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问题分析

2021-04-14王志军

卷宗 2021年25期
关键词: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王志军

(禹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河南 禹州 461670)

民俗,泛指在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地域广大、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也是唯一一个文化传承没有中断的文明古国。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各民族的生活习惯、节日习俗逐渐融合,并代代传承下来,形成各具特色、形态各异的民俗文化,其中大部分被纳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目前,对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有学校教育、传承人师徒传承、区域性群体活动传承等形式。在新时期,其传承遇到了一定的困难,但如能从强化保护主体职能、增进文化认同、保护文化空间、坚持民间事民间办、发挥关键传承人作用、加大学校传承力度、加强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等方面着手,是能够取得较好效果的。

1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

1.1 地域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属于地域性文化的一部分,其产生和所处地域的人文风俗以及生活环境等具有非常,依赖于当地的风土人情,因地域而出现。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加快,社会节奏非常快,村落逐渐消亡,使得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陷入困境。由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域性特征明显,对当地的生活环境等因素的依赖性非常大,离开了这片区域就难以生存,所以很多项目的普适性差,其保护和开发要依赖当地地区的发展。

1.2 群体性

民俗文化还具有群体性的特征,世界上有了人就开始产生人的风俗习惯,而人是一种群居性的生物,因此依赖于人产生的民俗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点,民俗是一种和人共始终的文化现象,是传统和现实的连接,连接着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从民俗文化的种类来看,其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渔业生产习俗、农业生产习俗在内的物质生产习俗;饮食习俗、服饰习俗、居住习俗在内的物质生活习俗;婚嫁礼俗、诞生仪礼、丧葬礼俗在内的人生仪礼等。这些民俗都是民众的生活方式,是民众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实践中创造并享用的文化事象,是从集体性的文明中衍生出来的文化表现形式。因此,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群体性的特征,这也决定了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群体传承方式。

1.3 综合性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具有综合性的特征,是在民众集体智慧下创造出来的产物,是一种综合型的文化,无论是从构成要素还是功能角度来看,都表现出显著的综合性。从构成要素来看,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戏曲、舞蹈、民间文学以及民族服饰等,其将多种传统文化元素作为表现形式。此外,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还表现出多种价值,体现出史料研究、娱乐消遣、历史传承等价值。例如山西的民间社火,其仪式声势浩大,营造出来的场面也非常震撼,表演的队伍人数达到上百人。在社火表演期间,周围还有商贩聚集,各种类型的商品和特色小吃组成集会,表现形式非常丰富,已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祭祀活动,还展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礼仪。因此,民俗文化具有非常强的综合性。

2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科技的进步、工业化进程的加快、信息化水平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提高、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传统民俗在内容和形式上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民俗类非遗的传承也因此遭遇到了新的生存困境。

2.1 生存环境遭遇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脆弱的传统文化很容易被强大的外来文化同化。外来文化的影响、生存环境的变迁使少数民族群众,特别是年轻一代的精神生活趋向多元化。现代生活方式进入民族村寨,使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手工技艺、民俗礼仪、节日文化等传统文化,或者因处境艰难而濒临消亡,或者因环境变化而难以生存,或者因无人感兴趣而日渐萎缩。

2.2 传统观念的逐渐淡化和消失

民俗类非遗能否长期得以传承,首要的前提是相关传统观念的保持。只有从观念着眼,才能促使人们主动地进行传承,民俗的内容和形式才能得以较为完整地传承。现实中,许多与民俗相关的传统观念正在淡化和消失。如敬天畏神观念逐渐缺失、伦常孝悌观念的淡化、顺应自然观念的淡薄、农历观念的消失等。这些观念上的变化都影响着民俗类非遗的传承。

2.3 民俗传承链的中断危机

民俗类非遗的传承方式较为特殊,它不仅仅是单线的“口传身授”,依托于两三个人的传承,一些民俗仪礼、民俗信仰、民俗节庆更是涉及广大的地域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大众,形成一种以群体传承为主的综合性传承方式。传承形式的特殊性和传承人群的广泛性,为民俗类非遗寻找有效传承人和保护传承方式带来一定的困难,这也使少数民族民俗传承链随时存在中断危机。

2.4 民俗类非遗竞争力弱化

随着文化消费方式日益增多,我国很多地区的民众已经不再满足原有的、单一的非物质文化形式,更倾向于追求多元化的生活方式。尤其是年轻一代被洋节和现代文艺的新颖所吸引,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失去热情,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民俗文化的发展,有的民间文化甚至面临完全消失的危险,我国民俗类非遗的竞争力正在弱化。

