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及管理策略探讨

2021-04-14王俏玲

卷宗 2021年21期
关键词:阅览室图书文明

王俏玲

(赣南师范大学,江西 赣州 341000)

“要提高人民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公共图书馆既是提供免费阅读及收藏图书文献的重要场所,也负有开展国民教育和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历史使命。尤其是在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大潮中,越来越多民众涌入公共图书馆加强自我学习。图书馆已经成为提升公民整体素质不可或缺的重要平台。不过个别人在公共图书馆中不文明借阅的行为不仅凸显了公民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问题,也对公共图书馆各项管理与服务工作造成了不同程度负面影响。因此,针对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优化管理正在成为新时期图书馆公共服务需要特别突破和强化的地方。

1 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主要表现

1)乱塞乱放。可以说,几乎每个曾经或仍在公共图书馆借阅的读者都曾亲历或目睹过乱塞乱放图书的行为。比如对自己的记忆力估计过高,阅读完毕后无论如何也想不起最初找到图书的地方,只能随手将之塞进距离最近的书架,或者凭模糊记忆找到最为接近、似是而非的地方放进去。又如阅读完毕后已有疲惫感,不愿再耗费时间和体力寻找图书最初所在地,于是随手将书籍或资料塞进相同大类的书架或者干脆乱塞一气了事。再如对书籍或资料爱不释手,唯恐被其他读者借走而失去再次阅读的机会,故而刻意将书或资料塞入一处极为隐蔽之地,以方便自己下次阅读。这也是不少图书馆管理系统显示图书或资源确实就在馆内,然而馆员仍然遍寻不得的重要原因。

2)破坏、损毁、盗窃图书。相较于乱塞乱放,还有一类较为典型但性质更加恶劣的不文明借阅行为,就是破坏或损毁图书。比如“开天窗”。看到一幅精美绝伦的图片、照片心动不已,私心作祟之下只想据为己有,于是用刀片或尖锐器物将之齐齐裁下,导致此页书面上开出一个或大或小的“天窗”,于是后来者再无缘一睹图片或照片的精致。又如个别读者已经养成了边吃东西边读书的不良习惯,即便在公共图书馆中也不自觉,食物残渣污染或污损图书、资料等情况也时有发生。再如个别人对整本书都情有独钟,然而对昂贵的价格望而却步,于是动起歪脑筋,将图书馆置于书内的芯片、条形码或其他识别装置挖出或抠掉,之后装作若无其事地将书籍或资料藏在衣内带出图书馆。

2 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主要成因

1)读者方面原因。不可否认,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整体趋势下,越来越多国人再次深刻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的决定性价值,这是公共图书馆迎来越来越多读者的重要原因。然而读者个体差异也在各种各样不文明借阅行为中充分暴露。个体文明素养是决定公共图书馆中借阅行为文明程度的关键。导致读者个体文明素养低下的原因既有生活背景所致,也有后天受教育程度不高、日常习惯不好、或对不文明行为缺乏知觉等。比如纵容未成年读者在公共图书馆阅览室大声喧哗的成人家长。一方面,这些家长对子女不文明借阅行为不自知,反而仅仅将其视作儿童的天性而不加管束。另一方面,这些家长本身即是不文明借阅行为的实行者,其未成年子女不过是家长不良行为的延续或翻版。究其根本,这种代际间传承的不文明借阅行为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是国人长久以来缺乏公德意识的恶果,也是多年来全社会尚未形成足够浓厚的社会责任氛围、公共场所文明教育仍然不到位的后果之一。

2)图书馆方面原因。虽然在公共图书馆中出现不文明借阅行为最典型的原因是读者素质低下所致,但图书馆自身管理和服务的缺位或缺陷也是一定程度上引发不文明借阅行为的先导。比如藏书地与阅览地之间相隔遥远,读者不得不捧着厚重的图书或资料“长途跋涉”到阅览室阅读。这种距离设置方面不合理、不科学的问题不仅容易造成读者返还图书时忘记最初藏书的位置,也容易给读者产生不良心理暗示,也就是由于距离遥远而诱发读者乱塞乱放图书的后果。又如部分读者在较长时间阅读或查找资料后产生了饮水或进食的客观需求,然而图书馆中相对缺乏这类允许饮水或进食的场所,读者因而违反规定私自夹带违规违禁物进入阅览场所等。再如,时下越来越多公共图书馆出于提高管理效率的考量增设了不少自动借阅和返还装置,然而这些装置的具体操作往往步骤繁多、形式复杂,对中老年读者或鲜少接触电子智能产品的读者而言,面对如同天书般的操作提示常常不得其门而入。这也是部分公共图书馆出现不文明借阅行为的诱因之一。

3 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出现不文明借阅行为是主客观层面多种因素综合作用之下的共同结果。解决这些因人而异的行为问题势必需要采取因人而异的优化管理措施。因此,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优化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就是要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就是要充分了解和掌握不同类型的读者面对公共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心理和错误行为,在制定管理规章与措施时更加全面地预设,使规则设置及措施应对更加具有前瞻性和预见性,最大限度避免因为管理漏洞引发不文明借阅行为的情况。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也需要充分尊重读者现实需求,要基于面向个人的服务而不是简单刻板的管理图书。只有在指导思想上彻底转向服务理念、服务意识,公共图书馆解决不文明借阅行为才能更具可执行性。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还意味着公共图书馆应对不文明借阅行为的管理策略还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与时俱进地保持弹性优化,也就是要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变化,不能原地踏步、闭门造车。

