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仁爱思想的历史演变、当代价值与时代发展

2021-04-14

理论界 2021年12期
关键词:仁爱思想

史 倩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人民在五千多年历史长河中积累起来的智慧宝库,是中华民族在跌宕起伏的历史变迁中积淀的文化结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核,不仅在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进程与中国社会进步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多民族林立、多元文化交织、多社会制度共存的今天,仍具有鲜明的、先进的时代价值。〔1〕因此,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仍不能抛弃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需要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精神营养,将其创造性地转化为具有新时代特点与价值的文化,让其成为继续指导中国人开展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实现民族文化复兴的思想滋养。宽厚包容、博施济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以“仁爱”为关键词的民族性格。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做好自己疫情防控的同时提供国际援助,这都彰显了仁爱思想的至高、至尚境界,突显仁爱之心的至真、至纯的本质。为此,阐述中华仁爱思想的发展脉络及演变特征,重点挖掘仁爱思想的时代价值,可以使仁爱思想在新时代境遇下熠熠生辉。

一、中华仁爱思想的历史演变

仁爱,谓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孔子言仁,以仁为君子之理想人格,其仁爱思想为历代儒家推崇。〔2〕仁爱思想在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随着历史的变迁、朝代的更替,先贤智者对其有不同的诠释、解读,仁爱思想亦因时而化、与时偕行,最终呈现出坚守本根亦与时俱进的特征。

1.仁爱思想的历史演进

自古以来,拥有大智慧、大胸怀的政治家、思想家都具备“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博大情怀。从一国之君至平民百姓,凡有杰出成就者,讲仁爱都是其优秀品质之一。他们的仁爱情怀来自对社会现状的深刻反思与对历史事件的反省,来自国家治理的实践探索与社会秩序维护的真实践行。

第一,春秋战国时期仁爱思想的形成。唐虞三代时期,“克宽克仁,彰信兆民”的思想就开始在民间流传。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系辞》),“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等思想主张。孔子对仁爱思想入木三分的阐释深化了人们对仁爱思想的认识。随着儒家思想的发展,并被历代君王推崇,仁爱思想也得以在更大范围传播。孟子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是孔子仁爱思想的拓展与充实,是仁爱思想更系统、更深入的发展。孟子将仁爱思想上升至君王执政的政治高度,提出君主当实行“仁政”的政治主张。孟子的仁爱思想更宽广、更自信、更高远,促使仁爱思想由个人品质上升至民族性格,由待人处事之原则上升至君王执政之要领。庄子提出“爱人利物之谓仁”(《庄子·天地》)的观点,管子认为“以德予人者,谓之仁”

(《管子·戒》),田穰苴提出“以仁为本,以义治之”(《司马法·仁本》)的军事观。至此,中华仁爱思想框架基本形成,仁爱思想的内涵、价值与作用的相关论述也基本成熟。

第二,汉唐时期仁爱思想的训诂释义。公孙弘认为,“仁者爱也”“致利除害,兼爱无私,谓之仁”(《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董仲舒借鉴儒家的论述与阐释,对仁爱之说的内涵进一步充实与丰富,提出“以仁安人,以义正我”的仁爱主张,将仁爱思想融入天人合一的思想体系之中。他认为,只有施仁政于民,才能真正体现仁爱精神的真谛。他还将仁爱思想作为价值体系的核心,将仁爱纳入到体制建设的框架之中。东汉文学家许慎基于文字分析的视角,对“仁”的内涵进行了阐释。〔3〕他认为,“仁”为二人,在社会关系中,二人包含人我有别、人我比较、人我争端三种关系。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矛盾与争端,就需要以“仁”的思想为根本,以“仁”的行为为方法。韩愈在深入研究墨子思想之后,举一反三,提出“博爱之谓仁”的观点。