2.5 经济化倾向带来的选择性记忆

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今天,只要是稍具开发价值的民俗类资源很快就会得到政府、开发商以及当地民众的重视,并付诸开发实践。但由于对经济效益的过度关注,会给民俗类非遗的传承带来一种选择性记忆,许多没有经济开发价值的民俗项目被忽视,给民俗类非遗传承的内容和形式带来缺陷。

3 加强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措施

3.1 构建多方位的民俗资源开发体系

当前,我国民俗文化的开发,目前仅仅停留在一个比较片面的状态,民俗文化的开发应该从多角度多方位采取多种有效方式进行开发,着力于将民俗资源的开发工作建设成一个更加系统多元的开发体系,实现民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为了形成这样的开发体系,要将重点放在分类民俗资源,使市、区、县、乡成为一个有机联动的整体,在实现纵向联动之后,也要注意横向的有机融合,实现不同市、区、县、乡民俗资源的共享。在继续原本开发轨迹的基础上,也要注意各个景点之间的联动,实现一景带一景。这样不仅可以扩大民俗资源的开发力度,同时也有利于外界对民俗资源有一个相对整体的了解。

3.2 借助于乡村振兴战略复兴民俗文化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来源于生活,也存在于生活,所以对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要坚持生活性保护原则,要实现民俗类文化在日常生活中的活态传承。民俗文化的保护离不开特定的文化生态环境,所以不仅要保护好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和具有的外观,还应注意其依赖的构造性环境,这就要求加强对民俗类文化相关文化环境的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应加强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复兴民俗文化。在乡村建设中,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来保护民俗文化,可采取可行性的策略来吸引年轻人回乡就业和创业,要以民众的力量推动民俗文化的保护,增强广大民众对当地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民俗文化保护传承文化氛围。另外,也可发挥民间组织的作用来传承民俗文化,通过各种民间艺术活动和民俗节庆活动等来传承民俗文化,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和投入其中,形成良好的乡村文化盛况。

3.3 强化保护主体职能,为活态传承创造条件

通过努力,我国已建成了由政府职能部门主导,学界、商界、新闻媒体共同参与形成的多维度保护主体。作用是通过外部的力量,为非遗的活态传承创造条件。政府是作为主导的重要主体,能够以行政力为依托,对保护传承工作的全局进行统辖。虽然民俗类非遗形成于民间,但政府职能部门对其保护和传承的影响同样巨大,只有得到国家的鼓励和支持才能使民俗类非遗的传承工作开展得更加顺利。政府在非遗保护和传承工作中的职能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政策体系,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建立完善的基金运作体系,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这四大体系的建立,是中央政府有效组织、规划、建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的政策基础、法律基础、经费基础和组织基础。《非遗法》的出台,非遗保护经费的不断增加,春节、端午节、中秋节、七夕节、重阳节等列入国家级非遗名录都体现出政府在非遗保护和传承中作用的发挥。学界、商界、新闻媒体及公共文化机构、文艺表演团体等也应根据自身优势、特长、业务范围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和传承。

3.4 发挥学校作用,激发活态传承潜能

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对民俗类非遗的传承利弊参半。一方面,将青少年过早、过多地集中在校园内,减少了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时间。国家规定的休假的民俗活动通常是全国性的节日,各地的区域性民俗活动一般是不放假的,学生们在地方性民俗活动举办期间是难以有时间参与的,这样就减少了青少年传承民俗类非遗的机会和条件。另一方面,学校又能够利用学生集中的优势,通过集中教育的方式进行非遗的保护和传承。各级学校应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开展民俗类非遗的传承,进而弥补实践活动参与相对较少造成的不足。从目前是情况看,学校传承活动主要包括3方面的内容:一是建立非遗传承基地学校;二是开设非遗课程及非遗展示;三是编写非遗乡土读物。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目前国家、社会已经越来越重视,传承的方式也越来越完善。但我们要认清,中国的综合国力、民族凝聚力、文化自信逐步增强才是民俗得以传承的重要前提。在未来,相信兼容并包的中华文化一定会继承传统、走向世界。

猜你喜欢

民俗文化民俗文化遗产
冬季民俗节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与文化遗产相遇
民俗中的“牛”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民俗节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