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创”背景下高职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数字工匠”培育路径探析

2021-04-14杨薇霖

卷宗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创工匠校企

杨薇霖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广西 柳州 545036)

党的十九大提出培育新增长点加快科技创新,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智慧社会,标志着我国进入数字经济发展的新时代。近年来,无人机技术处于高速发展阶段,衍生出面向电力巡航、农林植保、航拍测绘、灾害救援等不同行业的创新应用,已经成为一股不可限量的新型生产力,无人机产业成为我国数字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国民经济的转型对数字化应用型技能人才,即“数字工匠”,提出更高的要求。传统教育模式培养的单一人才不再适应现代发展的需求,行业更加注重多元化人才的创新能力和跨学科创造能力。顺应时代呼唤,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无人机“数字工匠”将成为无人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新使命。

1 培养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 “数字工匠”的必要性

数字时代的“数字工匠”是掌握数字化技术的先行者,是智能时代对工匠需求标准的提高。培养具有精益求精和不断创新精神的无人机应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

1.1 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

我国正处于“工业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的重要变革时期,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交汇融合促使社会生产力发生新的飞跃,成为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国家战略的调整,给数字领域的新技术、新行业带来了创新创业的机遇和挑战。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是经济转型的关键点,需要大量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资源为支撑。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新行业,同样面临技术更新的挑战,和愈加人性化设计的需求,促使无人机制造商和无人机应用人才必须始终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保持创新的理念。

1.2 职业教育改革的需求

数字经济迅猛发展,导致“数字工匠”人才需求出现巨大的缺口。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培养市场需求的紧缺人才始终是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现代职业教育要紧跟前沿技术的发展,牢牢把握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趋势,为社会培养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数字化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新使命,也是提高专业人才就业率的有效途径。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要紧密对接企业的用人需求,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相结合,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习即上岗”无缝对接人才的输出。数字技术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创新动力,为职业教育带来新专业、新就业方向,高职院校要探索教育新途径为社会培养具有知行合一、勇于创新的“数字工匠”。

1.3 “无人机+”专业特色的需求

无人机是传统航空与新兴电子、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在创新创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精通无人机操纵、拆装和维修的学生可以从事培训教员、生产、售后服务的工作,研究无人机的测试、编程可以从事开发工作。随着跨学科应用的深入融合,无人机民用领域不断扩展,无人机应用人才还可通过团队创业提供考证培训、电力巡航、农林植保、测绘建模、航拍摄影、快递投放等服务。随着技术的发展,无人机与各行各业的融合成为可能,并在助力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方面优势明显。广阔的市场前景要求未来无人机从业人员应具有科技创新的敏感度,并具有多学科交叉融合知识的储备。无人机应用人才要保持终身学习、不断创新的工匠精神,才能推动无人机产业繁荣发展。

2 当前无人机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基于无人机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许多高校都紧跟形势开设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无人机职业教育起步较晚且不够普及,存在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

2.1 专业设置缺特色

无人机应用技术专业面向的就业领域较广,部分高职院校开设无人机专业前没有考虑跟自身院校优势特色专业或地方特色产业相结合,仅是以培养无人机检测维修、装配调试、飞行操纵等技能为主,专业设置无鲜明特色。既不能形成院校本身独特的招生优势,也与中等职业学校开设的无人机专业教育区别不大。

2.2 课程设置不合理

无人机应用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需要提供配套的实训环境作为支撑。部分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缺乏相应的实训环境建设,为此课程设置中加大理论课时的比例,减少实训操作的比重。课堂上仍以传统的概念解读灌输式教学为主,缺少师生互动,缺少实践体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课程体系与社会用人需求关联不紧密,缺少权威的课程标准,基础类课程设置较多,突出应用能力的核心课程较少,未能以职业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供选择的无人机实用教材较少,教学内容无法跟上无人机技术的发展。

2.3 师资力量薄弱

大部分高职院校无人机专任教师为航空类、电子信息类或机械类专业教师转型而来,原专业领域的知识水平不容置疑,但缺乏对无人机综合知识的运用,缺乏行业项目实践经验。双师型教师的缺乏,导致实践教学过程中无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能带领学生体验真正的社会实践。学生要完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还需要接受企业提供的一定时间的培训,不能激发学生对未来就业领域的创新创业能力。