第三,宋明时期仁爱思想的体用探讨。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施政、为民仅施仁政还不够,还应该施以爱。“盖仁者,爱之理;爱者,仁之用,故其相为表里如此。”(《朱子语类·孟子六·仁之实章》)他认为,仁与爱是内核与表层的关系。仁是根本,爱是途径,二者实现高度统一,才能普惠天下。王阳明从本体论的视角提出“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传习录上》)。他认为,仁不仅存在于人的思想之中,还存在于世界万物的生死轮回中,正所谓“弥漫周遍,无处不是”,仁是天地之间普遍存在的精神之光。他还从现实功能的视角阐述了“仁”的作用。“父子、兄弟之爱,便是人心生意发端处,如木之抽芽。”(《传习录上》)仁成为爱人与被人爱的动力与介质,仁是爱之本、爱之端、爱之源。但是,仁爱亦有远近、亲疏之分,仁亦有层次、个体之异。

第四,清至民初仁爱思想的启蒙转向。清至民初是近代思想启蒙时期,一些进步人士受先进思想的影响,创造性地将仁爱思想赋予了特殊的时代特征。黄宗羲认为,“天地之生万物,仁也。帝王之养万民,仁也”

(《孟子师说》),即国家的领导者若想国泰民安,就必须行仁政。龚自珍认为,施仁政就要推行人人平等的思想,人人都有平等的生命权,人力、物力与财力也需要被节约利用。康有为提出“与民同之,自主平等,乃孔子立治之本”(《中庸注》)。“孔子立治之本”即为“仁爱”。清至民初时期,动荡的中国饱受列强入侵、封建遗存的痛苦,多种思想交织、碰撞,迸发出了能够反映时代特征的救国图存思想。这些政治家、学者提出的仁爱思想也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启蒙思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主张也成为了推动中国社会制度变革的主要动力。

“仁”作为仁爱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伦理学说的根本,经历了漫漫历史长河的涤荡,其内涵越来越丰富,主要体现于以家庭为出发点,体现血缘关系的仁爱;以社会为关节点,维系人际关系的仁爱;以宇宙为终点,调和物我关系的仁爱。“爱人”“忠恕”“克己复礼”“恻隐无伤”等都被充分体现于仁爱思想中。

2.仁爱思想的演变特征

仁爱思想自三皇五帝之时就已经萌发,历经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发展,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思想体系。时至近代,又在人们的推动之下展现出强烈、鲜明的时代感。因此,仁爱思想的演变过程虽有万变,但不离其宗,表现出本体论说的地位不曾动摇、至善境界的追求不曾偏移、核心内容始终如一、思想方式不曾改变的恒定特征。虽时过境迁,但共进共长,与时俱进,根据历朝历代国家治理中出现的不同问题举一反三,结合新观点、新主张,融会贯通,形成一体。

第一,传承一以贯之的本体论说与至善境界。人类能够知仁、行仁是仁爱思想的本体论核心要义。人类能够知仁意味着仁并非虚无缥缈,无根无源,而是真实存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思想体系中。人类能够行仁则意味着人在施以仁政、仁爱方面具有主动权、决策权与行动权。人类是世界的主宰,是仁爱思想的本源,是宇宙至善的推动者与践行者。“止于至善”则是仁爱思想之最高境界。“止于至善”即要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准则,要有“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胸怀,要有“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认知。虽然仁爱思想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地被丰富、践行、创新与发展,但是本体论却亘古贯之,至善境界的追求也从未改变。

第二,传承一以贯之的核心内容与思维方式。“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是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仁民、爱物道出了仁爱的范围,道出了仁爱的方法,一语中的指出了两个对象、两个层次、两个体系与两种路径。民与物皆为仁爱对象,意指世界万物生灵皆为仁爱对象,这与韩愈提出的“博爱之谓仁”的观点是相契合的。“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核心思想已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中。在仁爱思想的影响下,中华民族的个体努力地积德、积善、积福,将宽容仁厚的品质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去。