2)精细、全面。仔细分析传统模式下公共图书馆管理存在的缺陷不难发现,简单、刻板、机械的管理行为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不文明借阅行为屡禁不止,而根源其实是管理意识粗放、随意、片面、表相的后果。因此,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优化管理还要坚持精细化与全面化的战略原则。所谓精细化原则就是充分细化长期存在难以根除的不文明借阅行为的形式、类别、内容,使图书馆管理工作更加有的放矢,能够形成更加详尽可靠的处理预案。所谓全面化原则就是要构建全面覆盖的管理网络,使从管理规则到具体实践在内的各环节最大限度避免盲区或空白点。这不仅是堵塞传统管理模式潜在漏洞的重要手段,也是帮助公共图书馆重构管理框架、提升管理与服务系统性和规范化的重中之重。

4 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优化管理策略

1)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立体化宣传教育模式。不文明借阅行为的本质是文明思想与行为模式不成型、不成熟与不固化和内化,是读者尚未将文明意识与行为融入本能与习惯的表现。而任何良好思维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形成都需要相对漫长的教育引导。因此,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优化管理首先需要构建常态化、系统化、立体化宣传教育模式。比如在图书馆入口处放置加大尺寸的宣传海报,以醒目的标题和内容提醒进入图书馆的读者强化文明意识。海报既要色彩鲜艳,也要用语温馨,要避免使用冷硬的命令式词汇或语句,而是多用“温馨提示”,使读者见字便能意识到文明礼貌的内涵,进而不知不觉中提升文明借阅的意识与行为能力。又如,在包括书架、阅览室桌面等容易被忽略的小地方、细微处增加文明借阅提示语,可以制作成立体标识,也可以采取DM单的形式张贴在引人注目的立柱或墙面等位置。再如,充分利用公共图书馆线上公众号用为宣传文明借阅行为的重要平台,结合公共图书馆图书搜索、查询办法介绍等内容,形成集使用说明与文明提醒于一体的宣传集。对有条件的公共图书馆而言,利用节假日组织读者参与破损图书修复等活动也是非常具有教育意义的管理措施。特别是对少年儿童读者来说,修复破损图书既是充满趣味、满足好奇心的手工活动,也是接受体验式教育、提升未成年人文明借阅思想意识与行为能力的极佳途径。

2)强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与建设,优化服务环境。随着互联网全面普及和深入应用,全社会各行各业已经进入到以自动化设备替代传统人工操作的智能时代。包括提高道路交通安全性的“天网”工程在内,越来越多监控设备正在发挥越来越显著的规范和监督作用。对公共图书馆而言,“监控开放”是在物理层面强化读者文明阅读意识和行为的重要硬件保障。尤其是在珍贵或稀有图书资源的馆藏地,增加监控设施设备正当其时。即便是在普通藏书地或阅览室,适当增加监控摄像头也是客观上应对不文明借阅行为的良策。强化硬件设施设备投入与建设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公共图书馆的成本支出,然而从长远计,科学技术及其设备的投入不仅是彻底解决不文明借阅问题的重要手段,也有助于培养和提高读者文明借阅的意识和能力。而从服务方面看,优化服务环境则是另一种至关重要的文明借阅行为养成法。比如适当增加临时性的阅读座位,或者适当缩短藏书室与阅览室间的距离。临时性座位的设计以简洁小巧为主,重点在于满足读者临时性、小范围或片段式阅读的需求。这些座位的增设一方面能够更好满足部分读者短时间的阅读意愿,另一方面也是避免乱塞乱放问题的有益尝试。而适当缩短藏书室与阅览室间的距离则能减轻读者主观上的疲乏感,使读者少一些乱塞乱放图书的借口。又如,应考虑专门为少年儿童读者设置专门的阅览室兼活动室。这些专门场所可适当远离主要的藏书区与成人阅览室,同时设置隔音效果良好的隔音门窗。儿童阅览室兼活动室中可以充分满足未成年人活泼好动的天性,也可以适当增加饮水和进食区,使少年儿童读者对阅读形成更加正向的体验和感受。另一方面,儿童阅览室兼活动室中的图书应选择非传统纸质载体的形式,比如选择不易污损或毁坏的塑料或人造材料等。这些特殊材质的图书既能满足未成年读者的阅读需求,又能保证图书的完整性与安全性。

3)奖励与惩处并重,融入社会征信系统。传统模式下,公共图书馆对于不文明借阅行为不仅缺乏强有力的惩处措施,而且存在奖惩措施单一机械的局限性。因此,新时期公共图书馆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的优化管理还要奖励与惩处并重,融入社会征信系统。比如对于屡教不改的不文明读者应当在一段较长时期内剥夺其再次进入图书馆阅读的权力;而对长期以来文明借阅行为良好具有表率作用的优质读者则可给予小礼物及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将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读者与社会征信系统挂钩,切实通过一次失信处处受限提升读者的文明意识和行为能力。

5 结束语

公共图书馆不文明借阅行为其实是主客观多方面综合作用下的结果。新时期公共图书馆应对各种不文明借阅行为既要着眼于硬件层面的完善与落实,也要进一步构建更为人性化、立体化、全面性的教育引导机制。同时,在全社会不断强化诚信建设的大环境中,将不文明借阅行为融入社会征信机制亦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总之,针对不文明借阅行为优化管理措施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管理技术和技巧的创新,也是图书馆转变管理理念、探索公共服务现代化与科学化的重中之重。

猜你喜欢

阅览室图书文明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原创童书阅览室
请文明演绎
图书推荐
漫说文明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班里有个图书角
对不文明说“不”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