优雅?”[38]

卡特尔认为,网络社会是精英的聚集和大众的离散。[39]现代性社会时空压缩、分延机制等时空秩序下,现代的社会时空不再存在单一的空间生产者和使用者。每一个时空的实践者都在使用并生产社会时空。对现代时空过程的考察,需要从全景的时空观、在空间主体的行动中考察时空的生成与生产过程。

三、争夺婚恋资源、谋求阶层上升的空间实践

空间实践是社会关系的生产实践。[40]空间是婚恋市场社会关系互动的产物,也是婚恋市场社会关系互动的工具,形塑了婚恋市场结构。婚恋市场中的青年男女,通过在婚恋市场的社会空间中的行动策略,试图提升其在社会空间中的资源,获得更优的对象,进而实现谋求阶层跃迁。“装富产业链”是适婚青年男女在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中策略化空间实践的产物。列斐伏尔提出“理解作为社会的产品的空间,需要通过双重幻觉来透视,即透明的错觉和现实的错觉,两者互相关联、加强和隐藏彼此。”[41]

(一)失耦空间的生产:利用空间透明性错觉的虚拟空间行动策略

透明的错觉是指空间被错误地视为没有陷阱和秘密的地方,[42]但事实并非如此。在以虚拟空间为中心的婚恋空间中,利用空间透明性幻觉生产了具有隐藏和欺骗空间。空间的去物质化,使其成为纯粹的表征,遮盖了对社会进行掩饰的工具化的空间。[43]

共享消费的去物质化是时空压缩的基础,是纯粹的空间表征消费。10人以“拼单”形式购买高档酒店400元的下午茶,每人仅需40元即可拍出享受下午茶的照片,获得曾经占有空间的证据,而下午茶本身品质是不被关注的。现代科技所带来的空间和物质的分离技术,使这种工具性消费行为发挥到了极致,其本质上是一种极端物质崇拜,这是借由空间的生产过程揭示被空间隐藏的社会空间正义的内在张力。资本主义的生存方式建构在一种日益包容性、工具性和神秘化的空间之上,以此来逃避批判的视线。[44]作为宏观社会空间中的消费者,是资本而非消费者创造了物质化的空间。走进奢侈品店,所获得的不仅仅是一件产品,而是整个物质的空间——专属的试衣间、服务的柜姐、高档的休息区。而作为空间的实践者的空间去物质化的实践,是对资本和不平等的社会结构的一种异化的反抗。以放弃对物质的占有为代价,以最少的经济代价,获得资本的符号象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分化的社会空间同时也借由空间共享生产了脱耦的社会空间。

时间的连续性是空间共享的限制性条件,财富占有意义的降低是时空分延的必然要求,时空分延技术通过牺牲财富的物质占有隐藏了“共享”本质,创造了“无物质的物质(即符号)”。无论丝袜使用的寿命还是高档汽车、手表的租用时效都必须是在一定时间内,时间的连续性不允许使用者根据需要选择暂停或延续。但是使用者对物质的满足需要脱离了其物质使用限制则可以通过其瞬时的空间表征实现。这决定了在经济理性的驱使下,“名媛”选择分割连续时间共享空间的方式节约成本。如果空间失去了时间连续性特质的限制,人们也就没有了共享的动机。以“上海名媛群”中3万/月租用的爱马仕铂金包为例,作为消费主体的“名媛”,如果1月中仅有3天使用它,那么作为客体的包的时间就是3天。但是通过共享,如果1个月租赁期有10人每人使用它3天,那么它的时间就是30天。在以虚拟空间为中心的婚恋空间中,利用空间透明性幻觉生产了具有隐藏性和欺骗性的失耦空间。

(二)空间整合与重构:利用空间现实性错觉的现实空间行动策略

现实的错觉是指对空间实体性自然性的诉求,[45]即事实上主体性是其更加根本的特征而非物质的实体性。“装富产业链”不仅仅具有获取婚恋资源的工具属性,也具有在婚恋社会空间中社会关系互动中最终实现其阶层跨越的目标的目的属性。吉登斯在借鉴了盖尔纳观点的基础上提出,社会生活是一系列情节的片段,[46]是“共同在场”的日常互动过程。“装富产业链”不仅仅是单一环节的“炫富”,而是以从“线上到线下”的产业链式服务的模式,通过对“缺场”空间的失耦性,实现“共同在场”目标。在“名媛群”和“精英群”中形成以“拼”为核心的空间表征。身体环境的物理性质不可避免地赋予社会生活以序列性,限制个体与不在场的他人的接触方式,[47]使回归“共同在场”的社会生活成为社会关系构建的关键环节。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要用“拼”的方式获得符号而不是“假”。除了“炫富”外他们通过“钓干爹密技”,包括锁定“小市场”[48]等实现失耦虚拟空间在现实空间的互构。通过锁定“小市场”,规避共享空间可能导致的空间冲突,从社会关系的再生产走向阶层关系的晋升,实现分化空间的重构和整合。