第三,善于在包容式发展中实现融会贯通。自汉朝始,中国文化开始以儒家学说为主体,至隋唐时期,儒家思想发展至鼎盛,并与释道文化相融。仁爱思想作为儒家文化的核心,也被引入释道文化体系中,实现了在更大范围内的融会贯通。北宋诸多学者将儒家与道家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寻找到二者的结合点,辩证地论述了仁与家、仁与道德之间的关系,将仁的思想上升至宇宙的高度,深化至人生的方方面面。他们认为,仁爱是至真之理、至上之策,必然会与儒释道文化中的大智慧、大学问实现统一与融合。孔子“博施济众”、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老子“慈”、庄子“齐物”、墨子“兼爱”、佛学慈悲济众等思想的本质都是仁爱,即“仁爱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第四,善于在与时俱进中实现经世致用。仁是化解人人相惜、相知、相守的本源,爱是化解矛盾、冲突与争端的方法。心怀仁爱之心,就可以解决人类社会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扩大、升华,仁爱就可以成为治国理政的要领。谈及治国理政,从“文景之治”至“康乾盛世”,凡施仁政者,便天下太平,国运亨通,百姓安居乐业;从夏桀暴政到秦始皇焚书坑儒,凡施暴政者,便天下大乱,国运没落,百姓罹难。一代代明君智主,既会掌握仁政的核心要义,又会与特定的历史时期及特定的问题相结合,与时俱进地将其运用于国家治理之中。谈及社会运行,医者有仁心,师者有仁义,匠者有仁德,再到商者以义制利、君子取财有道、耕者辛勤劳作,各行各业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仁爱思想。日积月累、代代相承,仁爱已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

中华民族虽饱经忧患,历尽沧桑,但始终屹立不倒,绵延不绝几千年,在于人民接受了仁爱传统的教育洗礼,在民族血液中流淌着仁义道德的精神,在心灵深处凝结着正确的羞耻感。仁爱思想之所以能流传几千年,时至今日仍具有无限的生命力,是因为“仁者爱人”是天地大道,隐含着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仁爱,是安邦定国、家庭和睦的支柱。

二、中华仁爱思想的当代价值

仁爱是大智慧、大胸怀。数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仁爱思想的渗透与引导下,兼善天下,达济苍生。历史数千年的风雨洗礼,仁爱思想虽然与时俱进,随时而变,但是其核心要义却没有发生变化。在21世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初步形成,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变得频繁、便捷。仁爱思想作为中华传统思想的中流砥柱,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以及科学处理与其他国家的关系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仁爱思想对新时代中国思想文化建设和道德建设具有无可替代的启迪作用,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世界合作伙伴关系的形成贡献着中国方案。

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滋养

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以中华民族的仁爱思想为根基。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德向善的价值取向与仁爱思想的至善追求是高度统一的。自古至今,仁爱思想滋养升华,引导人们向善积德,明理崇德,立志树德,直至与社会主义制度高度融合,被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性地发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逻辑与仁爱思想的组成体系基本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个人、社会与国家三个层面,层层递进,层层升华。仁爱思想则是由己及人,由家及国,步步稳健,步步为营。仁爱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构层次都是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下及上的。〔4〕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根植于仁爱思想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面涵养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法治等价值理念。仁爱思想中关于强国富民、民贵君轻、协和万邦、德法并重的思想,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更为精炼的语言体现了出来。

2.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的重要思想资源

公民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公民道德建设直接影响到国民道德素养的提高与民族优秀品质的形成。仁爱思想的核心内容突出而明显,涵盖的范围也广泛丰富。其中,爱人爱物的朴素的集体主义倾向就引导了我国公民热爱祖国与人民,在自身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发生冲突时,能够做到舍小家保大家。爱人利人的奉献精神引导公民无私奉献,助人为乐,好施济贫。除此之外,个人品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内容,都可以从仁爱思想中寻找到源泉。仁爱思想为公民道德建设工程提供思想资源,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自律慎独的个人品德与克己复礼的仁爱思想双语同谛。克己复礼就是要理性、克制,在任何境遇下都要把握好自己、控制好自己的言行举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作为社会中的基本个体,只有做到克己复礼,才能不被拜金思想、享乐主义所侵蚀,才能以原则为中心处理纷杂的人际关系,时时警醒自律,才能走得稳健长远。第二,和谐包容的家庭美德与亲亲为仁的思想高度契合。亲亲为仁就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父母、兄弟、姐妹,感恩万物馈赠。人们将亲亲为仁的思想化于心,践于行,就会变得积极乐观、阳光向上,就会形成健全的人格。第三,爱岗敬业的职业道德、文明有序的社会公德与仁民爱物思想同根同源。让社会中的每位公民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拥有良好的家庭美德与个人品德。如果说仁爱思想是个人品德与家庭美德之源,那自然也是职业道德与社会公德之根。

