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弘扬军工精神 推进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
2021-04-14张克俭
■ 张克俭
百年奋斗筚路蓝缕,百年艰辛苦难辉煌。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也是党领导的人民军工创建90 周年。近百年来,人民军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砥砺奋进,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凤凰涅槃过程,成为国家安全和国防建设的脊梁。
一、光辉的历程 伟大的成就
人民军工近百年的历史,是一部在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下艰苦创业的奋斗史。早在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充分发挥安源煤矿技术工人的特长,修理枪炮保障战斗,支撑了井冈山两年多的革命斗争。转战中央苏区后,为适应反“围剿”革命战争的需要,根据毛泽东、朱德的批示和中央军委的决定,我们党于1931 年10 月在江西省兴国县兴莲乡官田村创办“官田兵工厂”(同一时期还在福建龙岩江山镇创办“山塘兵工厂”)。这是我们党独立创办的最早的综合性大型兵工厂,修配和制造了大批武器,生产的弹药、地雷、手榴弹等在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此后,在各个根据地又相继创办了大小不等的兵工厂。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一批军工生产基地,是党领导的人民军工的开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武器十分匮乏,如何解决武器装备供应问题成为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面前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毛泽东同志提出:每个游击根据地,都必须尽量设法建立小的兵工厂,工厂要办到自制弹药、步枪、手榴弹的程度,使游击战争无军火缺乏之虞。为此,党把“提高军事技术,建立必要的军火工厂,准备反击实力”作为“全中华民族的当前紧急任务”之一。兵工厂的建立锤炼出了一大批人才。被周恩来总理称之为“中国的保尔”的吴运铎,他“把一切献给党”的英雄事迹形象,就是这一时期人民军工战线的突出典型,也是人民军工英雄模范人物的杰出代表。解放战争时期,为充实人民解放军武器装备,军工生产不断发展壮大。晋察冀等各解放区的军工生产发展迅速,生产了大量炮弹、炸药、手榴弹等武器装备。这一时期,军工物品的数量与质量都有明显进步,尤其是重视科技研发,提高产品的作战性能。军工生产浓郁的质量意识,使解放战争时期的军工生产较抗日战争时期更加完善,军工生产的组织机构逐步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也逐步出台,有效地支撑保障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需要。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工不断取得历史性成就。建立巩固的现代化国防,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保卫人民革命和国家建设的成果,保卫国家的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是党在新中国成立后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为此,党高度重视国防科技工业,提出用十年左右的时间,逐步达到武器装备现代化。1952 年8 月,第二机械工业部成立,归口管理兵器、坦克、航空、电信工业,并对国防工业实行集中统一管理。1953 年8 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审定了国防工业“一五”建设计划的安排,批准新建航空、无线电、兵器、造船等大型骨干工程共44 项,改建扩建老厂的大中型工程共51 项。这一批由苏联援助我国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大型军工企业,使我国常规武器的生产具备了一定规模,基本构建起新中国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使得全军逐步装备了统一制式的武器。特别是1955 年1 月,我们党不失时机地把发展国防尖端技术提上国防现代化的议事日程,作出发展原子能事业、研制原子弹的决定。同年7 月,中共中央指定陈云、聂荣臻、薄一波组成中央原子能事业领导小组(简称三人小组),负责指导发展原子能事业的工作。1956 年4 月,中央任命聂荣臻为主任组建领导导弹和航空事业发展的航空工业委员会,10 月中央决定成立导弹研究机构即国防部第五研究院,11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设立第三机械工业部,主管核工业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事非经过不知难,历经苦难显辉煌。历史证明,重点突出尖端技术的发展,是一项很有远见、很有胆略的战略决策,对于中国国防科技事业发展和国防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卧薪尝胆,艰苦创业。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防建设调动全国资源,依靠各部门、各地区、各部队“大协作”,在上世纪五十、六十、七十年代的难忘岁月激情燃烧,自力更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创新、工程建设、人才教育、体系发展,建立了核工业、航天工业、航空工业、船舶工业、兵器工业、电子工业及其配套产业,初步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体系。这期间,特别是取得“两弹一星”、“三线”国防建设等伟大辉煌的历史性成就,形成了国防科技工业永恒的丰碑,增强了国家实力,维护了国家安全,提升了国际地位,在全世界撑起了民族脊梁。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继续高举党的旗帜,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不断践行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新型举国体制,一大批重大创新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嫦娥”奔月、“天问”探火、“神舟”飞天、“北斗”组网、“蛟龙”入海、“墨子”传信、“天眼”巡空等,令世人为之惊叹。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国防科技工业取得重大成就,特别是首艘国产航母下水,第五代战机歼20 正式服役,东风-17 弹道导弹研制成功,我国在高超音速武器方面走在前列。
二、红色的基因 先进的文化
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抔热土一抔魂。人民军工近百年来之所以取得伟大辉煌成就,魂魄、精神、动力之源正是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5000 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在近百年的奋斗实践中,人民军工秉持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传承并践行了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凝聚着坚定理想信念、优良革命传统、顽强战斗作风,核心是“把一切献给党”的理想信念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价值观。在近百年的历史奋斗中,践行先进文化,同时也培育形成特有的军工文化,使人民军工始终凝聚着力量,葆有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革命战争年代,人民军工熔铸于党政军民创造的革命文化之中,从“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的井冈山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从“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伟大长征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从“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的延安精神中汲取精神动力和文化滋养。同时,人民军工也为这些伟大精神的培育形成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军工不断继承和弘扬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先进文化,同时,培育形成了以“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为特色的军工文化,形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精神谱系和精神标识。在“三线”国防工程建设中,几代军工人在“备战备荒为人民”“好人好马上三线”的时代感召下,不怕苦、不怕累,战天斗地、勇于牺牲、顽强拼搏、无私奉献,默默无闻铸就“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三线精神。