空间的整合是通过空间的生产性实现的。空间借由其本身实体性和不透明性幻觉特性孕育了它自己的神话,实现了空间的整合。[49]互联网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因其复杂性造就了空间的虚拟性和不透明性。虽然在互联网存在大量的“揭秘”,说明这些“名媛”和“精英”如何利用各种套路实现“变现”的目的,但是现实中依然有大量的被欺骗的案例,甚至存在大量“闪婚”“闪离”现象都与此有关。空间的实践者利用网络本身的特性,实现了“变现”的目标。

四、“上海名媛群”:虚拟空间的符号表征

以消费符号生产为主要表征的“装富产业链”是一种生产于互联网且原本隐匿在主流话语外的另类的青年婚恋现象,经由互联网传媒中的“黑天鹅事件”——《我潜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个月的名媛观察者》,在互联网迅速传播下成为现象级事件,“上海名媛群”成为了“装富产业链”在虚拟空间的象征符号。第一,“装富产业链”是青年婚恋领域的道德失范和消费主义在婚恋市场秩序重构的结果。涂尔干将在社会急剧转变过程中原本对人们起着调节作用的道德原则失效而新的规范尚未形成所导致的规范的真空称为失范。[50]青年婚恋价值观多元化和社会结构与阶层的固化给青年婚恋选择的现实和期望之间形成巨大的内在张力,原有的婚恋秩序逐渐失效,表现在结婚率的显著下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结婚率仅为7.3‰,而2013年为9.9‰。[51]消费主义在婚恋市场秩序重构“上海名媛”作为“装富产业链”打造的婚恋市场的“身份名片”,是仿照原有“门当户对”婚恋原则秩序的另类空间实践。第二,“装富产业链”是婚恋资源争夺的社会产物。消费的合法性符号实践和低成本发展模式对个体消费的结构性抑制在社会结构内部形成巨大张力。[52]“装富产业链”的另类空间为消解抑制个体消费结构性障碍提供了一种途径,以 “拼单”和 “共享”为表征的方式占有社会地位意义的消费符号进而参与婚恋市场资源的争夺。第三,“装富产业链”是婚恋空间中争取阶层跃迁的功利主义正义实践。正义是给每个人以其应得的道德评价。[53]分化和失耦的青年婚恋空间生成了青年另类正义实践。在消费社会中,阶层跃进的虚拟空间借由空间生产以“名媛”“高富帅”为表征的符号,成为获得婚恋资源的工具,达到以婚恋实践实现阶层跃迁,挑战不平等的社会分配结构和秩序的目的。

五、结论与展望

空间不仅仅是一个地理的范畴和社会生活的客观物质的实体背景,更是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或者说是空间本身就是社会。空间的形式和过程是由整体社会结构的动态所塑造。[54]空间的变迁预示着社会正在经历一种结构性的变迁。本文从作为社会产物的社会空间角度考查青年婚恋市场,将婚恋市场视为一种以分化为表征的社会空间,其中“装富产业链”现象则是失耦空间生产的另类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不仅是一种价值的沦丧和消费主义的商业产物,而且是一种以时空失耦和整合展开的空间重构的社会实践的社会产物。在这个社会空间中,人们试图利用空间的透明的错觉和现实的错觉,借由时空压缩和分延技术,迅速生产上流社会空间表征的消费符号以获取婚恋资源,实现阶层的跃迁,颠覆内婚制度,实现婚恋社会空间结构的再造和重构,践行另类空间正义。在此过程中,他们的行动以空间的符号表征为基础,生产着新的空间,也被空间塑造着。

财产占有意义的下降和弱化并不是由于富裕和成功的普遍化,而是时空的压缩技术和分延技术使虚假信息具有了空间符号表征的现实基础,既体现为实践者主体对财产占有意义的主观认识,也是实践过程中的客观结果。时空压缩策略为其提供了可能性,而时空分延技术则是对其提出了必然性的要求。财产占有意义下降不是社会物质进步的体现,而是下层青年男女争夺婚恋资源过程中所生产出来的新的社会空间——“装富产业链”的空间表征及其维持其空间再生产的产物。中外对婚姻匹配制度的研究中,多寄希望于工业化和爱情等现代性机制对内婚制的消解。但是现实却显示婚姻的开放性却在不断降低。[55]但这与其说是主动的空间实践,不如说是被动地卷入了现代性的婚恋空间重构中。婚恋空间的分化是社会分化的展现,青年男女借由婚恋社会空间的实践,寻求婚恋空间不平等结构的重构。他们所追求的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更加平等和自由的现代性图景。在网络社会中,社会的支配性过程的物质基础应该支撑流动,并使社会在流动中成为各个要素结合的整体。[56]引领青年婚恋观,需要从制度上重塑空间正义观,通过法律及公共服务制度保证婚恋市场的公平正义,通过社会空间的流动性赋予他们在婚恋空间中更加平等的选择权利,才能从根本上消除这种处于灰色地带的青年婚恋现象。

猜你喜欢

名媛婚恋时空
THE PRICE OF BEAUTY
The Price of Beauty
跨越时空的相遇
镜中的时空穿梭
爱在“七夕”正当时——当代职场青年婚恋观察
玩一次时空大“穿越”
名媛
时空之门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
婚恋陋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