3.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石

中华民族的不懈奋斗不仅是为了拥有富足的物质生活,更是为了拥有优质的精神生活。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就必须继承与创造性地发展仁爱思想,使以仁爱思想为基石的人文精神,渗透到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并成为其精神内核的重心。孟子认为,仁乃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人的至高追求与至真执念。人活一生,如果能做到知仁、行仁,就能活得自我、活得自信、活得自安,就会形成坚强、勇敢、乐观、向善的人格,在充满艰难险阻的道路之中,披荆斩棘、锐意进取。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与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充实、健全仁爱思想,提取仁爱思想中所蕴含的强大精神价值,提出仁智勇、仁义理等一系列道德规范。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人们还将继续将仁爱融入个体发展、国家建设中,更会将仁爱思想中“己欲立而立人”的自立自强精神,“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孝道精神,“民吾同胞”的友善精神,“协和万邦”的和合精神、“物吾与也”的爱物精神在多文化交织、纵横的今天,传播到更广阔的空间,传承至更绵延的时间,使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永远都在富足的精神涵养中呈现勃勃生机。

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根基

当今世界各国间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交流日益深入,全人类之间的关系都变得更加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历史车轮不可逆转的必然方向。仁爱思想的主旨是利他而非私己,希望在所有参与者的共同努力下,见证成长与发展。中华民族在五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之中,不争、不夺、不抢、慎战,主张以义制利,从没有为了自身的发展萌生侵略与抢夺别国的想法,从未有为了快速积累财富而践踏他国领土、蹂躏他国百姓的私念。即使是在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仍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海纳百川的品质,与其他国家共谋发展,共商大计,希望通过共建实现共享,通过合作实现共赢。仁爱思想为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提供了借鉴。仁爱思想主张厚德载物。地球之上,人世之间,万物生灵皆有命理,它们与人类共同生存于蔚蓝色的星球之上,拥有平等的生存权,同等的繁育权,人类应该像珍爱自己的亲人一样,珍爱它们,构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需要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合作,更需要以强大的仁爱思想为人文根基,使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构建的过程中,不偏离正确的方向,不失去本真。

三、中华仁爱思想的时代发展

中华民族虽有灿烂文化,却由于近代以来闭关锁国而落后挨打。曾经的屈辱历史让中国人民认识到,必须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与世界各国共同进步、共同发展。中华仁爱思想虽已成熟,在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价值已被时代所验证,但任何事物都是动态发展的,中华仁爱思想也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有所创新。中华仁爱思想与时俱进,就需要积极寻找与现代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契合点,深入挖掘和阐发,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1.深入挖掘和阐发仁爱思想的合理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其中,社会存在是产生社会意识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意识则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与折射。中华传统文化作为社会意识中的精华,其产生与发展以中华民族在社会生产实践中不断认识、创新为前提。中华传统文化在几千年里通过学以致用,已经烙上了时代烙印与阶级痕迹,其中落后的、陈旧的,与现实社会严重脱离的内容,则必然会被历史淘汰。〔5〕因此,传统文化的运用,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提取其中的优质成分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仁爱思想体系庞大、复杂,涉及的范围广泛,主体多样。它虽然伴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革新、升级,但有些内容还需要人们对其进行挖掘阐发、创新改造。