在“两弹一星”国防工程建设中,广大科研人员、干部职工、解放军指战员克服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以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情怀,爱国奉献、为国担当,默默无闻铸就“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和进入新时代以来,在波澜壮阔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人民军工不断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骨神韵、革命文化的刚健激越、先进文化的繁荣兴盛同频共振、相得益彰,既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汲取营养,同时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贡献力量,不断丰富中国军工文化精神家园。在载人航天工程实践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探月”工程实践中,铸就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在“北斗”工程实践中,铸就了“自主创新、团结协作、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新时代北斗精神,使人民军工具有崇高的文化自信和坚不可摧的力量。在长期的奋斗实践中,人民军工的各个领域,都高度重视培育军工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凝聚团结力量。在核工业领域,培育形成了“事业高于一切、责任重于一切、严细融入一切、进取成就一切”的核工业精神和以“自强自立、求真务实、创新协同、拼搏奉献”为内涵的“09”精神;在航空工业领域,培育形成了“忠诚奉献、逐梦蓝天”的航空报国精神;在船舶工业领域,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核潜艇精神和“爱国、创新、科学、拼搏、协作”的航母精神;在兵器工业领域,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拓进取、无私奉献”的人民兵工精神;在电子工业领域,培育形成了“自力更生、创新图强、协同作战、顽强拼搏”的预警机精神。在人民军工的伟大实践中,广大科研人员、干部职工还为培育形成“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劳动精神,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以及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追求真理、严谨治学的求实精神,淡泊名利、潜心研究的奉献精神,集智攻关、团结协作的协同精神,甘为人梯、奖掖后学的“育人精神”为内涵的科学家精神做出了贡献。全体军工人,既是这些精神的培育形成者,也是这些精神的践行担当者。人民军工培育形成的军工特色精神元素,是我们党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中国军工人的光荣,也是国防科技工业的光荣。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先进文化,就要把这些多少年、多少代、多少人用鲜血和生命、用汗水和奋斗培育形成的军工精神传承弘扬好。这是全体军工人的使命与责任。
三、新时代的使命 高质量的发展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和人民军工创建90 周年的日子里,抚今追昔,总结思考,深切感到,推进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最首要的是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国防科技工业的指导地位,最根本的是坚持党对国防科技工业的集中统一领导,最基础的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最重要的是健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在这个总要求之下,要着力抓好以下六个方面:
1.在理论学习武装头脑上实现新进展
认真学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强军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防科技工业的重要论述,做到真学、真懂、真用和具有真情,切实用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工作。同时,要学好党和国家关于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路线方针政策,使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思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成为指导我们思想的“魂”、统领我们工作的“纲”,确保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
2.在贯彻新发展理念上实现新进展
高质量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国防科技工业是以创新为最鲜明特色的事业,尤其要将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从战略统筹到领域展开、从项目谋划到重点突破、从系统设计到工程实施,都要坚持创新驱动,尤其要在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上寻求新进展,取得新突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主自强,把创新发展的主动权紧紧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3.在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发挥上实现新进展
新时代的高质量发展,是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发展,也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发展。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要善于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善于协调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不断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统筹协调,有效提升国防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要放眼相关行业产业链供应链全局,加强系统政策设计,完善协作配套制度,盘活用好存量资源,优化配置增量资源,形成多位一体、协同推进、跨越发展的高质量发展布局。
4.在目标质量标准措施体系化建设上实现新进展
在新时代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落实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设计上,必须制定高质量发展的质量标准体系,必须健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制度,必须推出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方法。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解决体系化的高质量发展标准措施,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一句空话。从机关到基层,从产业到企业,都要潜心钻研高质量发展系统性标准措施,制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值、任务书、路线图,立下军令状,制定规划,拉条挂账,一一落实。
5.在人才强业上实现新进展
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人民军工是最需要艰辛创新的科技领域,实现自立自强更需要高水平的创新人才。我们一定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要求,敢于善于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用好人才。要更加重视青年人才培养,努力造就一批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稳定支持一批创新团队,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要注意改善提升国防科技领域各类人才的物质生活条件,为他们安心放心静心搞科研做好服务保障。
6.在军工文化建设传承红色基因上实现新进展
人民军工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举党的旗帜,传承红色基因,建设先进文化,弘扬军工精神,是推进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根”与“魂”,也是实现国防科技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源泉和动力保障。我们一定要延续党的红色基因、建设先进军工文化、弘扬人民军工优良传统,使人民军工及其国防科技事业的精神谱系和特色文化,在我们的事业中始终激情燃烧、光芒万丈。近百年来,人民军工之所以浴火重生、凤凰涅槃、苦难辉煌,根本上讲是中国共产党坚强领导的结果,是秉承“把一切献给党”“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初心使命红色基因的结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今天,让我们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切实把红色基因传承好、把初心使命担当好、把高质量建设推进好,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贡献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