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课程目标视野下的师范高专音乐教育 专业教学实践论析
2021-04-14谢晶莹
谢晶莹
(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特系,江西 赣州 341000)
1 引言
众所周知,师范高专是为培养合格的小学、幼儿园教育教学师资的。其中的三年制和五年制(3+2)音乐教育专业担负起培养知识型、应用型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的责任。传统的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培养目标和内容侧重于吹拉弹唱等教学技能。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的音乐素养、教学理念与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需要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和教学实践随之进行革新,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要求为方向,构建起能满足新时代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合格音乐师资要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为此,笔者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参照,紧密结合其课程目标的要求来探讨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理念与实践。
2 小学音乐课程目标视野下的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实践
作为艺术形式的音乐,是我们人类精神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以独特的内涵和形式不断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它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对教化人类的言行以及思想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音乐课被纳入基础教育教学之中,是一门必修课程。随着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和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与推进,小学、幼儿园音乐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也不断革新和深化,比如不但注重音乐技能的教学,而且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他们良好人文素养的形成,等等。小学、幼儿园音乐课程教育教学在教学理念和实践上的革新和深化,这对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明确了方向。作为培养未来小学、幼儿园音乐教师的师范高专院校,需要以新课程标准和新课改为参照,结合实际,在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培养出能适应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合格师资。为此,笔者以小学音乐课程标准为依据,紧密结合音乐课程目标,对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教学理念和实践进行探讨。
1)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师范高专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招生是属于艺术类特长生范畴的,不论是三年制还是五年制学生,他们选择学习音乐进而报考音乐教育专业是基于每个学生的兴趣或爱好,也就是说每个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在音乐艺术这一块都有一定的天赋或艺术基础的。而且他们选择学习音乐教育专业,大多都有今后从教的出发点或意愿。他们希望在师范高专院校通过三年或五年的音乐教育专业学习,能在音乐素养和教学技能上有提高,进而能适应今后的小学、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的需要。所以,师范高专的音乐教育专业,其教育教学不论从理念上还是在实践上都要满足学生的这一需要。就是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提升他们的音乐专业教学技能。对此,笔者认为:首先是让学生感受音乐,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音乐是发自人内心深处的呐喊”。它是一种体验,一种感受。这种体验和感受一方面可以通过情景创设,以景入情,让学生感悟音乐,激发情趣。比如在听二胡独奏曲《赛马》中学生感受到一种快乐的感觉;听二胡独奏曲《二泉映月》时学生感到了凄凉和伤心。其次是运用实践性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情趣。音乐学习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活动,需要学生在实践中去体验,去感受和提高。这些实践活动包括参与性、体验性以及创造性活动等,比如: 合唱、齐唱、独唱、演奏、组织晚会、依据曲调创编歌词等。通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实践性教学,让学生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体验亲身实践和创造的过程,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培养他们的音乐情趣。
2)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音乐学习的内涵不仅仅是学习吹拉弹唱等技能,也是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对音乐乐理、曲调等的感受和鉴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学好音乐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对音乐曲调以及作品审美能力的路径。发展好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鉴赏能力,能丰富他们的情感,提高文化素养,促进身心健康。对此,在音乐教学和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用心、用情趣感受和鉴赏,比如对音乐作品的来源、时代背景以及作用与影响、歌曲的音高、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等。首先是感官体验。就是运用听觉器官感受歌曲旋律声音的起伏和音调的变化等,进而分辨出分所听的音乐种类,如钢琴曲、小提琴曲、摇滚还是轻音乐等。这是对音乐旋律存在的第一印象和感知感觉,它是音乐欣赏活动中的起始阶段。其次是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它不但是指学生体会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过程,也是和音乐中所表现的情感发生共鸣的过程。通常,当我们在聆听欢快的歌曲时,我们自己的心情也不由自主地变得轻松和愉快。但如果是一首伤感的乐曲,那自己的心情多少也会有伤感。同时,在情感体验的基础上,还会产生精神体验。这是音乐鉴赏中情感体验高度升华的结果。这在一些意义深刻、富有感召力的歌曲中尤为明显。比如,聆听到《国歌》时,自然会产生激愤、鼓舞人心、和努力奋斗的情感和精神体验。对于发展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笔者认为:表现能力是指歌曲不但是需要通过吹拉弹唱等形式去表现,同时也需要歌唱者把歌曲所蕴含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要鼓励学生能唱、敢唱以及运用乐器的演奏能力等综合性艺术表演能力,并且能通过音乐的形式来表达个人的情感。对于创造能力,这是相对而言难度更高的要求,包括节奏创作、旋律改编、即兴歌舞、创编歌词等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这方面的技能,比如把一首歌曲的旋律转变为歌伴舞等;在一些音乐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参与歌词、曲调的创作等。
3)通过教学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音乐是通过有组织的乐音、歌词并借助乐器来表情达意。通常,我们在歌唱或欣赏歌曲时会产生一些情感反应,对我们的心灵产生触动、起伏、共鸣等,并从中得到心理上的艺术满足,进而获得心灵陶冶。因此,在教学中或通过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通过各种途径去引导学生去感受、体验音乐。比如依据音乐的情绪、风格和内容来设置情境,引导学生情感投入;从意境入手,激发情感共鸣,让音乐走进学生心灵。在此基础上,进而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陶冶情操,培养积极健康、高尚的价值追求。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曾经说过“如果教育适当,节奏和和声比什么都深入人的心灵,比什么都扣人心弦。”毕达哥拉斯进一步认为:“如果我们把各种优美的音调融合在一起,就能使各种行为缺陷转化为美德”。所以说“愤怒的人耳边奏起莫扎特的小夜曲,他的性情会逐渐趋于温和;颓废的人耳边奏起贝多芬的交响乐,他的斗志会再次燃起;伤心的人耳边萦绕着施特劳斯的圆舞曲,他的心灵会走出阴霾;所有这些都说明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3 结语
总之,师范高专音乐教育专业的音乐教学以及各种生动的音乐实践活动,不仅在于培养学生吹拉弹唱的基本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情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这为他们今后的从教奠定基础,进而在小学、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实践中去培养学生的这些方面的能力,达成音乐课程标准所设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