博施济众、万物并育、民吾同胞等仁爱思想,仍具有较高的社会性哲学价值与实践性真理价值。仁爱思想是博爱精神的沃土,它倡导与人之爱不仅存在于亲友之间,还存在于乡邻、同胞之间。仁爱思想体现了“四海之内皆兄弟”的仁民情怀,体现了“万物并育而不相害”的人与自然相处之道,体现了“民胞物与”的家庭经营、维系之准则。推古及今,社会主义家庭文明建设、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等,都能够从仁爱思想中寻觅到踪迹。第一,大力倡导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恕道精神。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躬身自省强调的都是修炼自己的品行,以宽容、博大的胸怀包容、谅解他人。孔子将恕道精神概括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这也成为中华儿女对自身道德的要求准则。越是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社会,越要注重培养这种理智平和的心态与豁达和谐的品质,越要使社会充满爱意与正能量。第二,努力运用推己及人、由人及物的思维方式。仁爱思想并非心灵鸡汤,而是世间至理。仁爱思想中的很多主张都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可操作性。“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让每个人都从自己最关爱、最亲密的人开始,而尝试着立足于他人的视角与角色,这样就可以使每一位老人、幼儿都得到悉心的照顾与呵护,就可以使每一只动物、每一棵树苗都得到精心的养育与栽培。人们从身边最近的人与物开始,逐渐推广到更大的范围,反映出中华民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逻辑层次。第三,执着追求止于至善的精神境界。“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几乎是每个中国人都向往并执着追求的品质。人们希望自己真的可以像水一样,哪里需要自己就流向哪里,体现自己的价值,拥有自由的存在。

2.促进仁爱思想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产生活、社会实践都会发生变化,人们的思想意识、文化认同、价值观念等也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在新时代境遇下,就要赋予仁爱思想新的生机活力,使其焕发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化力量。因此,我们要结合时代需要对仁爱思想实行创造性转化。创造性转化需要创造过程符合时代特征、符合思想发展趋势、符合人们思维方式,但创造过程却依然要坚守原则、底线、核心与要义,丰富仁爱思想内容,拓展仁爱思想内涵,扩大仁爱思想的运用范围。第一,促进本体论层面的现代转化。仁爱思想的主体是万物至善。至善追求是仁爱思想教化世人的结果。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仁爱思想虽属于意识成果,但其本身也是人们从社会生存中推理、总结出来的。因此,对仁爱思想进行创造性转化,就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对其进行分析、阐释。第二,促进认识论层面的现代化转化。孟子认为“仁之端也”是恻隐之心;孔子指出“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学之”(《论语·季氏》)的进学之道,并且教育弟子要养成“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谦虚态度。王阳明则全面深刻地论述了“知行合一”的理论体系。“纸上学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仁爱思想非常强调认识与实践之间的关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事物都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获得真知。因此,应该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对仁爱思想的认识论进行转化。第三,促进仁爱思想内容层面的现代转化。仁爱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亲亲、仁民、爱物等思想在新时代仍具有突出价值。对仁爱思想的内容进行现代化转化,需要运用更接地气、更符合现代语言规范、更具时代感的文字将其表述出来,赋予其新内涵与新形式。第四,促进仁爱思想实现方法论层面的现代转化。仁爱思想的方法论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倡导推己及人、换位思考。新时代人们应该具备良好的家庭美德、崇高的职业道德、文明的社会公德,这些需要人们运用仁爱思想去解读、学习和思考。

3.推进仁爱思想的创新性发展

文化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并伴随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断完善、健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始终处于创新发展过程中。新时代国家的经济建设、人民生活状况都发生了变化,仁爱思想也应该摆脱枷锁,拥抱新时代,开启创新发展之路。仁爱思想创新发展,应该补充新时代人们产生的新思想、新文化、新认知,拓展新时代人们对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经济建设、精神追求等的新诉求、新内涵、新释义,应该完善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瞬息万变的经济贸易状态、斗转星移的科学技术革新等所涉及的新思路、新方法与新路径,增强仁爱思想的社会影响力、国际影响力,使仁爱思想成为中华民族一张响亮的名片,为世界和平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一是坚持综合创新、推陈出新。坚持古为今用,不忘本根,开辟未来,在继承与发扬的基础上,融通好马克思主义资源、国外哲学社会科学资源,使仁爱思想跨越学科体系的边界,展现三方融合。三种资源的有效融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把握不同思想理论体系的差异,使其展现出更具特点的时代风采。二是坚持经世致用以对其进行实践创新。我国正处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期,全球多元化格局也趋于形成,我国在未来将会面临更多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因此,今后我们在具体实践中运用传统的仁爱思维方式与方法时,应致力于使其在创新中得到发展。■

猜你喜欢

仁爱思想
转化思想的应用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儒家仁爱思想与中华民族之抟成
思想与“剑”
增强必胜、责任、仁爱、谨慎“四心”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弘扬国医 仁爱大众
论“仁爱”与“兼爱”之异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