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研究
——以新疆博湖县为例

2021-04-14乌云盖尔丽

卷宗 2021年4期
关键词:蒙古族文化遗产新疆

乌云盖尔丽

(新疆巴州博湖县文化馆,新疆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841400)

近些年,随着非物质文化遗产不断消失,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度增加[1]。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旅游开发时,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增加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认知,提升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在旅游产业发展中,挖掘和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促旅,以旅彰文,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新疆博湖县是中国具备少数民族特征的地区,做好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旅游开发非常重要,有利于弘扬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带动博湖县经济发展。

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及分类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个人或非个人相关文化遗产具体表现、实践情况等,涵盖有关知识、工艺、物体、场所等[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某区域民间文化凝集,可呈现出该区域人民平时生产、日常生活、思维方面等情况。

新疆博湖县具备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源于该地区少数民族生活,包含蒙古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

参考表现形式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行分类,主要包含表演类、手工艺类、民俗类、语言类等。

新疆博湖县不仅自然景色优美,还有丰富的民族文化特色,具备较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沙吾尔登舞蹈、蒙古刺绣工艺、托布秀尔乐器、蒙古特色服饰、蒙古长调民歌等。

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和劣势

2.1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优势

将非遗文化融入旅游业“旅游+非遗”发展,够促进经济发展,有助于引入外资,提高当地居民就业率,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情况。并且,通过旅游开发,促进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进一步推广,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各族人民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体现了中华民族所特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道德观念、审美趣味和艺术风格,表现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向心力和恢宏的气度。它产生于民间,生长于民间,繁荣于民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无论其价值观念还是呈现形态上都与人民大众有着密切的联系;它蕴涵着深刻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理念,以及爱国为民、重诺守信、勤劳勇敢、聪明智慧等中华民族优良传统道德因素,因而是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文化资源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文化基础,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博湖县不断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成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领导小组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中心,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博湖县申报的“蒙古族托布秀尔音乐”“蒙古包制作工艺”“托布秀尔乐器制作技艺”“蒙古族谚语”“蒙古族短调民歌”“金烙术(药浴)”“裹羊皮疗法”等11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服饰”“祝赞词”“萨吾尓登舞蹈”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例如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步入全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工作的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我县“萨吾尓登”、“蒙古族祝赞词”、“蒙古族服饰”“蒙古族长调”等民族性和地域性极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态作为蒙古民族的特殊创造,这些特殊的资源借助旅游手段会给博湖地区或人群带来相应的经济利益。文化是旅游产品中最具有竞争力的因素,旅游产品给游客的就是一次对异域文化的体验过程,可以说没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是没有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旅游资源是一个地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与旅游业结合起来,使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资源保护转化为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相结合。有效利用,做大做强品牌。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与爱国主义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相结合,大力发掘并充分利用乡土文化,激发广大群众的民族自豪。与培育和发展旅游业、文化产业相结合,促进形成富有地域特色和庆元优势的民族民间文化产品系列,做大做强特色品牌。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对我国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有效保护,并进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否,不仅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一个社会是否能够保持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我们要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提高整个民族的文化素质,维护健康的文化生态,为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挥重要作用。

2.2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劣势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时,可能存在一定问题,可能仅仅重视经济利益,而忽略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损害。过多游客旅游会增加地区基础建设需求,可能会影响该地区生活及环境。部分游客素质偏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在旅游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破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传承性。若为迎合游客对应口味,可能会导致文化更加低俗,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原始性。

新疆博湖县当今基本没有发生上述表现,但需要加强防范,做好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保护工作,避免该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破坏。

3 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旅游开发的措施

3.1 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方面

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需提供基础支撑,提出有关规定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应旅游开发工作可顺利实行,并改善当地交通、居住、银行等基础建设[3]。为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广,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还需给予一定资金支持,比如,为创业人员提供一定扶持基金,采取旅游业推动当地农产品推广销售,切实提高当地居民收入情况。同时,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还可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当地旅游景区建设,提升景区吸引力。此外,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需加强监督管理,针对旅游开发不合理行为进行制止管理,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开发及运用。政府相关旅游开发部门可制定有关政策,规避一些区域为实行经济利益而不合理开发情况,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保护,并针对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行为实行惩罚,促使非物质文化遗产合理应用及推广,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持续传承。

比如,新疆博湖县以农业为主,在新疆博湖县实行旅游开发后,依据旅游推广博湖辣椒、博湖葵花油等当地特色农产品,充分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新疆博湖县依据乡镇特色,设置特色民宿、星级农家乐、休闲农庄等,当地居民展示蒙古族祝赞词等,将博湖县景区和当地居民密切联合,切实体验新疆博湖县民俗文化特殊。

3.2 文化旅游方面

企业需依据政府有关要求,维持盈利的情况下,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及旅游开发密切联合。各企业不可仅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损害生态环境,需促进旅游服务工作质量改善,改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方式,充分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

比如,企业使游客观光旅游新疆博湖县时,可使游客参加“博湖开湖节”,让游客穿蒙古族刺绣特色服饰,充分体现博湖水文化、芦苇文化、渔文化等,切实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博湖县旅游资源的同时,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另外,企业可采取网络“直播”形式推广博湖特色农副产品,穿戴具有蒙古族民族特殊服装运用网络“直播”形式销售野生黑枸杞、荷叶茶、荷香生态米等,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宣传的基础上,增加农副产品收入。

3.3 居民和游客方面

当地居民需积极参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针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传承,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好一对一口口相传及一对一手手相传,防止出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未得到传承而消失现象。当地居民可依据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为游客提供旅游项目,积极推广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游客需提升自身素养,对当地文化充分尊重,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需加强对居民和游客方面共同宣教,增加居民和游客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主动保护意识,规避非物质文化遗产受损情况。游客欣赏少数民族对应特色表演之前,应掌握当地的风俗习惯,规避对当地少数民族具体风俗习惯带来损害行为。要求游客体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同时,需对自己行为加强规范,加强自身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保护意识。对于损害非物质文化遗产情况需及时干预,在实行旅游开发的同时,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保护。

比如,新疆博湖县完善民间艺人信息资料,收集民间艺术文化,强化当地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意识,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避免非物质文化遗产失传。新疆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人员可为游客展示蒙古族刺绣、蒙古族服饰、萨吾尔登舞蹈等,讲述搜集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困难,列举正在逐渐消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增强游客对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入体会,提高游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存在明显民族地域特点,具备地方文化特色。新疆博湖县依据当地特征实行对应旅游开发,依据少数民族文化推动旅游,促进该地区经济增长,增加该地区居民实际收入,在保护新疆博湖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工作,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传承。

猜你喜欢

蒙古族文化遗产新疆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浅析古代蒙古族的信仰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文化遗产保护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