2.4 校企融合度不够

许多高职院校已经意识到与行业知名企业合作办学,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模式培养无人机应用人才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但实际合作中不少校企合作流于形式,完成协议签订、挂牌开班等仪式后,企业仅负责实训环境的投资,学校仍然主导订单班的教学活动和日常管理。校企合作融合度不够,导致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与原专业区别不大,企业的新技术、新规范未能融入教育教改中,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期望有差异。

3 “双创”背景下无人机专业“数字工匠”的培育路径

创新是社会进步的灵魂,创业是推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国家战略的实施,是推进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的积极力量。培养求进探索、不断创新的“数字工匠”已然是新时代的强烈需求,探索“数字工匠”培育路径是历史赋予职业教育的新使命。

3.1 加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

职业院校要考虑结合自身优势特色专业来选择无人机应用人才的培养方向,并选择无人机知名企业共同打造专业特色和就业优势。校企双方要形成命运共同体,推动产教深度融合,共谋双赢发展。职业院校和企业要共同研讨制定订单班的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培养服务于企业或区域经济发展的无人机应用人才。以行业新技术、新标准作为课程标准的规范,构建注重实践操作的无人机课程体系。根据人才培养方向的岗位需求,引入企业项目经验开发特色校本教材,确保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时效性、正确性。聘请企业无人机专家进校任课,完善产教融合师资队伍建设,增强师资队伍力量。实行校企“双主体”育人,学生不仅能跟行业大师学习他们丰富的从业经验,感受创新创业的乐趣;还能被他们严谨、刻苦的工匠精神所感染,激发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通过校企教师双方的交流,形成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拓宽校内专任教师对无人机技术的新认识,激励教师加强实践技能的学习,积极向“双师型”教师队伍靠拢,从而提高院校的师资水平。

3.2 打造“数字工匠”人才培养基地

培养新时代无人机“数字工匠”,需要依托校企双方的优势资源打造“数字工匠”人才培养基地。无人机以实践为主的专业特色,需要建立设施完整的实训场所,如“无人机虚拟仿真实训室”、“无人机组装与调试实训室”、“网内真机操作训练基地”、“外场飞行训练基地”等。根据就业方向的选择,还要借助企业的真实项目环境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训场所进行实操练习,增强职业体验感,提高“实习即上岗”的专业实践水平。实训基地建设要考虑 “课证融合”、“学科竞赛”等元素的融入,打造氛围浓郁的考证中心和学科竞赛人才选拔基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AOPA、UTC或ASFC等无人机驾驶证的职业技能考试,提高个人职业素养和就业 优势。

3.3 创新学赛结合教学模式

学科竞赛是检验学习成果的有效方式,是激发个人智慧、毅力和创造力的竞技平台。将无人机国家级、省市级竞赛与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实训类课程紧密结合,针对竞赛项目有计划地开展专业知识教学和实践操作训练,充分挖掘学生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索精神,通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提高无人机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竞赛为学生提供认识自我、展示自我的平台,增强个人自信心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合作精神,这些收获是“数字工匠”未来职业道路上不可或缺的职业素养。通过竞赛撞击出的创新火花,在创业意识的引导下孵化为成果还能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

3.4 建立“大师工作室”创新创业平台

以“技能传承、经验交流、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目的,建立由企业专家、专业骨干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大师工作室”,完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工作室和实训基地实行开放政策,跨专业、跨学科学生可以共同参与无人机课题研究和技术开发,促进科技成果孵化,将技术创新教育转化为技术成果实践。工作室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和企业管理经验,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选拔优秀项目参加“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助力复合型“数字工匠”的培养。

3.5 丰富第二课堂活动

活跃校园科技传播氛围,积极开展无人机主题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大师工作室”学生和无人机爱好者积极投身到各项活动中。成立无人机兴趣小组,定期在校园内举行飞行练习,组织航模组装、编程比赛;鼓励富有创业激情的学生成立创业社团,承接测绘建模、影视航拍、无人机维修等商业项目。具有航拍特长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宣传项目,以优秀航拍作品丰富校园文化建设。院校和系部要争取各项创新创业扶持政策,推动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为无人机爱好者搭建创新创造展示平台。

4 总结

数字经济时代需要大量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数字工匠”投身国民经济建设,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刻不容缓。无人机职业教育要把握机遇和挑战,探索产教融合和“双创”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国家和社会培养助力“数字中国”的高科技应用型人才。

猜你喜欢

双创工匠校企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高淳区以侨联双创基地 助推“双创”孵化成长、孕育未来
“双创”浪潮方兴未艾
工匠神形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