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口述档案在高校校史编研中的应用思考

2021-04-14李胜文

卷宗 2021年25期
关键词:校史编研受访者

李胜文

(菏泽学院,山东 菏泽 274015)

口述档案最早被应用于历史研究中,其发展时间比较短,能够与社会调查方法一起运用到搜索与记录历史的工作中去。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教学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校史的发展。口述档案在总结高校发展历史、归纳高校发展历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校史编研在高校档案中具有重要的作用,这也是其成为高校档案编研首选主题的原因之一,高校校史编研工作成果较多、质量比较高,受到了高校师生与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2]。近年来,有许多学校都出版了本校的校史,逐渐意识到口述档案与口述历史在高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并着手将建立了高校校史的档案馆,开展了一系列口述档案采集工作,受到了一致的好评。

1 口述档案的概念以及属性

对于口述档案的具体定义,各个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具体来说,口述档案包括了主体、内容、形态、价值等几个关键要素,口述档案的采取对象是和历史事件相关的人或物,从记录的内容来看,主要是指受访者亲身经历的或是亲眼所见的内容,主要根据个人的记忆,回忆或者再现历史,将口述档案转变为具有价值的历史资料。通过有计划、有准备地采访历史事件当事人或是知情人得到访谈内容,再对访谈内容进行整理、校对、考证,最终形成口述档案。口述档案能够以声音、图像为原始形态,利用录音机、摄像机等设备记载。口述档案能够填补历史的空白,重温历史记忆,具有独特的价值。相较于传统档案,口述档案的形成并不是与实践活动同步发生的,而是通过受访者的回忆,将过去发生有未能记录的历史事件再现,将大脑中的记忆再转变为录音或是文字。在传统档案缺失的情况下,口述档案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被作为补充资料,与传统的相关档案相互印证,共同形成真实的存在[3]。

2 口述档案的基本特点

口述档案在形成过程中,具有独特的特点,主要分为个体性、主观性、动态性。1)个体性。口述档案是根据受访者的会议整理而成的,具有比较明显的个体性。受访者可能是在事后或者事后很长一段时间整理而成的,与记录国家、社会、民族大事件的传统档案大不相同。由于受访者有不同的差异,而正是这种差异更加凸显了鲜活个体的所见、所闻、所感,口述档案逐渐成为具有个体性的档案。2)主观性。形成口述档案的关键在于采访过程,并受访者与采访者之间的影响[4]。采访者需要在前期做好对工作,包括选择人物,拟定主题;在中期做好提问与交流工作;在后期整理好文字录音,这些工作过程都会表现出采访者的主观爱好,与其他采访者会存在知识水平或是思维领域方面的差异,受访者在面对不同的问题时,往往极易表现出个人的情感,会直接影响表述的内容,口述档案是不可以避免的。3)动态性。口述档案主要是访谈者与受访者双方之间的交流,甚至能够重新认识历史。访谈者与受访者之间受到社会环境、政治氛围、个人经历的影响,动态性能够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性、准确性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此外,口述档案还受到受访者身体状况、表达能力、生活境况的影响,因此,口述档案具有明显的动态性[5]。

3 口述档案在高校校史编研中的作用

校史的重要,相当于国史对于国家的重要性,是学校长远发展的根基。研究校史,不仅能够鉴往来,还具有育人、存史的作用。口述档案具有生动的形式、丰富的内容、浓厚的人文气息,能够推动高校校史的深度编研。口述档案不仅能够传承校园文化,而且能够较好地浓缩社会历史,见证学校的成长。通过研究校史,能够整理出各个时期的优秀师生、杰出校友,挖掘出他们背后的故事。这些前辈在求学路上的故事与轨迹,将成为当前学生学习的“新教材”,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建设[6]。

