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博物馆陈列展览实践探索
——以内蒙古博物院为例
2021-04-14苏妮汗
苏妮汗
(内蒙古博物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陈列展览作为博物馆特有的“语言”,是展示和宣传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窗口和平台。作为博物馆的核心功能之一,陈列展览为博物馆服务社会大众、实现公共文化职能和社会教育职能提供了重要载体,是博物馆学术研究成果、展览设计水平和服务与管理能力的综合体现,肩负着培育和引导正确的历史观和价值取向的社会责任,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丰富的文化滋养。
内蒙古博物院始于 1957 年创建的内蒙古博物馆,是我国最早建立的少数民族地区博物馆之一,2008 年正式更名内蒙古博物院,是内蒙古唯一的省级综合性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建筑面积 6万余平方米,展览面积 15000 平方米,设有展览陈列部、文物保管研究部、文物保护研究中心、社会教育部、文化产业部、文物信息中心等十个部室,下辖国家文物出入境审核内蒙古管理处、大窑旧石器时代文物考古研究基地等机构。内蒙古博物院自2008 年以来累计举办各类展览 90 余个,最高日观众量13000余人次,年观众量204万余人次,是目前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年观众量最大的博物馆之一。
1 植根地域民族文化,打造优质常设展览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自治区丰厚的古生物化石、现生生物、历史文物、民族民俗文物资源优势,充分利用最新考古发掘研究成果,自2017年以来对院内常设展览进行了全面提升改造。通过深入挖掘阐释文物内涵,整合展览资源,创新办展理念和展览模式,引入科技感十足的展示手段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在15万余件藏品中撷珍集萃,推出了六个基本陈列和四个专题陈列,展览呈现效果大幅提升,观众参观体验显著改善。
1.1 基本陈列
内蒙古博物院基本陈列由“远古世界”,“文明曙光”,“边关岁月”,“大辽契丹”,“天骄蒙古”,“草原丰碑”六大板块构成,陈列通过不同的历史视角,多维度的展示了蒙古高原自“混沌初开”至草原文明孕育、成长、壮大、升华的完整历史脉络。其中,“远古世界”展示了内蒙古地区亿万年间起落恢弘的远古生物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史。“文明曙光”再现了被誉为“文明太阳升起的地方”——内蒙古地区史前文明。“边关岁月”诠释了春秋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古代北方草原的文明演进历程。“大辽契丹”和“天骄蒙古”完整刻画了契丹和蒙古民族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深入解读了他们缔造的灿烂游牧文明及其对助推中华文明共融发展、多元一体文化格局的形成和演变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草原丰碑”则再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内蒙古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团结带领下,实现民族解放的伟大历史画卷。这六大基本陈列自2017年开展以来广受好评,观众络绎不绝,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其中“大辽契丹”和“天骄蒙古”陈列更是荣膺“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精品奖”,这也是业界和博物馆同仁对内博陈列展览工作的高度认可和 赞许。
1.2 专题陈列
内蒙古博物院现设有“北疆桦歌”,“高原壮阔”,“戈壁天港”,“廉政文化”四个专题陈列。其中“北疆桦歌”再现了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族的民俗风情画卷以及他们所创造的狩猎、农耕和游牧文化。“高原壮阔”展示了内蒙古林海、草原、水域、大漠等多姿多彩的自然环境风貌以及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戈壁天港”讲述了中国航天故事,以及内蒙古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廉政文化”陈列围绕“廉洁从政”这一主题,通过正面典型和反面案例系统介绍了古今中外的廉政文化,回顾了我党风廉政建设的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2 加强展览交流和资源共享,携手打造精品临时展览
为全面展示内蒙古丰富的文化遗产,宣传草原文明,多年来内蒙古博物院积极拓展馆际展览交流与合作,加速实现文物及展览资源的全社会共享,在努力迎合广大民众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真正做到让文物“活”起来。
2.1 原创展览
原创展览是博物馆向社会大众提供的重要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是博物馆学术研究成果和展览策划水平的集中体现。内蒙古博物院紧跟时代步伐,唱响时代主题,推出了一系列应时应景的优秀原创展览,如《岁月记忆 百姓东西——青城老物件特展》,《见证文明——红山及中国史前玉文化特展》,《天堑通途——长城历史文化展》,《岁月如歌 廿载有痕——内蒙古社会主义建设二十年特展》,《石破天惊——内蒙古自治区70年重大考古发现展》等。
2.2 合作展览
合作办展能够有效弥补文物资源地域分布不均衡、博物馆藏品资源有限等因素的制约,促进文物资源高效整合和优势互补。2016年内蒙古博物院联合陕西历史博物馆、甘肃省博物馆、青海省博物馆、西藏博物馆、四川博物院、云南省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共同举办了《茶马古道——八省区文物联展》,展览汇集了八省区文物之精华,以西部古代交通史和茶马古道历史沿革为背景,以滇川藏大三角、南北方通往藏区的茶马古道辐射地为主要区域,以道路和时间为发展脉络,系统展示了茶马古道的发轫、发展和繁荣过程,引领广大观众探究茶马古道滇藏线、川藏线所跨越的不同区域的历史文化风貌。展览于几年间在内蒙古、甘肃、西藏、辽宁、青海、天津、浙江、湖北等多地巡回展出,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反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2.3 输出展览
