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引”为要 以“聚”为本让凝聚共识工作活起来

2021-04-14栗建华

乡音 2021年7期
关键词:界别委员抗疫

■栗建华

近年来,省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把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作为内在、内生的职责使命,以建设“重要阵地、重要平台、重要渠道”为目标,以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为中心,在“引”上做文章,在“聚”上见成效,广泛汇聚同心同向的正能量,画大共勉共进的同心圆。

高举旗帜强引领,在强化理论武装中凝魂聚神。一是打造“一个平台”。创新召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座谈会,根据党史学习教育新任务,在每季度召开一次的基础上,围绕四个时期党史学习增加召开4 次学习座谈会,吸收分党组成员和党支部全体成员参与,统筹安排党员委员、党外委员、分党组成员、党支部书记交流研讨,做到深学细悟、互学促学。二是建设“两个阵地”。在委员履职平台建立读书群,定期组织学习交流,同时在微信组建交流群,随时推送理论文章,推动委员跟进学、反复学、深入学,实现全覆盖、常态化。三是依托“三个中心”。建立教育体育、科技科协、医药卫生3 个界别委员活动中心,每年至少围绕本界别内一个专题,由组长牵头,举行座谈交流、实地考察、体验学习等活动,推动委员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突出主题强引领,在唱响主旋律中凝气聚势。一是以“打赢疫情防控歼灭战”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年初面对疫情突袭,立即动员委员投身抗疫斗争,举行“烛光成炬·艺起战疫”大型书法作品评展,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专家录制居家锻炼短视频,开通大学生抗疫心理咨询热线,组织抗疫知识网络宣传,举办抗击疫情远程知识讲座,组织媒体宣传医药卫生界委员先进事迹等,唱响同心抗疫情、合力促发展的主旋律。开辟专栏8 个,推出118 期,参与和观看群众达25 万多人次。二是以“庆祝建党100 周年”为主题开展书法公益活动。举办“烛光辉映党旗红·百所乡村学校、百名师生作品、庆祝建党百年”书法作品展,组织省内外100 所乡村学校师生以书写方式歌颂党的功绩,抒发爱党爱国情怀。参与师生6 万余人次,选送作品2000 余幅,评出入展作品100 幅。同时举办“百名书法家服务百所乡村学校”活动,努力用书法教育推动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融入履职强引领,在交流交融交心中凝才聚智。一是强调宣传政策。变调研以发现问题为主,向发现问题和宣传政策并重,针对群众反映的问题耐心解释,针对委员思想的困惑坦诚交流,针对各界认识的差异同堂座谈,协商报告同时总结建言成果和共识成果。二是开展谈心谈话。凡组织学习、座谈、协商,分管副主席、分党组成员必与委员进行集体谈心谈话或个别谈心谈话,凡到基层调研必看望省政协委员并邀请市、县政协委员参加,在深入、坦诚、平等交流中沟通思想、听取诉求。三是组织专题学习视察。组织党外委员赴邢台前南峪、正定新区考察,感受脱贫攻坚、改革发展巨大成就,到西柏坡、地道战等红色教育基地学习,感悟党的初心使命,接受深刻的思想政治教育。

办好实事强引领,在服务界别群众中凝心聚力。一是创新组织形式,实现制度化。与农工党省委、九三学社省委和省政协相关部门联合,与石家庄、保定等市县政协协作,与省中医院、省科协、省体育学院等委员单位合作,共同开展下基层活动。今年调动了省市县政协委员、党派成员、专家学者和机关干部等400 多人参加,充分发挥了示范效应。二是创新服务方式,推动常态化。把线上与线下结合起来,不仅到基层进行现场义诊和现场指导,还依托省中医院、省科协每月在线上开展远程会诊、远程讲座、远程培训等,有效扩大了受益面。三是丰富活动内容,着力精准化。针对群众急难愁盼送温暖,既有在村民广场集中义诊,在医院接诊查房,组织培训、讲座,又有上门送医送药,进入田间地头指导,深入社区宣传,还把高端体检车开到家门口,把科技大篷车开进校园,增强了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今年共开展帮扶活动35 项,受益群众达7000 多人。

猜你喜欢

界别委员抗疫
图片报道
东城区政协“工会界别委员工作室”正式启用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北京市政协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
市政协首次召开界别召集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