3.1 以人为本,凸显人文情怀

对于大学来说,其中的人文情怀正是大学的灵魂。凸显人文情怀,对大学师生的价值观、行为观念起到重要的影响。口述档案能够以个体的体验为核心,通过评价历史事件,真实表达出自身对历史事件的感受,彰显出个体的思想情感与价值观念。大学精神的外在表现,恰恰体现在大学师生的个体身上,个体对历史事件的评价往往有所差异,但是与传统的档案相比较,恰恰显示了人的形象,凸显了其中的人文关怀。一个高校杰出人才的离开,也带走了精彩的一部历史。在高校的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值得被记录的事件。然而,事件的当事人往往会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历史事件的记忆逐渐模糊,在表达能力方面会逐渐吃力。因此,在高校中开展口述档案编研校史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校史编研中进行及时的抢救。利用口述档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展现出高校的人物形象,丰富高校发展的历史事件。不同的口述者对历史事件的记忆会有所不同,所要表达的情感侧重点也不同,甚至会记得历史事件中一些不为人知的细节,在言语中表现自身对高校的感情、对高校发展中某一历史事件的看法,凸显着口述档案的人文情怀。同时,通过口述档案,还能拿帮助后人总结办学的失败与成功经验,挖掘出校史细节,展现出大学特有的人文精神。因此,在国内有许多高校,都利用口述档案的方式,发展了一批具有人文关怀情怀的校史编研作品,如在2005年,复旦大学就推出了《复旦改变人生》这一作品,展现了复旦大学老一辈学者刚正求真、坚持真理的形象,丰富了学者们的性格特点,彰显了复旦大学的独特魅力[7]。

3.2 深挖史实,展现集体记忆

具体来说,每一个社会群体都有着不同的差异,但是都具有大量的共同记忆,受到社会背景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形成了集体记忆。记忆是口述档案工作中的主体,而集体记忆是集体认同的基础,正是这种集体记忆的高校历史事件,能够帮助口述者找到原有的归属感。相比于其他形式的档案记录形式,口述档案具有更强的感染力,尽管这样呈现的历史事件可能会有部分失真,但是关于历史事件中体现出来的情感、精神是毋庸置疑的,具有防止高校校史失忆的重要作用。口述档案是获取事件本质,获得集体认同感的重要手段[8]。因此,在编研校史时有许多高校以校史编研成果为史事中心,如果对一些校史事件或者专题存在疑问,利用集体记忆的优势,找到高校历史事件的相关参与者,进行口述,围绕专题事件来撰写文章。口述档案通过挖掘校史事件,有助于形成一所大学的集体记忆,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归属感,对学校内的发生的历史事件作出了清晰的整理。关于母校的共同记忆,将会被一代代师生传播下去,成为师生们共同的记忆。一所大学的集体记忆原本是散落各处的,存在于各种档案中、书籍中或是师生的记忆中,通过整理口述档案,校史研究者们梳理时间线、整理发展脉络,重新构建了集体记忆与历史话语[9]。

3.3 载体丰富,贴近受众需求

口述档案在高校校史编研中可大有作为,运用口述档案助力校史深度编研,能够充分吸收传统载体与新型载体的长处,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在特殊情况下,除了文字类的档案能够作为事件发生的凭证,口述档案也在其中起着十分重要的辅助作用,用于印证一些事实,具有非常高的载体价值,因此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能够出版书籍、汇编非正式的材料、丰富校史栏目、拍摄校史纪录片等。首先,整理口述档案能够出版书籍,这一类的出版物如江苏科技大学《记忆:江苏科技大学口述史料》等,都具有文字优美、图文并茂的特点。其次,口述档案能够被用作汇编非正式出版的资料,如《师说新语--广西师范大学口述史料》等,这类非正式出版的资料主要被用作学校内部阅览、存档。同时,口述档案还能被用于校内刊物、校园新闻网中的校史栏目,根据实际情况可以选择连载,如华中师范大学正在网上开设了“口述校史”的主页,以学校的老教授、老校友、在岗优秀教师、图书管理员、宿舍管理员等为主要口述者,受到了广泛的好评。最后,利用口述档案,能够拍摄相关的校史纪录片,在片中能够直接使用口述校史的视频资料。关于口述档案与高校校史编研,还能够利用更加直观的声像手段,如电视、电影等,不仅给观众视觉、听觉上的享受,还使口述档案更加贴近观众,引发强烈的情感共鸣[10]。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尽管口述档案的采集主要在线下完成,但是关于口述档案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高校口述档案中重点需要探索的方面。高校可以通过线上平台,拓展相关的采集范围,提高高校口述档案的共享程度。

4 结语

综上所述,口述档案的产生,有助于信息的搜集与呈现,其中,信息价值被认为是口述档案的价值所在。文字,并不是档案产生的必然条件,利用口述档案依据能够传承高校的记忆,满足信息价值的纵向共享。真是由于口述档案的可听、可视、故事性,才使得口述档案成为帮助高校进一步提高影响力的重要途径,口述档案与高校校史编研互相发展,在信息横向发展中表现出更多的主动性,是高校孜孜以求的目标。

猜你喜欢

校史编研受访者
《山东档案》
校史故事演出
川美80年,一场展览讲述一部校史
谈谈房地产档案的编研
读校史 , 走进辽科的前世今生(一)
档案编研在地铁文化中的应用
房地产档案编研工作的特点及其完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