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法复位及切开复位对桡骨骨折的效果比较
2021-04-14张留成
张留成
(河南省驻马店市第六人民医院骨科 驻马店463715)
桡骨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类型,据统计,桡骨骨折约占平时骨折的10%,多见于老年妇女、儿童、青年,且好发于桡骨远端2~3 cm,并伴桡腕、下尺桡关节的损坏,若未及时复位治疗,亦可继发骨折畸形、肘关节挫伤等,因此临床治疗难度较大[1]。骨折诊疗指南指出:桡骨骨折治疗需以“良好复位、稳定、固定”为原则。目前多选择手法复位、切开复位治疗桡骨骨折,但临床证实手法复位患者早期活动受到限制,无法开展有效功能锻炼,极易影响其预后效果;切开复位虽可有效复位,并及早进行功能锻炼,但属于有创操作,术后愈合时间较长,为此需严格掌握各方案适应证、禁忌证,以确保治疗效果[2]。本研究选择70 例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旨在进一步对比不同复位方案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 年2 月~2020 年2 月收治的70 例桡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 例。观察组男15例,女 20 例;平均年龄(64.25±7.25)岁;左侧骨折18 例,右侧骨折 17 例;骨折类型:B2 型 9 例,B3 型8 例,C2 型 8 例,C3 型 10 例。对照组男 14 例,女 21例;平均年龄(64.82±7.42)岁;左侧骨折 19 例,右侧骨折 16 例;骨折类型:B2 型 10 例,B3 型 9 例,C2型8 例,C3 型8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影像学检查确诊者;AO分型为B、C 型者;受伤至就诊时间<7 d 者;临床资料齐全者;家属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依从性较高者。排除标准:多发骨折者;病理性骨折者;桡骨远端周围神经损伤者;配合程度较差者;长期激素治疗者;伴免疫系统疾病者;伴严重脏器功能损伤者;自愿退出本研究者[3]。
1.3 复位方法 对照组采用手法复位,指导患者取端坐位,屈肘90°,石膏长度与肘上方到掌指关节长度一致,棉垫长度、宽度与石膏一致,经手法复位成功后将手腕向下弯曲60°,石膏、绷带固定。包扎完成后经X 线观察复位情况,待骨折愈合拆除石膏后进行康复训练[4]。观察组选用切开复位,指导患者取仰卧位,行臂丛神经阻滞麻醉,采取气囊止血,自远端掌横纹到近端,充分暴露骨折位置后牵引复位,维持固定位置在X 线透视下观察复位结果,并使用克氏针暂时固定,而后实施钢板固定,固定结束冲洗、缝合[5]。
1.4 观察指标 (1) 根据腕关节功能(参考Mcbridge 量表)评价临床疗效,将腕关节评分>90分判定为显效,将腕关节评分60~90 分判定为有效,将腕关节评分<60 分判定为无效[6]。(2)根据骨折愈合时间、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评分评价恢复情况。(3)骨折愈合时、愈合后6 个月前臂旋前角度、前臂旋后角度。(4)并发症:畸形愈合、神经损伤、皮肤溃疡、愈合不良等。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腕关节评分(分)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骨折愈合时间(周)掌倾角(°)尺偏角(°)35 35 t P 12.34±0.82 10.02±0.54 13.979 2 0.000 0 12.06±1.14 9.24±1.54 8.707 2 0.000 0 21.38±0.74 20.82±0.64 3.386 3 0.001 2 85.94±12.42 74.02±10.51 4.334 3 0.000 0
2.3 两组前臂旋前、 旋后角度比较 骨折愈合时,观察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折愈合后6 个月,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较(°,)
表3 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较(°,)
愈合后6 个月前臂旋前角度 前臂旋后角度观察组对照组组别 n 骨折愈合时前臂旋前角度 前臂旋后角度35 35 t P 50.32±8.22 23.25±6.14 15.609 0 0.000 0 58.86±5.14 21.05±4.28 33.442 8 0.000 0 78.39±6.72 77.21±6.35 0.755 1 0.452 8 71.59±5.22 70.95±5.21 0.513 9 0.609 3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桡骨骨折为常见上肢骨折类型,多因间接外力冲击导致患肢肿胀、疼痛、运动障碍,严重者可出现畸形,且骨折累及关节面,因此治疗难度大。临床研究表明,手法复位易加重桡骨骨折远端粉碎程度,影响复位效果及稳定性,且患者无法及早进行康复锻炼,为此需寻求更有效的复位方案,以促进患者康复[7]。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掌倾角、尺偏角、腕关节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切开复位治疗桡骨骨折的效果理想,但其骨折愈合时间较手法复位长,为此需根据患者的身体状态、经济条件、自身需求选择更有效的治疗方案。传统手法复位以石膏固定为主,操作简单、费用低,对医师专业技术要求较低,但复位后无法恢复至原解剖结构,且有报告指出手术复位易发生移位、愈合不良等情况,为此在复位过程中需根据X线检查结果及时调整,以确保复位效果。本研究亦发现手法复位患者骨折愈合时间较短,更适宜高龄、超高龄患者治疗。而手术切开复位可在X 线引导下准确定位并固定骨折位置,且使用钢板固定不易发生移位,可有效规避骨折畸形等并发症。但手术切开复位具有微创性,在术中借助新型医疗设备虽可最大限度保证复位效果、结构准确,但易影响骨折周围组织血液循环,继而延长愈合时间[8]。本研究发现骨折愈合时,观察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愈合后6 个月,两组前臂旋前、旋后角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证实治疗6 个月后两组康复效果接近,为此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治疗方案。综上所述,切开复位在桡骨骨折治疗中的效果优于手法复位,且安全性较高,值得借鉴。