内蒙古博物院立足院藏文物特色,策划推出了《发现契丹——辽代文物精品展》,《天骄风采——成吉思汗与黄金家族的辉煌》,《相映成辉——草原丝绸之路文物精华展》,《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蒙古族民族民俗文物展》,《异彩纷呈 草原华章——内蒙古地区蒙古族服饰文化展》,《带里乾坤——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带饰展》等一系列特色鲜明、类型丰富、形式多样的输出型交流展览,为繁荣我国文博事业,促进馆际交流与合作的蓬勃发展贡献了积极的影响。
2.4 引进展览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职能,满足社会大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近年来内蒙古博物院积极引进了《走近佛前——南京博物院藏宫廷系列展》,《宝马良鞍行天下——中外马鞍具特展》,《清风雅韵——扬州博物馆明清扇面展》,《丹青鸿爪——深圳博物馆藏20世纪中国书画精品展》,《犍陀罗佛像艺术展》,《骏犬啸天——2018狗年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岩画与居延汉简艺术展》,《红色文艺轻骑兵——乌兰牧骑》红色文化主题展,《大海道——“南海I号”沉船与南宋海贸》等别具一格、雅俗共赏的展览项目,为广大民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文化滋养,大幅提升了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人气”与“流量”。
3 多措并举,探索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新思路、新途径
3.1 植根地域文化,凸显文化个性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自然风貌、人文积淀、风土民情的高度浓缩和集中体现,是该地域所特有且区别于其他地域的显著特质,对于充实地区文化内涵,凸显文化个性,提升文化品位具有重要作用。文物资源的分布具有显著的地域性,博物馆的文物藏品往往是当地地域文化的集中反映和杰出代表。因此,立足地域文化特色、彰显文化个性是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基本理念和发展思路,是提升展览吸引力和广大民众观展兴趣的重要手段,可有效避免博物馆展览千篇一律和观众审美疲劳的情况。博物馆常设展览作为当地地域文化的“通史”和“百科全书”,更应深深植根于地域文化,立足藏品特色,充分释放文物藏品所蕴含的文化个性和表现力,让陈列展览折射出地域文化的绚丽光彩。
3.2 加强文物研究,让文物“活”起来
文物是有“文”之物,“文”是融合和渗透在这一实物载体中的精髓,文物研究是否深入,陈列展览是否能够有效诠释展示内容是衡量博物馆陈列展览质量高低的重要指标。目前,许多博物馆的文物研究工作仍处于浮于表面、浅尝辄止,或因循守旧、停滞不前的状态。文物资源是有限的,然而文物的价值却是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博物馆要把文物研究作为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始终致力于强化学术研究职能,将文物研究从器形、工艺、考古历史信息等表层层面深入到内涵和价值层面,积极拓展文物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通过追溯渊源、挖掘内涵、拓展外延,构建文物内涵和价值体系,加强针对文物间的系统性研究,探究文物及其所代表的文化之间的内在与外在关联。此外,文物研究和阐释还应紧跟时代潮流,做到与时俱进、主动求变,通过文物价值的挖掘创新,让陈列展览和古老文物在新的历史时期绽放新的活力,焕发勃勃生机。
3.3 树立人本意识,改善观展体验
“以人为本”是博物馆人要始终牢固树立的宗旨意识,我们要做什么样的原创展览,输出和引进什么样的交流展,出发点和落点最终都是观众。博物馆输出型交流展览要力争实现“常展常新”,同样的展品和主题,针对不同的地区和观众展出时,要在充分激发和释放不同地域文化共性与差异性之间的巨大张力和创造力的同时,努力寻找两个地区文化与历史的合理切入点,以更容易引起观众共鸣、更符合观众参观需求的方式,灵活调整展示内容和最终呈现效果。原创展览和引进展览亦然,博物馆应积极顺应时代潮流,关注社会热点,通过调查问卷等方式广泛征求社会意见,精准把握观众参观需求和兴趣点,从而确保在原创展览策划和引进展览的甄选过程中做到精准定位、有的放矢,策划和引进更多观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展览,丰富广大民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4 完善相关配套举措,提升陈列展览的影响力
在致力于打造各类优质陈列展览的同时完善展览相关配套举措,是配合和巩固展览效果,提升陈列展览影响力,扩大博物馆社会效益的必然要求,也是对陈列展览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围绕展览主题和展品特色设计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的社交活动,可有效提升观众的互动性和参与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举办讲座和论坛,集中研究成果出版展览图录等出版物,可在提升博物馆业务水平的同时,扩大展览宣传效应。聚焦展览主题和亮点,设计研发配套文创产品,可以在巩固和拓展展览宣传展示效果的同时,让观众“把展览带回家”,强化观展体验,加深展览记忆。借助报纸、广播、电视台等传统媒体和微信、微博、网站、直播平台、手机APP等新兴线上媒体资源,配合展览周期和实时动态进行全周期、跟踪式的宣传和推广,可有效提升展览的影响力和关注度。
4 结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陈列展览是博物馆人永无止境的事业追求,需要吾辈业界同仁孜孜不倦的潜心耕耘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